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桑叶茶.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49085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81448.0

申请日:

2013.07.06

公开号:

CN103349118A

公开日:

2013.10.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310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30706|||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贾孟周; 黄仁志; 颜新培; 刘昌文; 龙唐忠; 贾超华; 万飞

地址:

410127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军科路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其特点在于有较好的口感、清香回甘、无明显桑叶的腥味,经检测,复合桑叶茶的主要内含物测定结果为:水浸出物40%左右、酚类物质6~8%、氨基酸2~2.5%、可溶性糖8~10%、黄酮(mg/g)50~55、钙(mg/100g)1550~1580,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桑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的最优方案为: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

3.
  一种复合桑叶茶,其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
(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
(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
(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成熟鲜桑叶为湘7920桑品种的成熟叶。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成熟鲜桑叶为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的的鲜桑叶。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的时间为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

7.
  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

说明书

一种复合桑叶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配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茶饮配方。 
背景技术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以桑叶泡水当茶喝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消疮祛斑、减肥清脂、降低血粘的功效。桑叶中含一种叫做1-脱氧野霉素(DNJ),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含量约100mg/100g,这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主要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同时桑叶富含黄酮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因此,桑叶茶在减肥、美容、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藤茶又称野藤茶、白茶、白茶饼、系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的多年生的藤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保健古茶。藤茶主要生长在海拔400~1300米的中国江南山区。藤茶茶色绿起白霜,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其味甘甜性凉,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是对因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急、慢性咽喉炎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是一种较好的替代品。 
由于桑叶本身性味甘苦、腥气较重,单纯选用桑叶作为茶叶饮品时口感差,不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收;而以桑叶作为主要原料的茶叶饮品通过采用绿茶、红茶、中药材或食品添加剂作为辅料改变桑叶茶的口感。 
本发明选用特殊加工的桑叶茶作为主料、选用绿茶、藤茶作为辅料,通过配比混合改变桑叶茶原有的口感,同时增加桑叶茶的保健功效。经文献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口感佳、纯植物配方的复合桑叶茶饮品。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最优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桑叶茶,其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
(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
(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
(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桑叶茶选用叶质营养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湘7920桑品种成熟叶为主要原料。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桑叶茶所选用的桑叶,其特征为选用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的鲜桑叶,采摘时间在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明前绿茶选用高山明前优质绿茶为配料原料。 
本发明的复合桑叶茶具有较好的口感、清香回甘、无明显桑叶的腥味。经检测复合桑叶茶的主要内含物测定结果为:水浸出物40%左右、酚类物质6~8%、氨基酸2~2.5%、可溶性糖8~10%、黄酮(mg/g)50~55、钙(mg/100g)1550~1580。本复合桑叶茶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其中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
(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
(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
(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
(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
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一: 
选用叶质营养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湘7920桑品种成熟叶为主要原料,在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采摘鲜桑叶,采摘时间为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桑叶茶的制备过程及方法具体为: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
(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5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
(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5分钟;
(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
(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5分钟;
(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
(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
复合桑叶茶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 
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经检测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元素,同时可溶性糖与黄酮的含量较其他茶叶也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一种复合桑叶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复合桑叶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复合桑叶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桑叶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桑叶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9118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0.16CN103349118A*CN103349118A*(21)申请号 201310281448.0(22)申请日 2013.07.06A23F 3/34(2006.01)(71)申请人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地址 410127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军科路23号(72)发明人贾孟周 黄仁志 颜新培 刘昌文龙唐忠 贾超华 万飞(54) 发明名称一种复合桑叶茶(57) 摘要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其特点在于有较好的口感、清香回甘、无明显桑叶的腥味。

2、,经检测,复合桑叶茶的主要内含物测定结果为:水浸出物40%左右、酚类物质68%、氨基酸22.5%、可溶性糖810%、黄酮(mg/g)5055、钙(mg/100g)15501580,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9118 ACN 103349118 A1/1页21.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

3、、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桑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的最优方案为: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3.一种复合桑叶茶,其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

