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涵.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7519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97481.0

申请日:

2016.07.05

公开号:

CN205875207U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钟元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区西区科兴路东侧古城路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代理人:

徐晓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管涵,包括一个垫层、两个双面墙和一个叠合楼板,双面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墙体、桁架、内墙体,外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内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叠合楼板呈双层矩形体,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预制层为内部设有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保养容易,通过改变传统管涵的建造结构,采用结构模块安装管涵,将管涵分为垫层、双面墙和叠合楼板组合施工安装,解决了传统管涵施工工序复杂困难,工期长,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问题,提高了管涵生产效率,易于管涵维护保养,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具体广泛的推广应用意义,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垫层、两个双面墙和一个叠合楼板,所述垫层
为混凝土矩形体,所述双面墙呈多层矩形体,两个双面墙平行竖直放置底端固定在垫层上,
双面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墙体、桁架、内墙体,所述外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
外墙体内加强筋固定连接桁架底端,所述内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内墙体内
加强筋固定连接桁架顶端,所述叠合楼板呈双层矩形体,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所述预制层
为内部设有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内墙面顶部中心设有一
个拖吊钢筋,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吊钢筋呈U形把手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
墙体和内墙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长边和宽边均小于外墙
体的长边和宽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为呈三角长条的钢筋框架
空心体,包括三根直钢筋和两根折角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钢筋呈多个三角波浪弯折
形状,折角钢筋的直径小于直钢筋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层为混凝土矩形体。

说明书

一种新型管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管涵。

背景技术

管涵指埋在地下的水管,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铁路工程中的
构筑物,一般是指圆管涵,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一节一节的圆管做成的涵洞。传统管涵
施工工序复杂困难,工期长,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如果遇到不良天气,更会影响管涵的品质,
而且管涵使用维护保养较难,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管
涵解决传统管涵施工周期长、维护保养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管涵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管涵施工周期长、
维护保养难的问题,达到提高管涵生产效率,易于管涵维护保养,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
快速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管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垫层、两个双面墙
和一个叠合楼板,所述垫层为混凝土矩形体,所述双面墙呈多层矩形体,两个双面墙平行竖
直放置底端固定在垫层上,双面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墙体、桁架、内墙体,所述外墙体为内
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外墙体内加强筋固定连接桁架底端,所述内墙体为内嵌加强筋
的混凝土矩形体,内墙体内加强筋固定连接桁架顶端,所述叠合楼板呈双层矩形体,包括预
制层和现浇层,所述预制层为内部设有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

所述外墙体内墙面顶部中心设有一个拖吊钢筋,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钢筋。

所述拖吊钢筋呈U形把手状。

所述定位钢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墙体和内墙体。

所述内墙体长边和宽边均小于外墙体的长边和宽边。

所述桁架为呈三角长条的钢筋框架空心体,包括三根直钢筋和两根折角钢筋。

所述折角钢筋呈多个三角波浪弯折形状,折角钢筋的直径小于直钢筋的直径。

所述现浇层为混凝土矩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保养容易,通过改
变传统管涵的建造结构,采用结构模块安装管涵,将管涵分为垫层、双面墙和叠合楼板组合
施工安装,解决了传统管涵施工工序复杂困难,工期长,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问题,提高了
管涵生产效率,易于管涵维护保养,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具体广泛的推广应用
意义,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双面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桁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 垫层、2 双面墙、3 叠合楼板、4 外墙体、5桁架、6内墙体、7 预制层、8 现
浇层、9 拖吊钢筋、10 定位钢筋、11 直钢筋、12 折角钢筋、13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管涵,包括一个垫层1、两个双面墙2和一个叠合楼板
3,所述垫层1为混凝土矩形体,所述双面墙2呈多层矩形体,两个双面墙2平行竖直放置底端
固定在垫层1上,双面墙2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墙体4、桁架5、内墙体6,外墙体1为内嵌加强筋
13的混凝土矩形体,外墙体1内加强筋13固定连接桁架5底端,内墙体6为内嵌加强筋13的混
凝土矩形体,内墙体6内加强筋13固定连接桁架5顶端,叠合楼板3呈双层矩形体,包括预制
层7和现浇层8,预制层7为内部设有加强筋13的混凝土矩形体,外墙体4内墙面顶部中心设
有一个拖吊钢筋9,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钢筋10,拖吊钢筋9呈U形把手状,定位钢筋10两端
分别固定连接外墙体4和内墙体6,内墙体6长边和宽边均小于外墙体4的长边和宽边,桁架5
为呈三角长条的钢筋框架空心体,包括三根直钢筋11和两根折角钢筋12,折角钢筋12呈多
个三角波浪弯折形状,折角钢筋12的直径小于直钢筋11的直径,现浇层8为混凝土矩形体。

具体使用方式:管涵施工时,采用一种新型管涵,首先需在安装地点确定具体尺
寸,然后回工厂订制双面墙2,双面墙2的制作首先准备桁架5,桁架5由直钢筋11和折角钢筋
12机械焊接而成,桁架5呈三角长条状坚固耐用,待桁架5制作完成后,将桁架5底端置于外
墙体4模具内加强筋13上,同时将拖吊钢筋9和定位钢筋10置于外墙体4内,灌注混凝土制作
外墙体4,待外墙体4干燥取出完成后,翻转外墙体,将桁架5顶端置于内墙体6模具内加强筋
13上,定位钢筋10起到确定内墙体定位作用,然后灌注混凝土制作内墙体6,待内墙体6干燥
取出完成后,即完成了双面墙2的制作准备工作,同样,叠合板3的制作方式类同,先制作带
有加强筋13的预制层7,随后将准备好的双面墙12和叠合板3由拖车运往安装地点,因为双
面墙1中间为空心桁架5,还未填充混凝土,因此总体运载重量较轻,待运到安装地点后,由
吊车通过位于外墙体内的拖吊钢筋9将整个双面墙2吊起,放置在安装地点上,然后立刻进
行垫层1的混凝土浇注,在垫层1浇注完成后,对双面墙2的中间空心进行混凝土浇注填充,
然后再将准备好的叠合板7的预制层盖在双面墙2顶部,然后再次混凝土浇注叠合板7的现
浇层8,待全部干燥后即可投入进行使用,这样的施工方式避免了传统管涵需在确定地点缓
慢施工的问题,可以避免因环境气候而影响施工及产品质量的问题,管涵通过工厂前期的
批量准备生产,质量稳定可靠,在真正施工时非常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安装使用效率,
并且管涵由于采用分配式安装结构,对于管涵的维护保养也是极为容易,具有广泛的推广
意义,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种新型管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管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管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管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管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管涵,包括一个垫层、两个双面墙和一个叠合楼板,双面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墙体、桁架、内墙体,外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内墙体为内嵌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叠合楼板呈双层矩形体,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预制层为内部设有加强筋的混凝土矩形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保养容易,通过改变传统管涵的建造结构,采用结构模块安装管涵,将管涵分为垫层、双面墙和叠合楼板组合施工安装,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