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010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76577.4

申请日:

2013.05.14

公开号:

CN105209259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F 15/40申请日:20130514|||公开

IPC分类号:

B41F15/40; B41F15/08; H05K3/34

主分类号:

B41F15/40

申请人: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发明人:

深草祥史; 横井良宗

地址:

日本爱知县知立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穆德骏;谢丽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将光电传感器(60)和刮板(32、42)固定于滑动件,当通过右刮板(32)的去程移动而使丝网(S)上的焊料滚动的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使右刮板(32)离开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接触的状态,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1),然后,使滑动件回程移动到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2)。并且,将从右刮板(32)到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为止的距离(X)减去从刮板位置(p1)到刮板位置(p2)为止的移动量(S),由此算出残存在丝网(S)上的焊料的量(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丝网印刷机,利用刮板使载置在丝网上的焊料移动而进行印刷,所述丝网印刷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头,搭载所述刮板;
平行移动单元,使所述头和所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垂直移动单元,使所述头和所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位置检测单元,对所述刮板与所述丝网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光学检测单元,设置成所述光学检测单元的光轴位置能够利用所述平行移动单元而相对于所述丝网进行相对移动,并进行检测而能够识别出该光轴位置处的所述丝网和所述焊料;
印刷结束时的控制单元,当印刷结束时,对所述垂直移动单元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刮板与所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所述刮板从与所述焊料的印刷方向一端侧接触的状态离开的位置为止,在进行了该控制之后,对所述平行移动单元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头与所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所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由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为止;及
焊料量推定单元,基于印刷结束时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刮板与所述丝网的相对位置、和在由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时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刮板与所述丝网的相对位置,来推定所述丝网上的焊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网印刷机具备第一刮板及第二刮板作为所述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及所述第二刮板以该第一刮板与所述焊料的接触面和该第二刮板与所述焊料的接触面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丝网印刷机反复进行如下动作:使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焊料接触并使所述头与所述丝网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进行印刷, 当该印刷结束时,使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焊料接触并使所述头与所述丝网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进行下一印刷,
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如下设置:在所述第一刮板的印刷结束而使所述头与所述丝网相对移动直至由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时,所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位于所述第二刮板的下方附近。

