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装饰隔墙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装饰隔墙。
背景技术
室内隔墙用于重新分隔室内布局,多用于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但
是现有的隔墙缺点比较多,例如,现有的隔墙一般都是根据室内具体的高度一
对一订做的,大部分在安装后都是永久性固定安装,造成隔墙不可重复利用,
另外,在隔墙运达目的地组装后,隔墙在安装时需要进行二次钻孔固定等,造
成安装现场脏乱,安装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步骤简单、可重复利用
的铝合金装饰隔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合金装
饰隔墙,包括隔墙骨架,所述隔墙骨架包括上梁、中梁、下梁及边梁,所述边
梁设置在上梁及下梁两侧,所述中梁连接在上梁及下梁之间的边梁上,还包括
顶压机构;所述顶压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梁上;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梁上
的螺孔及螺接在螺孔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包括位于隔墙骨架内的控制
端及沿骨架伸出的顶压端,所述顶压端设置有顶压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顶压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摩擦的摩擦层。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层为橡胶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梁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插
板,所述插板的高度与上梁距离室内上顶面的高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上梁上设有多个所述顶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顶压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多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上梁上设置顶压机构,该顶压
机构的第一螺杆包括控制端及顶压端,通过手动控制控制端使得顶压端顶压于
空间的上顶面上,即可完成该铝合金装饰隔墙的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无需严
格按照空间的具体高度一一订做隔墙,可允许空间高度有较大的浮动范围使得
隔墙可二次利用,同时抵达安装目的地后,无需再次打孔,安装步骤简单,并
且可保证具有清洁的安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装饰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及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隔墙骨架;11、上梁;12、中梁;13、下梁;14、边梁;15、第一螺孔;
16、凹槽;17、插槽;18、凸起;2、顶压机构;21、第一螺杆;22、控制端;
23、顶压端;24、顶压平台;3、插板;4、限位机构;41、连接杆;42、第二
螺杆;43、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
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上梁11上螺接第一螺杆21,手动控制第
一螺杆21的控制端22使第一螺杆21的顶压端23顶压空间的上顶面,本实用
新型安装简单,可重复使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铝合金装饰隔墙,包括隔墙骨架1,该隔墙骨架1
包括上梁11、中梁12、下梁13及边梁14,该边梁设置在上梁11及下梁13两
侧,该中梁12连接在上梁11及下梁13之间的边梁14上,还包括顶压机构2;
该顶压机构2设置在上梁11上;该顶压机构2包括开设在上梁11上的第一螺
孔15及螺接在第一螺孔15内的第一螺杆21,该第一螺杆21包括位于隔墙骨架
1内的控制端22及沿骨架伸出的顶压端23,该顶压端23设置有顶压平台2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上梁11上设
置顶压机构2,该顶压机构2的第一螺杆21包括控制端22及顶压端23,通过
手动控制控制端22使得顶压端23顶压于空间的上顶面上,即可完成该铝合金
装饰隔墙的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无需严格按照空间的具体高度一一订做隔墙,
可允许空间高度有较大的浮动范围使得隔墙可二次利用,同时抵达安装目的地
后,无需再次打孔,安装步骤简单,并且可保证具有清洁的安装环境。
进一步地,该顶压平台24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摩擦的摩擦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摩擦层以有效增加顶压平台24与空间上顶面的摩擦,
增加隔墙的稳定性,防止隔墙倾倒。
进一步地,该摩擦层为橡胶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摩擦层为橡胶层,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
例中,该摩擦层还可为硅胶层、凸起颗粒层及吸附层等。
进一步地,在该上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槽17,该插槽17内设置有
插板3,该插板3的高度与上梁距离室内上顶面的高度相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插板3可有效遮挡第一螺杆2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隔墙
更加的美观。
进一步地,该边梁14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4,该限位机构4包括铰接于边
梁14上的连接杆41,该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上开设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内螺
接有第二螺杆42,该第二螺杆42的端部设置吸盘43;
该隔墙骨架1内设置一圈凸起18,该凸起18与该限位机构4相适配;
玻璃设置于该凸起18与限位机构4之间并被吸盘43压紧在凸起18上。
在玻璃安装之前,连接杆41在重力作用下处于折叠状态,安装玻璃时,将
玻璃由限位机构4一侧放入隔墙骨架1内并紧贴凸起18,之后旋转连接杆41使
其处于水平状态,紧接着旋转第二螺杆42直至玻璃被压紧在凸起18与吸盘43
之间。
进一步地,该边梁14上设置凹槽16,该顶压机构2设置在凹槽16内。
为达到美观、结构紧凑及安装方便的目的,在边梁14上开设凹槽16并将
顶压机构2设置在凹槽16内。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本实施例铝合金装饰隔墙,
包括上梁11、中梁12、下梁13、边梁14及顶压机构2,该上梁11、下梁13及
两边梁14围成一矩形隔墙骨架,中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边梁14上。
该顶压机构2包括开设在上梁11上的第一螺孔15及螺接在第一螺孔15内
的第一螺杆21,该第一螺杆21包括位于隔墙骨架1内的控制端22及沿隔墙骨
架1伸出的顶压端23,该顶压端23设置有顶压平台24,为有效增加顶压平台
24与空间上顶面的摩擦,在顶压平台24上设置橡胶层。
所述顶压机构可设置多个,优选上梁平均长度一米设置一个,以保证墙体
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多个顶压机构还可沿长度方向设置双排或更
多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沿上梁的长度方向
的两侧设置有插槽17,该插槽17内设置有插板3,该插板3的高度与上梁距离
室内上顶面的高度相适配,插板3可有效遮挡第一螺杆2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
隔墙更加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边梁14
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4,该限位机构4包括铰接于边梁14上的连接杆41,连接
杆41的自由端上开设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杆42,第二螺杆
42的端部设置吸盘43;在隔墙骨架1内设置一圈凸起18,该凸起18与该限位
机构4相适配;玻璃设置于该凸起18与限位机构4之间并被吸盘43压紧在凸
起18上。
为了保证压紧力度,所述边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机构4,优选平均每米
长度的边梁设置一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装饰隔墙,可允许空间高度有较大的
浮动范围,无需再次打孔,安装步骤简单,并且可保证具有清洁的安装环境,
同时结构紧凑、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