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897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2356.3

申请日:

2015.11.10

公开号:

CN105306087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40申请日:20151110|||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40(2015.01)I; G08C17/02

主分类号:

H04B1/40

申请人: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燕清; 李云波; 肖勇; 田西方; 王侃; 康跃明; 韩超超; 张军; 康厚清; 许洋铖; 覃海明; 阎家光; 何昭友; 秦伟; 耿新林; 李盼盼

地址:

400039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科技新城科城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代理人:

郭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包括地面装置和井下装置;地面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终端、第一发射机、第一接收机、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一接收天线;井下装置包括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若干个井下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终端用于向第一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并且用于对第一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软解码、分析及预警;第一发射机用于接收第一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编码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发射天线;第一接收机用于处理第一接收天线送来的信号,并将处理好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处理终端;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

权利要求书

1.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包括地面装置(A1)
和井下装置(B),地面装置和井下装置通过电磁波穿透地层实现参数的
监测和预警指挥;所述地面装置(A1)包括第一处理终端(A10)、第
一发射机(A20),第一接收机(A30)、第一发射天线(A40)和第一接
收天线(A50);所述井下装置(B)包括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和若
干个井下便携式装置(B2);所述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包括第二处
理终端(B10)、第二发射机(B20),第二接收机(B30)、第一环境参
数采集模块(B40)、第二发射天线(B50)和第二接收天线(B60);井
下便携式装置(B2)包括第三处理终端(B70)、第一发射接收机(B80)、
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90)和第一天线(B100);其特征在于:
第一处理终端(A10):用于向第一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并且用
于对第一接收机传送来的数据流进行解码、分析及预警;
第一发射机(A20):用于接收第一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
编码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发射天线;
第一接收机(A30):用于处理第一接收天线送来的信号,并将处理
好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处理终端;
第一发射天线(A40):用于将第一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第一接收天线(A50):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接收机;
第二处理终端(B10):用于向第二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且用于
对第二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解码,还用于对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
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发射机(B20):用于接收第二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
编码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发射天线;
第二接收机(B30):用于处理第二接收天线上传送来的信号,并将
处理好的信号发送至第二处理终端;
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40):用于采集井下环境参数,并将采集
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终端;
第二发射天线(B50):用于将第二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第二接收天线(B60):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接收机;
第三处理终端(B70):用于向第一发射接收机发送编码数据流,并
且用于对第一发射接收机传送来的数据流解码;还用于对第二环境参数
采集模块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一发射接收机(B8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信号,对该信号
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三处理终端;并且用于将第三处理
终端送来的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天
线;
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90):用于采集井下环境参数,并将采集
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三处理终端;
第一天线(B100),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发射接收机,
并且用于将第一发射接收机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终端(A10)、第二处理终端(B10)和
第三处理终端(B70)均包含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语音压缩编
解码单元(A102)、收发开关控制单元(A106)、处理器单元(A104)、
隔离板单元(A105)和人机接口单元(A103);其中:
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拾取外界的语音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语
音压缩编解码单元;接收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处理后输出;
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接收语音输入输出单元输出的语音
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后输出到处理器单元;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还接收
处理器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压缩解码后输出到语音输入输出单元;
处理器单元(A104):接收人机接口单元输出的信号,对收到的信
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处理器单元还接收语音压缩
编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人机接口单
元;
隔离板单元(A105):将处理器单元与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进行隔离;
收发开关控制单元(A106):在发射与接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
制信号流入第一发射机或者从第一接收机输出;
人机接口单元(A103):用于文本信息输入及显示,将输入信息传
输至处理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
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机(A20)和第二发射机(B20)
均包含控制单元(A201)、变频单元(A202)、功率谐振放大单元(A203)
和测量单元(A204);其中:
控制单元(A201):接收处理终端输出的指令,生成对变频单元的
控制信号;
变频单元(A202):接收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发射信号
输出到功率谐振放大单元;
功率谐振放大单元:(A203)接收变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
放大、处理后输出到发射天线和测量单元;
测量单元(A204):对功率谐振放大单元放大处理的信号进行回测,
并将结果返回到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A30)和第二接收机(B30)均包
含选频单元(A301)、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A/D单元(A303)和
矿用本安型电源单元;其中:
选频单元(A301):接收接收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选频处理后输
出到微弱信号处理单元;
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对选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自
适应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A/D单元;
A/D单元(A303):对微弱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并将转换后的结果输出到处理终端;
矿用本安型电源(A304):为接收机的各个单元及接收天线提供电
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
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天线包含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B601)、第二选频单
元(B602)和差分放大单元(B603),其中:
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B601):用于感应微弱磁波信号,将感应信
号输出到第二选频单元;
第二选频单元(B602):接收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输出的信号,进
行处理,选出有用信号,并压制噪声,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差分放
大单元;
差分放大单元(B603):将第二选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差分放大
后,输出到第二接收机。
6.利用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任一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
监测预警指挥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指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将地面装置(A1)的发射和中继基站装置(B1)的接收设置为同
一频率;
将中继基站装置(B1)与井下便携式装置(B2)的发射信道设置为
不同的频率,地面装置(A1)接收中继基站装置(B1)的信号;
灾害事故发生时,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搜救人员使用的井下便携
式装置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遇险人员使用的井下便携
式装置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接收模式;
井下便携式装置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发送给井下中继基站装置;
井下中继基站装置通过第二接收天线(B60)接收磁波信号,并送入
第二接收机B30处理,产生数据流送入第二处理终端(B10);第二处理终
端B10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将处理后信号送入第二发射机(B20);第二
发射机(B20)将第二处理终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
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发射天线(B50);第二发射天线(B50)将信号发
射出去;
地面装置(A1)的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模式时:
地面装置(A1)通过第一接收天线(A50)接收磁波信号,并将其
送入第一接收机(A30);
第一接收机(A30)将上述信号输入选频单元(A301)选频放大;将
选频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处理;将微弱信号处
理后的信号送至A/D单元(A303);将A/D转换后的信号送至第一处理终
端(A10)进行软滤波和解码,得到数据流,再通过解码得出灾区人员
位置、环境参数信息;然后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发送至
第二地面装置(A2),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接收数据后传送
至数据处理监测预警指挥服务器(A70)对数据流进行综合分析;
地面装置(A1)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时:
地面装置(A2)的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将预警指挥信
息发送至地面装置(A1),地面装置(A1)的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
(A60)接收信息后,传送到第一处理终端(A10),第一处理终端(A10)
将收到的信息处理后,通过第一发射机(A20)和第一发射天线(A40)
将预警指挥信息发送至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通过井下中继基站装
置(B1)将信息传送至井下便携式装置(B2)。

