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77620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06774.X

申请日:

2015.01.07

公开号:

CN104546228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F 2/4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兴业大厦二层变更后: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兴业大厦二层|||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2/44申请日:201501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F2/44

主分类号:

A61F2/44

申请人: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健

地址: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兴业大厦二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设置在腰椎和左、右髂骨之间以替代生理骶骨,包括:假体主体,左、右耳状关节融合面,分别设置在假体主体的两侧,用于分别与左、右髂骨的耳状面贴合,主体螺母用来调节骶骨假体的长短。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骶骨人工假体的两侧具有关节融合面,分别与生理髂骨连接融合以替代生理骶骨,可以很快促成骨细胞生成,促进骨融合,恢复骶骨的功能,达到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由三部分组成,左耳状关节假体(1),右耳状关节假体(2),假体主体三大部分组成(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其特征在于其主体部分采用可伸缩调节结构,假体主体调节的长短范围为30-5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左耳状关节假体(1)和右耳状关节假体(2)融合面表面设有便于骨细胞长入的微孔结构(11),该微孔结构(11)是一种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孔隙直径为800μ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与钉棒系统(9)可通过钉孔(6)进行连接,完成了腰骶关节的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假体主体(3)预留植骨孔(10),植骨孔(10)直径为20mm。

说明书

说明书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植入体,特别是一种替代自然骶骨的可调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背景技术
骶骨是脊柱向骨盆过渡的重要环节,对支撑脊柱、维持骨盆稳定、传递身体上部生理载荷以及体外负重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骶骨肿瘤在脊柱肿瘤病例中占有一定比例,手术切除是当前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手段。常规骶骨假体设计的比较大,手术创伤比较大,植入时也很困难,术后的感染几率较大。但是由于骶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手术难度较大,且由于手术通常部分地甚至全部地破坏了腰骶、骶髂关节,术后如何恢复重建稳定的腰骶关节一直是医学界高度关注的难题。目前常规采用的脊柱下腰段重建的方法,例如钉棒重建术、自体骨或异体骨的植骨重建术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及不足,术后的松动、断裂、排异与融合不良等等时有发生,而且,双侧髂骨上附着有大量肌肉和韧带,取出骶骨后,常规骶骨假体植入时很难将双侧髂骨支撑到原本解剖位置,很难实现后期病人的下腰段功能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以解决现有的钉棒重建术或植骨重建术的术后松动、断裂、排异与融合不良等治疗效果不佳,以及常规骶骨假体植入时手术创伤比较大,植入也很困难,髂骨复位困难,术后的感染几率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设置在腰椎与左、右髂骨之间以替代生理骶骨,包括:假体主体,左、右耳状关节假体,分别设置在假体主体的两侧,用于分别与左、右髂骨的耳状面贴合。
进一步地左、右耳状关节融合面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左、右耳状关节两侧设有螺钉孔。
进一步地左、右耳状关节两侧设有与钉棒系统连接的钉孔。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是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孔隙直径为800μm。
进一步地假体主体采用可伸缩调节结构,支撑左右髂骨。
进一步地假体主体调节的长短范围为30-55mm。
进一步地假体主体由医用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假体主体的内部设有植骨孔。
进一步地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向左、右延伸直至左、右髂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两侧具有与两侧髂骨融合的关节面,可以很快促成骨细胞生成,促进骨融合;可调节长短有利于左右两侧髂骨的生理复位,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与周边骨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与钉棒系统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微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机构示意图。该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由三部分组成,左耳状关节假体(1),右耳状关节假体(2),假体主体(3)三大部分组成;而假体主体(3)可通过调节螺母(4)进行长短调节,以适应不同解剖生理数据,并实现小创伤和小切口的假体植入,螺钉孔(5)用于将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于双层髂骨固定,钉棒固定钉孔(6)用于与重建用钉棒系统相连接。
图2示出了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与周边骨结构配合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替代了生理骶骨,图中当患者骶骨因病灶累及导致骶椎缺失而需要由假体替代时,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可以向左右延伸加长以支撑左右髂骨(7),使其复位至生理解剖位置,并由于双侧髂骨(7)的挤压,使得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获得很好的初期稳定性;此时所述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左耳状关节假体(1)与右耳状关节假体将采用螺钉(8)进行加强固定。
图3示出了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与钉棒系统配合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与钉棒系统(9)通过钉孔(6)进行连接,完成了腰骶关节的融合,在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植骨孔(10) 内部进行相应的骨填充,完成初期稳定和功能的恢复。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微孔结构示意图,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的左耳状关节假体(1)和右耳状关节假体(2)融合面表面设有便于骨细胞长入的微孔结构(11),该微孔结构(11)是一种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孔隙直径为800μm,该孔隙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术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结合面将与生理骨结构发生骨融合以达到长期稳定。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内可以设有植骨孔(10)以容纳自体或异体骨块和骨颗粒,术前或术中在该植骨孔70内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块和骨颗粒可以起到诱导骨细胞爬行长入促进骨融合的作用,植骨孔70孔径为20mm。
本发明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采用医用金属制成,所述医用金属包括但不局限于钛及钛合金、钴合金、不锈钢以及钽金属、镁合金,此类金属材料在ISO-583系列国际标准中均有规定,其生物相容性已经得到国内外多年骨科植入应用的实践证实。
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尺寸上可以通过调节长短,保证周围组织保持原有位置状态,骶骨人工假体关节融合面与临近生理关节面良好吻合;假体植入人体后将与周围生理骨结构嵌合并形成骨融合以达到长期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设置在腰椎和左、右髂骨之间以替代生理骶骨,包括:假体主体,左、右耳状关节融合面,分别设置在假体主体的两侧,用于分别与左、右髂骨的耳状面贴合,主体螺母用来调节骶骨假体的长短。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骶骨人工假体的两侧具有关节融合面,分别与生理髂骨连接融合以替代生理骶骨,可以很快促成骨细胞生成,促进骨融合,恢复骶骨的功能,达到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