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桩成孔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地和水上基建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快速方便,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建
设成本,扩大建设领域,不受土质和施工条件、环境影响的基础桩成
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陆地和水上的工程施工中,需要在地下打桩作为基础,或
者河道两岸磊砌堤坝打基础,施工时需要先成孔,然后在桩孔内放入
钢筋浇铸混凝土,以获得坚固的制成桩体来承担地面建筑物的重量和
压力。然而,现有桩孔的形成,一般是用人工挖孔,为了防止塌陷,
工人一边挖孔一边做护壁直岩层,基础桩孔就形成了,或者用打桩机
或钻桩机通过带泥浆锤打或钻孔使其形成桩孔,再水下浇灌混凝土,
完成桩基础的建设。这些施工方法都要在很好的地面施工条件下进
行,受地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并且施工速度慢,成本高,危险性大,
特别是在河道两岸的护岸建设或者水上建设,没有干水根本无法实
施;目前的水利建设中,如堤坝工程建设,需要截流,或者围流,施
工仍然采用是传统的老办法,搬山填海断流;用泥土从岸边往外填,
直到把河填满或者把目标地填围起来,把水抽干,来提供干水施工的
条件,工程完工后,再把所填的沙土清除运走,这样,施工速度慢,
成本成倍增加,截流又影响了其它行业的正常发展;还有一种堤岸建
设,就是带水往河里填石笼子或填大石头,直到填出水面形成堤岸,
这样,不单堤岸没有建设好,还占用了河流的空间,造成河流堵塞等
等;因此,传统的建设速度缓慢,建设成本很高,施工过程安全无法
保证,建设效果很不理想,无法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
工艺质量;在小河的堤岸建设中有时也采用打桩的方法来拦截岸边石
头,但是,在河道地下石头比较多且地质坚硬的地下,现有的成孔方
法效率很低。有的工程需要向地下打入深约1.5米,直径约10CM的
铁管桩;现有方法就是把铁管头做成尖头或把木头做成尖头,然后向
另一边锤打,达到把桩打入地下的目的,这种的打入方法,对无杂质
的原土还勉强可以,如果碰到一些回填土,建筑垃圾,土里有杂物或
在河里施工,河里的小石头,就很难打进去,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
因为,首先是空心铁管很难打入到地下设定的位置,其次桩体因受到
极大阻力会产生弯曲变形等,施工效率极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可降低建设成本,不受土质影响、能带水施工、
快速建成地下基础桩的基础桩成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础桩成
孔装置,包括桩管和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压管盖,使用时,所述插
杆置于所述桩管内套在所述插杆外,所述桩管的上端部抵在所述压管
盖的下端。通过人力敲击或者机器冲击将桩管打入地下预定深度位
置,工作效率高,且插杆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在所述插杆的末端连接有具有尖端部的冲击头。
所述插杆上端部连接用于与机器连接的连接炮头,可以是挖掘机
炮头。
所述插杆与所述冲击头通过螺杆连接,更换非常简便。
所述插杆由至少一根扩展连接杆和上端部组成,所述扩展连接杆
与上端部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扩展连接杆与所述冲击头连接,所述插
杆可根据桩孔深度灵活调节长度。
所述压管盖固定在上端部。
所述扩展连接杆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压管盖中设置有与所
述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管盖通过螺纹孔安装在所述扩展连接
杆上,安装简便,且有利于调节。
在所述压管盖上端设置助力件,可以是螺母,用于对压管盖进行
支持,防止压管盖松动等状况。
所述桩管底端的侧壁设置有向内收窄的斜面,用于减少阻力。
一种基础桩成孔方法,基于上述基础桩成孔装置,包括的步骤如
下:
(1)将插杆插入所述桩管内形成基础桩成孔装置;
(2)将基础桩成孔装置打入地下设定深度;
(3)抽出插杆,使桩管留于地下形成桩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轻易的通过人力敲击或者机械冲击等
方式将桩管完好无损的插入到地下预定位置,达到桩基础建设先成
孔,再放入钢筋混凝土成桩的目的。基础打好后,可根据需要,伸长
桩体,以桩体为基础,套上专用砖头,磊成堤岸等所需建筑物;本实
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不受任何场所限制,无论江、河、湖、海,水深水
浅,流急流缓,都能带水按设计要求顺利施工并且施工质量符合设计
要求,克服了传统的水利建设要干水才能施工的难题,能抗洪抢险,
快速堵住决堤,保住人民生命财产,对各方面的水利建设极为便利,
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把原来水面不可能建设建筑物
变为能。这样,无论在水面的什么地方,都能按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筑
