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盆排水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脸盆排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脸盆作为卫生间必不可少的装置,用于短暂储水给人们带来便捷。当需要放水时,人们需手动伸入到脸盆内按压堵头,使封住下水管的堵头翻转或弹起,位于脸盆内的水才能流入到下水道内。其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手动伸入到水里按压堵头,本来已经洗干净的手与脸盆内的污水发生二次污染,放水完毕后需重新打开水龙头对手进行清洗,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冬天受温度影响,由金属制成的下水管道管径收缩,将堵头牢牢的夹住,按压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排水效果好、结构设计合理的脸盆排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脸盆排水器,包括落水头本体和设于落水头本体内的用于封堵住落水头本体的止水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头本体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导套,所述止水塞的下端固连有穿设于该导套内的导杆,所述落水头本体的外侧设有与导杆连接的用于驱动导杆沿导套向下运动的驱动结构和用于使导杆向上运动的复位结构。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与导杆下端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落水头本体的侧壁具有通孔,连杆穿设在所述的通孔内,所述的落水头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水从通孔流出的防漏结构。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的防漏结构包括设于落水头本体内侧的挡板,上述的导套设于该挡板上,所述落水头本体的侧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凹腔,上述的通孔位于该凹腔的底部,所述的连杆包括横杆和与横杆固连的竖杆,所述的竖杆穿设在通孔内。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的挡板位于凹腔与横杆的上方。该挡板可防止水中的头发缠绕到横杆上,还能防止水进入到凹腔内,杜绝水从通孔内向外流出。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一端与竖杆的下端相铰接的踏板,该踏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复位结构包括上端作用在踏板上的弹簧。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落水头本体的上部具有向内收拢的锥部,所述的止水塞上设有与该锥部相配合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脸盆排水器中,所述的导套与导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
在正常情况下,弹簧复位,推动踏板和竖杆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导杆沿导套向上运动,止水塞与落水头本体的锥部配合,达到将落水头本体封住的目的。当需要放水时,脚踏踏板,使弹簧压缩,带动竖杆向下运动,在横杆的牵引下导杆沿导套向下运动,带动止水塞向下运动,止水塞逐渐与锥部脱离,两者之间形成开口,水流从开口向落水头本体的下部流走。全程无需用手去扳动或者按压止水塞,防止手二次污染,节约了水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脸盆排水器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排水器后,在洗漱完毕无需用手去扳动或者按压止水塞,防止手二次污染,有效节约了水资源;通过脚踏操作,灵活性高,松开后能准确复位将落水头本体封住,便于下次使用;止水塞处于长期关闭落水头本体的状态,有效防止臭气、臭虫进入到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落水头本体;11、通孔;12、凹腔;13、锥部;2、止水塞;3、导套;4、导杆;5、挡板;61、横杆;62、竖杆;7、踏板;8、弹簧;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脸盆排水器,包括落水头本体1和设于落水头本体1内的用于封堵住落水头本体1的止水塞2,落水头本体1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导套3,止水塞2的下端固连有穿设于该导套3内的导杆4,落水头本体1的外侧设有与导杆4连接的用于驱动导杆4沿导套3向下运动的驱动结构和用于使导杆4向上运动的复位结构。
如图1所示,驱动结构与导杆4下端通过连杆相连,落水头本体1的侧壁具有通孔11,连杆穿设在所述的通孔11内,落水头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水从通孔11流出的防漏结构。
如图1所示,防漏结构包括设于落水头本体1内侧的挡板5,导套3设于该挡板5上,落水头本体1的侧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凹腔12,通孔11位于该凹腔12的底部,连杆包括横杆61和与横杆61固连的竖杆62,竖杆62穿设在通孔11内。
本实施例中,挡板5位于凹腔12与横杆61的上方。该挡板5可防止水中的头发缠绕到横杆61上,还能防止水进入到凹腔12内,杜绝水从通孔11内向外流出。
如图1所示,驱动结构包括一端与竖杆62的下端相铰接的踏板7,该踏板7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复位结构包括上端作用在踏板7上的弹簧8。
如图1所示,落水头本体1的上部具有向内收拢的锥部13,止水塞2上设有与该锥部13相配合的密封圈9,导套3与导杆4之间设有直线轴承。
在正常情况下,弹簧8复位,推动踏板7和竖杆62向上运动,从而推动导杆4沿导套3向上运动,止水塞2与落水头本体1的锥部13配合,达到将落水头本体1封住的目的。当需要放水时,脚踏踏板7,使弹簧8压缩,带动竖杆62向下运动,在横杆61的牵引下导杆4沿导套3向下运动,带动止水塞2向下运动,止水塞2逐渐与锥部13脱离,两者之间形成开口,水流从开口向落水头本体1的下部流走。全程无需用手去扳动或者按压止水塞2,防止手二次污染,节约了水资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