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7884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7658.8

申请日:

2014.07.25

公开号:

CN105291717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0C17/04

主分类号:

B60C17/04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伟峰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在该轮胎泄气时,该轮胎与地面相挤压而使该轮胎产生变形,每组支撑件中的多个该支撑部相互接触,以共同产生支撑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其特征在于: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轮胎包括胎面部及相对设置于该胎面部两侧的两个胎侧部,该两组支撑件分别装设于相应的胎侧部内表面上,每组支撑件的多个支撑部间隔地设置于相应的胎侧部的内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支撑部的中心轴线与胎侧部的中心轴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胎侧部的内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上间隔凹设有多个呈同心圆设置的环形凹槽,多个该支撑部的一端收容于相应环形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环形凹槽具有环形底面,多个支撑部由相应环形底面沿平行于该环形底面的中心轴线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轮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胎圈部,每个该胎圈部由相应的胎侧部延伸形成,每一胎圈部固定于该安装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胎面部、两个该胎侧部及两个该胎圈部共同形成了该轮胎的充气腔,多个该支撑部收容于该充气腔内。 8.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其特征在于: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在该轮胎泄气时,该轮胎与地面相挤压而使该轮胎产生变形,每组该支撑件中的多个该支撑部相互接触,以共同产生支撑力。 9.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部,该多个支撑部呈圆环状,且间隔设置,该多个支撑部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示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轮胎包括胎面部及相对设置于该胎面部两侧的两个胎侧部,每个该胎侧部的内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上间隔凹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该支撑部的一端收容于相应环形凹槽内。

说明书

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泄气时仍能使用的泄气保用的车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如汽车、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车辆的车轮经常会遭遇硬物扎伤而导致车轮泄气使得车辆不能正常行驶,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车辆停止,对扎伤的车轮进行更换后车辆才能正常行驶。目前业界开发出了一种能在车辆的车轮被扎伤后仍能正常使用的泄气保用的车轮。该泄气保用的车轮的轮胎内侧设置有橡胶,从而增加轮胎相对两侧壁的厚度,使得泄气保用的车轮的轮胎在被扎伤时两侧壁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供车辆继续行驶。但是,上述泄气保用的车轮的硬度大幅增加,导致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弹性降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行驶过程中轮胎弹性较好且能够泄气保用的车轮。

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

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在该轮胎泄气时,该轮胎与地面相挤压而使该轮胎产生变形,每组该支撑件中的多个该支撑部相互接触,以共同产生支撑力。

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部,该多个支撑部呈圆环状,且间隔设置,该多个支撑部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本发明的车轮,由于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的多个支撑部间隔设置,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多个支撑部并未产生支撑力,避免轮胎的硬度增大,从而使得车轮的弹性及舒适性较好。在车轮泄气的情况下,由于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挤压使得轮胎相对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相互接触并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轮继续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轮沿II-II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的车轮在泄气行驶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轮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轮100,200轮胎10,20胎面部11,21胎侧部13,23充气腔101,201环形凹槽231环形底面2311胎圈部15,25安装件30,40支撑件50,60支撑部51,6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100包括轮胎10、安装件30及设置于轮胎10内的两组支撑件50。轮胎10固定安装于安装件30上。两组支撑件50分别设置于轮胎10内侧。本实施方式中轮胎10为无内胎结构的轮胎。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件30为轮毂。

轮胎10包括胎面部11、相对设置的两个胎侧部13及两个相对设置的胎圈部15。胎面部11呈环状,用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地面滚压接触。每个胎侧部13呈弧形环状。两个胎侧部13分别由胎面部11的两侧边缘朝向其径向弧形延伸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胎圈部15分别由相应的胎侧部13远离胎面部11的边缘延伸形成。胎面部11、两个胎侧部13及两个胎圈部15共同围成轮胎10的充气腔101。安装件30为环形,每一胎圈部15固定于安装件30上。

两组支撑件50收容于充气腔101内,且两组支撑件50分别装设于相对的两个胎侧部13的内表面上。每组支撑件50包括呈同心圆设置的多个支撑部51,且多个支撑部51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支撑部51呈圆环状,且其截面为方形。每个支撑部51的中心轴线与胎侧部13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51与轮胎10使用不同的橡胶材料。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部51与轮胎10可使用同一种材料制成,支撑部51与轮胎10的材料是否相同需要根据车轮100支撑的重量进行选择。

制造时,首先采用成型方式形成轮胎10,然后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向每个胎侧部13的内表面注射橡胶以形成多个支撑部51。再将形成有两组支撑件50的轮胎10固定于安装件30上。