说明书

丝网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刮板使载置在丝网上的焊料移动,由此进行印刷的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丝网印刷机,提出了在保持刮板并能够与丝网平行地移动的刮板保持装置上安装反射型的光电开关,并基于来自该光电开关的检测信号来测定丝网上的焊料的量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丝网印刷机中,当印刷结束时,以使光电开关的光轴通过焊料的方式使刮板保持装置沿着丝网移动,算出光电开关的检测信号变化时的两个位置之间的间隔(移动距离)作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即焊料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4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以使光电开关的光轴通过焊料的方式使刮板保持装置移动,所以焊料量的测定时间延长移动时间的量。丝网上的焊料量对印刷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希望尽可能频繁(例如每次印刷执行一次)地进行焊料量的测定,但是当测定时间较长时,每单位时间的印刷量减少,因此难以频繁地进行焊料量的测定。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机的主要目的在于缩短焊料量的测定时间。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机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机的主旨在于,
通过刮板而使载置在丝网上的焊料移动,由此进行印刷,该丝网印刷机具备:
头,搭载上述刮板;
平行移动单元,使上述头和上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垂直移动单元,使上述头和上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位置检测单元,对上述刮板与上述丝网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光学检测单元,设置成通过上述平行移动单元而能够使上述光学检测单元的光轴位置相对于上述丝网进行相对移动,并以能够识别该光轴位置处的上述丝网和上述焊料的方式进行检测;
印刷结束时的控制单元,当印刷结束时,对上述垂直移动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刮板与上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上述刮板从与上述焊料的印刷方向一端侧接触的状态离开的位置为止,在进行了该控制之后,对上述平行移动单元进行控制,以使上述头与上述丝网在与该丝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由上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为止;及
焊料量推定单元,基于印刷结束时由上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上述刮板与上述丝网的相对位置和在由上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时由上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上述刮板与上述丝网的相对位置,来推定上述丝网上的焊料的量。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机中,设有使光轴位置相对于丝网能够相对移动且以能够识别光轴位置处的丝网和焊料的方式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单元,当印刷结束时,使头与丝网在与丝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刮板离开与焊料的印刷方向一端侧接触的状态的位置为止,然后,使头与丝网在与丝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至少到由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为止。并且,基于印刷结束时的刮板与丝网的相对位置和由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 端时的刮板与丝网的相对位置来推定丝网上的焊料的量。由此,与以使光轴完全通过焊料的方式使光学检测单元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光学检测单元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缩短移动时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缩短焊料量的测定时间。
可以是,上述丝网印刷机具备第一刮板及第二刮板作为上述刮板,上述第一刮板及上述第二刮板以与其与上述焊料的接触面相向的方式配置,并反复进行如下动作:使上述第一刮板与上述焊料接触并使上述头与上述丝网沿着第一方向相对移动,由此进行印刷,当该印刷结束时,使上述第二刮板与上述焊料接触并使上述头与上述丝网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移动,由此进行下一印刷的动作,上述光学检测单元设为,在上述第一刮板的印刷结束而使上述头与上述丝网相对移动到由上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为止时,上述焊料的印刷方向另一端侧位于上述第二刮板的下方附近。这样一来,能够缩短从焊料量的推定完成到下一印刷开始为止的时间,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的印刷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组装系统10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组装于元件组装系统10的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刮板单元30、4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管理计算机90与丝网印刷机2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5是表示印刷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焊料量推定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对推定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时的丝网印刷机20的动作的状况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实施例,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组装系统10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作为组装于元件组装系统10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刮板单元30、4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管理计算机90与丝网印刷机2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如图1所示,元件组装系统10具备:通过丝网印刷而在电路基板P(参照图2)上形成配线图案的多台(在本实施例中为两台)丝网印刷机20;对丝网印刷机2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70;对通过丝网印刷机20而形成有配线图案的电路基板P安装电子元件的多台(在本实施例中为七台)电子元件安装机80;对电子元件安装机8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2;及对各控制装置70、82进行管理的管理计算机90。电路基板P由基板搬运装置12(参照图4)搬运,多台丝网印刷机20和多台电子元件安装机80在搬运路径上,以相对于电路基板P的搬运方向而丝网印刷机20在电子元件安装机80的上游侧的方式排列设置。在此,多台丝网印刷机20都为相同的结构,因此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多台电子元件安装机及其控制装置不是本发明的主旨,归总附以“80”、“82”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作为通过电子元件安装机80安装电子元件的工序的前工序,使用刮板32、42(参照图3)使丝网S上的焊料滚动的同时压入到形成于丝网S的图案孔,由此经由该图案孔向下方的电路基板P涂敷(印刷)焊料,如图2所示,丝网印刷机20具备框体22和设置于框体22的印刷机主体24。在此,图2的左右方向表示印刷方向,前(前侧)后(里侧)方向表示电路基板P的搬运方向。
