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80579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104038.X

申请日:

2015.12.26

公开号:

CN205242326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1H 1/04申请日:20151226授权公告日:20160518放弃生效日:20170623|||授权

IPC分类号:

E01H1/04

主分类号:

E01H1/04

申请人:

罗树基

发明人:

罗树基

地址:

350009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怡丰小区B座807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包括:主滚扫,主滚扫外罩,副滚扫和副滚扫外罩,其特点为所述的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在相邻处的下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小清扫滚扫,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设有串通的垃圾输送口,所述的主滚扫外罩和副滚扫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扫、副滚扫和小清扫滚扫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所述的副滚扫外罩下部设有弹力导尘板,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所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在主滚扫外罩上部设有主滚扫垃圾出口。因此结构简单且能在凹凸不平的环境下清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包括:主滚扫(1),主滚扫外罩(2),副滚扫(5)和副
滚扫外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的下部中间位
置处设有小清扫滚扫(12),在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的相邻处设有串通的垃圾输
送口,所述的主滚扫外罩(2)和副滚扫外罩(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扫
(1)、副滚扫(5)和小清扫滚扫(12)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所述的副滚扫外罩(6)下部设有
弹力导尘板(7),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相对地面处所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在
主滚扫外罩上部设有主滚扫垃圾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滚扫外罩(2)与
副滚扫外罩(6)的相邻处的上部位置处设有挡尘滚刷(10)及挡尘滚刷外罩(11),挡尘滚刷
外罩(11)一侧与副滚扫外罩(6)的一侧连接,挡尘滚刷外罩(11)的另一侧与主滚扫外罩(2)
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滚扫外罩
(2)与副滚扫外罩(6)的相邻处设有的串通到副滚扫的垃圾输送口采用单输送口或多输送
口,所述垃圾输送口中的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6)腔内,所述垃圾输送口中
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朝向主滚扫外罩(2)的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主滚扫垃圾出
口接到安装在大型的汽车或电动车的车体的垃圾输送系统,所述的垃圾输送系统包括滚扫
清扫机构、垃圾输送系统、垃圾箱和底盘;滚扫清扫机构安装在汽车底盘底部,所述滚扫清
扫机构的主滚扫垃圾出口(4)与输送带防尘罩垃圾进口(27)相互串通连接,且该串通连接
为活动连接或软性连接,使滚扫清扫机构可以相对输送系统独立上下活动;所述垃圾输送
系统由链条(22)、垃圾斗(21)、输送带(14)、输送带动力机构(17)、驱动链轮(15)、传动链轮
(16)、输送带防尘罩(13)和垃圾拨送机构组成;输送带围绕垃圾箱左右两侧、上下面一周布
置,输送带与链条固定连接,输送带动力机构(17)带动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带动链条环绕垃
圾箱循环运行;所述垃圾拨送机构是安装在垃圾箱上方的垃圾输送带下面;所述输送带防
尘罩(13)是设置在垃圾输送带的带垃圾斗的一面上,且位于垃圾箱的两侧和下部的输送带
防尘罩的相应处是固定安装在车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滚扫垃圾
出口接入一个滚刷输送机构,所述滚刷输送系统为多级垃圾输送系统,所述多级垃圾输送
系统包括从下到上叠合的多个滚刷和包覆在多个滚刷外周的多级滚刷外罩,所述多级滚刷
外罩的第一级滚刷外罩下部设有滚刷垃圾进口,所述多级滚刷外罩的最后一级滚刷外罩上
部设有滚刷垃圾出口,每相邻两级的滚刷外罩之间通过垃圾输送通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主滚
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相邻处的下部中间的小清扫滚扫是与地面、主滚扫和副滚扫外
罩处于相切的或接近相切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主滚
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的相邻处的多输送口设置为百叶窗输送口(9);所述百叶窗输
送口(9)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6)腔内,上述通口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朝
向主滚扫外罩(2)的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滚
刷与副滚扫是处于相切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拨送
机构包括垃圾拨送滚刷(24)和垃圾托盘(25)。

