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钻床.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996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0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84860.6

申请日:

2015.10.18

公开号:

CN105234448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B 39/16申请日:20151018|||公开

IPC分类号:

B23B39/16; B23Q7/02; B23B47/00

主分类号:

B23B39/16

申请人:

滁州开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申俊

地址:

239000安徽省滁州市花园路82号创业中心1号楼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钻床,包括台钻本体和自动进出料机构;台钻本体包括双钻机构和升降机构;进出料机构包括架体、进料料斗、压板、出料料斗、传料轮、气缸驱动电机组件;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槽;进料料斗和出料料斗设置在传料轮的两侧;压板设置在传料轮的上方,压板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时,可移动至插入相应的一个通孔中;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气缸活塞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压板的底壁上;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上移或下压。本发明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化钻床,包括台钻本体和自动进出料机构;台钻本体包括双钻机构和用于带动双钻机构做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双钻机构包括安装盘和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主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沿铅垂线方向设置;主轴通过驱动轮同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转动;
进出料机构包括架体、进料料斗、压板、出料料斗、传料轮、用于带动压板做上下移动的气缸以及用于带动传料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组件;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槽;进料料斗和出料料斗设置在传料轮的两侧;进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远到近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出料料斗位于进料料斗的下方,出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近到远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压板设置在传料轮的上方,压板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时,可移动至插入相应的一个通孔中;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气缸活塞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压板的底壁上;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上移或下压;传料轮中心处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轴孔,传料轮外周壁的中心处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驱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带动传料轮的转轴,进而同步带动传料轮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架体上,传动齿轮组件设置在传料轮的环形凹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钻床,其特征在于:进料料斗出口和出料料斗进口均邻接传料轮的外周壁设置。

