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板压顶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模板压顶结构。
背景技术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自检的项目。模板工程的费用往往超过混凝土的费用,甚至超过混凝土与钢筋费用的总和。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几何尺寸及结构的强度、刚度,但由于其不参与主体部分工程评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成型后即予以拆除等原因,往往被工程建设者忽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模板压顶结构,采用钢模板制作,可以循环利用,模板安装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易于拆除,成品外形美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模板压顶结构,包括了上部压顶端模、下部压顶端模、上部压顶侧模、下部压顶侧模、三层标准模板、丁字托板和下侧模板,下部压顶侧模和下部压顶端模安装在三层标准模板上,上部压顶侧模和上部压顶端模安装在丁字托板上,下侧模板设置于上部压顶侧模和下部压顶侧模之间。
其中,上部压顶侧模和下部压顶侧模组合形成“鹰嘴”式滴水槽。
其中,三层标准模板两组之间加装密封条进行密封。
优选的,还包括加劲肋,加劲肋包括了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相互垂直设置于三层标准模板上。
优选的,钢模板压顶结构的制备材料包括了各种标号的碳钢和球墨铸铁,制成了钢模板后进行防锈、镀锌、镀塑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改变了传统压顶结构中的“凹槽”式滴水槽,采用上部压顶侧模和下部压顶侧模组合形成“鹰嘴”式滴水槽,这样的设计钢模板压顶拆除模板时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易于拆除,成品外形美观,克服了传统压顶结构拆模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压顶端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压顶端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压顶侧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压顶侧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丁字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侧模板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上部压顶端模,2:下部压顶端模,3:上部压顶侧模,4:下部压顶侧模,5:三层标准模板,6:丁字托板,7:下侧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模板压顶结构,包括了上部压顶端模1、下部压顶端模2、上部压顶侧模3、下部压顶侧模4、三层标准模板5、丁字托板6和下侧模板7。
结构设计:
下部压顶侧模4和下部压顶端模2安装在三层标准模板5上,上部压顶侧模3和上部压顶端模1安装在丁字托板6上,下侧模板7设置于上部压顶侧模3和下部压顶侧模4之间,上部压顶侧模3和下部压顶侧模4组合形成“鹰嘴”式滴水槽,三层标准模板5两组之间加装密封条进行密封。
工作原理:
本申请钢模板压顶结构,制备材料包括了各种标号的碳钢和球墨铸铁,制成了钢模板后进行防锈、镀锌、镀塑处理,可以保证钢模板的反复使用和拆卸存储方便。并且改变了传统压顶结构中的“凹槽”式滴水槽,采用上部压顶侧模3和下部压顶侧模4组合形成“鹰嘴”式滴水槽,这样的设计钢模板压顶拆除模板时操作简单,成品外形美观,克服了传统压顶结构拆模困难的情况,此外,在三层标准模板5上可以增设若干的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缓解支撑载荷,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
上部压顶端模1为矩形工件中部开设有槽孔,下部压顶端模2为U型工件,一端连接有全扣丝杆,上部压顶侧模3为L型工件,工件长臂上设置有弧形把手,工件短臂上开设有“鹰嘴”型沟槽,下部压顶侧模4结构与下部压顶端模2相似同为U型工件,U型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丁字托板6为丁字形结构,由立板和横板垂直组成,立板上开设有两组键形通孔,下侧模板7为长条形工件,中间设置有梯形凸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