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820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50477.6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号:

CN205205916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00; E03B3/02; E03B7/02

主分类号:

E03B3/00

申请人:

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智; 丁晓龙; 徐华丽; 历军; 赵顺; 闫法领; 张大达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4号大院内3栋自编号A12-3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代理人:

刘新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包括设置在河流入水库口上游预定距离处的截潜坝,截潜坝置于河床以下的挡水墙高度设为25~30m,截潜坝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阶梯式坡面,坡比设为1:2.5,所述迎水面的坡面有两段,其一段连接河床平面,另一段连接坝顶,这两段坡面之间通过平台面连接,所述背水面的坡面为一段;在沉积区的滩涂上开设有多条沟渠,沟渠宽度>1m,沟渠深度>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差;由沟渠将所述沉积区分隔成多个生态岛,在生态岛上分别种植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将大面积滩涂分解为多个生态岛,并对每个生态岛实施地形构造,提升其生物多样性水平,以达到固沙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流入水
库口上游预定距离处的截潜坝(1),所述截潜坝(1)的坝顶(2)宽为0.5m,
截潜坝(1)坝体深入河道两侧基岩2m,截潜坝(1)置于河床以下的挡水墙(6)
高度设为25~30m,截潜坝(1)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阶梯式坡面,坡比设为
1:2.5,所述迎水面的坡面有两段,其一段连接河床平面,另一段连接坝顶(2),
这两段坡面之间通过平台面(3)连接,所述背水面的坡面为一段;在沉积区的
滩涂上开设有多条沟渠(4),沟渠(4)宽度>1m,沟渠(4)深度>河流丰水期
和枯水期的水位差;由沟渠(4)将所述沉积区分隔成多个生态岛(5),在生
态岛(5)上分别种植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

说明书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库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水库上半部受河流携带泥沙影响,长期积累极易形成大面积的滩涂,泥沙、碎石容易堆积,长此以往水库库容必将缩小,影响其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水库易受到泥沙堆积引起滩涂影响水库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堵截河流中泥沙、且将形成的滩涂分解成生态岛的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包括设置在河流入水库口上游预定距离处的截潜坝,所述截潜坝的坝顶宽为0.5m,截潜坝坝体深入河道两侧基岩2m,截潜坝置于河床以下的挡水墙高度设为25~30m,截潜坝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阶梯式坡面,坡比设为1:2.5,所述迎水面的坡面有两段,其一段连接河床平面,另一段连接坝顶,这两段坡面之间通过平台面连接,所述背水面的坡面为一段;在沉积区的滩涂上开设有多条沟渠,沟渠宽度>1m,沟渠深度>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差;由沟渠将所述沉积区分隔成多个生态岛,在生态岛上分别种植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河流入库前采用潜坝技术,堵截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水库入水区泥沙淤积处,以地形改造方式,将大面积滩涂分解为多个生态岛,并对每个生态岛实施地形构造,提升其生物多样性水平,以达到固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潜坝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整体俯视图;

附图标记:1、截潜坝;2、坝顶;3、平台面;4、沟渠;5、生态岛;6、挡水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到图2所示,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包括设置在河流入水库口上游预定距离处的截潜坝1,坝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预定距离设为300米左右,截潜坝1的坝顶2宽为0.5m,为确保截沙效果,截潜坝1置于河床以下的挡水墙6高度设为25~30m,截潜坝1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阶梯式坡面,并采用土工膜防渗,坝体深入河道两侧基岩2m,阶梯式坡面的坡比设为1:2.5,迎水面的坡面有两段,其一段连接河床平面,另一段连接坝顶2,这两段坡面之间通过平台面3连接,背水面的坡面为一段;通过人工开挖水库滩涂地,形成沟渠4,引导水流,沟渠4宽度>1m,沟渠4的深度>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差;沟渠4将沉积区(即是由于泥沙形成的大面积滩涂)分隔成多个生态岛5,在每个生态岛5上分别种植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营造有高低层次的植被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库泥沙沉积区水系改造系统,包括设置在河流入水库口上游预定距离处的截潜坝,截潜坝置于河床以下的挡水墙高度设为2530m,截潜坝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阶梯式坡面,坡比设为1:2.5,所述迎水面的坡面有两段,其一段连接河床平面,另一段连接坝顶,这两段坡面之间通过平台面连接,所述背水面的坡面为一段;在沉积区的滩涂上开设有多条沟渠,沟渠宽度1m,沟渠深度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