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钢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宾馆、候机楼、客运站、车
站、剧场、商场、工厂、办公楼、旧建筑建筑改造、室内装修设置、顶棚等场所。轻钢龙骨吊顶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适应防水、防震、防尘、隔音、吸音、恒温等功效,适用于多种建筑物屋
顶的造型装饰、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及棚架式吊顶的基础材料,同时它还具有工期短、施工简
便等优点,为此深受用户及设计单位的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轻钢龙骨虽然结构强度很
好,但是安装时常常存在操作较为复杂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型厂房的吊顶施工时,常常需
要很长时间的高空作业,这样不仅造成工人长时间的作业,增加疲劳,而且人工成本也相应
的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轻钢龙骨
在安装时操作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布设
的主龙骨,在所述主龙骨的下底面沿纵向安装有次龙骨,在所述主龙骨的侧面安装有吊件,
在所述吊件上连接有用于与屋顶连接的吊杆;所述的次龙骨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
置,在相邻的两根次龙骨之间安装有防火石膏板,所述防火石膏板的厚度为15mm,在防火石
膏板的边沿处设有圆弧形的坡口,在相邻两块石膏板之间填充有嵌缝胶;在所述主龙骨的
侧面设有横向的卡槽,所述吊件可滑动的连接在卡槽内,在所述吊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吊
件松紧的调节螺栓;在所述次龙骨与防火石膏板之间还设有防火垫板,所述防火垫板为双
层结构,防火垫板的上层为16mm厚的大芯板,所述防火垫板的下层为刷有防火涂料的木条。
优化地,在所述次龙骨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开口向上,在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挂
件,所述挂件为倒T型结构,挂件的底部卡接在滑槽内并与次龙骨滑动连接,挂件的上部套
在主龙骨上并与主龙骨固定连接。这里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不仅操作方便、简单,而且稳
定性较好。
优化地,在相邻的两条次龙骨之间还连接有横撑龙骨,所述横撑龙骨的截面为U字
型。通过安装横撑龙骨可以起到加强次龙骨连接强度的作用,避免其受力后产生剧烈晃动。
优化地,在两端的次龙骨之间还连接有拉索。这里的拉索可以使得两端的次龙骨
保持稳定,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采用了相对简单的主龙骨
和次龙骨的十字交叉结构,并配合挂件的卡位,能够很容易的就安装到位,简化了操作,也
节省了大量安装时间。
2、由于采用了更加方便的安装结构,因此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成本。
3、整体强度较好,能够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主龙骨,2—次龙骨,3—吊件,4—吊杆,5—防火石膏板,6—坡口,7—嵌
缝胶,8—卡槽,9—调节螺栓,10—防火垫板,11—滑槽,12—挂件,13—横撑龙骨,14—拉
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包括横向布设的主龙骨1,在所述
主龙骨1的下底面沿纵向安装有次龙骨2,在所述主龙骨1的侧面安装有吊件3,在所述吊件3
上连接有用于与屋顶连接的吊杆4。所述的次龙骨2沿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
次龙骨2上设有滑槽11,所述的滑槽11开口向上,在所述滑槽11内安装有挂件12,所述挂件
12为倒T型结构,挂件12的底部卡接在滑槽11内并与次龙骨2滑动连接,挂件12的上部套在
主龙骨1上并与主龙骨1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条次龙骨2之间还连接有横撑龙骨13,所述横
撑龙骨13的截面为U字型。在两端的次龙骨2之间还连接有拉索14。在相邻的两根次龙骨2之
间安装有防火石膏板5,所述防火石膏板5的厚度为15mm,在防火石膏板5的边沿处设有圆弧
形的坡口6,在相邻两块石膏板5之间填充有嵌缝胶7;在所述主龙骨1的侧面设有横向的卡
槽8,所述吊件3可滑动的连接在卡槽8内,在所述吊件3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吊件3松紧的调节
螺栓9;在所述次龙骨2与防火石膏板5之间还设有防火垫板10,所述防火垫板10为双层结
构,防火垫板10的上层为16mm厚的大芯板,所述防火垫板10的下层为刷有防火涂料的木条。
本实用新型的轻钢龙骨吊顶建筑结构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同时,更加轻便,安装操
作也更加简单,能够节省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
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
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