说明书

一种自动化钻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钻床。
背景技术
有一种圆形传动轴,其两端设有对称的沿径向贯穿轴体的通孔,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利用钻床钻完一端后再钻另一端,这种加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需要两道工序,第二在加工另一端时,为了使得两个钻孔对称,需要准确的定位,这一点极大增加了工艺难度。另外,传统加工方式中没有自动进料和出料机构,导致加工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在轴体两端进行钻孔操作的自动化钻床。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钻床,包括台钻本体和自动进出料机构;台钻本体包括双钻机构和用于带动双钻机构做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双钻机构包括安装盘、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主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沿铅垂线方向设置;主轴通过驱动轮同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转动;
进出料机构包括架体、进料料斗、压板、出料料斗、传料轮、用于带动压板做上下移动的气缸以及用于带动传料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组件;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槽;进料料斗和出料料斗设置在传料轮的两侧;进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远到近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出料料斗位于进料料斗的下方,出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近到远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压板设置在传料轮的上方,压板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时,可移动至插入相应的一个通孔中;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气缸活塞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压板的底壁上;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上移或下压;传料轮中心处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轴孔,传料轮外周壁的中心处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驱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带动传料轮的转轴,进而同步带动传料轮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架体上,传动齿轮组件设置在传料轮的环形凹槽中。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钻床,其特征在于:进料料斗出口和出料料斗进口均邻接传料轮的外周壁设置。
本发明中的进出料机构能够自动进料、出料和夹料,可以同时在轴体两端进行钻孔操作,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钻床中压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钻床中双钻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双钻机构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双钻机构的一种爆炸图;
图6是图4所示双钻机构从另一角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双头钻床,见图1至图6所示,包括钻床本体1和进出料机构2。
钻床本体1包括双钻机构3和用于带动双钻机构3做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图上未画出)。
双钻机构3包括安装盘4、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31、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32、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33、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34、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35、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36、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37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38;主轴通过驱动轮同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也即同步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转动。
主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沿铅垂线方向设置;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在安装盘内部。
主轴31上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主轴用第一轴承311、主轴用上轴承312和主轴用下轴承313,驱动轮位于主轴用上轴承和主轴用下轴承之间。主轴向下穿过并伸出安装盘,主轴向下伸出安装盘的轴体上设有主轴用联接套315,该主轴用联接套随主轴同步转动;在具体实践中,可利用该主轴联接护套联接机床用卡盘或者第三钻头,以实现一机多能的优点。
第一传动轴33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331和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332,第一传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的下方。
第二传动轴36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361和第二传动轴用下轴承362,第二传动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的上方。
安装盘由一号板41、二号板42、三号板43、四号板44、五号板45和六号板46组成,各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一号板41压接固定在二号板的顶壁上。
一号板41上设有一号中心孔411、一个一号弧形孔412、两个一号腰形孔413和多个一号螺孔414,一号板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容置二号板的容置槽415,该容置槽位于一号弧形孔的正下方;主轴用第一轴承311设置在一号中心孔中。
二号板42的中心处设有二号中心孔421,二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331。
二号板位于一号板的容置槽中,并通过螺栓单独压接固定设置在三号板的顶壁上,且二号板在未固定前,可在一号板的容置槽中滑动,也即一号板的容置槽为二号板留有移动空间。
三号板43上设有三号中心孔431、两个三号腰形孔432、一个三号弧形孔433、一个三号圆孔434和多个三号螺孔435,两个三号腰形孔、一个三号弧形孔、一个三号圆孔和多个三板螺孔均位于三号中心孔外侧;三号中心孔中设有主轴用上轴承312,三号圆孔中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332。
四号板44上设有四号中心孔441、两个四号弧形孔442和多个四号螺孔443;四号中心孔的下部设有主轴用下轴承313;两个四号弧形孔位于四号中心孔的两侧且成轴对称设置,且各四号弧形孔和四号中心孔连通。
驱动轮位于四号中心孔中,且位于主轴用下轴承和主轴用上轴承之间;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各自位于相应一个四号弧形孔中。
第五板45上设有五号中心孔451、位于主轴用上轴承两侧的两个五号腰形孔452、一个五号弧形孔453、一个五号圆孔454和多个五号螺孔455,五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361。
第六板46上设有六号中心孔461,六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二传动轴用下轴承362。
二号板位于一号板的容置槽中,一号板和二号板压接在三号板的顶壁上,三号板压接在四号板的顶壁上,四号板压接在五号板的顶壁上,六号板固定在五号板的底壁上。
第一传动主轴沿从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穿过一号板的一号弧形孔412、二号板的二号中心孔421、三号板的三号圆孔434、四号板的一个四号弧形孔442和五号板的五号弧形孔453。
第二传动轴沿从上往下的方向,依次穿过四号板上的另一个四号弧形孔442、五号板的五号圆孔454和六号板的六号中心孔461。
一号板41、二号板42、三号板43和四号板44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固定,四号板44、五号板45和六号板46通过另外多个螺栓组件固定。
这种安装盘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调整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钻距的待加工件。在调整时,只需在三号板上加工出另一个三号圆孔以及和二号板适配的紧固螺孔,再重新装配即可调整第一传动轴的位置;在五号板上加工出另一个五号圆孔以及和六号板适配的紧固螺孔,再重新装配即可调整第二传动轴的位置;这是以为其余孔洞都为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预留了调整间隙。也可选用备用的三号备用板或五号备用板,该三号备用板上的三号圆孔的位置和本实施例中三号圆孔的位置有所差异,该五号备用板上的五号圆孔的位置和本实施例中五号圆孔的位置有所差异,通过直接换用备用板来组装成新的安装盘的方式,也可对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当调整。
进出料机构2包括架体21、进料料斗22、压板23、出料料斗24、传料轮25、用于带动压板做上下移动的气缸26以及用于带动传料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组件。
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槽251,各料槽的延伸方向和传料轮的转动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传料轮中心处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轴孔,传料轮外周壁的中心处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252;驱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带动传料轮的转轴,进而同步带动传料轮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架体上,传动齿轮组件设置在传料轮的环形凹槽中,从而对传动齿轮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进料料斗和出料料斗设置在传料轮的两侧;进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远到近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出料料斗位于进料料斗的下方,出料料斗沿距离传料轮从近到远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进料料斗出口221和出料料斗进口241均邻接传料轮的外周壁设置。
进料料斗中的待加工工件10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最下方的一个待加工工件邻接传料滚轮的外周壁设置,当传料滚轮转动至使得一个料槽位于进料料斗出口处时,最下方的一个待加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进料槽中。
为了防止进料料斗中最下面一个待加工工件,被转动的传料轮外周壁因摩擦作用带走,还在进料料斗出口处设有挡料件222,该挡料件和传料轮外周壁之间的间隙小于待加工工件的外径,使得待加工工件无法被传料轮的外周壁带走。
压板23设置在传料轮的上方,压板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通孔231,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时,可移动至插入相应的一个通孔中;各通孔的形状是圆形;压板的底表面是水平面。
气缸26的缸体261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气缸活塞262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压板的底壁上;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上移或下压。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施例中进出料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见图1所示,传料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某一个料槽转动至邻接进料料斗出口时,由于料槽的深度可预设为只能容纳一个待加工工件,位于进料料斗中最下方的一个待加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料槽中并被传料轮带走;
传料轮继续转动,把待加工工件带至传动轮顶部,且位于压板上通孔的正下方,传料轮停止转动,此时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下压,把待加工工件压紧在料槽中,从而使得钻头可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当待加工工件加工完后,气缸活塞带动压板上移,松开已加工工件,传料轮继续转动,把已加工工件带至邻接出料料斗进口处,在自身惯性及重力作用下,已加工工件掉落至出料料斗中并滑出。
本实施例中的进出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进料、出料和夹料,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自动化钻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自动化钻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自动化钻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化钻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化钻床.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钻床,包括台钻本体和自动进出料机构;台钻本体包括双钻机构和升降机构;进出料机构包括架体、进料料斗、压板、出料料斗、传料轮、气缸驱动电机组件;传料轮转动设置在架体上;传料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槽;进料料斗和出料料斗设置在传料轮的两侧;压板设置在传料轮的上方,压板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时,可移动至插入相应的一个通孔中;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