说明书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三分量磁波双
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

技术背景: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2013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了37亿吨,比
2005年增长76.2%;“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39亿吨,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我国煤矿矿层埋藏较深,适合
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4%,多数为井工开采。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了有
毒有害气体、粉尘、透水、火灾、顶板等灾害频发。近年来实现了安全
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
很大差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处于高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2年,煤矿发生生产事故74起,被困人数
多达800多人,涉及煤矿瓦斯、火灾、水灾、顶板等各种灾害事故。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频发的原因很多,其中安全生产科技装备相
对落后,尚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是其原因之一,
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
共安全”领域的“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优先主题中,明确提出
“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开发燃
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在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列为六大任务的
重要内容。同时在2013年国办发〔2013〕9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
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煤矿应急救援
设备的建设。

由于目前常用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无法有效穿透地层,因此现有解决
方案中一般采用的是有线通信,而一次坍塌或者爆炸就可以摧毁有线电
缆致使如人员定位网络、通讯网络瘫痪,在灾害事故发生后井下遇险人
员无法与地面救援人员建立联系,同时地面人员无法掌握事故发生后人
员分布情况,导致救援的盲目性和营救效率低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外美国与澳大利亚研制成功了“PED
井下无线急救寻呼系统”,但是该系统只能从井上向井下人员发送单向
信息,井下工作人员无法向井上传递信息;美国LockheedMartin公司
研制的MagneLink透地通讯装置、美国StrataWorldWide公司的
RockPhone透地通讯装置、加拿大VitalAlert公司研制的Canary透
地通讯装置,国内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浩宇龙晟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地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通过自主或与
国外几家公司合作研发透地通讯装置,但通讯距离较短。2013年我国煤
矿平均开采深度已经超过600m,最深已达1500m,并以每年10-20m速
度递增,现有技术不能适应大部分煤矿实际情况;同时不具有对灾害发
生后人员分布情况掌握、环境参数监测、分析及预警的能力及与煤矿现
有网络不兼容,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等缺点,导致目前还未能在煤矿得到
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
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矿用三分量磁波
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包括地面装置和井下装置,地面装置和井
下装置通过电磁波穿透地层实现参数的监测和预警指挥;所述地面装置
包括第一处理终端、第一发射机、第一接收机、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一接
收天线;所述井下装置包括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若干个井下便携式装
置;所述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包括第二处理终端、第二发射机、第二接收
机、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第二发射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井下便携
式装置包括第三处理终端、第一发射接收机、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和
第一天线;其特点是:

第一处理终端:用于向第一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并且用于对第
一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及预警;

第一发射机:用于接收第一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编码数
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发射天线;

第一接收机:用于处理第一接收天线送来的信号,并将处理好的信
号发送至第一处理终端;

第一发射天线:用于将第一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第一接收天线: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接收机;

第二处理终端:用于向第二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且用于对第二
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解码,还用于对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送来的
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发射机:用于接收第二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编码数
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发射天线;

第二接收机:用于处理第二接收天线上传送来的信号,并将处理好
的信号发送至第二处理终端;

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井下环境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
据发送至第二处理终端;

第二发射天线:用于将第二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第二接收天线: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接收机;

第三处理终端:用于向第一发射接收机发送编码数据流,并且用于
对第一发射接收机传送来的数据流解码;还用于对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
块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一发射接收机: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信号,对该信号进行处
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三处理终端;并且用于将第三处理终端送
来的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天线;

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井下环境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
据发送至第三处理终端;

第一天线,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发射接收机,并且用于
将第一发射接收机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
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处理终端、第二处理终端和第三处理终端均包含语
音输入输出单元,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收发开关控制单元,处理器单
元,隔离板单元和人机接口单元;其中:

语音输入输出单元:拾取外界的语音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语音压缩编
解码单元;接收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处理后输出;

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接收语音输入输出单元输出的语音信号,并
进行压缩编码后输出到处理器单元;接收处理器单元输出的信号,并压
缩解码后输出到语音输入输出单元;

处理器单元:接收人机接口单元输出的信号,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
理后输出到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接收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输出的信
号,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人机接口单元;

隔离板单元:将处理器单元与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进行隔离;

收发开关控制单元:对发射与接收模式进行切换,控制信号流入第
一发射机或者从第一接收机输出;

人机接口单元,用于文本信息输入及显示,将输入信息传输至处理
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
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发射机和第二发射机均包含控制单元、变频单元、
功率谐振放大单元和测量单元;其中:

控制单元:接收处理终端输出的指令,生成对变频单元的控制信号,
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处理终端;

变频单元:接收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发射信号输出到功
率谐振放大单元;

功率谐振放大单元:接收变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
理后输出到第一发射天线和测量单元;

测量单元:对功率谐振放大单元放大处理的信号进行回测,并将结
果返回到控制单元。保证发射信号准确,并且用于对测量电压、电流、
温度等参数并反馈给控制单元进行故障诊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
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均包含选频单元、微弱信号处
理单元、A/D单元和矿用本安型电源单元;其中:

选频单元:接收第一接收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选频处理后输出到
微弱信号处理单元;

微弱信号处理单元:对选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自适应放大
处理,并将处理完后的信号送输出到A/D单元;

A/D单元:对微弱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
换后的结果输出到处理终端;

矿用本安型电源:为接收机的各个单元及接收天线提供电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
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接收天线包含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第二选频单元
和差分放大单元,其中:

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用于感应X,Y,Z方向微弱电磁波信号,将
感应信号输出到第二选频单元;

第二选频单元:接收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
选出有用信号,并压制噪声,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差分放大单元;

差分放大单元:将选频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后,输出到第
二接收机。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指挥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地面装置的发射和中继基站装置的接收设置为同一频率;

将中继基站装置与井下便携式装置的发射信道设置为不同的频
率,地面装置接收中继基站装置的信号;

灾害事故发生时,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搜救人员使用的井下便
携式装置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遇险人员使用的井
下便携式装置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接收模式;

井下便携式装置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发送给井下中继基站装
置;