4、5分钟;(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成熟鲜桑叶为湘7920桑品种的成熟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成熟鲜桑叶为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的的鲜桑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的主。

5、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的时间为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7.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349118 A1/3页3一种复合桑叶茶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配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茶饮配方。 背景技术0002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以桑叶泡水当茶喝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消疮祛斑、减肥清脂、降低血粘的功效。桑叶中含一种叫做1-脱氧野霉素(DNJ),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含量约100mg/100g,这种生物碱是一种-糖苷酶。

6、的抑制剂,主要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同时桑叶富含黄酮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因此,桑叶茶在减肥、美容、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0003 藤茶又称野藤茶、白茶、白茶饼、系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的多年生的藤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保健古茶。藤茶主要生长在海拔4001300米的中国江南山区。藤茶茶色绿起白霜,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其味甘甜性凉,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

7、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是对因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急、慢性咽喉炎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是一种较好的替代品。 0004 由于桑叶本身性味甘苦、腥气较重,单纯选用桑叶作为茶叶饮品时口感差,不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收;而以桑叶作为主要原料的茶叶饮品通过采用绿茶、红茶、中药材或食品添加剂作为辅料改变桑叶茶的口感。 0005 本发明选用特殊加工的桑叶茶作为主料、选用绿茶。

8、、藤茶作为辅料,通过配比混合改变桑叶茶原有的口感,同时增加桑叶茶的保健功效。经文献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说明。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口感佳、纯植物配方的复合桑叶茶饮品。 0007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35、藤茶5-15。 0008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最优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 000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桑叶茶,其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

9、2-3cm)的条状;说 明 书CN 103349118 A2/3页4(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

10、烘干时间5小时;(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0010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桑叶茶选用叶质营养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湘7920桑品种成熟叶为主要原料。 0011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桑叶茶所选用的桑叶,其特征为选用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的鲜桑叶,采摘时间在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 0012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桑叶茶中的明前绿茶选用高山明前优质绿茶为配料原料。 0013 本发明的复合桑叶茶具有较好的口感、清香回甘、无明显桑叶的腥味。

11、。经检测复合桑叶茶的主要内含物测定结果为:水浸出物40%左右、酚类物质68%、氨基酸22.5%、可溶性糖810%、黄酮(mg/g)5055、钙(mg/100g)15501580。本复合桑叶茶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5 一种复合桑叶茶,它的原料组分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桑叶茶50-70、明前绿茶25-。

12、35、藤茶5-15。其中复合桑叶茶的主要成分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4-6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说 明 书CN 103349118 A3/3页5叶量为1。

13、kg,翻炒时间5分钟;(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0016 一种复合桑叶茶是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配方比例数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 0017 实施例一: 选用叶质营养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湘7920桑品种成熟叶为主要原料,在5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采摘鲜桑叶,采摘时间为无雨水天气的上午9-11时。桑叶茶的制备过程及方法具体为:(1)采摘枝条中上部的成熟鲜桑叶,用清水除尘并除去叶柄,并将鲜桑叶切。

14、成(长4-5cm、宽2-3cm)的条状;(2)将经过(1)处理的条状桑叶摊凉在凉爽、通风、无阳光照射的室内5小时,使桑叶脱水成微萎凋状;(3)将经过(2)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头青,下锅温度为30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4)将经过(3)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揉捻,时间为15分钟;(5)将经过(4)处理的桑叶在电热调温的铁锅中炒杀二青,下锅温度为180,每次投叶量为1kg,翻炒时间5分钟;(6)将经过(5)处理的桑叶取出散热并进行二次揉捻,时间为15分钟;(7)将经过(6)处理的桑叶进行干燥,使用烘箱进行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5小时;(8)经过(7)处理的桑叶即为桑叶茶成品。0018 复合桑叶茶将桑叶茶、明前绿茶、藤茶三种成品茶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 桑叶茶60、明前绿茶30、藤茶10,进行混合并粉碎为茶粉后制成袋泡茶。0019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桑叶茶经检测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元素,同时可溶性糖与黄酮的含量较其他茶叶也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血糖的上升,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祛风除湿、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说 明 书CN 10334911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