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测试油井液面恢复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在一天或几天内按
一定的时间间隔多次重复测量抽油机井环空液面深度。测试液面深度时,需要利用外部设
备产生一个脉冲声源。对于油井内的液面连续监测,目前采用的方法为测试人员利用普通
液面回声仪,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一次人工测试。通过击发火药、声弹或者瞬间释放高压氮
气瓶内氮气产生冲击声,由仪器传感器接收处理。测试并手动记录完成后,将仪器内的数据
送回到测试中心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当前测试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1、火药、声弹有安全
隐患,目前逐步在淘汰;2、气瓶属于高压容器类产品,运输、保管、使用都有严格要求,需要
经常充气,使用的间接成本很高,气瓶体积较大、笨重,操作携带不方便;3、不能及时得到测
试结果,需要完成测试后回到机房查看检测数据,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
题,不但没有安全隐患,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能及时方便操作者随时观察检测数据,并能
够自动稳定工作,能够监测并及时提醒操作者更换设备电池,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由于电
磁阀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的设备过热而形成的设备损伤,并方便检测仪内部仪器通风散
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资金,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检测仪壳体,还包括位于
检测仪壳体内的储气室,所述储气室远离检测仪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储气室的内侧壁上设
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储气室的靠近检测仪壳体底端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置放气电磁阀、第
一制冷片、击发电磁阀、第二制冷片和微音器,所述放气电磁阀远离储气室的一端设有可伸
缩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远离放气电磁阀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制
冷片通过支架与储气室连接,所述第一制冷片相适应的套设在放气电磁阀的外侧,所述击
发电磁阀与储气室连通,所述击发电磁阀远离储气室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空心套管,所述
空心套管一端与击发电磁阀连通,所述空心套管远离击发电磁阀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的
开口端,所述第二制冷片通过支架与储气室连接,所述第二制冷片相适应的套设在击发电
磁阀的外侧,所述检测仪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微处理器、电池和电量监测模块,所述微处
理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击发电磁阀、微音器、电量监测模块、电池连接,所述
电池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第一制冷片、击发电磁阀、第二制冷片、微音器、电量
监测模块连接,所述检测仪壳体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相适应的LED显示屏,所
述LED显示屏分别与微处理器、电池连接,所述检测仪壳体外侧设有灯光闪烁器,所述灯光
闪烁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电池连接,所述检测仪壳体底部开口端设有与油井管口相适应的
法兰盘。
所述第一制冷片、第二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储气室靠近放气电磁阀、击发电磁阀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支架、电机,所述散
热器支架远离储气室的一端设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与散热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散
热叶片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池连接。
所述储气室与放气电磁阀之间设有直流微型气泵,所述直流微型气泵一端与储气
室连通,另一端与放气电磁阀连通,所述直流微型气泵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直流微型气泵
与电池连接。
所述放气电磁阀与储气室之间、击发电磁阀与储气室之间均设有密封垫。
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所述检测仪壳体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
板通过强力胶固定在检测仪壳体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上设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不但没有安全隐患,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能及时
方便操作者随时观察检测数据,并能够自动稳定工作,能够监测并及时提醒操作者更换设
备电池,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由于电磁阀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的设备过热而形成的设备
损伤,并方便检测仪内部仪器通风散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资金,并具有操作简单使
用方便的特点。
2、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不需制冷剂、无噪音、振动小、制冷效果快。
3、所述散热叶片的设置,能够帮助放气电磁阀、击发电磁阀进一步散热,同时可以
帮助本实用新型内其他设备散热,提高设备整体使用寿命,节约资金。
4、直流微型气泵的设置,能够帮助迅速向储气室内打气,迅速提高储气室内的压
