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固件的保温砌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建筑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加固件的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的大力推进,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建筑建材的技术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温建材是建筑材料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建材,能够防止生活中热量过多的损失,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建筑材料的耐火和保温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安全防火与节能环保中重要的一环,现有的耐火保温砌块砌体,为了追求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通常通过增大材料的气孔率与孔隙率或者加设耐火层与保温层来实现保温耐火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52001725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砖),它由组合块和保温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块与组合块相连,所述保温块的内部设有多根插入到组合块内的连接头,所述组合块上设有多个隔热空腔,所述组合块上设有与保温块相配合的衔接部。
但由于设有衔接部,且内部又有多个隔热空腔,从而保温砌块的内部厚度较薄,从而当保温砌块进行使用后,墙体内会产生温度变化,而连接头受热容易膨胀,从而导致连接头膨胀后将保温砌块的整体结构产生破坏,从而导致保温砌块的结构强度降低,且由于连接头位于保温砌块上,从而人们需要首先制作半块保温砌块,再将连接头放入进行制作另一半的保温砌块,从而导致制作非常的麻烦,且连接结构也大大的降低,而且连接头也具有一定的导热性,从而导致保温效果降低。
为了克服连接头存在的问题,本公司还研发了一种保温砌块(申请号为201520999513.8)通过简单的加固件固定在砌块表面,从而在保温砌块使用时与水泥进行有效的连接,提高保温砌块的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连接效果,降低制造成本。
但该加固件上的锯齿凸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导致在多次实验后发现由于以下问题:(1)、锯齿凸块与水泥之间的卡接强度不够导致在保温砌块受热膨胀后,锯齿凸块与水泥容易脱离;(2)、水泥强度较小,而与锯齿凸块卡接的体积较小,从而导致与锯齿凸块接触的水泥容易产生绷断,从而失去抵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固定效果,提高连接稳定性的保温砌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加固件的保温砌块,包括两个组合块以及夹持在两个组合块之间的保温块,所述保温块上设有隔热空腔,所述保温块与组合块上均设有相互卡接配合的燕尾凸条,所述保温块端面上固定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组合块端面上,所述加固件两端均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沿均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若干个第一卡接块、若干个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卡接块靠近加固件中部的侧边与第二卡接块靠近加固件中部的侧边均与固定部垂直,所述第一卡接块靠近加固件中部的侧边长度大于第二卡接块靠近加固件中部的侧边长度,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两侧远离加固件中心设有方形的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宽度不小于第一卡接块靠近加固件中部的侧边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远离加固件中心的角的角度小于45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件中部为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宽度等于抵触块宽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组合块与保温块连接后总宽度大于加固件长度,所述卡接部远离加固件一端位于隔热空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产生膨胀时第二卡接块能有效的抵触在水泥上,有效进行支撑,而同时第一卡接块最远端能产生小幅度的弹性变形,从而使拉力逐渐的分散,有效的减少固定件固定位置的变形,从而有效的避免保温砌块受热膨胀后,锯齿凸块与水泥产生脱离,有效的提高了受热时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固件的存放状态图。
附图标记:1、组合块;11、隔热空腔;2、保温块;21、燕尾凸条;3、加固件;31、握持部;311、延伸板;32、固定部;321、第一卡接块;322、第二卡接块;323、抵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一种带加固件的保温砌块,包括两个组合块1以及夹持在两个组合块1之间的保温块2,所述保温块2上设有隔热空腔11,所述保温块2与组合块1上均设有相互卡接配合的燕尾凸条21,所述保温块2端面上固定有加固件3,所述加固件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组合块1端面上,所述加固件3两端均为固定部32,所述固定部32的外沿均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若干个第一卡接块321、若干个第二卡接块322,所述第一卡接块321与第二卡接块322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卡接块321靠近加固件3中部的侧边与第二卡接块322靠近加固件3中部的侧边均与固定部32垂直,所述第一卡接块321靠近加固件3中部的侧边长度大于第二卡接块322靠近加固件3中部的侧边长度,所述第一卡接块321与第二卡接块322交错设置。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保温块2设置在两块组合块1之间,保温块2与组合块1通过燕尾凸条21进行了有效的连接,再将加固件3固定连接在保温块2侧面与组合块1侧面上,从而加固件3的长度方向与保温块2的长度方向垂直,从而当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组合块1凝固后有效的固定加固件3,加固件3能有效的拉住组合块1、保温块2,提高了连接的强度,而当两块保温砌块进行连接时,需要通过水泥进行连接,湿润的水泥抵触在加固件3上后,水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水泥能将加固件3侧面以及边沿包裹住,从而当水泥凝固后水泥上形成了与加固件3完全配合的槽,从而加固件3能有效的嵌在槽内,实现了有效的固定作用,而由于加固件3上包括第一卡接块321与第二卡接块322,且第一卡接块321与第二卡接块322相互交错设置,且第一卡接块321较大,从而相邻第一卡接块321最远端之间的水泥厚度较大,从而水泥的强度更高,从而不容易产生损坏,而第二卡接块322也能抵触在水泥上,且抵触位置不与第一卡接块321不同,避免了两个抵触位置产生干涉,且第一卡接块321端部与第二卡接块322端部分别抵触在组合块1不同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与组合块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效果,且由于第二卡接块322相对较小,从而第二卡接块322自身的弹性能力较差,但相对的自身硬度较高,而第一卡接块321自身的弹性能力较好,但容易变形,从而当产生膨胀时第二卡接块322能有效的抵触在水泥上,有效进行支撑,而同时第一卡接块321最远端能产生小幅度的弹性变形,从而使拉力逐渐的分散,有效的减少固定件固定位置的变形,从而有效的避免保温砌块受热膨胀后,锯齿凸块与水泥产生脱离,有效的提高了受热时的使用效果。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所述固定部32两侧远离加固件3中心设有方形的抵触块323,所述抵触块323宽度不小于第一卡接块321靠近加固件3中部的侧边的长度,抵触块323也能完全嵌入水泥内,且由于抵触块323两端侧面均与固定部32垂直,从而当水泥受热膨胀后抵触块323也能提高较好的拉力作用,而当水泥受冷收缩时,水泥能抵触在固定部32端部,且也抵触在抵触块323上,由于抵触块323上,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泥产生的收缩量过大而直接损坏第一卡接块321,且当价格件在存放的过程中相邻的抵触块323能相互的进行抵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多个第一卡接块321、多个第二卡接块322产生相互的抵触而产生损坏。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块321与第二卡接块322远离加固件3中心的角的角度小于45度,从而第一卡接块321产生的倾斜度较小,从而支撑第一卡接块321靠近加固件3中心侧面的强度更加的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第一卡接块321产生严重的变形。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所述加固件3中部为握持部31,所述握持部31两侧均设有延伸板311,所述延伸板311宽度等于抵触块323宽度,当水泥膨胀或者收缩时,两端的固定部32受力后均会同时作用在握持部31上,从而握持部31受力较大,而延伸板311有效的支撑握持部31,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握持部31的强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握持部31产生过度的弯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在加固件3存放时,相邻的延伸板311也能进行相互的抵触,从而有效的避免多个第一卡接块321、多个第二卡接块322产生相互的抵触而产生损坏。
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两个组合块1与保温块2连接后总宽度大于加固件3长度,所述卡接部远离加固件3一端位于隔热空腔11上,当加固件3固定后,加固件3端部不与组合块1远离保温块2的侧壁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的热量通过加固件3进行导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