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升降机立体车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立体停车库,具体涉及一种双升降机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在的立体车库框架为了停车更多的车辆,常采用框架结构,其往往设有
多层,且每一层上均排列设有大量的车位;由于现有的升降机只能针对同一位
置的不同高度层的车辆进行运输,而针对远离升降机的车辆,在取车或停车过
程中往往非常麻烦,需要预留设有车辆移动通道,且不能被占用,一旦被占用,
既没法停车车辆,也不能将车辆取车;针对较远的停车位,操作非常麻烦,需
要移动较远距离,非常浪费财力物力,也浪费时间。另外,由于升降机固定设
置,位于正对升降机安全门侧的不同高度的各层停车位,由于靠近升降机,将通
过同一个升降机来上下运输车辆,实现停车和取车,若当层数较多,每一层车位
数量大时,仅有一个升降机,会导致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双升降机立体车库,通过移动两个升降机去找车位,减少车辆移动,能提高车
辆停车和取车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升降机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体车库框架,平行设在两个所述立体车库框架之间的横
向导轨,及导向安装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用于车辆垂直升降的两个升降机,每一
个所述升降机上均设有两个安全门且其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立体车库框架一侧,
两个所述升降机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两
个所述升降机在所述横向导轨上导向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方案,在横向导轨上导向安装有两个升降机,两个升降机分
别与两个驱动机构连接,因此两个升降机均能在横向导轨上导向移动;在同一个
车位上,当其中一个升降机将一车辆取走后,另外一个升降机可立即将另外一辆
车补入,且互不干涉,可充分利用车位,减少时间浪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由
于每一个升降机均设有两个安全门且分别朝向两个立体车库框架,因此两个立
体车库框架上的车辆通过同一个升降机上两个不同安全门实现进出,升降机就
对两个立体车库框架上车辆实现升降,可直接减少了升降机数量,减少占用空
间,大大降低成本;另外,升降机导向安装在横向导轨上,升降机在横向导轨
上可以实现横向导向移动,而升降机本身又可将车辆垂直升降,该升降机既能
横向,又能竖向运输,故既能将车辆停车在两个立体车库框架上的任意位置,
还能将车辆从两个立体车库框架上的任意位置中取车,而且横向和竖向运动时
相互单独,相互不干涉,因此通过移动升降机去找车位,不需要移动车辆到升
降机或将车辆移动到停靠车位点,可减少车辆移动,能提高车辆停车和取车的
效率。
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导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每一个
所述升降机均位于所述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每一个所述升降机顶部均与所述
上导轨导向连接,且其下部均与所述下导轨导向连接。采用此结构方案,通过
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与升降机导向连接,升降机上下均导向运动,移动更加平
稳,受力均匀,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及齿条;所述齿条固设在任一
个所述立体车库框架上,所述齿条与所述横向导轨平行且其齿牙方向朝向所述
升降机一侧,所述升降机上固装所述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齿轮输入端
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采用此结构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
外,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可实现精密传动,运动平稳,利于配合升降机
导向运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均位于所述升降机的上方。采用此结构
方案,由于齿条和齿轮位于升降机的上方,其位置方便安装、调试及维修,布
局合理,结构优化,进而减少灰尘,提高寿命。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采用步进电机。便于精确控制升降机停靠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采用两个可移动的升降机,在同一个车位上,当其中一个升降机将
一车辆取走后,另外一个升降机可立即将另外一辆车补入,且互不干涉,可充分
利用车位,减少时间浪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每一个升降机均能对两个立体车库框架上车辆同时实现升降,可直
接减少了升降机数量,减少占用空间,大大降低成本;该升降机既能横向,又
能竖向运输,且相互不干涉,通过升降机去找车位,不需要移动车辆,能提高