井下中继基站装置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磁波信号,并送入第
二接收机处理,产生数据流送入第二处理终端;第二处理终端对数据
流进行处理,将处理后信号送入第二发射机;第二发射机将第二处
理终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
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

地面装置的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模式时:

地面装置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磁波信号,并将其送入第一接
收机;

第一接收机将上述信号输入选频单元选频放大;将选频放大后的
信号通过微弱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将微弱信号处理后的信号送至A/D
单元;将A/D转换后的信号送至第一处理终端进行软滤波和解码,
得到数据流,再通过解码得出灾区人员位置、环境参数信息;然后
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发送至第二地面装置,第二GPRS数据
收发信机接收数据后传送至数据处理监测预警指挥服务器对数据流
进行综合分析;

地面装置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时:

地面装置的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将预警指挥信息发送至地面
装置,地面装置的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接收信息后,传送到第一
处理终端,第一处理终端将收到的信息处理后,通过第一发射机和
第一发射天线将预警指挥信息发送至井下中继基站装置,通过井下
中继基站装置将信息传送至井下便携式装置。

采用与井下装置相同的发射过程将预警指挥信息发送至井下装置;
井下中继装置和井下便携式装置之间利用上述方式进行通信,井下中继
基站装置也可作为二级救援指挥预警终端平台。

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和方法
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能够穿透长距离煤岩层的三分量磁波建立有
效的双向通讯信道,不但能够实现地面人员与井下遇险人员进行双向穿
透煤岩层通信,而且能够对井下灾害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分析监测预警,
将井下灾害环境、遇险人员、救援人员信息传输到地面进行综合分析决
策,同时将预警信息、地面指令传输到井下遇险人员和救援人员,实现
灾害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决策预警指挥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营救效率,
能够在GB3836.1-2010~GB3836.4-2010所述爆炸性环境中使用;具有强
大的抗毁性,可广泛应用在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长距离透地通讯预警指挥
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地面装置第一处理终端框图。

图3是地面装置第一发射机框图。

图4是地面装置第一接收机框图。

图5是井下装置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框图。

图6是井下装置第二接收天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长距离透地通讯预警指挥系统包
括地面装置A、第二地面装置A2及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和若干个井下
便携式装置B2,地面装置A和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通过电磁波穿透地
层实现参数的监测和预警指挥;该系统中所有装置采用半双工不对称通
信方式,这种通信机制避免了多台地面/井下装置同时处于发射状态,
互相干扰导致无法正常通信。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同一时刻只允许单
向传输。

地面装置A包括第一处理终端A10,第一发射机A20,第一接收机
A30,第一发射天线A40、第一接收天线A50和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
A60。

第一处理终端A10用于向第一发射机A20发射编码数据流,并且用
于对第一接收机A30传送来的数据流进行解码、分析及预警;并且,第
一处理终端A10还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向第二地面装置A2
发送数据,也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接收第二地面装置A2发
送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终端A10的工作过程是:从第一接收机A30采集调制
信号,进行去噪整形滤波,再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数据包为包含应用协
议信息在内的原始通信数据包,该数据包通过数据解包处理后按应用协
议进行数据分发;数据分发包括进行本地应用数据发送、GPRS转发数据;
本地应用数据发送为在处理终端上直接输出交互信息,如语音、文字、
图片等。GPRS转发数据为按应用需求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
进行发送。从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采集的信号或者通过本地应
用数据接口接收的操作人员的输入信息,按应用协议规范进行打包,打
包后的通信报文进行编码,编码后的信息通过第一发射机A20进行发送。

第一处理终端A10包括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语音压缩编解码单
元A102、收发开关控制单元A106、处理器单元A104、隔离板单元A105
和人机接口单元A103;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处理终端A10、第二处理终端和第三处理终端均包含语音
输入输出单元A101,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收发开关控制单元
A106,处理器单元A104,隔离板单元A105和人机接口单元A103;其中:

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拾取外界的语音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语音压
缩编解码单元A102;接收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输出的信号,进行
处理后输出;

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接收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输出的语
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后输出到处理器单元A104;接收处理器单元A104
输出的信号,压缩解码后输出到语音输入输出单元A101;