说明书

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它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清扫各
种垃圾。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大街小巷清扫和保洁工作越来越繁重,因此要有各种
系列的清扫车来适应各种环境和各种垃圾的需求。在以前本申请人所申请的道路清扫车清
扫机构专利号为201010100274.X中的清扫系统专利的清扫车通过实践清扫效果十分理想,
其不足之处就是主滚扫顺着行走方向转动清扫,而主滚扫垃圾弹力导板是逆着行走方向设
置,在清扫过程中就很容易顶到地面的凸出部分的物体,使主滚扫垃圾弹力导板往后翻,使
大的垃圾漏下到有副滚扫清扫,由于副滚扫清扫的垃圾要通过垃圾通口,因此大的垃圾无
法通过,所以几年过去了还无法生产;特别是在清扫凹凸不平路面主滚扫垃圾导板更顶到
地面凸出的部分,因而无法清扫,针对这一问题在清扫方式上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滚动清扫方式的道路清扫车清扫
机构,它保持着传统的清扫方式,可安装在汽车和大中小型电动车上,节能环保,使用简单、
成本低,维护方便,可以在较差的环境下清扫各种的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包括:
主滚扫,主滚扫外罩,副滚扫和副滚扫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在
相邻处的下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小清扫滚扫,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设有串通
的垃圾输送口,所述的主滚扫外罩和副滚扫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
扫、副滚扫和小清扫滚扫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所述的副滚扫外罩下部设有弹力导尘板,
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所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在主滚扫外罩上部设有主
滚扫垃圾出口。

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的上部位置处设有挡尘滚刷及挡尘滚刷外
罩,挡尘滚刷外罩一侧与副滚扫外罩的一侧连接,挡尘滚刷外罩的另一侧与主滚扫外罩的
一侧连接。

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设有的串通到副滚扫的垃圾输送口采用单
输送口或多输送口,所述垃圾输送口中的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腔内,所述
垃圾输送口中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朝向主滚扫外罩的腔内。

主滚扫垃圾出口接到安装在大型的汽车或电动车的车体的垃圾输送系统,所述的
垃圾输送系统包括滚扫清扫机构、垃圾输送系统、垃圾箱和底盘;滚扫清扫机构安装在汽车
底盘底部,所述滚扫清扫机构的主滚扫垃圾出口与输送带防尘罩垃圾进口相互串通连接,
且该串通连接为活动连接或软性连接,使滚扫清扫机构可以相对输送系统独立上下活动;
所述垃圾输送系统由链条、垃圾斗、输送带、输送带动力机构、驱动链轮、传动链轮、输送带
防尘罩和垃圾拨送机构组成;输送带围绕垃圾箱左右两侧、上下面一周布置,输送带与链条
固定连接,输送带动力机构带动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带动链条环绕垃圾箱循环运行;所述垃
圾拨送机构是安装在垃圾箱上方的垃圾输送带下面;所述输送带防尘罩是设置在垃圾输送
带的带垃圾斗的一面上,且位于垃圾箱的两侧和下部的输送带防尘罩的相应处是固定安装
在车架上。

在主滚扫垃圾出口接入一个滚刷输送机构,所述滚刷输送系统为多级垃圾输送系
统,所述多级垃圾输送系统包括从下到上叠合的多个滚刷和包覆在多个滚刷外周的多级滚
刷外罩,所述多级滚刷外罩的第一级滚刷外罩下部设有滚刷垃圾进口,所述多级滚刷外罩
的最后一级滚刷外罩上部设有滚刷垃圾出口,每相邻两级的滚刷外罩之间通过垃圾输送通
口相连接。

设置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相邻处的下部中间的小清扫滚扫是与地面、主滚
扫和副滚扫外罩处于相切的或接近相切的状态。

设置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的多输送口设置为百叶窗输送口;所述
百叶窗输送口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腔内,上述通口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
朝向主滚扫外罩的腔内。

