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领域中,人们对城市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牛腿托架结构被广泛的应用在桥梁结构上,目前的桥梁施工设计中所用的牛腿托架结构多采用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埋钢结构件,以及在外焊接牛腿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其施工方法涉及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加预埋结构及高空焊接施工作业。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加预埋结构不利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外观,而高空焊接则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风险,不利施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埋钢结构件,施工中不需要进行高空焊接施工作业,且便于安装、拆除,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的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包括,
一支座装置,其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的同一侧,且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上下间隔设置;
一牛腿件,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牛腿水平构件和牛腿斜件,所述牛腿水平构件与所述上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牛腿斜件与所述下支座活动连接;以及,
至少一可拆卸地穿过所述混凝土结构和牛腿水平构件的预应力筋,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牛腿水平构件上,且所述预应力筋将所述牛腿水平构件对拉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支座为铰支座,所述上支座与所述牛腿水平构件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支座为铰支座,所述下支座与所述牛腿斜件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还包括上爬锥,所述上爬锥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上并与所述上支座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每一侧从上往下均固定有3个所述上爬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还包括下爬锥,所述下爬锥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并与所述下支座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每一侧从上往下均固定有4个所述下爬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凝土结构、上支座和牛腿水平构件均设有通孔,所述预应力筋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上支座和牛腿水平构件的通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还包括垫板,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通过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和牛腿水平构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牛腿件与上支座和下支座采用的是铰接的方式,其能够适应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不平整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应力筋,在外部荷载作用前,对牛腿上支点与混凝土结构预留孔安装的预应力筋提前进行预应力张拉,抵抗荷载的水平拉力。
(3)本实用新型中的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主要采用铰接和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从而便于安装、拆除,可实现重复倒用,使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牛腿水平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支座装置,11-上支座,12-下支座,2-牛腿件,21-牛腿水平构件,22-牛腿斜件,3-预应力筋,4-上爬锥,5-下爬锥,6-垫板,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包括支座装置1、牛腿件2、预应力筋3、上爬锥4、下爬锥5、垫板6和销轴7。
支座装置1包括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均为铰支座。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的同一侧,且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上下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上爬锥4和下爬锥5将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上爬锥4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上支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爬锥4上,从而上支座11和上爬锥4抱持在混凝土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每一侧从上往下均固定有三个上爬锥4,同时参见图2-4所示,与之相应的是在上支座11两端设有两列孔,每列孔的孔数为三个,该两列孔与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上爬锥4相对应。
同样,下爬锥5也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下支座12通过螺钉固定在下爬锥5上,从而下支座12和下爬锥5抱持在混凝土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每一侧从上往下均固定有四个下爬锥5,同时参见图5-7所示,与之相应的是在下支座12两端设有两列孔,每列孔的孔数为四个,该两列孔与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相对的两侧的下爬锥5相对应。
牛腿件2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牛腿水平构件21和牛腿斜件22,同时参见图8-11所示,牛腿水平构件21与上支座11以及牛腿斜件22与下支座12均通过销轴7铰接在一起。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度较低,采用销轴结构连接,由于其能够在一定空间内微动,从而能适应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不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结构、上支座11和牛腿水平构件21均设有通孔,预应力筋3置于混凝土结构、上支座11和牛腿水平构件21的通孔内。且预应力筋3的一端通过垫板6和螺帽可拆卸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其另一端通过垫板6和螺帽可拆卸地固定在牛腿水平构件21上,从而牛腿水平构件21通过预应力筋3对拉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此外在外部荷载作用前,应先对预应力筋3提前进行预应力张拉,从而可以抵抗荷载的水平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步骤为:
a.首先安装上支座11处上爬锥4以及下支座12处的下爬锥5,使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附着于混凝土结构表面。
b.通过起吊设备将牛腿件2起吊至安装位置,分别与上支座11和下支座12进行销轴连接。
c.预应力筋3一端安装在混凝土结构预留孔洞内壁,并用垫板6及螺帽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一端,另一端通过牛腿水平构件21的通孔并用垫板6及螺帽固定在牛腿水平构件21的一端。
d.在牛腿件2侧对预应力筋3进行张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桥梁施工牛腿结构装置,主要采用铰接和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从而便于安装、拆除,避免了施工工人进行高空焊接工作,使工人的安全得到保证。此外其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埋钢结构件,可实现重复倒用,使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