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执手开启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执手开启扇,属于建筑行业中的幕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立面常常会有较大分格的开启扇,特别是宽度方向超宽,这种分格不但能体现出建筑师想表达的立面效果,而且达到建筑自然通风要求,达到节能的效果,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但有些超宽,比如大于1800mm宽度的开启扇,在实际中使用中,如果只有一个执手,即只有一个向外推力,开启扇左右不同步,并且当只有一个执手时,开启人握住执手向外推时,大多数推力不是垂直玻璃,都会有一定的角度,也会导致开启扇左右不同步,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开启扇无法使用,甚至脱落,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应用于高层建筑立面中更加应慎重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开启省力、安全性高、经久耐用的双执手开启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执手开启扇,包括窗框和扇框;所述扇框与窗框之间设有多个平推铰链;所述平推铰链通过螺钉固定在扇框及扇框内部的铰链铝衬板上;所述扇框与窗框相配合的下端设有两个执手;所述扇框与窗框相接触的四个方向均设有套装锁头;所述套装锁头安装在扇框内部,通过滑杆移动;所述执手通过螺钉固定在扇框上;所述铰链铝衬板通过盘头自攻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两个执手之间的距离为800mm。
优选的,所述窗框上还设有玻璃托板。
优选的,所述盘头自攻钉一端没入窗框上的铝条内。
优选的,所述扇框与窗框之间还设有密封胶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双执手开启扇,能有效的解决建筑师对建筑立面效果的要求,又可以安全有效的保证开启扇正常工作且经久耐用,通过双执手设计,第一,迫使开启人必须用双手推动开启扇,开启人必须正面直立与玻璃面,这样最大限度保证推力垂直于玻璃面;第二,双执手间距800mm,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手臂与玻璃法线方向呈30°夹角,人最省力,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此种系统做法能解决1800mm宽以上的大开启扇;第三,虽然增加一个执手,造价增加,但是保证开启扇经久耐用,减少后期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总体来说,经济效益可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执手开启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执手开启扇的A-A向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执手开启扇的B-B向示意图;
其中:1、窗框;2、扇框;3、平推铰链;4、螺钉;5、铰链铝衬板;6、执手;7、套装锁头;8、滑杆;9、盘头自攻钉;10、玻璃托板;11、铝条;12、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执手开启扇,包括窗框1和扇框2;所述扇框2与窗框1之间设有多个平推铰链3,用于窗框1和扇框2打开时的连接;所述平推铰链3通过螺钉4固定在扇框2及扇框2内部的铰链铝衬板5上;所述扇框2与窗框1相配合的下端设有两个执手6,两个执手6之间的距离为800mm,双执手6间距800mm,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手臂与玻璃法线方向呈30°夹角,人最省力,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此种设计能解决1800mm宽以上的大开启扇;所述扇框2与窗框1相接触的四个方向均设有套装锁头7,用于关闭时窗框1和扇框2的卡合;所述套装锁头7安装在扇框2内部,通过滑杆8移动;所述执手6通过螺钉4固定在扇框2上;所述铰链铝衬板5通过盘头自攻钉9固定,盘头自攻钉9一端没入窗框1上的铝条11内,这样将盘头自攻钉9隐形设计;所述窗框1上还设有玻璃托板10,保护玻璃,防止玻璃掉落;所述扇框2与窗框1之间还设有密封胶条12,起到防水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能有效的解决建筑师对建筑立面效果的要求,又可以安全有效的保证开启扇正常工作且经久耐用,通过双执手6设计,第一,迫使开启人必须用双手推动开启扇,开启人必须正面直立与玻璃面,这样最大限度保证推力垂直于玻璃面;第二,双执手6间距800mm,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手臂与玻璃法线方向呈30°夹角,人最省力,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此种设计能解决1800mm宽以上的大开启扇;第三,虽然增加一个执手6,造价增加,但是保证开启扇经久耐用,减少后期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总体来说,经济效益可行。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