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5、所述放气电磁阀与储气室之间、击发电磁阀与储气室之间均设有密封垫,能够
减少空气泄露,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测试精准度。
6、所述检测仪壳体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有效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降低能
耗,减少更换电池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7、所述微处理器上设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能够将测试分析出的数据方便传输到
其他设备,便于进一步分析总结判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检测仪壳体;2、储气室;3、压力传感器;4、放气电磁阀;5、第一制冷
片;6、击发电磁阀;7、第二制冷片;8、微音器;9、进气管;10、空心套管;11、微处理器;12、电
池;13、开口;14、LED显示屏;15、灯光闪烁器;16、法兰盘;17、散热器支架;18、散热叶片;19、
直流微型气泵;2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述的内容
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
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检测仪
壳体1,还包括位于检测仪壳体1内的储气室2,所述储气室2远离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储
气室是密闭的,可以通过设置具有独立侧壁储气室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储气室与检测仪壳
体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通过直流微型气泵和击发电磁阀与外界连通,储气室用于储存空
气便于下一步击发电磁阀工作,所述储气室2的内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便
于检测储气室内的压力值,方便按照不同的压力需求进行检测工作,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
焊接实现,设置于储气室内侧壁上能够保证测量更准确,相比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储气室
外侧壁上,通过开口检测储气室内气体压力,能够减少气体泄漏,且减少干扰,提高测量精
准度,所述储气室2的靠近检测仪壳体1底端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置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
片5、击发电磁阀6、第二制冷片7和微音器8,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片5、击发电磁阀6、第二
制冷片7和微音器8位于储气室的外侧壁上,并靠近检测仪壳体1的底端开口处,可以通过螺
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放气电磁阀4与储气室2连通,可以通过在储气室侧壁上与
放气电磁阀进气口之间设置连接管实现,储气室2与放气电磁阀4之间可以设置直流微型气
泵19进行打气加压,直流微型气泵19一端与储气室2连通,另一端与放气电磁阀4连通,可以
通过在直流微型气泵与储气室之间、直流微型气泵与放气电磁阀之间设置空心连接管实
现,在放气电磁阀打开时直流微型气泵能够将气体从放气电磁阀打入储气室,直流微型气
泵设置于检测仪腔体内,方便气体流通,提高气体流通效率,减少气体泄漏的几率,并提高
检测仪的整体性,直流微型气泵具有长寿命无刷电机低干扰的特点,且直流微型气泵体积
小,更适合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所述放气电磁阀4远离储气室2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进气
管9,所述进气管9的远离放气电磁阀4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可伸缩的进气管
能够根据测试需求,延长或缩短进气管与油井口之间的距离,减少因为进气对检测带来的
影响,并提高进气效率,所述第一制冷片5通过支架与储气室2连接,支架可以是铜支架,可
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支架与储气室的连接以及制冷片与支架的连接,铜支架
能够帮助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制冷片5相适应的套设在放气电磁阀4外侧,第一制冷片
能够用于对电磁阀进行降温,提高电磁阀使用寿命,提高检测准确度,第一制冷片与放气电
磁阀外形尺寸相适应,能够更好的全面为放气电磁阀降温,第一制冷片也可以同时将直流
微型气泵套在其中,同时也给直流微型气泵降温,此时第一制冷片应当与放气电磁阀或直
流微型气泵两者中直径较大者的尺寸相适应,所述击发电磁阀6与储气室2连通,可以通过
在储气室侧壁上与击发电磁阀进气口之间设置空心连接管实现,所述击发电磁阀6远离储
气室2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空心套管10,所述空心套管10一端与击发电磁阀6连通,所述空
心套管10的远离击发电磁阀6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可伸缩的空心套管能够根
据测试需求,延长或缩短空心套管与油井口之间的距离,减少因为气体流动对检测带来的
影响,提高测试准确度,所述第二制冷片7通过支架与储气室2连接,支架可以是铜支架,可
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第二制冷片7相适应的套设在击发
电磁阀6外侧,第二制冷片能够用于对电磁阀进行降温,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检测准确度,所
述检测仪壳体1内部侧壁上还设有微处理器11、电池12和电量监测模块,所述微处理器11通
过导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放气电磁阀4、击发电磁阀6、微音器8、电量监测模块、电池12、
直流微型气泵19连接,所述电池12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片
5、击发电磁阀6、第二制冷片7、微音器8、电量监测模块、直流微型气泵19连接,电量监测模
块可以用于监测电池电量,一旦电量监测模块监测到电量低于警戒值,可以发出信号给微
处理器,微处理器发出信号给LED显示屏和灯光闪烁器,对操作者进行提醒,便于及时提醒