如图2所示,印刷机主体24具备:基板保持装置26,设置在框体22的下段部即基台部22a,并对从图2中的里侧向前侧搬运的电路基板P进行保持;丝网支撑台28,设置在框体22的中段部,并以水平的姿势支撑丝网S;设置在框体22的上段部的左右一对刮板单元30、 40;水平移动装置50,使一对刮板单元30、40沿着丝网S在水平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及光电传感器60,用于检测丝网S上的焊料。
如图3所示,刮板单元30、40分别具备:作为矩形的板状部件的刮板32、42;作为刮板保持部件的刮板头34、44,以使刮板32、42相对于丝网S倾斜了预定角度的状态保持刮板32、42;升降装置36、46,经由刮板头34、44而使刮板32、42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刮板32、42以其与焊料圆形物接触的接触面相向的方式配置,通过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而构成为能够进行往复印刷的双刮板。另外,以下,将配置在图3中的右侧的刮板32也称为右刮板,将配置在图3中的左侧的刮板42也称为左刮板。刮板头34、44构成为能够拆装刮板32、42,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调整相对于丝网S的倾斜角(刮板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6、46构成为能够通过空气压力将活塞杆36a、46a向下方压出的气缸,在活塞杆36a、46a的前端部固定刮板头34、44。
如图2所示,水平移动装置50构成为直线传送机构,该直线传送机构具备:固定有刮板单元30、40的滑动件52;安装于滑动件52的滚珠丝杠螺母54;沿着轴向贯通滚珠丝杠螺母54内的丝杠轴56;及旋转轴连接于丝杠轴56的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参照图4)。丝杠轴56以成为与电路基板P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丝网S平行的方向的方式配置,与该丝杠轴56平行地配置有对滑动件52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未图示的导轨。如上所述,在滑动件52上固定有刮板单元30、40,因此通过对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进行驱动,而能够使刮板单元30、40在与电路基板P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丝网S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构成为能够进行正反双向旋转的驱动的伺服电动机,在正转驱动时使刮板单元30、40向去程移动方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在反转驱动时使刮板单元30、40向回程移动方向(图2中的右方向)移动。另外,在水平移动装置50中还设有 用于检测滑动件52在水平方向(印刷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即刮板32、42的移动位置的编码器59(参照图4)。
在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60构成为具有投光灯和受光器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通过受光器接受从投光灯向丝网S投光的光的反射光,而检测丝网S上的物体(焊料圆形物)的有无。在此,丝网S的表面和焊料圆形物的反射率分别不同。因此,光电传感器60在通过受光器接受到从投光灯投光的光的反射光时,能够基于其受光量对丝网S上的投光位置(光轴位置)处的焊料圆形物的有无进行检测。
另外,光电传感器60经由安装件62而固定于滑动件52,随着滑动件52的移动而与刮板单元30、40一体地移动。如图3所示,安装件62具备:固定于滑动件52的长方形型的固定部件64;具有长度部66a和宽度部66b且在宽度部66b上固定有光电传感器60的L字型的固定部件66;及在上部安装于固定部件64并且在下部安装于固定部件66的安装件主体68。安装件主体68在上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有两根长条孔68a,经由长条孔68a并通过螺栓65a而安装固定部件64。另外,安装件主体68在下部形成有圆弧孔68b和圆孔,经由圆弧孔68b和圆孔并分别通过螺栓65b、65c来安装固定部件66的长度部66a。因此,通过在长条孔68a的哪个位置固定螺栓65a而能够调整光电传感器60的水平方向(印刷方向)的设置位置,通过在圆弧孔68b的哪个位置固定螺栓65b而能够调整光电传感器60相对于丝网S的光轴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60调整水平位置和光轴角度,以使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位于左刮板42的下方。这样做的理由在后文叙述。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70构成为以CPU7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具备存储处理程序的ROM72、存储各种数据的HDD73、用作作业区域的RAM74、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输入输出接口75等,它们经由总线76而电连接。将来自光电传感器60的检测信号和来自编码器59的检测信号等经由输入输出接口75而输入至该控制装置70。 另外,从控制装置7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75而输出向基板搬运装置12的驱动信号、向基板保持装置26的驱动信号、向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的驱动信号、向升降装置36、46的驱动信号等。另外,控制装置70与管理计算机90以能够进行双向通信的方式连接,相互进行控制指令和数据的交换。
如图4所示,管理计算机90构成为以CPU9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该管理计算机90具备存储处理程序的ROM92、存储电路基板P的生产计划等的HDD93、被用作作业区域的RAM94、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输入输出接口95等,它们经由总线96而连接。另外,管理计算机90从以鼠标、键盘为代表的输入设备97经由输入输出接口95而输入操作信号,并经由输入输出接口95向显示器98输出各种图像。在此,电路基板P的生产计划是指确定在各丝网印刷机20中在何种电路基板P上形成何种配线图、在各电子元件安装机80中在电路基板P上安装哪个电子元件,此外制作几块安装有电子元件的电路基板P(组装品)等的计划。管理计算机90从操作员经由输入设备97而接收生产计划,并以按照所接收的生产计划制作组装品的方式向丝网印刷机20及电子元件安装机80发送各种指令。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通过控制装置70的CPU71执行的印刷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该程序在从管理计算机90接收到丝网印刷的指令时执行。
当执行印刷处理程序时,控制装置70的CPU71首先以使右刮板32移动至印刷开始位置的方式对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进行驱动控制(步骤S100)。接下来,以使右刮板32下降直至与丝网S接触的方式对升降装置36进行驱动控制(步骤S110),通过对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进行正转驱动而使右刮板32进行去程移动(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来执行对于由基板搬运装置12搬运来的电路基板P印刷焊料的去程移动印刷(步骤S120)。当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步骤S130), 对升降装置36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右刮板32上升到从与焊料圆形物的印刷方向一端(右端)R1接触的状态离开的位置为止(步骤S140),并对由管理计算机90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是否结束进行判定(步骤S150)。当判定为所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结束时,由此结束印刷处理,当所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未结束时,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步骤S160)。在此,焊料量推定处理是用于使用光电传感器60来推定丝网S上残存的焊料的量(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的处理,通过执行后述的图6的焊料量推定处理来进行。