使用时,请参阅图3,当车轮100正常行驶时,多个支撑部51间隔设置。当车轮100的轮胎10被扎伤而泄气时,胎面部11与地面接触部位受到挤压而使两个胎侧部13产生形变。在两个胎侧部13发生形变时,多个支撑部51远离胎侧部13的一端相互接触并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轮100继续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轮100,由于每个胎侧部1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51间隔设置,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多个支撑部51并未产生支撑力,避免轮胎10的硬度增大,从而使得车轮100的弹性及行驶舒适性较好。在车轮100泄气的情况下,由于地面与胎面部11之间的挤压使得每个胎侧部1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51远离胎侧部13的一端相互接触并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轮100继续行驶。进一步地,在每个胎侧部13的内表面设计多个支撑部51,使得在车轮100泄气时,每个胎侧部1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51相互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辆负荷,使得车辆能够继续行驶,因此车辆负荷是由多个支撑部51共同支撑,使得支撑车辆负荷的支撑力分散至每个支撑部51上。

请参阅图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轮200包括轮胎20、安装件40及设置于轮胎20内的两组支撑件60。轮胎20固定安装于安装件40上。两组支撑件60分别设置于轮胎20内侧。本实施方式中轮胎20为无内胎结构的轮胎。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件40为轮毂。

轮胎20包括胎面部21、相对设置的两个胎侧部23及两个相对设置的胎圈部25。胎面部21呈环状,用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地面滚压接触。每个胎侧部23呈弧形环状。两个胎侧部23分别由胎面部21的两侧边缘朝向其径向弧形延伸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胎圈部25分别由相应的胎侧部23远离胎面部21的边缘延伸形成。胎面部21、两个胎侧部23及两个胎圈部25共同围成轮胎20的充气腔201。每个胎侧部23的内表面上间隔有多个沿胎侧部23的圆周方向凹设形成的环形凹槽231。多个环形凹槽231呈同心圆设置。每个环形凹槽231具有环形底面2311。安装件40为环形,每一胎圈部25固定于安装件40上。

两组支撑件60收容于充气腔201内,且两组支撑件60分别装设于相对的两个胎侧部23的内表面上。每组支撑件60包括呈同心圆设置的多个支撑部61,且多个支撑部61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支撑部61呈圆环状,且其截面为方形。每个支撑部61的中心轴线与胎侧部23的中心轴线重合。每个支撑部61的一端收容于相应的环形凹槽231内。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1与轮胎20使用不同的橡胶材料。每个支撑部61由相应的环形凹槽231的环形底面2311沿平行于环形底面231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每个支撑部61远离环形凹槽231的环形底面2311的一端高于胎侧部23的内表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1与轮胎20可以使用相同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不同材料制成,支撑部61与轮胎20的材料是否相同需要根据车轮200支撑的重量进行选择。

制造时,首先采用成型方式形成轮胎20,然后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朝轮胎20上的多个环形凹槽231内注射橡胶以形成多个支撑部61。再将形成有支撑部61的轮胎20固定于安装件40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轮200,由于每个胎侧部2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61间隔设置,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多个支撑部61并未产生支撑力,避免使轮胎20的硬度增大,从而使得车轮200的弹性及行驶舒适性较好。在车轮200泄气的情况下,由于地面与胎面部21之间的挤压使得每个胎侧部2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61远离胎侧部23的一端相互接触并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轮200继续行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轮胎20的内表面形成有安装支撑部61的环形凹槽231,使得每个支撑部61与相应的环形凹槽231的接触面积增大,以使每个支撑部61更加牢固形成于轮胎20上。进一步地,在每个胎侧部23的内表面设计多个支撑部61,使得在车轮200泄气时,每个胎侧部23内表面上的多个支撑部61相互挤压而共同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以支撑车辆负荷,使得车辆能够继续行驶,因此车辆负荷是由多个支撑部61共同支撑,使得支撑车辆负荷的支撑力分散至每个支撑部61上。

可以理解,支撑部51,61的截面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方形,也可为其他任意形状,只要设置于每个胎侧部13,23内表面的多个支撑部51,61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是相互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挤压即可。

可以理解,多个支撑部51,61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呈同心圆设置,即多个支撑部51,61并不一定都与车轮100,200的中心轴线重合,多个支撑部51,61的中心哈走线与车轮100,200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均可,只要设置于每个胎侧部13,23内表面的多个支撑部51,61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是相互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挤压即可。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车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车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车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轮,其包括轮胎及安装件,该轮胎固定于该安装件上,该车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轮胎的相对内表面上的两组支撑件,每组该支撑件包括呈同心圆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在该轮胎泄气时,该轮胎与地面相挤压而使该轮胎产生变形,每组支撑件中的多个该支撑部相互接触,以共同产生支撑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