处理器单元A104:接收人机接口单元A103输出的信号,对收到的
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接收语音压缩编解码
单元A102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人机接口单元A103;处理器
单元A104用于对信号的采集、编解码处理、信号软滤波处理等,并将
结果发送至语音压缩编解码单元A102和人机接口单元A103,以及隔离
板单元A105;

隔离板单元A105:将处理器单元A104与收发开关控制单元A106
进行隔离;隔离板单元A105可用于将处理器A104的USB端口、串口、
网口等接口与收发控制单元A106进行隔离;

收发开关控制单元A106:在发射与接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制信
号流入第一发射机A20或者将第一接收机A30的信号输出至隔离板单元
A105。

人机接口单元A103:用于文本信息输入及显示,将输入信息传输至
处理器单元A104。

第一发射机A20用于接收第一处理终端A10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
编码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发射天线
A40进行发射;

第一发射机A20包括了控制单元A201、变频单元A202、功率谐振
放大单元A203和测量单元A204,如图3所示。

控制单元A201:接收第一处理终端A10输出的指令,生成对变频单
元A202的控制信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第一处理终端A10;

变频单元A202:接收控制单元A201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发射信
号输出到功率谐振放大单元A203;

功率谐振放大单元A203:接收变频单元A202输出的信号,进行功
率放大,将其放大至所需的功率,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第一发射天
线A40和测量单元A204;

测量单元A204:对功率谐振放大单元A203放大处理的信号进行回
测,并将结果返回到控制单元A201。测量单元A204用于保证发射信号
准确,对功率谐振放大单元放大处理的信号进行回测,并将结果返回到
控制单元A201进行故障诊断。

第一接收机A30:用于处理第一接收天线A50送来的信号,并将处
理好的信号发送至第一处理终端A10进行解码、分析;

第一接收机A30包括了选频单元A301、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
A/D单元A303和矿用本安电源单元A304,如图4所示。

选频单元A301:接收第一接收天线A50输出的信号,进行选频处理
后输出到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

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对选频单元A301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
自适应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A/D单元A303;

A/D单元A303:对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输出的信号进行模数转
换,并将转换后的结果输出到第一处理终端A10;

矿用本安电源:为第一接收机A30的各个单元及第一接收天线A50
提供电源。

第一发射天线A40,用于将第一发射机A20的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
去;

第一接收天线A50,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接收机A30;

第一发射天线为几千米长的环形天线,第一接收天线为几十米长的
环形天线,第二接收天线为三分量磁棒天线,第一天线为几米长收发一
体环形天线。

如图1所示,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为矿用隔爆型一体化透地中继
基站,具备参数采集、人员位置数据收集及通信中继功能。包括了第二
处理终端B10、第二发射机B20、第二接收机B30、第一环境参数采集
B40、第二发射天线B50、第二接收天天线B60和人员位置信息接口B70。
其中:

第二处理终端B10用于向第二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且用于对第
二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软解码,还用于对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送
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处理终端B10与地面装置A中的第一信息处理
终端A10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第二处理终端位于隔爆腔体内;

第二发射机B20用于接收第二处理终端输出的编码数据流,将编码
数据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发射天线;第二
发射机B20与地面装置A中的第一发射机A20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第
二发射机位于隔爆腔体内。

用于处理第二接收天线上传送来的信号,并将处理好的信号发送至
第二处理终端;第二接收机B30与地面装置A中的第一接收机A30的结
构相同,不同的是第二接收机位于隔爆腔体内。

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40,用于采集井下环境参数,如甲烷、一
氧化碳、氧气、温度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终端B10;

第一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40包含了矿用无线AP单元B401、矿用无
线WIFI串口单元B402和矿用参数采集单元B403,如图5所示。

矿用无线AP单元B401,用于将矿用无线WIFI串口单元B402传输
过来的信号进行中转,并将其传输至第二处理终端B10;矿用无线WIFI
串口单元B402用于将参数采集单元的数据传输至矿用无线AP单元
B401;矿用参数采集单元B403用于采集灾害发生后的环境参数,如甲
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等参数,并将其传输到矿用无线WIFI
串口单元B402。

第二发射天线B50,用于将第二发射机B20发送来的信号发射出去;

第二接收天线B60,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接收机B30;

第二接天线B60,包含了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B601、第二选频单元
B602和差分放大单元B603,如图6所示;

