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77411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44761.5

申请日:

2016.06.24

公开号:

CN205876378U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F5/04; B01D47/06

主分类号:

E21F5/04

申请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汪林清; 刘广文; 吴刚; 候立新; 曹玉波; 李志卫

地址:

234000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代理人:

丁瑞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新型喷雾,包括压缩空气接口、筒体、锥形喷雾孔、进水口,所述压缩空气接口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一侧,所述锥形喷雾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侧面,且锥形喷雾孔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锥形喷雾孔自筒体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本质安全,除尘效果很好;制造成本低,加工精度要求低,有助于修旧利废,降本增效;可有效防止井下供水窜至压缩空气管路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接口、筒体、锥形喷雾孔、进水口,所
述压缩空气接口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一侧,所述锥形喷
雾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侧面,且锥形喷雾孔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锥形喷雾
孔自筒体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设置在
筒体中的若干个隔板,若干个隔板将筒体分成多个腔体,且每个隔板上开设有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设置在
筒体中的隔板,所述隔板为1个,设置在在筒体的中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的小孔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漏斗和
截止阀,所述漏斗接在所述筒体的下方,漏斗上设置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为截面上宽下窄的锥形
漏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焊接在漏斗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矿用新型喷雾,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柱型筒,所述隔
板呈圆形。

说明书

一种矿用新型喷雾

技术领域

本装置涉及一种喷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煤矿井下可直接利用压缩空气、井下
供水的一种新型喷雾。

背景技术

防尘工作一直是煤矿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煤、岩尘)矽肺病时有发生,病人痛苦
不堪,企业负担沉重。但是目前常用的防尘喷雾容易堵塞,井下供水窜至压缩空气管路造成
风动工具无法工作或损坏,喷雾嘴为外购、经常需要更换,喷雾的安装相对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
便捷、经久耐用的矿用新型喷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矿用新型喷雾,包括
压缩空气接口、筒体、锥形喷雾孔、进水口,所述压缩空气接口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进水
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一侧,所述锥形喷雾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侧面,且锥形喷雾
孔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锥形喷雾孔自筒体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

优化的,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设置在筒体中的若干个隔板,若干个隔板将筒
体分成多个腔体,且每个隔板上开设有小孔。

优化的,所述隔板为1个,设置在在筒体的中间部分。

优化的,所述隔板上的小孔为圆孔。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漏斗和截止阀,所述漏斗
接在所述筒体的下方,漏斗上设置截止阀。

优化的,所述漏斗为截面上宽下窄的锥形漏斗。

优化的,所述截止阀焊接在漏斗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为圆柱型筒,所述隔板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本质安全,除尘效果很好;

2.制造成本低,加工精度要求低,有助于修旧利废,降本增效。

3.该装置设置的锥形漏斗体可收集装置内杂质并通过截止阀排出,有效防止喷嘴
堵塞,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4.该装置中设置隔板,可有效防止井下供水窜至压缩空气管路中,造成压缩空气
管路中的水进入风动工具中,从而使风动工具损坏或失效。因此该装置可一定程度实现保
护井下风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新型喷雾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矿用新型喷雾,包括压缩空气接口1、筒体2、锥形喷雾孔3、进
水口6。

所述压缩空气接口1设置在筒体2的上方,所述进水口6设置在所述筒体2的下方一
侧,所述锥形喷雾孔3设置在所述筒体2的下方侧面,且锥形喷雾孔3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
6的位置,锥形喷雾孔3自筒体2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

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设置在筒体2中的若干个隔板5,若干个隔板5将筒体分
成多个腔体,且每个隔板5上开设有小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1个,设置在在筒体2的中间部分。

优化的,所述隔板5上的小孔为圆孔。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矿用新型喷雾还包括漏斗4和截止阀7,所述漏
斗4接在所述筒体2的下方,漏斗4上设置截止阀7。

优化的,所述漏斗4为截面上宽下窄的锥形漏斗。

优化的,所述截止阀7焊接在漏斗4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2为圆柱型筒,所述隔板5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新型喷雾的具体作用过程如下:

将该矿用新型喷雾吊挂在井下便于除尘的合适位置后,使用装设有截止阀的胶管
分别将压缩空气(一般约0.6MPa)通过压缩空气接口1与筒体2相连接,将井下供水(一般约
4MPa)通过进水口6与筒体2相连,在筒体2的中间部分设置隔板5,隔板5可根据需要设置一
个或多个,防止下腔的井水供水窜入上腔,隔板5将筒体2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下腔的筒体
2璧上根据需要设置若干锥形喷雾孔3,锥形喷雾孔3自筒体2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在下
腔的下部焊接锥形漏斗4,锥形漏斗4下焊接截止阀7,打开截止阀7可排除该装置内杂质等,
防止堵塞锥形喷雾孔3。压缩空气自上腔通过隔板5的小孔进入下腔与下腔的井下高压供水
混合后,通过锥形喷雾孔3喷出。通过依次打开给该装置供应压缩空气和井下供水的胶管上
的截止阀开关,结合现场的煤、岩尘浓度等情况,合理控制截止阀的开闭程度,实现喷雾雾
化程度最优、除尘效果最佳。

该新型喷雾可利用井下随处可取得压缩空气和井下供水,通过调节通往该装置的
压缩空气和井下供水管路的截止阀的开闭程度,即可控制水的雾化程度、出水量等参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矿用新型喷雾.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新型喷雾,包括压缩空气接口、筒体、锥形喷雾孔、进水口,所述压缩空气接口设置在筒体的上方,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一侧,所述锥形喷雾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侧面,且锥形喷雾孔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锥形喷雾孔自筒体由内而外截面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本质安全,除尘效果很好;制造成本低,加工精度要求低,有助于修旧利废,降本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