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81049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24215.2

申请日:

2015.11.19

公开号:

CN205189893U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1/10申请日:20151119授权公告日:20160427终止日期:20161119|||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0; E21D20/00; E21D11/15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发明人:

张广超; 何富连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在煤柱两侧分别安装混凝土模板并浇筑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墙体;待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依次安装锚杆、钢筋网、钢筋托梁、托盘、螺母进行初步支护;然后,沿煤柱纵向间隔一定距离,采用锚索机穿透混凝土墙和煤柱获取一组钻孔,将两根锚索分别穿入钻孔中;最后,将同侧两根锚索尾部依次穿过锚索连接器,并安装锁具施加高预紧力。与以往对穿锚索加固煤柱方法相比,锚索连接器可对上下相邻的两根锚索同时施加预紧力,并通过混凝土墙体将高预紧力施加到煤柱表面,实现煤岩体真正意义上的三向受压,可有效控制煤柱扩容变形,使得混凝土墙体和煤柱形成共同承载体,有效保障煤柱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巷间煤柱(3)两侧分别安装混凝土模板,并浇筑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墙体(4);待混凝土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依次安装锚杆(5)、钢筋网(6)、钢筋托梁(7)、托盘(8)、螺母(13),并对锚杆施加预紧力,完成初步支护;沿煤柱纵向间隔一定距离b,采用锚索机穿透混凝土墙和煤柱帮获取上、下一组钻孔(9),将两根锚索(10)分别穿入上述上、下钻孔中;分别将同侧两根锚索尾部依次穿过锚索连接器(11),并安装锁具(12),沿混凝土墙体施加高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墙体(4)的厚度为200~600mm,上、下一组钻孔间距b为1200~2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杆(5)选用直径为16~20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700~900mm,排距700~9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10)选用直径为17~22mm的1×19丝钢绞线,预紧力为120-250KN,锚索长度L为L=a+b+(400~600)mm,其中a为煤柱宽度。

说明书

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属于矿山的支护领域。

背景技术

为有效解决高瓦斯矿井开采过程存在的通风、瓦斯抽放和运输等问题,工作面布置时常采用多巷布置系统,即需要在工作面一侧同时布置区段轨道(或运输)平巷和瓦斯抽放巷,其中瓦斯抽放巷在本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还将为下工作面服务。因此,瓦斯抽放巷与区段轨道(或运输)平巷间的巷间煤柱,将先后受到两侧巷道掘进、本工作面回采及下工作面回采全过程的影响,巷道变形破坏异常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维护,煤柱将发生大范围扩容变形,直至破坏坍塌,严重影响工作面高效回采。以往多采用锚网索支护技术进行巷间煤柱加固,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无法从整体上给以煤柱足够控制效果,巷道变形破坏严重。

申请号为200720131114.5的“一种对拉锚索”,申请号为201310014594.7的“一种多巷顺槽巷间薄煤柱加固的方法”和申请号为201410612449.3的“一种防止煤柱冲击的护巷方法”,上述三项专利根据锚索长度大、抗拉强度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锚索(或钢筋)对穿加固煤柱的方法,所采用方法均是单根锚索(或钢筋)穿过煤柱后在两侧分别预紧加固;但从深层次来说,上述对穿锚索支护仍属于点支护,即对穿锚索提供的高预紧力只能通过托盘施加到煤壁上,高预紧力作用范围仅限于托盘附近区域,而且上下相邻锚索间无法共同加载,进而无法对煤柱提供整体围压;此外,巷间煤柱在多次采动影响下,极易发生大范围扩容变形,钢筋网和钢带的表面支护系统无法控制巷间煤柱的强烈扩容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往对穿锚索加固巷间煤柱存在的锚索预紧力作用范围小、相邻锚索无法共同加载和扩容变形无法有效控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可实现相邻锚索的共同加载,扩大锚索预紧力的作用范围,并能有效控制煤柱浅部扩容变形,提高煤柱整体控制效果,保证煤柱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在巷间煤柱两侧分别安装混凝土模板,并浇筑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墙体;待混凝土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锚杆、钢筋网、钢筋托梁进行初步加固;沿煤柱纵向间隔一定距离,采用锚机在混凝土墙和煤柱帮获取上、下一组钻孔,将两根锚索分别穿入上述上、下钻孔中;分别将同侧两根锚索尾部依次穿过锚索连接器,并安装锁具沿混凝土墙体预紧。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厚度为200~600mm,上、下一组钻孔间距b为1200~2200mm。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锚杆选用直径为16~20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700~900mm,排距700~900mm。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锚索选用直径为17~22mm的1×19丝钢绞线,预紧力为120-250KN,锚索长度L为L=a+b+(400~600)mm,其中a为煤柱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以往对穿锚索加固巷间煤柱的方法相比,通过锚索连接器可对上下相邻的两根锚索同时施加高预紧力,而在煤柱两侧增设的一定厚度的高强混凝土墙体,相当于在煤柱表面施加了大面积高强度应力传递板,锚索高预紧力通过该应力传递板可均匀施加到煤柱表面,极大提高表面围压,真正意义上实现煤岩体三向受压;此外,因混凝土墙具有较强刚度,当煤柱发生扩容变形时,可有效抑制煤柱变形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巷布置系统俯视图。

图2为图1的Ⅰ-Ⅰ剖视图。

图3为图1的II-II剖视图。

图中1.上区段轨道(或运输)平巷,2.瓦斯抽放巷,3.巷间煤柱,4.混凝土墙,5.锚杆,6.钢筋网,7.钢筋托梁,8.托盘,9.钻孔,10.锚索,11.锚索连接器,12.锚索锁具,13.螺母,a.煤柱宽度,b.煤柱钻孔纵向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描述,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巷间煤柱3两侧分别安装混凝土模板,浇筑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墙体4,混凝土墙体厚度为200~600mm。

步骤二,待混凝土墙体4达到一定强度后,依次安装锚杆5、钢筋网6、钢筋托梁7、托盘8和螺母13,并对锚杆施加预紧力,完成初步支护。其中,锚杆5选用直径为16~20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700~900mm,排距700~900mm;钢筋网、托梁的参数结合工程实践确定。

步骤三,沿煤柱纵向间隔一定距离b,采用锚索钻机在混凝土墙4和煤柱帮3钻取上、下一组钻孔9,将两根锚索10分别穿入上述上、下钻孔中。其中上、下两钻孔的纵向间距b为1200~2200mm,锚索10选用直径为17~22mm的1×19丝钢绞线。

步骤四,分别将同侧两根锚索尾部依次穿过锚索连接器11,并安装锁具12,沿混凝土墙体施加预紧力。其中,施加的预紧力为120-250KN,锚索长度L为L=a+b+(400~600)mm,其中a为煤柱宽度。由于锚索连接器为本领域公开的技术,在此不做具体描述。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整个煤柱支护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加固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实现相邻锚索共同加载,锚索高预紧力大面积、均匀扩散,真正意义上实现煤柱三向受压,并能有效抑制煤柱浅部松扩变形,实现混凝土墙体、煤柱和锚索的整体承载,利于巷道长期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巷间煤柱对穿加固的支护结构,在煤柱两侧分别安装混凝土模板并浇筑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墙体;待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依次安装锚杆、钢筋网、钢筋托梁、托盘、螺母进行初步支护;然后,沿煤柱纵向间隔一定距离,采用锚索机穿透混凝土墙和煤柱获取一组钻孔,将两根锚索分别穿入钻孔中;最后,将同侧两根锚索尾部依次穿过锚索连接器,并安装锁具施加高预紧力。与以往对穿锚索加固煤柱方法相比,锚索连接器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