当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时,以使左刮板42下降直至与焊料圆形物的印刷方向另一端(左端)R2接触的方式对升降装置46进行驱动控制(步骤S170),通过对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进行反转驱动而使左刮板42进行回程移动(向图2中的右方向移动),执行对下一个搬运来的电路基板P印刷焊料的回程移动印刷(步骤S180)。当回程移动印刷结束时(步骤S190),对升降装置46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左刮板42上升到从与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接触的状态离开的位置为止(步骤S200),对由管理计算机90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是否结束进行判定(步骤S210)。当判定为所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未结束时,返回步骤S110而对下一个搬运来的电路基板P执行去程移动印刷(步骤S110~S140),当判定为所指示的块数量的印刷结束时,由此结束印刷处理。
接下来,对图6的焊料量推定处理进行说明。在焊料量推定处理中,首先,从编码器59输入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的刮板32、42的位置即刮板位置p1(步骤S300)。接下来,对水平移动用驱动电动机58进行反转驱动而开始滑动件52的回程移动(步骤S310),等待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步骤S320)。如上所述,光电传感器60与刮板32、42一起固定于滑动件50,所以滑动件50移动时,随之光电传感器60也移动。当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时,滑动件52的回程移动的停止(步骤S330),并且从编码器59输入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时的刮板32、34 的位置即刮板位置p2(步骤S340)。
当这样输入刮板位置p1、P2时,通过从刮板位置p1减去刮板位置p2来算出刮板32、42的移动量S(=p1-p2)(步骤S350),基于所算出的移动量S并通过下式(1)来算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步骤S360)。在此,式(1)中的“X”表示从右刮板32到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的水平距离。右刮板32及光电传感器60都固定于滑动件52,因此能够预先求出距离X。在本实施例中,不是以使光轴通过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及左端R2的方式使光电传感器60移动,并根据其移动量直接推定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而是以使丝网S上的光轴位于离开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接触的右刮板32距离X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光电传感器60,从距离X减去从此处由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的光电传感器60的移动量S来推定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此时,使距离X尽可能地接近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由此能够缩短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的光电传感器60(滑动件52)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缩短焊料量推定处理的执行时间。
当这样算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时,对所算出的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是否小于阈值Rref进行判定(步骤S370)。在此,阈值Rref预先设定在能够稳定进行丝网印刷的焊料量的适当范围内的下限值附近。当判定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为阈值Rref以上时,判断为丝网S上的焊料在适当范围内,结束焊料量推定处理,当判定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小于阈值Rref时,判断为丝网S上的焊料不足,输出预定的警告(步骤S380),结束焊料量推定处理。在此,步骤S380的处理通过由控制装置70将警告信号发送至管理计算机90而进行,接收到警告信号的管理计算机90在显示器98上显示要求焊料的补充的警告画面。另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搭载能够进行焊料的自动供给的自动供给装置的丝网印刷机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基于推定出的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来适当补充焊料的方式控制自动供给装置。
图7是对推定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时的丝网印刷机20的动作的状况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当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右刮板32是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接触的状态(参照图7(a))。并且,使右刮板32上升,而开始刮板32、42(光电传感器60)的回程移动(向图中的右方向移动)(参照图7(b))。此时,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处于右刮板32的下方、即位于离开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且离开了距离X的位置。当刮板32、42(光电传感器60)移动至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时(参照图7(c)),从距离X减去从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到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的刮板32、42的移动量S(=p1-p2),由此算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在算出了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之后,使左刮板42下降并向右方向移动,由此开始下一回程移动印刷(参照图7(d))。在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60以使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位于左刮板42的下方的方式进行光轴调整,所以在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时,左刮板42位于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的上方。