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406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406ACN101956406A21申请号201010254472122申请日20100816E02F3/3820060171申请人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2002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宁镇公路1号申请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巧珍李盛龙杜丹柯捷舒刘昕晖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动臂、摇臂、连杆和动臂油缸,摇臂上、下端分别与车架上侧和动臂后端铰接于A、B两点,连杆两端分别与和。
2、动臂中部和车架上侧铰接于C、D两点,动臂油缸上、下端分别与车架下侧和动臂中部铰接于E、F两点;A、C点至车架底边距离H1、H2均大于车架高度H的3/4,E点到车架底边距离H3小于车架高度H的1/4。当动臂油缸活塞杆伸出通过铰接点F推动动臂绕B点转动提升时,铰接点F绕E点、B点绕A点逆时针转动,D点绕C点顺时针转动,驱动动臂举升铲斗。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动臂运动轨迹滑畅、无拐点,卸载距离大,工作装置运动流畅,物料不易撒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56406A1/1页21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动臂1、摇臂。
3、2、连杆3和动臂油缸5,所述摇臂2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上侧和动臂1后端铰接于A、B两点,所述连杆3两端分别与和动臂1中部和车架4上侧铰接于C、D两点,所述动臂油缸5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下侧和动臂1中部铰接于E、F两点;所述摇臂2短于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1包括对称设置在整机两侧的动臂部件11、动臂连接部件12,所述动臂部件11通过前端的动臂连接部件12固定连接成动臂1;所述摇臂2包括对称分布在整机两侧的摇臂部件21、摇臂连接部件22,所述摇臂部件21通过摇臂连接部件22固定连接成摇臂2;所述摇臂2的两个铰接点A和B以及所述连杆3的两个铰接点C和D在水平方向上均位于履带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履带。
4、驱动轮6中心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后驱动轮9中心的后侧,铰接点A和C点在分布在车架5的上侧,铰接点A、C至车架4底边距离H1、H2均大于车架高度H的3/4,E点设置在车架5下端,E点到车架4底边距离H3小于车架高度H的1/4,且E点位于A点前下侧、C点后下侧;B点位于A点后上侧,D点位于A点前上侧,且位于C点后上侧,当动臂油缸5处于收缩状态时,动臂1处于最低位置;当动臂油缸5活塞杆伸出通过铰接点F推动动臂1绕B点转动提升时,铰接点F绕铰接点E、铰接点B绕铰接点A逆时针转动,铰接点D绕铰接点C顺时针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两个铰接点A和B之间的距离为。
5、AB,所述连杆3两个铰接点C和D之间的距离为CD,铰接点B和D之间的距离为BD,铰接点A和C之间的距离为AC,令AB为基准长度L,则12LCD13L,LBD11L,15LAC16L。3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1前端向内弯曲,设置在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履带前引导轮7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前驱动轮10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连接部件11上设有脚踏13;动臂1上设有扶手14。动臂油缸5的伸缩驱动动臂1的举升和降落。权利要求书CN101956406A1/3页3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的工。
6、作装置,特别是滑移转向装载机用于举升铲斗的工作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滑移转向装载机是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的装载机,其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是体现滑移转向装载机性能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卸载距离是指铲斗位于最低点和举升到最高点相对于车体方向前行的水平距离。现有的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采用动臂后端直接与车架铰接,动臂油缸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动臂中部的合适位置铰接。工作时,在动臂油缸活塞杆外伸力的作用下,动臂与铲斗铰接的前铰接点运动轨迹为以动臂后端与车架的后铰接中心为圆心、以动臂后端与车架的铰接中心到动臂与铲斗铰接的前铰接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在动臂提升过程中,由于动臂与铲斗铰接的前铰接点。
7、轨迹是圆弧,因此当铲斗举升到装载机上部时,铲斗朝车架方向后行,装载机的卸载距离变小。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68707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增加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的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但该工作装置动臂的运动轨迹上部有拐点,造成工作装置运动不流畅,物料容易撒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增加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运动轨迹又流畅,而且还能够缩短整机长度,提高整机性能的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6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动臂、摇臂、连杆和动臂油缸,所述摇臂上、下端分别与车架上侧。