操作者更换电池,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忘记更换电池造成延误时间,所述检测仪壳体1侧壁
上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处设有相适应的LED显示屏14,LED显示屏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在
开口处,所述LED显示屏14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处理器11、电池12连接,LED显示屏可以将微处
理器发出的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方便操作者观察检测数据,所述检测仪壳体1外侧设有
灯光闪烁器15,所述灯光闪烁器15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处理器11、电池12连接,可以在灯光闪
烁器底部设置闪烁器底座,将闪烁器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检测仪壳体外壁上,方便根据需
要进行更换,或增加不同灯光闪烁器的数量,灯光闪烁器可以在收到微处理器发出信号时
发出灯光信号,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所述检测仪壳体1底部开口端设有与油井管口相适应的
法兰盘16,通过法兰盘连接油井连接更牢固,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调节进气管、空心套管的长度,将检测仪通过法兰盘安装在
油井口上,启动电池,通过微处理器设定好各项仪器工作数值,微处理器发出启动信号给放
气电磁阀、直流微型气泵,放气电磁阀、直流微型气泵工作,打开气流通道,通过进气管抽取
空气,直流微型气泵工作,将气体传递至储气室,当储气室内压力检测到达需求压力,压力
传感器发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发出停止信号给放气电磁阀、直流微型气泵,放气电
磁阀、直流微型气泵停止工作,关闭储气室,微处理器同时发出启动信号给击发电磁阀,瞬
间开启击发电磁阀,通过空心套管,快速释放储气室内的气体到油井内,油井套环环空处气
体膨胀产生次声波,并向油井内传播,遇到油管接箍、音标、气液界面产生反射声波脉冲,由
微音器接收声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得出测试结果,并在
LED屏上显示,同时第一、第二制冷片工作为电磁阀降温,当电池电量低于警戒值时,电量监
测模块发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发出信号给灯光闪烁器、LED显示屏,提醒操作者进
行电池更换。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并同时对检测仪内的其他设备进行降温,所述储气室2
靠近放气电磁阀4、击发电磁阀6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支架17、电机,散热器支架可以通过焊
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储气室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器支架17远离储气室2的一端设
有散热叶片18,所述散热叶片18与散热器支架17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叶片18与电机传动连
接,可以将散热叶片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或将散热叶片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连
接,所述电机与电池12通过导线连接,能够帮助放气电磁阀、击发电磁阀进一步散热,并同
时对检测仪内的其他设备进行降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测试精准度,所述放气电磁阀4与储气室2之间、击发电磁阀6与储气室2
之间均设有密封垫,能够减少空气泄露,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测试精准度。
为了尽量减少更换电池,并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电池12为充电电池12,所述检测仪
壳体1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通过强力胶固定在检测仪壳体1上,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通过导线与电池12连接,有效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降低能耗,减少
更换电池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方便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微处理器11上设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通过导线连
接,能够将测试分析出的数据方便传输到其他设备,便于进一步分析总结判断。
实施例:
一种次声波油井液面检测仪,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检测仪壳体1,还包括位于
检测仪壳体1内的储气室2,所述储气室2远离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储气室是密闭的,通过
直流微型气泵和击发电磁阀与外界连通,储气室用于储存空气便于下一步击发电磁阀工
作,所述储气室2的内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便于检测储气室内的压力值,方
便按照不同的压力需求进行检测工作,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实现,设置于储气室内侧
壁上能够保证测量更准确,相比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储气室外侧壁上,通过开口检测储气
室内气体压力,能够减少气体泄漏,且减少干扰,提高测量精准度,所述储气室2的靠近检测
仪壳体1底端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置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片5、击发电磁阀6、第二制冷片
7和微音器8,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片5、击发电磁阀6、第二制冷片7和微音器8位于储气室
的外侧壁上,并靠近检测仪壳体1的底端开口处,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实现,所
述放气电磁阀4与储气室2连通,可以通过在储气室侧壁上与放气电磁阀进气口之间设置连
