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铺设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
背景技术
目前供港口码头堆场、临时工程道路铺设、广场地面铺设、以及停车场和小区地面铺设使用的联锁块,大部分由普通混凝土制备,致使砂石消耗量逐年快速增加,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联锁块的形状较多,但主要以矩形和异形联锁块块体为主,在码头堆场和临时工程中,异性联锁块使用较多,多数没有联锁,形成联合受力;少数联锁块之间只是有水平连接咬合。这些联锁块整体受力不佳,仍然会有局部受力较大情况,导致单个联锁块受较大压力,对联锁块和基层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现有联锁块使用时存在局部联锁块受力较大情况,导致单个联锁块受较大压力,对联锁块和基层带来不同程度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其包括:
联锁块本体:
所述联锁块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
所述联锁块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顶面和底面为正方形;
三棱柱:
所述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三棱柱的高度等于所述顶面边长的一半;
所述棱柱的第一直角边所在平面贴合在联锁块本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一直角边的长度与联锁块本体的高度相等;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或底面所在平面重合;
联锁块本体的每一个侧面均具有两个三棱柱,并且三棱柱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交替地与顶面和底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其主要制备原料为铁尾矿粉、铁尾矿砂和水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边长为150mm~500mm。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高度为30mm~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铺设在地面时,相邻互传力式联锁块的三棱柱之间相互交叉咬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物体对单一互传力式联锁块的压力会分散到与之相邻的其他互传力式联锁块,同时由于物体对地面受力面积的加大,对地面的压力更加分散,降低了互传力式联锁块或地面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联锁块本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第四侧面,2、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其包括:
联锁块本体1:
所述联锁块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
所述联锁块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顶面和底面为正方形;
三棱柱2:
所述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三棱柱的高度等于所述顶面边长的一半;
所述棱柱的第一直角边所在平面贴合在联锁块本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一直角边的长度与联锁块本体的高度相等;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或底面所在平面重合;
联锁块本体的每一个侧面均具有两个三棱柱,并且三棱柱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交替地与顶面和底面重合。
如图2和图3所示,联锁块本体的第一侧面11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联锁块本体的第二侧面12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联锁块本体的第三侧面13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联锁块本体的第四侧面14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
如图1所示,互传力式联锁块的每个侧面都分具有两个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方向不同的三棱柱,在铺筑时,联锁块一边的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压着相邻联锁块的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同时相邻联锁块的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也压着该联锁块的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每个联锁块的四个侧面上都有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1和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因而联锁块受到荷载后会将荷载的分力传递给相邻的四个联锁块,相邻联锁块受力后仍可以继续将力传递下去。联锁块之间互相传递荷载,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小荷载对单一联锁块的破坏,尤其是减小对路基的破坏。
制备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主要制备原料为铁尾矿粉、铁尾矿砂和水泥,其他原材料分别为硅灰、粉煤灰和减水剂。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中,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边长为150mm~500mm,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高度为30mm~100mm。
本联锁块的铺筑方式与普通联锁块的铺筑方式相同,目前港口码头一般使用抗压强度为C60级的联锁块,按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铁尾矿粉末混凝土配比可制备出C60级以上混凝土,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可以加大尾矿掺量,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制备承载力相对较小的联锁块,联锁块的厚度也可更具使用需求进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中:铁尾矿粉的粒径小于0.2mm;铁尾矿砂的粒径在0.5~0.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联锁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浆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量原料:水泥19~22;硅灰4~6;粉煤灰6~9;铁尾矿粉11~16;铁尾矿砂39~43;减水剂1.5~2.2;水8~12;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浆料;
步骤2,利用步骤1获得的进行坯料浇筑,养护完成后获得联锁块。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按以下重量称量原料:水泥20t;硅灰5t;粉煤灰7t;铁尾矿粉13t;铁尾矿砂40t;减水剂1.8t;水10t。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按以下重量称量原料:水泥21t;硅灰5.5t;粉煤灰6.5t;铁尾矿粉15t;铁尾矿砂42t;减水剂2t;水9t。
上述联锁块制备方法中,主要原料为铁尾矿粉和铁尾矿砂,避免了目前联锁块大部分由普通混凝土制备,致使砂石消耗量逐年快速增加,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