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折叠式扩展方舱的舱板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式扩展方舱的舱
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方舱作为一种通用的设备装载平台,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环境适应性,日渐进入
到更多的应用领域。随着救援和战场环境要求的变化和提高,原有的单台非扩展方舱由于
不能提供较大的工作空间,大大地限制了其实用价值,扩展式结构方舱因此应运而生,其扩
展形式是先扩展顶板和底板,再扩侧板,形成一封闭的蔽体,以增大方舱的有效使用面积。
现有的扩展方舱活动部件之间在扩展时,往往存在扩展板之间的合页处密封不严实,承重
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方舱的密封性能和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扩展方舱在舱板之间的连接上存在的上述技术
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铰链连接方式,承重能力强、密封性能好,并能保温隔热的舱板连接结
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用于折叠式扩展方舱的舱板连接结
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舱板,所述舱板之间为铰链连接,舱板展开之后,舱板的结合端面之间
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其中至少一个舱板的结合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置有密封条的舱板的结合端面处设置有限位槽,密
封条固定设置在限位槽内,密封条一部分凸出结合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采用中空密封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均包括框架和固定安装在框架
上的舱板体,所述框架之间通过长铰链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采用铝合金型材。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舱板体包括保温板和设置在保温板内外两侧的
隔热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与舱板体连接的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置
有卡槽,所述隔热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卡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与隔热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采用聚氨酯发泡板,隔热板采用碳纤维
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采用硅橡胶挤压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在舱板折叠拼接的结合端面设置密封条,使舱板展开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能;
2)舱板在折叠连接处采用铝合金框架,铝合金框架之间采用长铰链连接结构,提
高了舱板结构的承重能力;
3)舱板的舱板体采用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组成,使舱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
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舱板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舱板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舱板,2、活动舱板,3、长铰链,4、密封条,5、限位槽,6、框架,7、保温
板,8、隔热板,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用于折叠式扩展方舱的舱板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舱板,如图1所
示,其中一个为固定舱板,一个为活动舱板,固定舱板与活动舱板之间为铰链连接,活动舱
板绕铰链顺时针旋转90°后形成扩展舱的舱板,在扩展后固定舱板与活动舱板的结合端面
之间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密封条设置在固定舱板或活动舱板的结合端面上,当然也可以
同时在固定舱板和活动舱板的结合端面上设置密封条进行密封。
在固定舱板和活动舱板的结合端面上设置限位槽,用于固定安装密封条,同时密
封条的一部分凸出结合端面,凸出结合端面的这一部分在固定舱板和活动展板扩展开时,
受到挤压力作用发生在结合端面之间发生变形,填充结合端面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密封
的效果。
这里的密封条如图1中所示的中空密封条,该中空密封条采用硅橡胶材料挤压成
型,其截面为凸形截面,其一端与舱板上的限位槽相配合,使其可固定安装在舱板的限位槽
内,另一端为凸出的圆弧面,凸出结合端面。
固定舱板和活动舱板均由铝合金框架和舱板体组成,固定舱板和活动舱板的铝合
金框架之间通过直径为8mm的长轴铰链进行连接,使其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铝合金框架采
用铝合金型材制成,铝合金型材重量轻,结构强度高,使框架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能。舱板体
则采用保温层加隔热层的结构,在保温板的两侧设置隔热板,其中保温板采用聚氨酯发泡
板,隔热板采用碳纤维板,采用聚氨酯发泡板和碳纤维板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温
隔热性能,同时碳纤维板作为舱板体的面板,由于碳纤维板结构强度较高,因此可有效保证
在减轻舱板重量的同时,保证舱板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
铝合金框架可采用断桥铝合金型材,其热传导系数较普通铝合金型材低60%,从
而可进一步降低方舱内的能耗。
在铝合金框架上与舱板体连接的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卡槽,两侧的隔热板正好
分别固定设置在卡槽内,保温板则正好设置在两卡槽之间,便于舱板体与框架之间的连接。
为防止铝合金框架与隔热板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所导致变形,在两者之间产生的间隙,在
卡槽与隔热板之间设置密封垫,同时该密封垫还可起到铝合金框架与隔热板之间密封的作
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公开
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
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