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B601用于感应X,Y,Z方向微弱磁波信号,
将感应信号送入第二选频单元B602;

第二选频单元B602用于接收三分量磁棒线圈单元B601输出的信
号,进行处理,选出有用信号,并压制噪声,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
差分放大单元B603;

差分放大单元B603用于将第二选频单元B602送过来的信号进行差
分放大,并送入第二接收机B30。

井下便携式装置B2为矿用本安型一体化透地仪器,包括了第三处
理终端B70、第一发射接收机B80、第二环境参数采集模块B90和第一
天线B100,其中:

第三处理终端B70用于向第一发射接收机B80发送编码数据流,并
且用于对第一发射接收机传送来的数据流解码;还用于对第二环境参数
采集模块B90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三处理器B70与地面装置A中的
第一信息处理终端A10的结构相同;

第一发射接收机B8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天线B100的信号,对该信
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得到的信号发送至第三处理终端B70,并且用于接
收来自第三处理终端B70的数据流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对该模拟信号进
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天线B100进行发射;

第一发射接收机B80包含了第一发射机A20与第一接收机A30的全
部单元,并增加了矿用本安电源单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地面装置A2安装在监控室内,地面装置
A2中的数据处理监测预警指挥服务器A70通过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
A80向地面装置A1接收或发送信息,地面装置A1可以为多个。第一GPRS
收发信机A60与第二GPRS收发信机A80双向通讯,并从第二GPRS收发
信机A80接收来相关信息,并传输给第一处理器终端A10,第一处理器
终端向井下装置B1发射控制命令,地面装置A1一般安装在矿井口,
地面装置A1中的第一天线A40采用几千米长的环形天线;井下装置
一般安装在矿井下的避难硐室内,根据避难硐室的数量决定井下装置的
数量,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特定位置安装井下装置;第二
天线B40采用几十米长的环形天线。

数据处理监测预警指挥服务器A70的作用是:通过第二GPRS数据
收发信机A80接收数据,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终端显示器上
进行交互显示,分析结果可通过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再发送出
去。操作人员输入的数据通过处理后,交由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
进行发送。

利用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指
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地面装置A1的发射和中继基站装置B1的接收设置为同一频
率;

将中继基站装置B1与井下便携式装置B2的发射信道设置为不
同的频率,地面装置A1接收中继基站装置B1的信号;

灾害事故发生时,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搜救人员使用的井下便
携式装置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遇险人员使用的井
下便携式装置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接收模式;

井下便携式装置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发送给井下中继基站装
置;

井下中继基站装置通过第二接收天线B60接收磁波信号,并送入
第二接收机B30处理,产生数据流送入第二处理终端B10;第二处理
终端B10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将处理后信号送入第二发射机B20;第
二发射机B20将第二处理终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进行
放大处理后发送至第二发射天线B50;第二发射天线B50将信号发射
出去;

地面装置A1的收发开关控制为接收模式时:

地面装置A1通过第一接收天线A50接收磁波信号,并将其送入
第一接收机A30;

第一接收机A30将上述信号输入选频单元A301选频放大;将选频
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微弱信号处理单元A302处理;将微弱信号处理后
的信号送至A/D单元A303;将A/D转换后的信号送至第一处理终端
A10进行软滤波和解码,得到数据流,再通过解码得出灾区人员位置、
环境参数信息;然后通过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发送至第二地
面装置A2,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接收数据后传送至数据处理
监测预警指挥服务器A70对数据流进行综合分析;

地面装置A1的收发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发射模式时:

地面装置A2的第二GPRS数据收发信机A80将预警指挥信息发
送至地面装置A1,地面装置A1的第一GPRS数据收发信机A60接收
信息后,传送到第一处理终端A10,第一处理终端A10将收到的信息
处理后,通过第一发射机A20和第一发射天线A40将预警指挥信息
发送至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通过井下中继基站装置B1将信息传送
至井下便携式装置B2。

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
变及等效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及方法,矿用三分量磁波双向透地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包括地面装置和井下装置;地面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终端、第一发射机、第一接收机、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一接收天线;井下装置包括井下中继基站装置和若干个井下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终端用于向第一发射机发射编码数据流,并且用于对第一接收机传送来的信息进行软解码、分析及预警;第一发射机用于接收第一处理终端输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