因此,仅通过使左刮板42下降就能够使左刮板42与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接触,能够快速地开始回程移动印刷。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将光电传感器60和刮板32、42固定于滑动件52,当通过右刮板32的去程移动而使丝网S上的焊料滚动的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使右刮板32离开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接触的状态,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1,然后,使滑动件52(光电传感器60)回程移动到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2。并且,对从右刮板32到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的距离(水平距离)X减去从刮板位置p1到刮板位置p2的移动量S,由此算出残存于丝网S上的焊料的量(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由此,能够使算出焊料圆形物的宽度R所需的光电传感器60的移动距离(移动量S)短于光电传感器60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通过左端R2所需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进一 步缩短推定焊料圆形物的宽度所需的时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焊料量推定处理的执行频率,而不会大幅减少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块数,能够更适当地管理丝网S上的焊料量。而且,以使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位于左刮板42的下方的方式进行光轴调整,所以在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时,能够使左刮板42位于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的上方。因此,在执行了焊料量推定处理之后,仅通过使左刮板42下降就能够使左刮板42与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接触,能够快速开始回程移动印刷。
在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中,以使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位于左刮板42的下方的方式进行了光轴调整,但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不一定必须位于左刮板42的下方。但是,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越接近左刮板42的下方,则越能够缩短左刮板42到回程移动印刷开始位置的移动距离,所以能够缩短到下一回程移动印刷开始为止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中,每当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每当一定块数的印刷结束时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或者基于在焊料量推定处理中推定的焊料量对接下来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的时机进行变更等(例如,推定的焊料量越少则越缩短焊料量推定处理的执行间隔等)以任何频率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中,在去程移动印刷结束之后推定焊料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回程移动印刷结束之后推定焊料量,还可以在去程移动印刷结束之后和回程移动印刷结束之后这两方推定焊料量。另外,在回程移动印刷结束之后推定焊料量的情况下,只要以丝网S上的光轴位于从左刮板42向回程移动方向(右方)离开且离开距离(水平距离)X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光电传感器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中,通过两个刮板32、42而构成为能够进行往复印刷,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一个刮板而仅能够进行一个方向的印刷。
在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20中,将丝网S固定于框体22并使刮板32、42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由此执行丝网印刷,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将刮板32、42固定于框体22并使丝网S沿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移动由此执行丝网印刷等能够使丝网S和刮板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结构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
对实施例的主要要素和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在实施例中,刮板32、34相当于“刮板”,丝网印刷机20相当于“丝网印刷机”,刮板头34、44相当于“头”,水平移动装置50相当于“平行移动单元”,升降装置36、46相当于“垂直移动单元”,编码器59相当于“位置检测单元”,光电传感器60相当于“光学检测单元”,执行图5的印刷处理的S140及图6的焊料量推定处理的S310~S330的处理的控制装置70的CPU71相当于“印刷结束时控制单元”,执行焊料量推定处理的S300、S340~S380的处理的控制装置70的CPU71相当于“焊料量推定单元”。另外,右刮板32相当于“第一刮板”,左刮板42相当于“第二刮板”。另外,实施例的主要要素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是实施例用于具体说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的一例,所以不限定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发明的要素。即,对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发明的解释应基于该栏的记载进行,实施例只不过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栏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例。
以上,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样的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这是不言而喻的。
工业可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丝网印刷机的制造工业等。

丝网印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丝网印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丝网印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网印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网印刷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将光电传感器(60)和刮板(32、42)固定于滑动件,当通过右刮板(32)的去程移动而使丝网(S)上的焊料滚动的去程移动印刷结束时,使右刮板(32)离开与焊料圆形物的右端(R1)接触的状态,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1),然后,使滑动件回程移动到光电传感器(60)检测到焊料圆形物的左端(R2)为止,并且输入此时的刮板位置(p2)。并且,将从右刮板(32)到光电传感器(60)的丝网(S)上的光轴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