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壬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油田电缆作业时,需要先在地面上把仪器或工具串放进防喷管,之后把防
喷管与井口防喷器连接下入井内。由于防喷管的特殊结构,大部分防喷管要竖
直吊装,最终要连接成一串,并与井口装置对接。吊装时,由壬由于自重下滑,
无法方便地观察相邻的防喷管之间的对接,如要观察需要人力抬起由壬以方便
观察、对接。上述方法不仅增加人力和人力的劳动量,还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
出现危险。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由壬连接结构,使得由壬能够停留在相应的位置,
能够方便观察防喷管之间的对接,节省人力,保证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壬连接结构,包括由壬位置保持结构,
能够将由壬固定在其中一个管道上,方便观察,节省人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
管上的由壬,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由壬之间能够相对移动,所述第一连接管
和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由壬对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对
接的一端为对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接,
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由壬之间设有位置保持结构,所述位置保持结构能够使所述
由壬在不遮挡所述对接端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位置保持结构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由壬之间的螺
纹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副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壁上的外螺纹
和设在所述由壬内壁上的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由壬包括内由壬和外由壬,所述内螺纹设在所述
内由壬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方,当所述
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相互对接后,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脱开,移
动所述由壬,所述由壬遮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对接位置,所述外
由壬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对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方,当所述
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相互对接后,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脱开,所
述由壬由于重力下降,所述由壬遮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对接位置,
所述外由壬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由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套设在
第一连接管上的由壬,第一连接管和由壬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第一连接管和第
二连接管通过由壬对接,第一连接管的与第二连接管对接的一端为对接端,第
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接,第一连接管和由壬之间设
有位置保持结构,位置保持结构能够使由壬在不遮挡对接端的位置固定,便于
观察,能够实现快速对接,还能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互对接前的由壬连接
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互对接后的由壬连接
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壬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位置保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连接管;2、由壬;3、外螺纹;4、内螺纹;5、内由壬;6、
外由壬;7、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由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7和套设
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由壬2,第一连接管1和由壬2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第一连
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通过由壬2对接,第一连接管1的与第二连接管7对接
的一端为对接端,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7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接,
第一连接管1和由壬2之间设有位置保持结构,位置保持结构能够使由壬2在
不遮挡对接端的位置固定,能够方便观察,实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
之间的快速对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位置保持结构为第一连接管1和由壬之间的螺纹副,
螺纹副包括设在第一连接管1外壁上的外螺纹3和设在由壬2内壁上的与外螺
纹3相配合的内螺纹4,通过外螺纹3和内螺纹4的配合,能够灵活地控制由壬
2与第一连接管1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由壬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内由壬5和外由壬6,如图3
所示,内螺纹4设在内由壬5的内壁上,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对接
后,外由壬6与第二连接管7对接。
第一连接管1位于第二连接管7的下方,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
相互对接后,内螺纹4和外螺纹3脱开,移动由壬2,由壬2遮挡第一连接管1
和第二连接管7的对接位置,外由壬6与第二连接管7对接,由壬2能够防止
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的对接位置处出现局部磕伤。
第一连接管1位于第二连接管7的上方,当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
相互对接后,内螺纹4和外螺纹3脱开,由壬2由于重力下降,由壬2遮挡第
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的对接位置,外由壬6与第二连接管7对接,如图2
所示,由壬2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的对接位置处出现局部磕
伤。
上述外由壬6和第二连接管7之间的对接方式可以选择,外由壬6上的内
螺纹和第二连接管7上的外螺纹相互配合,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具体方式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由壬位置保持结构的结构基本相似,包括第一连
接管1、第二连接管7和套设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由壬2,第一连接管1和由壬
2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7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接,
第一连接管1和由壬2之间设有位置保持结构,位置保持结构能够使由壬2固
定在第一连接管1上,由壬2不会遮挡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7之间的对
接位置。
不同之处在于,位置保持结构的具体结构不限,还可以选择由壬2和第一
连接管之间设置过盈配合段等形式,能够实现将由壬2固定在相应位置处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
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