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0832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35176.3

申请日:

2016.08.04

公开号:

CN205840890U

公开日:

2016.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辽宁西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文富; 邵政权; 施建军; 郭勇; 李光; 朱兴杰; 吕炎浩; 赵福成; 祁海燕; 袁伟; 孙凤利; 王月; 张朝辉; 常胜

地址:

110003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代理人:

王东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包括两个轨道支架。两个轨道支架相对设置,两个轨道支架上设置有带有滚轮的小车,小车上有至少一个附着式振捣器。滚轮设置在轨道支架的轨道上。每个轨道两端可均设有缓冲装置,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仰拱衬砌表面平整度,本实用新型用于隧洞现浇仰拱滑模施工,操作简单、灵活、易于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集振捣、收面于一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衬砌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权利要求书

1.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包括两个轨道支架(1);其特征在于:
两个轨道支架(1)相对设置,两个轨道支架(1)上设置有带有滚轮(11)的小车(2),小车
(2)上有至少一个附着式振捣器(3);滚轮(11)设置在轨道支架(1)的轨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轨道支架(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内斜梁(4)和多个并列设置的外斜梁(5),内斜
梁(4)和外斜梁(5)的顶部均与顶部横梁(6)连接;
内斜梁(4)的底部均与底部内横梁(7)连接,外斜梁(5)的底部均与底部外横梁(8)连
接;
底部内横梁(7)和底部外横梁(8)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梁(9);
底部内横梁(7)上设有轨道(10);
小车(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车梁(12),两个车梁(12)之间通过多个加固梁(13)连接;
小车(2)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滚轮(11)设置在轨道(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轨道
(10)的端部均设有向上的弯曲部(14),在弯曲部(14)内设有缓冲装置;
每个缓冲装置均包括弹簧(16)、气囊(17)、内压缩板(18)、外压缩板(19)和两个卡板
(15);
两个卡板(15)分别固定在弯曲部(14)的侧开口两边,内压缩板(18)和外压缩板(19)之
间通过弹簧(16)连接;
气囊(17)在两个卡板(15)之间的底部,外压缩板(19)在卡板(15)外侧,外压缩板(19)
的宽度小于两个卡板(15)的间距,弹簧(16)一部分位于两个卡板(15)之间,内压缩板(18)
位于两个卡板(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式振捣
器(3)为两个。

说明书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洞施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
置,为在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衬砌振捣收面时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底板衬砌的施工大部分采用人工收面找平,人工操作局限于收面工人
的技术水平,肉眼观察很难控制混凝土衬砌的表面平整度,对混凝土衬砌表面外观以及质
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本装置操作简单、
灵活、易于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包括两个轨道支架。

其技术要点在于:

两个轨道支架相对设置,两个轨道支架上设置有带有滚轮的小车,小车上有至少
一个附着式振捣器。滚轮设置在轨道支架的轨道上。

每个轨道支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内斜梁和多个并列设置的外斜梁,内斜梁和外
斜梁的顶部均与顶部横梁连接。

内斜梁的底部均与底部内横梁连接,外斜梁的底部均与底部外横梁连接。

底部内横梁和底部外横梁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梁。

底部内横梁上设有轨道。

小车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车梁,两个车梁之间通过多个加固梁连接。

小车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滚轮设置在轨道上。

在每个轨道的端部均可设有向上的弯曲部,在弯曲部内设有缓冲装置。

每个缓冲装置均包括弹簧、气囊、内压缩板、外压缩板和两个卡板。

两个卡板分别固定在弯曲部的侧开口两边,内压缩板和外压缩板之间通过弹簧连
接。

气囊在两个卡板之间的底部,外压缩板在卡板外侧,外压缩板的宽度小于两个卡
板的间距,弹簧一部分位于两个卡板之间,内压缩板位于两个卡板之间。

附着式振捣器为两个。

本装置代替了仰拱衬砌人工振捣整平、磨面。采用一台平板收面小车上面附着式
振捣器,小车行走于固定的轨道上,轨道标高根据平板收面小车底面标高正好等于仰拱混
凝土表面设计标高反算推出。