所述的挡尘滚刷与副滚扫是处于相切的状态。

所述垃圾拨送机构包括垃圾拨送滚刷和垃圾托盘,通过垃圾拨送滚刷将装有垃圾
的垃圾输送带在运行到垃圾箱上方时的垃圾拨送入垃圾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且
能在凹凸不平的环境下清扫,由于采用三滚动扫方式清扫,因此行驶一次有三道的清扫,因
此清洁度较高。同时由于小滚扫与主滚扫形成对扫会把大的垃圾“抱”起而细小粉尘由于气
流的作用将它带起,因此能在凹凸不平的环境下清扫,适应性更强,还由于采用在主滚扫外
罩与副滚扫外罩在相邻处的上部设有挡尘滚刷及滚刷外罩,因而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在比
较湿的路面上清扫,而且小部分垃圾通过挡尘滚刷作用也不会再粘在副滚扫的毛刷上能顺
利送入主滚扫腔内;另外能通过垃圾拨送滚刷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输送带在运行到垃圾箱上
方时的垃圾拨送入垃圾箱内,这样更加方便、完全、容易地将垃圾输送到垃圾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机构与输送系统组合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图2的N-N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机构与三滚扫输送系统组合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图3M-M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前滚扫的结构示意图。

图7-1为图7的左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垃圾斗和链条的垃圾输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