车辆停车和取车的效率。
第三、采用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与升降机导向连接,升降机上下均导向运
动,移动更加平稳,受力均匀,提高可靠性;采用齿条和齿条位于升降机的上
方,其位置方便安装、调试及维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进而减少灰尘,提
高寿命,采用步进电机,便于精确控制升降机停靠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一种双升降机立体车库,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
横向导轨2及两个升降机3等组成,所述升降机3用于车辆10的垂直升降。
结合图1-2,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之间设有横向的运输通道,而所述横向导
轨2平行设在所述运输通道内,两个所述升降机3导向安装在所述横向导轨2
上,两个所述升降机3均能沿所述运输通道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升降机3移动
方向沿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的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
结合图1-2,为了能方便立体停车,所述立体车库框架1上设有多个停车
层,每一层上均设有多个停车位,每一层上的停车位沿横向导轨2方向等间距
排成一行。
结合图1-2,每一个所述升降机3上均设有两个安全门31且其分别朝向两
个所述立体车库框架1一侧,当所述升降机3导向运动时,所述升降机3两个
安全门正好朝向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的相对侧壁。因此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上
的车辆10通过分别升降机3上两个不同安全门31实现进出,可直接减少了升
降机数量,减少占用空间,大大降低成本。
结合图1-2,两个所述升降机3分别与两个驱动机构4连接,两个所述驱动
机构4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升降机3在所述横向导轨2上导向运动。
结合图1-2,其中,所述横向导轨2由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导轨22和下导轨
21构成,所述升降机3位于所述上导轨22与下导轨21之间,各所述升降机3
顶部与所述上导轨22导向连接,各所述升降机3下部与所述下导轨21导向连
接,通过将升降机3的上下都是导向连接,当升降机3导向运动时,导向性更
好,运动更加平稳;
结合图1-2,进一步地,所述上导轨22和下导轨21各设有两条平行导轨,
共有四条导轨,对升降机的四角导向连接,每一条导轨支撑力更小,减少每一
条导轨承受的负荷,可提高使用寿命,增加导向稳定性及可靠性。
结合图1-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齿轮42及齿条43;所述齿条
43和所述齿条43位于两个所述升降机3的上方,所述齿条43与所述横向导轨
2平行,且所述齿条43固设在其中任一个所述立体车库框架1上,所述齿条43
的齿牙方向朝向所述升降机3一侧,所述升降机3上固装所述电机41,所述电
机41输出端与所述齿轮42输入端连接,所述齿轮42与齿条43啮合连接;其
工作原理:所述升降机3上固装的电机41驱动所述齿轮42转动,进而使所述
齿轮42与所述齿条43啮合传动,由于齿条43固定不动,故所述升降机3会沿
所述齿条43方向,且在所述横向导轨2上配合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电机41
采用步进电机。另外,所述驱动机构4采用直线驱动机构,只要能实现带动升
降机3线性运动即可。
实施例2:参见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两个
所述驱动机构4上的两个齿轮42与同一条齿条43啮合,因此能省去一条齿条
43,能节约成本。
使用时,如图1-4所示,通过电机41驱动所述齿轮42转动,而齿轮42与
齿条43啮合传动,进而带动升降机3上导轨22与下导轨21之间沿齿条43方
向线性导向运动,而升降机3导向方向与两个立体车库框架1各层上的一行停
车位方向一致,因此升降机3能移动每一行上任意不同位置,进而横向找位;
其升降机3本身能将车辆10进行上下升降,进而竖向找位,因此该升降机既能
横向,又能竖向找位,因此,该升降机能方便将任意停靠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停
靠或取出。另外,本升降机3的升降运动和升降机3的导向运动是相互独立,
互不干涉,因此升降和导向可同步运动,提高找位速度。
另外,在横向导轨2上导向安装有两个升降机3,两个升降机3分别与两
个驱动机4构连接,因此两个升降机3均能在横向导轨2上导向移动;在同一
个车位上,当其中一个升降机3将一车辆取走后,另外一个升降机3可立即将另
外一辆车补入,且互不干涉,可充分利用车位,减少时间浪费,大大提高工作效
率;而且两个升降机3能朝横向导轨2上两个不同方向运动,可同时独立工作,
也方便车辆分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
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
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
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