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0984292.7
2015.12.02
CN205260200U
2016.05.25
授权
有权
F03B11/00; E06B5/00; E06B7/16; E06B3/36
F03B11/00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张涛; 吴继兵; 胡奇; 张兴宇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99号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水轮机流道开孔后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不再设置铺焊式补强板,可以避免铺焊的补强板与本体脱壳造成本体刚度削弱变形;另进人门座外再布置一道外立圈及肋板以形成双立圈结构,提高进人门座的刚度,可以极大降低局部应力,进而减小进人门座的高度及厚度,改善进人门开门间隙。
1.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其特征是:水轮机流道进人门孔的补强板(1)与本体焊接,进人门座(2)与补强板(1)焊接,补强板(1)上再设置一道外立圈(3)与其焊接,进人门座(2)与外立圈(3)间焊接内肋板(8),外立圈外侧焊接三角形外肋板(9),形成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进人门铰链(5)与铰链(7)同钻铰,并用铰链轴(6)连接,进人门座(2)与进人门盖(4)间采用密封条(11)密封,并通过螺栓(10)把合预紧。
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背景技术:近年来,一些水头较高的冲击式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及混流式机组被陆续开发,我们在设计这些机组进人门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机组水头的提高,使用常规材料的常规结构进人门的应力考核很难通过。最近几个电站进人门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人门的平均应力符合标准要求,而局部应力远远超过了考核标准要求,这说明常规结构进人门的应力分布不合理,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改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水头水轮机进人门结构,此进人门结构能极大的降低局部应力,改善应力分布。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水轮机流道进人门孔的补强板(1)与本体焊接,进人门座(2)与补强板(1)焊接,补强板(1)上再设置一道外立圈(3)与其焊接,进人门座(2)与外立圈(3)间焊接内肋板(8),外立圈外侧焊接三角形外肋板(9),形成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进人门铰链(5)与铰链(7)同钻铰,并用铰链轴(6)连接,进人门座(2)与进人门盖(4)间采用密封条(11)密封,并通过螺栓(10)把合预紧。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进人门结构可适用于高水头水轮机蜗壳进人门、球阀进人门、锥管进人门、肘管进人门等。根据常规进人门应力分析,进人门座高度及厚度的增加会降低局部应力;同时提高进人门座的刚度,也会降低局部应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板,在进人门座外再焊接一道外立圈来提高进人门座刚度,减小进人门座圈高度及厚度,从而减小进人门开门间隙。根据IEC60609相关标准,进人门开门间隙越小,此处发生空蚀、磨损的量越小,进人门使用寿命越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进人门局部应力小;2.进人门座厚度及高度大为减小,进人门开门间隙值变小;3.进人门刚度好,变形小;4.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的剖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水轮机流道进人门孔的补强板1与本体焊接,进人门座2与补强板1焊接,补强板1上再设置一道外立圈3与其焊接,进人门座2与外立圈3间焊接内肋板8,外立圈外侧焊接三角形外肋板9,形成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进人门铰链5与铰链7同钻铰,并用铰链轴6连接,进人门座2与进人门盖4间采用密封条11密封,并通过螺栓10把合预紧。水轮机流道开孔后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补强板直接与流道本体钢板及进人门座焊接,并按照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对补强进行复核。所述的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在进人门座外布置一道外立圈与补强板焊接,并在进人门座与外立圈间焊接内肋板,在外立圈外侧均匀焊接三角形外肋板。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结构可应用于各种形状进人门,根据进人门形状、结构的不同,局部应力改善效果有所差别,具体设计需根据要求选择合理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水头较高的冲击式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及混流式机组被陆续开发,我们在设计这些机组进人门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机组水头的提高,使用常规材料的常规结构进人门的应力考核很难通过。最近几个电站进人门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人门的平均应力符合标准要求,而局部应力远远超过了考核标准要求,这说明常规结构进人门的应力分布不合理,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改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水头水轮机进人门结构,此进人门结构能极大的降低局部应力,改善应力分布。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水轮机流道进人门孔的补强板(1)与本体焊接,进人门座(2)与补强板(1)焊接,补强板(1)上再设置一道外立圈(3)与其焊接,进人门座(2)与外立圈(3)间焊接内肋板(8),外立圈外侧焊接三角形外肋板(9),形成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进人门铰链(5)与铰链(7)同钻铰,并用铰链轴(6)连接,进人门座(2)与进人门盖(4)间采用密封条(11)密封,并通过螺栓(10)把合预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进人门结构可适用于高水头水轮机蜗壳进人门、球阀进人门、锥管进人门、肘管进人门等。根据常规进人门应力分析,进人门座高度及厚度的增加会降低局部应力;同时提高进人门座的刚度,也会降低局部应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板,在进人门座外再焊接一道外立圈来提高进人门座刚度,减小进人门座圈高度及厚度,从而减小进人门开门间隙。根据IEC60609相关标准,进人门开门间隙越小,此处发生空蚀、磨损的量越小,进人门使用寿命越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进人门局部应力小;
2.进人门座厚度及高度大为减小,进人门开门间隙值变小;
3.进人门刚度好,变形小;
4.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水轮机流道进人门孔的补强板1与本体焊接,进人门座2与补强板1焊接,补强板1上再设置一道外立圈3与其焊接,进人门座2与外立圈3间焊接内肋板8,外立圈外侧焊接三角形外肋板9,形成双立圈进人门结构,进人门铰链5与铰链7同钻铰,并用铰链轴6连接,进人门座2与进人门盖4间采用密封条11密封,并通过螺栓10把合预紧。
水轮机流道开孔后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补强板直接与流道本体钢板及进人门座焊接,并按照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对补强进行复核。
所述的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在进人门座外布置一道外立圈与补强板焊接,并在进人门座与外立圈间焊接内肋板,在外立圈外侧均匀焊接三角形外肋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立圈进人门结构可应用于各种形状进人门,根据进人门形状、结构的不同,局部应力改善效果有所差别,具体设计需根据要求选择合理的结构。
《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轮机双立圈进人门结构,水轮机流道开孔后采用整体厚钢板补强,不再设置铺焊式补强板,可以避免铺焊的补强板与本体脱壳造成本体刚度削弱变形;另进人门座外再布置一道外立圈及肋板以形成双立圈结构,提高进人门座的刚度,可以极大降低局部应力,进而减小进人门座的高度及厚度,改善进人门开门间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