图9为本本实用新型的副滚扫单通口结构原理正视示意图。

图中:主滚扫1,主滚扫外罩2,主滚扫外罩垃圾进口3,主滚扫垃圾出口4,副滚扫5,
副滚扫外罩6,弹力导尘板7,副滚扫外罩垃圾进口8,百叶窗输送口9,挡尘滚刷10,挡尘滚刷
外罩11,小清扫滚扫12,输送带防尘罩13,输送带14,驱动链轮15,传动链轮16,输送带动力
机构17,调节链轮18,支撑滚辊19,底盘20,垃圾斗21,链条22,垃圾箱23,垃圾拨送滚刷24,
垃圾托盘25,单通口输送口26,输送带防尘罩垃圾进口27,输送滚刷外罩28,三级输送滚刷
29,滚刷垃圾进口30,三级输送滚刷外罩垃圾出口31,三级输送滚刷输送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7-1、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道路清扫
车清扫机构,它是由一个主滚扫外罩1、主滚扫2,一个副滚扫5、副滚扫外罩6,弹力导尘板7、
小清扫滚扫12,挡尘滚刷10,挡尘滚刷外罩11等组成(详见结构原理图1)。其结构原理为本
实用新型的清扫机构内部设有主滚扫1、主滚扫外罩2,在主滚扫外罩2上部设有主滚扫垃圾
出口4,在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的上部设有挡尘滚刷10及挡尘滚刷外罩11;
挡尘滚刷10便于清理夹在毛刷的垃圾并助副滚扫3将垃圾送入主滚扫外罩2腔内。与主滚扫
外罩2相邻位置设有内装副滚扫5的副滚扫外罩6,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之
间设有串通的百叶窗输送口9(见图1)串通的单通口输送口8(见图9),主滚扫外罩2和副滚
扫外罩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扫1、副滚扫5和小清扫滚扫12的转轴安装
在两端板中。所述的百叶窗式输送口其特征采用已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为
201010100274.X,专利名称为:道路清扫车清扫机构)中的清扫系统,具体构造请查阅该专
利的申请文件,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所述的单通口输送口8,其特征通口中的下开口以斜向
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6腔内,通口中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朝向主滚扫外罩2的腔内。在
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的下部(紧贴在地面)中间设有小清扫滚扫12,主滚扫
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相对地面处开有适宜的开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7-1、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道路清扫
车清扫机构,它是由一个主滚扫外罩1、主滚扫2,一个副滚扫5、副滚扫外罩6,弹力导尘板7、
小清扫滚扫12,挡尘滚刷10,挡尘滚刷外罩11等组成(详见结构原理图1)。其结构原理为本
实用新型的清扫机构内部设有主滚扫1、主滚扫外罩2,在主滚扫外罩2上部设有主滚扫垃圾
出口4,在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的上部设有挡尘滚刷10及挡尘滚刷外罩11;
挡尘滚刷10便于清理夹在毛刷的垃圾并助副滚扫3将垃圾送入主滚扫外罩2腔内。与主滚扫
外罩2相邻位置设有内装副滚扫5的副滚扫外罩6,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之
间设有串通的百叶窗输送口9(见图1)串通的单通口输送口8(见图9),主滚扫外罩2和副滚
扫外罩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扫1、副滚扫5和小清扫滚扫12的转轴安装
在两端板中。所述的百叶窗式输送口其特征采用已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为
201010100274.X,专利名称为:道路清扫车清扫机构)中的清扫系统,具体构造请查阅该专
利的申请文件,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所述的单通口输送口8,其特征通口中的下开口以斜向
下方式朝向副滚扫外罩6腔内,通口中的上开口以斜向上方式朝向主滚扫外罩2的腔内。在
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在相邻处的下部(紧贴在地面)中间设有小清扫滚扫12,主滚扫
外罩2与副滚扫外罩6相对地面处开有适宜的开口,分别为主滚扫外罩垃圾进口3和副滚扫
外罩垃圾进口8。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输送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结构,主滚扫外罩2上的垃圾出口
处4加装一个所述滚刷输送系统为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如图5为三级滚刷输送系统),所
述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包括从下到上叠合的多个滚刷和包覆在多个滚刷外周的输送滚
刷外罩28,所述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的第一级输送滚刷外罩下部设有滚刷垃圾进口30,
所述多级输送滚刷外罩的最后一级输送滚刷外罩上部设有三级输送滚刷外罩垃圾出口31,
每相邻两级的输送滚刷外罩之间通过三级输送滚刷输送口32相连接。其工作原理:垃圾首
先由主滚扫1与小清扫滚扫12进行对扫,而副滚扫5将主滚扫1和小清扫滚扫12漏扫的垃圾
进行再一次清扫,经百叶窗输送口9送入主滚扫外罩腔内,由主滚扫垃圾出口4送入多级垃
圾滚刷输送系统的滚刷垃圾进口30,经过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的输送将垃圾送出多级滚
刷外罩的最后一级滚刷外罩上部的三级输送滚刷外罩垃圾出口31直至垃圾箱23。也可采用
下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垃圾输送系统(见图2):是由链条22、垃圾斗21、输送带14、输送带
动力机构17(可以采用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链轮15、传动链轮16、调节链轮18、支撑滚
辊19、输送带防尘罩13和垃圾拨送机构组成。通过调节调节链轮18可调整链条22和输送带
14的松紧度保证能正常运行;由于驱动链轮15是采用穿轴安装因此用大链轮,半径要大于
垃圾斗21的高度,垃圾斗21可以绕过驱动链轮轴;其工作原理是:带有链条22(链条上带有