接管实现,所述放气电磁阀4与储气室2之间设有密封垫,储气室2与放气电磁阀4之间可以
设置直流微型气泵19进行打气加压,直流微型气泵19一端与储气室2连通,另一端与放气电
磁阀4连通,可以通过在直流微型气泵与储气室之间、直流微型气泵与放气电磁阀之间设置
空心连接管实现,在放气电磁阀打开时直流微型气泵能够将气体从放气电磁阀打入储气
室,直流微型气泵设置于检测仪腔体内,方便气体流通,减少气体泄漏的几率,提高检测仪
的整体性,直流微型气泵具有长寿命无刷电机低干扰的特点,且直流微型气泵体积小,更适
合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所述放气电磁阀4远离储气室2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进气管9,所述
进气管9的远离放气电磁阀4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可伸缩的进气管能够根据
测试需求,延长或缩短进气管与油井口之间的距离,减少因为进气对检测带来的影响,并提
高进气效率,所述第一制冷片5通过支架与储气室2连接,支架可以是铜支架,可以通过焊接
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支架与储气室的连接以及制冷片与支架的连接,铜支架能够帮助提
高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制冷片5相适应的套设在放气电磁阀4外侧,第一制冷片5为半导体制
冷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池12,第一制冷片能够用于对电磁阀进行降温,提高电磁阀使用寿
命,提高检测准确度,第一制冷片与放气电磁阀外形尺寸相适应,能够更好的全面为放气电
磁阀降温,第一制冷片也可以同时将直流微型气泵套在其中,同时也给直流微型气泵降温,
此时第一制冷片应当与放气电磁阀或直流微型气泵两者中直径较大者的尺寸相适应,所述
击发电磁阀6与储气室2连通,可以通过在储气室侧壁上与击发电磁阀进气口之间设置空心
连接管实现,击发电磁阀6与储气室2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击发电磁阀6远离储气室2的一
端设有可伸缩的空心套管10,所述空心套管10一端与击发电磁阀6连通,所述空心套管10的
远离击发电磁阀6的一端伸向检测仪壳体1的开口端,可伸缩的空心套管能够根据测试需
求,延长或缩短空心套管与油井口之间的距离,减少因为气体流动对检测带来的影响,提高
测试准确度,所述第二制冷片7通过支架与储气室2连接,支架可以是铜支架,可以通过焊接
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第二制冷片7相适应的套设在击发电磁阀6外
侧,第二制冷片7为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池12,第二制冷片能够用于对电磁阀进
行降温,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检测准确度,所述储气室2靠近放气电磁阀4、击发电磁阀6的一
侧还设有散热器支架17、电机,散热器支架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储气室
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器支架17远离储气室2的一端设有散热叶片18,所述散热叶片18与散
热器支架17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叶片18与电机传动连接,可以将散热叶片设置在电机的输
出轴上,或将散热叶片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检测仪壳体1内部侧壁上还设
有微处理器11、电池12和电量监测模块,所述微处理器11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放
气电磁阀4、击发电磁阀6、微音器8、电量监测模块、电池12、直流微型气泵19连接,所述电池
12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放气电磁阀4、第一制冷片5、击发电磁阀6、第二制冷片7、
微音器8、电量监测模块、直流微型气泵19连接,电量监测模块可以用于监测电池电量,一旦
电量监测模块监测到电量低于警戒值,可以发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发出信号给LED
显示屏和灯光闪烁器,对操作者进行提醒,便于及时提醒操作者更换电池,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忘记更换电池造成延误时间,所述微处理器11上设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所述电池12
为充电电池12,所述检测仪壳体1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通过强力
胶固定在检测仪壳体1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通过导线与电池12连接,所述检测仪壳体1
侧壁上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处设有相适应的LED显示屏14,LED显示屏可以通过卡扣卡
接在开口处,所述LED显示屏14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处理器11、电池12连接,LED显示屏可以将
微处理器发出的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方便操作者观察检测数据,所述检测仪壳体1外侧
设有灯光闪烁器15,所述灯光闪烁器15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处理器11、电池12连接,可以在灯
光闪烁器底部设置闪烁器底座,将闪烁器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检测仪壳体外壁上,方便根
据需要进行更换,或增加不同灯光闪烁器的数量,灯光闪烁器可以在收到微处理器发出信
号时发出灯光信号,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所述检测仪壳体1底部开口端设有与油井管口相适
应的法兰盘16,通过法兰盘连接油井连接更牢固,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能够解
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自动稳定工作,且方便操作者观察检测数据,能够监测并及时提醒操作
者更换设备电池,提高工作效率,且避免由于电磁阀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的设备过热,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