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操作平台.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0054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82177.7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号:

CN205348733U

公开日:

2016.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3/30

主分类号:

E04G3/30

申请人:

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爱东; 付小兵; 汪海宇; 王东; 曹亮; 汪峰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高新技术园区高技路385弄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倪中翔;王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及吊挂于该索道下方的吊篮;该索道位于建筑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且各索道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该起重滑轮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包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该吊耳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可以降低吊顶幕墙的施工难度,提高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幕墙的施工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及吊挂
于该索道下方的吊篮;该索道位于建筑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
且各索道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该起重滑轮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包
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该吊耳与
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的
混凝土结构柱四周固定有钢通焊接而成的矩形钢架,所述索道两端固定在两个
混凝土结构柱的矩形钢架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的
楼板固定设有钢板,该钢板上设有竖向的工字钢,所述索道两端固定在两个工
字钢侧面;该工字钢背向所述索道的一侧设有支撑钢通,该支撑钢通的两端分
别固定于该楼板和该工字钢上,且该支撑钢通与该楼板呈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吊
耳处还设有安全吊耳,所述索道上方设有防坠索道,该防坠索道上设有可滑动
的安全滑轮,该安全吊耳与该安全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
索道,固定在建筑主体,与工人的安全绳连接。

说明书

吊顶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吊顶幕墙施工的操作
平台。

背景技术

现阶段,传统吊顶幕墙安装技术主要为脚手架、升降式平台和蜘蛛车等,
但是脚手架费用较高且脚手架材料运输不方便,而升降式平台及蜘蛛车无法运
输到工作面,因此,现有的吊顶幕墙安装工艺在面对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情
况下,利用传统的脚手架、蜘蛛车等施工,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施工进度上都
无法满足现场作业要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其可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
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的施工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及吊挂于该索道下方的吊
篮;该索道位于建筑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且各索道上均设有
可滑动的起重滑轮,该起重滑轮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包括矩形框架,该框
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该吊耳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
固定连接。

所述建筑主体的混凝土结构柱四周固定有钢通焊接而成的矩形钢架,所述
索道两端固定在两个混凝土结构柱的矩形钢架侧面。

所述建筑主体的楼板固定设有钢板,该钢板上设有竖向的工字钢,所述索
道两端固定在两个工字钢侧面;该工字钢背向所述索道的一侧设有支撑钢通,
该支撑钢通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楼板和该工字钢上,且该支撑钢通与该楼板呈
30度。

靠近所述吊耳处还设有安全吊耳,所述索道上方设有防坠索道,该防坠索
道上设有可滑动的安全滑轮,该安全吊耳与该安全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
接。

所述的吊顶操作平台还包括安全索道,固定在建筑主体,与工人的安全绳
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可以降低吊顶幕墙的
施工难度,提高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幕墙的施
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索道与建筑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索道与建筑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
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
平行的索道1及吊挂于该索道1下方的吊篮2。该索道1位于建筑主体3的吊
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3固定连接,且各索道1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
4,该起重滑轮4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2包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
设有钢网21,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22,该吊耳22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
定连接。

如图2所述,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吊篮底架23,其采用钢型装配式,每衔
尺寸为4m*4m,吊篮底架23加工方式材料一致。吊篮底架23钢框相互平行、
采用50*50*4的钢通为主要受力构件,并以平行的5根50*50*4的钢通将其
连成一体,中间辅以L40*4角钢和钢通四周角焊,篮框侧边防护采用L63*5
角钢与钢通焊接连为一体形成框架,框架内满铺钢网21。

另外,为了二次防坠,靠近该吊耳22处还设有安全吊耳,该索道1上方
设有防坠索道11,该防坠索道11上设有可滑动的安全滑轮(图未示意),该
安全吊耳与该安全滑轮之间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还包括安全索道,
固定在建筑主体3,固定方式可以与该索道1类似,在工人施工时,与工人的
安全绳连接。建筑主体3结构平台两端同时各安置一台卷扬机,用于牵引操作
平台移动,作业时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3所示,对于建筑主体3有混凝土结构柱31的工况,在该建筑主体3
的混凝土结构柱31四周固定钢通焊接而成的矩形钢架32,该索道1两端固定
在两个混凝土结构柱31的矩形钢架32侧面。

如图4所示,对于建筑主体3没有混凝土结构柱的工况,在该建筑主体3
的楼板33上固定钢板5,该钢板5上设有竖向的工字钢51,该索道1两端固
定在两个工字钢51侧面。该工字钢51背向该索道1的一侧设有支撑钢通52,
该支撑钢通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楼板33和该工字钢51上,且该支撑钢通
52与该楼板33呈30度。

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的安装步骤如下:

(1)每次安装前必须检查安装构件,如有焊缝、钢丝绳等损伤必须及时
修补或更换。

(2)按图纸设计,拉接钢丝绳用马蹄环与钢支座紧固,30mm钢丝绳用
10吨葫芦进行张拉。

(3)安装操作平台时,必须同时安装4个吊点,吊点安装完成后检查是
否在同一平行线上以免造成倾斜。

(4)二次防坠采用相同长度的钢丝绳,且为了保证在固定平台后确保左
右吊点高度相同,必须使对称部位的钢丝绳在绕过连接点后的长度相等。

(5)安装锁链时必须检查吊钩是否损坏,防止使用过程中脱钩。

本实用新型的吊顶操作平台的拆除步骤如下:

拆除顺序基本与安装时相反,先将操作平台滑行至建筑主体的结构平台
上,然后将操作平台与结构连接的锁链、卡口解开,最后将操作平台吊运到需
要安装的楼层,如12层、19层、27层、34层西面设立,每8层往上挪移一次,
安装位置不变。

本实用新型是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可以做出种种显然的变化或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和保护范
围之内。

吊顶操作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吊顶操作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吊顶操作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顶操作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顶操作平台.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吊顶操作平台,它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索道及吊挂于该索道下方的吊篮;该索道位于建筑吊顶下方,两端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且各索道上均设有可滑动的起重滑轮,该起重滑轮吊挂有手拉葫芦;该吊篮包括矩形框架,该框架内表面铺设有钢网,该框架两侧固定设有吊耳,该吊耳与该手拉葫芦的锁链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吊顶操作平台可以降低吊顶幕墙的施工难度,提高安装速度,解决超高、大跨度且面积较大的平台吊顶幕墙的施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