建基础桩并在桩上建设建筑物和各种设施;水上建设又多了一个新的
建设装置和方法。
总的来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轻
易的通过人力敲击或者机械冲击等方式将桩管完好无损的插入到地
下预定位置,降低了对桩管材料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插杆可以重
复利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桩成孔装置使用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桩成孔装置中插杆的装配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桩成孔装置中桩管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桩成孔装置中插杆的装配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基础桩的成孔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桩管1和插杆,在
所述插杆上设置压管盖24,在所述插杆的末端连接具有尖端部的冲击
头23,使用时,所述桩管1套在所述插杆外,所述桩管1的上端部抵
在所述压管盖24的下端。通过人力敲击或者机器冲击将桩管打入地
下预定位置深度,然后将插杆和连同冲击头24抽出,工作效率高,
且插杆可以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所述插杆与所述冲击头24
通过螺杆25连接,更换非常简便。所述螺杆25可以是固定在冲击头
24上,在所述插杆设置与螺杆25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插杆由至少一根扩展连接杆22和上端部21组成,所述压管
盖24固定在上端部21,所述扩展连接杆22与上端部21通过螺杆25
连接,所述扩展连接杆22与所述冲击头23连接。所述插杆可根据桩
孔深度灵活调节长度。所述桩管1的底端的侧壁设置有向内收窄的斜
面11,用于减少阻力。
如图4所示,所述插杆由至少一根扩展连接杆22和上端部21组
成,所述扩展连接杆22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26,所述压管盖24中设
置有与所述螺纹26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管盖通过螺纹孔安装在
所述扩展连接杆22上,安装简便,且有利于调节。在所述压管盖24
上端设置助力件3,可以是螺母,用于对压管盖进行支持,防止方式
松动等状况。
所述插杆的上端部21连接用于与机器连接的炮头4,可以通过挖
掘机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空心的桩管1与插杆互相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
快速无阻碍插入地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插杆的直径比桩管内
径略小,插杆与桩管内部之间的间隙为1-3mm。在使用时,桩管套在
插杆外,对插杆施加压力,尖端部先在地下开辟通道,同时带压管盖
24挤压桩管向下,在压管盖的挤压下,桩管克服沙石等阻碍,顺利的
带入地下预定位置固定,然后将插杆抽出,留下空心桩管,桩孔用于
插入钢筋,浇灌混凝土等,符合建筑要求的坚固的建筑基础桩就形成
了。
一种基础桩成孔方法,基于上述基础桩成孔装置,包括的步骤如
下:
(1)将插杆插入所述桩管内形成基础桩成孔装置;
(2)将基础桩成孔装置打入地下设定深度;
(3)抽出插杆,使桩管留于地下形成桩孔。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任何地方和任何土质,带水修筑水坝,海河
两岸,对河流进行暂时或永久截流,抗洪抢险,快速堵住决堤,所需
领域广泛。
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易的通过人力敲击或者机械冲击等方式将桩
管完好无损的插入到地下预定位置,达到桩基础建设先成孔,再放入
钢筋混凝土成桩的目的。基础打好后,可根据需要,伸长桩体,以桩
体为基础,套上专用砖头,磊成堤岸等所需建筑物;本实用新型的施
工过程不受任何场所限制,无论江、河、湖、海等,水深水浅,流急
流缓,都能带水高质量顺利施工,克服了传统的水利建设要干水才能
施工的难题,能抗洪抢险,快速堵住决堤,保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对各方面的水利建设极为便利,如:带水水库、河流堤坝补漏、加固
桥梁等水上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把原来水面
不可能建设建筑物变为能。这样,无论在水面的什么地方,配合专门
设计生产的施工船只,都能按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筑建基础桩并在桩上
建设建筑物和各种设施;水上建设又多了一个新的建设装置和方法。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
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
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
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