8、和动臂后端铰接于A、B两点,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和动臂中部和车架上侧铰接于C、D两点,所述动臂油缸上、下端分别与车架下侧和动臂中部铰接于E、F两点;所述摇臂短于连杆,所述动臂包括对称设置在整机两侧的动臂部件、动臂连接部件,所述动臂部件通过前端的动臂连接部件固定连接成动臂;所述摇臂包括对称分布在整机两侧的摇臂部件、摇臂连接部件,所述摇臂部件通过摇臂连接部件固定连接成摇臂;所述摇臂的两个铰接点A和B以及所述连杆的两个铰接点C和D在水平方向上均位于履带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履带驱动轮中心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后驱动轮中心的后侧,铰接点A和C点在分布在车架的上侧,铰接点A、C至车架底边距离H1、H2均大于车架。
9、高度H的3/4;E点设置在车架下端,E点到车架底边距离H3小于车架高度H的1/4,且E点位于A点前下侧、C点后下侧;B点位于A点后上侧,D点位于A点前上侧,且位于C点后上侧,当动臂油缸处于收缩状态时,动臂处于最低位置;当动臂油缸活塞杆伸出通过铰接点F推动动臂绕B点转动提升时,铰接点F绕铰接点E、铰接点B绕铰接点A逆时针转动,铰接点D绕铰接点C顺时针转动。0007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说明书CN101956406A2/3页40008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其中所述摇臂两个铰接点A和B之间的距离为AB,所述连杆两个铰接点C和D之间的距离为CD,铰接点B和D之间的距离。
10、为BD,铰接点A和C之间的距离为AC,令AB为基准长度L,则12LCD13L,LBD11L,15LAC16L。0009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其中所述动臂前端向内弯曲,设置在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履带前引导轮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前驱动轮的内侧。所述动臂连接部件上设有脚踏;动臂前侧设有扶手。0010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可以缩短动臂的长度,从而缩短整机长度,提高了滑移转向装载机整机的灵活性和整机的性能。本发明的动臂运动轨迹滑畅、无拐点,卸载距离大,工作装置运动流畅,物料不易撒落。动臂连接部件上设有脚踏组件,动臂部件设有上扶手,方便操作人员进出驾驶室。0011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
11、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的履带式滑移转发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发明的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发明的履带式滑移转发装载机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本发明工作装置运动过程轨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动臂1、摇臂2、连杆3和动臂油缸4,摇臂2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上侧和动臂1后端铰接于A、B两点,连杆3两端分别与和动臂1中部和车架4上侧铰接于C、D两点,动臂油缸5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下侧和。
12、动臂1中部铰接于E、F两点,摇臂2长度短于连杆3长度,动臂1、摇臂2、连杆3和动臂油缸4构成多杆机构。动臂1包括对称设置在整机两侧的动臂部件11、动臂连接部件12,动臂部件11通过前端的动臂连接部件12固定连接成动臂1;摇臂2包括对称分布在整机两侧的摇臂部件21、摇臂连接部件22,摇臂部件21通过摇臂连接部件22固定连接成摇臂2;动臂部件11、动臂连接部件12、臂部件21、摇臂连接部件22连接构成稳固的动臂矩形框架,动臂油缸5设置在动臂矩形框架两侧,动臂油缸5的伸缩驱动动臂1的提升和降落。0018如图1、图2所示,以履带或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为水平轴X,以垂直穿过图1的履带驱动轮6中心或图2的后。
13、驱动轮9中心为垂直轴Y,以X轴、Y轴的交点为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摇臂2的两个铰接点A和B以及连杆3的两个铰接点C和D在水平方向上均位于履带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履带驱动轮6中心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后驱动轮9中心的后侧,即Y轴的左侧,铰接点A和C点在分布在车架5上侧,铰接点A至车架4底边距离H1、C点到车架4底边距离H2均大于车架高度H的3/4,E点设置在车架4下端,E点到车架4底边距离H3小于车架高度H的1/4,且E点位于A点前下侧、C点后下侧;B点位于A点后上侧,D点位于A点前上侧,且位于C点后上侧。当动臂油缸5处于收缩状态时,动臂1处于说明书CN101956406A3/3页5最低位置;当动臂。
14、油缸5活塞杆伸出通过铰接点F推动动臂1绕B点转动提升时,铰接点F绕铰接点E、铰接点B绕铰接点A逆时针转动,铰接点D绕铰接点C顺时针转动。0019摇臂2两个铰接点A和B之间的距离为AB,连杆3两个铰接点C和D之间的距离为CD,铰接点B和D之间的距离为BD,铰接点A和C之间的距离为AC,令AB为基准长度L,则12LCD13L,LBD11L,15LAC16L。如图4所示,前述的各铰接点距离的比例关系,可确保动臂1提升过程中,与动臂1前端铰接的铲斗8运动轨迹接近直线,并且没有出现拐点,运动流畅,不会出现物料撒落的现象。动臂1前端向内弯曲,设置在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履带前引导轮7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前驱动轮10的内侧,避免动臂1与装载机履带或轮子发生干涉。动臂连接部件11上设有脚踏13,动臂1前侧设有扶手14,便于操作人员进出驾驶室。002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1956406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6406A2/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56406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