安装孔)的输送带14采用围绕垃圾箱23上下左右侧面一周运行,其运行为由垃圾箱底部从
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围绕车厢横向循环运转的或由垃圾箱底部从右到
左、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围绕车厢横向循环运转的,见图3为从车尾部向车头看是
由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输送带循环运转示意图,通过输送带动力机构
17带动驱动链轮15,驱动链轮15带动链条22,带有垃圾斗21的输送带14也随链条22运行,装
有垃圾的垃圾输送带运行到垃圾箱上方就会将垃圾倒入垃圾拨送机构再将垃圾送入垃圾
箱23内,所述垃圾拨送机构包括垃圾拨送滚刷24和垃圾托盘25;当输送带14的垃圾斗21在
主滚扫垃圾出口4底下位置运行时,由于带垃圾斗21的输送带14底下位置设有支撑滚辊19,
使输送带14会顺着支撑滚辊19水平运行。所述的输送带防尘罩是在垃圾输送带内侧(带垃
圾斗的一面,除垃圾箱上部裸露,让垃圾倒出)设有一个“门”框形状的防尘罩(见图3和图
5),防尘罩固定安装在车架上,输送带紧贴在“门”的下两个脚上运行。所述的垃圾拨送机构
是安装在垃圾箱上方的垃圾输送带下面,包括滚刷、滚刷下部半圆外罩或垃圾托盘25(见图
2)。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清扫机构是在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
外罩6在相邻处的下部(紧贴在地面)中间设有小清扫滚扫12,清扫车行走一次就经过主滚
扫1、小清扫滚扫12和副滚扫5的三道的清扫,先由主滚扫1与小清扫滚扫12进行对扫,由主
滚扫垃圾出口4,这样就进行了主滚扫1和小清扫滚扫12的两道清扫,而副滚扫5将主滚扫漏
扫的垃圾进行第三道清扫,经百叶窗输送口9或单通口输送口26送入主滚扫外罩2腔内,由
主滚扫1送出主滚扫垃圾出口4与垃圾输送系统的垃圾进口相通连接,再由垃圾输送系统送
入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输送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结构,主滚扫外罩2上的垃圾出口
处4加装一个所述滚刷输送系统为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如图5为三级滚刷输送系统),所
述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包括从下到上叠合的多个滚刷和包覆在多个滚刷外周的输送滚
刷外罩28,所述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的第一级输送滚刷外罩下部设有滚刷垃圾进口30,
所述多级输送滚刷外罩的最后一级输送滚刷外罩上部设有三级输送滚刷外罩垃圾出口31,
每相邻两级的输送滚刷外罩之间通过三级输送滚刷输送口32相连接。其工作原理:垃圾首
先由主滚扫1与小清扫滚扫12进行对扫,而副滚扫5将主滚扫1和小清扫滚扫12漏扫的垃圾
进行再一次清扫,经百叶窗输送口9送入主滚扫外罩腔内,由主滚扫垃圾出口4送入多级垃
圾滚刷输送系统的滚刷垃圾进口30,经过多级垃圾滚刷输送系统的输送将垃圾送出多级滚
刷外罩的最后一级滚刷外罩上部的三级输送滚刷外罩垃圾出口31直至垃圾箱23。也可采用
下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垃圾输送系统(见图2):是由链条22、垃圾斗21、输送带14、输送带
动力机构17(可以采用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链轮15、传动链轮16、调节链轮18、支撑滚
辊19、输送带防尘罩13和垃圾拨送机构组成。通过调节调节链轮18可调整链条22和输送带
14的松紧度保证能正常运行;由于驱动链轮15是采用穿轴安装因此用大链轮,半径要大于
垃圾斗21的高度,垃圾斗21可以绕过驱动链轮轴;其工作原理是:带有链条22(链条上带有
安装孔)的输送带14采用围绕垃圾箱23上下左右侧面一周运行,其运行为由垃圾箱底部从
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围绕车厢横向循环运转的或由垃圾箱底部从右到
左、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围绕车厢横向循环运转的,见图3为从车尾部向车头看是
由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输送带循环运转示意图,通过输送带动力机构
17带动驱动链轮15,驱动链轮15带动链条22,带有垃圾斗21的输送带14也随链条22运行,装
有垃圾的垃圾输送带运行到垃圾箱上方就会将垃圾倒入垃圾拨送机构再将垃圾送人垃圾
箱23内;当输送带14的垃圾斗21在主滚扫垃圾出口4底下位置运行时,由于带垃圾斗21的输
送带14底下位置设有支撑滚辊19,使输送带14会顺着支撑滚辊19水平运行。所述的输送带
防尘罩是在垃圾输送带内侧(带垃圾斗的一面,除垃圾箱上部裸露,让垃圾倒出)设有一个
“门”框形状的防尘罩(见图3和图5),防尘罩固定安装在车架上,输送带紧贴在“门”的下两
个脚上运行。所述的垃圾拨送机构是安装在垃圾箱上方的垃圾输送带下面,包括滚刷、滚刷
下部半圆外罩或垃圾托盘25(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清扫机构是在主滚扫外罩2与副滚扫
外罩6在相邻处的下部(紧贴在地面)中间设有小清扫滚扫12,清扫车行走一次就经过主滚
扫1、小清扫滚扫12和副滚扫5的三道的清扫,先由主滚扫1与小清扫滚扫12进行对扫,由主
滚扫垃圾出口4,这样就进行了主滚扫1和小清扫滚扫12的两道清扫,而副滚扫5将主滚扫漏
扫的垃圾进行第三道清扫,经百叶窗输送口9或单通口输送口26送入主滚扫外罩2腔内,由
主滚扫1送出主滚扫垃圾出口4与垃圾输送系统的垃圾进口相通连接,再由垃圾输送系统送
入垃圾箱。

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道路清扫车三滚扫清扫机构,包括:主滚扫,主滚扫外罩,副滚扫和副滚扫外罩,其特点为所述的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在相邻处的下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小清扫滚扫,在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的相邻处设有串通的垃圾输送口,所述的主滚扫外罩和副滚扫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主滚扫、副滚扫和小清扫滚扫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所述的副滚扫外罩下部设有弹力导尘板,主滚扫外罩与副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所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