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布料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砂浆布料机。
背景技术
墙体砌筑,主要采用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的砌筑方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工人往往采用灰刀铺砂浆,速度较慢,而且由于人工铺浆,往往控制不好砂浆的厚薄和饱满度。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墙体砌筑施工质量的砂浆布料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砂浆布料机,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为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矩形箱体内设置有圆弧状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连接右侧板的上端和底板的左端;所述左侧板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左侧板上端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支撑座;所述导向支撑座由圆管构成;所述导向支撑座沿矩形箱体前后设置;所述导向支撑座由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构成;所述前导向支撑座轴线与后导向支撑座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内设置有轴承;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矩形箱体前后内壁的距离;所述压板的长度小于矩形箱体左右内壁的距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L型手柄;所述L型手柄所在的平面与转动轴和压板构成的平面相垂直;所述转动轴在L型手柄的驱动下在导向支撑座内转动。
所述出料口为矩形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的数量为2-4个。
所述压板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长度方向加强筋和宽度方向加强筋构成井字状的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墙体砌筑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节约砂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的压板处于打开状态与料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的手柄与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的压板处于工作状态与料斗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前侧板2、后侧板
3、左侧板4、右侧板
5、底板6、导向板
7、出料口8、前导向支撑座
9、后导向支撑座10、转动轴
11、压板12、L型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3可知,一种砂浆布料机,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为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包括前侧板1、后侧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和底板5;所述矩形箱体内设置有圆弧状的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连接右侧板4的上端和底板5的左端;所述左侧板3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7;导向板的下部与出料口下部相连接;所述左侧板3上端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支撑座;所述导向支撑座由圆管构成;所述导向支撑座沿矩形箱体前后设置;所述导向支撑座由前导向支撑座8和后导向支撑座9构成;所述前导向支撑座8轴线与后导向支撑座9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内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中部设置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宽度小于矩形箱体前后内壁的距离;所述压板11的长度小于矩形箱体左右内壁的距离;所述转动轴10的端部设置有L型手柄12;所述L型手柄12所在的平面与转动轴和压板构成的平面相垂直;所述转动轴在L型手柄的驱动下在导向支撑座内转动。
所述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前导向支撑座和后导向支撑座相连接。
所述出料口7为矩形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7的数量为2-4个。出料口尺寸为:20毫米×40毫米。
所述压板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长度方向加强筋和宽度方向加强筋构成井字状的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墙体砌筑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节约砂浆。
本实用新型砂浆布料机工作过程如下:转动手柄将砂浆布料机压板处于打开状态,将砂浆放入砂浆布料机中,将砂浆布料机放置在墙体上表面,人工推动砂浆布料机在墙体上表面滑动同时转动手柄,砂浆在压板的作用下从出料口挤出,均匀地摊铺在墙体表面。料斗内砂浆为0.04m3,平铺砖墙砂浆为400mm(240墙),铺浆长度<500mm。砂浆出料口高度为12mm,灰浆饱满度为80%,节省20%左右砂浆,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