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防沙百叶片及包含该百叶片的百叶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叶窗领域,尤指一种通风防沙百叶片及包含该百叶片的
防风沙百叶窗。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以通风、装饰为主。且具有防雨,防沙,隔音等
百叶的及其稀少。且现有技术主要通过电动设备将百叶窗的叶片关闭来进行防
雨防沙,这样既浪费电能,又无法在防沙、防雨的同时进行通风。且随着市场
的需求,沙漠地区或者风沙较大的地区的一些高端工程对百叶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即需要能有效的通风同时又要尽可能减少沙尘的入侵。如何提高通风防沙
百叶的有效通风率又要提高防沙效率这是现有技术中通风防沙百叶研究的一
个比较难的课题。我国目前对功能性百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也缺少相
应的产品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防风沙百叶片及及包含该百叶片的
百叶窗,可以有效的在防风沙的同时保证通风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防风沙百叶片,它包含:
片体,该片体呈入字型,具有第一挡部与第二挡部和第三挡部,该第一挡
部为入字型的该片体的突出端,该第二挡部为该片体的后支段的端侧向该第一
挡部所在侧延伸出的凸部,该第三挡部为该片体的前支段的端侧反向于该第一
挡部所在侧延伸出的凸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向室外方向分别设有一
弯钩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段和所述后支段于反向于所述第一挡部的侧
面分别设有供螺钉安装的安装部。
一种百叶窗,它包含:
至少一个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至少包含二个如上述的
通风防沙百叶片,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前后布置,
在前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的第二挡部与在后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的第三挡部
相接设置;
窗框,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在该窗框中横向并列设置,以在相邻的该通
风防沙百叶片组之间形成前后排列的至少两个S型通道;该窗框由上边框、下
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组成,该左边框和该右边框的形状和该通风防沙百叶片
组的形状相对应;该下边框和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相接的侧面为室内向室外
倾斜的斜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坡度为30°,该下边框靠近室内侧设有一
凸出的翼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边框于所述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的各两个该通
风防沙百叶片的相邻处设有入字型框材,该入字型框材的入字型顶端朝向其右
侧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该入字型框材的入字型顶端位于其右侧的该通风防
沙百叶片组中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的相接的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右边框设有与其左侧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
中的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的入字型底部相对应的凸出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呈缺一侧边的四边形,其前边和侧边为斜
边,后边为横边,以和所述通风防沙百叶片的入字型的底部相对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在前的该通风防沙百叶
片的第二挡部与在后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的第三挡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防虫网设置在该窗框的背面,与上边框、下边框、
左边框、右边框分别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该通风防沙百叶片造型简洁,百叶窗加工和组装
等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通风效率和防沙效率,无需通过电动设备将百叶
窗的叶片关闭来进行防雨防沙,降低加工安装工艺,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防沙百叶片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边框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
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风沙百叶片1,它包含:
片体11,该片体呈入字型,具有第一挡部12与第二挡部13和第三挡部
14,该第一挡部12为入字型的该片体11的突出端,该第二挡部13为该片体
的后支段15的端侧向该第一挡部12所在侧延伸出的凸部,该第三挡部13为
该片体11的前支段16的端侧反向于该第一挡部11所在侧延伸出的凸部。
如此结构的通风防沙百叶片应用在百叶窗中,以起到通风防沙的作用,该
百叶窗包含:
至少一个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至少包含二个所述的通
风防沙百叶片1,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前后布置
(即室内室外布置),在前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第二挡部13与在后的该
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第三挡部13相接设置;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竖向设置,
使第一阻挡部12朝向室外;
窗框,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在该窗框中横向并列设置,以在相邻的该通
风防沙百叶片组之间形成前后排列的至少两个S型通道2;该窗框由上边框6、
下边框7、左边框3和右边框4组成,该左边框3和该右边框4的形状和该通
风防沙百叶片组的形状相对应;该下边框7和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相接的侧
面为室内向室外倾斜的斜面71。
通过上述结构,通风防沙百叶片1采用竖向安装方式。通风防沙百叶片1
设计成“入”字造型,片体1整体成流线造型,降低对风速的阻力。至少前后
两层通风防沙百叶片1排放设置,构成狭长非连续通道2。风携带沙通过至少
双“S”路径后,风沙不能径直穿过通道,可以把绝大部分的沙被过滤掉。沙
子在撞到通风防沙百叶片1后由于自重的作用下,沙子会沿着百叶片竖直下落,
沿斜面71流出百叶窗外。
较佳地,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挡部11和所述第二
挡部12向室外方向分别设有一弯钩部121、131,可使沙子尽可能的沿着通风
防沙百叶片1下落。
较佳地,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斜面71的坡度为30°,
该下边框7靠近室内侧设有一凸出的翼部72,可有效的通过该翼部72阻挡沙
子的进入,并尽快使沙子沿斜面71流出至室外。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左、右边框3、4的形状根据通风防沙
百叶片1的造型而进行设计,可保证每个通道的压降均衡和抵抗沙子效益相近。
举例而言,所述左边框3于所述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的各两个该通风防沙百叶
片1的相邻处设有入字型框材31,该入字型框材31的入字型顶端朝向其右侧
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该入字型框材的入字型顶端位于其右侧的该通风防沙
百叶片组中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相接的位置。以在左边框3和其右侧
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之间形成和通道2相近似的流道。
所述右边框4设有与其左侧相邻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组中的各该通风防沙
百叶片组的入字型底部相对应的凸出部41,以在右边框4和其左侧的该通风防
沙百叶片组之间形成和通道2相近似的流道。
较佳地,所述凸出部41呈缺一侧边的四边形,其前边和侧边为斜边,后
边为横边,以和所述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入字型的底部相对应。
为方便竖向安装,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所述前支段
16和所述后支段15于反向于所述第一挡部11的侧面分别设有供螺钉安装的安
装部17,以使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通过螺钉和上、下边框6、7分别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为小风力,防止“穿堂风”的出现,每个所述通风防
沙百叶片组中在前的该通风防沙百叶片1的第二挡部12与在后的该通风防沙
百叶片1的第三挡部13之间具有一间隙,以使风力分散,进入各S型通道,
增加阻挡风沙的效果。另外S型通道也可满足视线不能直视室内遮挡室内的需
求。
较佳地,为防止虫鸟进入室内,还包含防虫网5,该防虫网5设置在该窗
框的背面,与上边框3、下边框4、左边框6、右边框7分别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沙百叶片及包含该百叶片的百叶
窗,该通风防沙百叶片造型简洁,百叶窗加工和组装等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较
好的通风效率和防沙效率,无需通过电动设备将百叶窗的叶片关闭来进行防雨
防沙,降低加工安装工艺,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