平板小车的牵引力由两名工人手动牵引,附着式振捣器边振动边收面。

先根据设计仰拱顶高程,将小车的轨道架设安装完成。在浇筑仰拱混凝土时,先采
用软轴振捣器对入仓混凝土进行初步摊平。

再利用人工拉动小车,对仰拱表面进行整平和振捣。在拉动过程中,开启小车上的
附着式振捣器,随着小车的行走和振动,仰拱表面上自行翻浆和收面。小车的使用保障仰拱
的平整度,并节约了人工磨面的成本。

隧洞内通常光线不好,在工人手工拉动小车时候,有可能会发生在边缘脱离轨道
的情况,还要重新把小车放在轨道上,本设计的弯曲部在不想让小车脱离轨道时候不脱离
轨道,并且在小车行走到轨道端部时候有缓冲装置起到缓冲作用,小车会挤压内压缩板、弹
簧和外压缩板,如果用力过猛时候,气囊还会被挤破,发出声音,对光线昏暗的工作环境工
作的工人起到提醒作用。

并且要控制收面平板小车轨道架子标高,使其轨道严格控制在一条线上,严禁轨
道不平直。

每次作业前必须将小车和轨道支架上残留的混凝土清除干净,保证小车轨道平
直。支架底部必须保证水平。

其优点在于:

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仰拱衬砌表面平整度,本实用新型用于隧洞现浇仰拱
滑模施工,操作简单、灵活、易于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集振捣、收面于一体,从而有效的
提高了衬砌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厚度,避免混凝
土对平板小车产生浮力,对收面高程产生影响。实现现浇仰拱混凝土衬砌表面的平整度,使
其精准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大大的提高了仰拱混凝土表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同时也降低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小车和附着式振捣器的俯视图。

图3为A方向的轨道、小车和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轨道支架1、小车2、附着式振捣器3、内斜梁4、外斜梁5、顶部横梁6、底部内横梁7、
底部外横梁8、连接梁9、轨道10、滚轮11、车梁12、加固梁13、弯曲部14、卡板15、弹簧16、气囊
17、内压缩板18和外压缩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包括两个轨道支架1。

两个轨道支架1相对设置,两个轨道支架1上设置有带有滚轮11的小车2,小车2上
有两个附着式振捣器3。滚轮11设置在轨道支架1的轨道10上。

每个轨道支架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内斜梁4和多个并列设置的外斜梁5,内斜梁4
和外斜梁5的顶部均与顶部横梁6连接。

内斜梁4的底部均与底部内横梁7连接,外斜梁5的底部均与底部外横梁8连接。

底部内横梁7和底部外横梁8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梁9。

底部内横梁7上设有轨道10。

小车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车梁12,两个车梁12之间通过多个加固梁13连接。

小车2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滚轮11设置在轨道10上。

在每个轨道10的端部均设有向上的弯曲部14,在弯曲部14内设有缓冲装置。

每个缓冲装置均包括弹簧16、气囊17、内压缩板18、外压缩板19和两个卡板15。

两个卡板15分别固定在弯曲部14的侧开口两边,内压缩板18和外压缩板19之间通
过弹簧16连接。

气囊17在两个卡板15之间的底部,外压缩板19在卡板15外侧,外压缩板19的宽度
小于两个卡板15的间距,弹簧16一部分位于两个卡板15之间,内压缩板18位于两个卡板15
之间。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隧洞现浇仰拱混凝土振捣收面装置,包括两个轨道支架。两个轨道支架相对设置,两个轨道支架上设置有带有滚轮的小车,小车上有至少一个附着式振捣器。滚轮设置在轨道支架的轨道上。每个轨道两端可均设有缓冲装置,本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仰拱衬砌表面平整度,本实用新型用于隧洞现浇仰拱滑模施工,操作简单、灵活、易于控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集振捣、收面于一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衬砌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