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64286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5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23428.1

申请日:

2011.05.13

公开号:

CN102777403A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D 27/00申请公布日:201211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7/00申请日:20110513|||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7/00

主分类号:

F04D27/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亢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风扇系统包括若干风扇电路,每一风扇电路包括一连接器、一延时电路、一开关电路和一控制电路。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路相连,电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相连。该延时电路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还连接该开关电路。上述发明风扇系统通过该启动电路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从而避免了若干风扇电路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风扇系统, 包括若干风扇电路, 每一风扇电路包括 : 一连接器 ; 一连接一风扇的控制电路, 用于根据来自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连 接器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工作状态 ; 一延时电路, 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 所述延时电路用于控制从该连接器的电源 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输出一导通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至少两个风扇电路 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不相同 ; 一开关电路, 与该延时电路相连,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接收延时电路的导通信号, 并用于 在接收到该导通信号后将来自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该控制电路以启动对应 的风扇。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 该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一电容, 该 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电容接地, 另一端连接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风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 该开关电路包括第二电阻、 第一和第二 场效应管 ; 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电阻和该电容之间的节点相连, 源极接地, 漏极通过 第二电阻连接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 还直接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 ; 第二场效应管的 漏极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 源极连接该控制电路的电压输入端。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风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 第一场效应管为 N 沟道场效应管, 第二 场效应管为 P 沟道场效应管。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风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 该导通信号为一高电平信号。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风扇系统, 其特征在于 : 若干风扇电路中至少一风扇电路的第 一电阻和电容的值的乘积与其他风扇电路的不相同。

说明书


风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风扇系统。背景技术 一般服务器的风扇系统包括 4 或 5 个风扇, 每个风扇在转速为全速时所消耗的电 流大于 1A。 在服务器系统开启的瞬间, 所有风扇均全速工作, 此时至少得消耗 12V 系统电源 的 4A 以上的电流, 导致系统电源供电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使得若干风扇不在同一时间开始全速工作的风扇系统。 一种风扇系统, 包括若干风扇电路, 每一风扇电路包括一连接器、 一延时电路、 一 开关电路和一控制电路 ; 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路相连, 电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与该控 制电路相连 ; 该控制电路, 连接一风扇, 用于通过来自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连 接器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工作状态 ; 该延时电路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 还连接该开关电路, 该延时电路用于控制从 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输出一导通信号至该开关电路的时刻之 间的时间间隔 ; 该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该导通信号后将来自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该 控制电路。
     上述风扇系统通过该延时电路和该开关电路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 从而避免了 若干风扇电路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 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风扇系统与主板上的接口相连的方框图。 图 2 为图 1 的风扇系统中的风扇电路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风扇系统 接口 风扇电路 连接器 控制电路 延时电路 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 电阻 电容 3 100 40 20 70 80 50 60 Q1、 Q2 R1、 R2 CCN 102777403 A说明书2/3 页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请参考图 1, 本发明风扇系统 100 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若干风扇电路 20, 每一风扇电路 20 均对应与主板 (图未示) 上的一接口 40 相连。每一风扇电路 20 包括一连接器 70、 一延时 电路 50、 一开关电路 60 和一控制电路 80。该连接器 70 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 路 80 相连, 电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 60 与该控制电路 80 相连。该延时电路 50 与该连接 器 70 的电源引脚相连, 还连接该开关电路 60。该控制电路 80 连接一风扇 (图未示) 。
     该连接器 70 用于连接主板的接口 40。该延时电路 50 用于控制从该连接器 70 的 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 50 输出一导通信号至该开关电路 60 的时刻之间的时 间间隔。该开关电路 60 用于在其导通状态下将来自该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 该控制电路 80。 该控制电路 80 用于根据来自该连接器 70 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 连接器 70 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转速。
     请参考图 2, 该延时电路 50 包括电阻 R1 和电容 C, 电阻 R1 的一端通过电容 C 接地, 另一端连接该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该开关电路 60 包括电阻 R2、 场效应管 Q1 和 Q2, 其中 场效应管 Q1 为 N 沟道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 Q2 为 P 沟道场效应管。场效应管 Q1 的栅极与电 阻 R1 和电容 C 之间的节点相连, 源极接地, 漏极通过电阻 R2 连接该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 还直接与场效应管 Q2 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 Q2 的漏极与该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相连, 源 极连接该控制电路 80 的电压输入端。该控制电路 80 的电路连接关系与现有的主板风扇的 电路连接关系一样, 由于为现有技术, 故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 假设该风扇系统 100 包括三个风扇电路 20。
     当服务器系统开机时, 主板通过每一接口 40 输出一 +12V 电压至每一风扇电路 20 的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 使得该 +12V 电压通过电阻 R1 给电容 C 充电, 经过一时间段后, 电 容 C 的电压被充电至等于场效应管 Q1 的开启电压, 此时, 该延时电路 50 输出一高电平电压 的导通信号至场效应管 Q1 的栅极以导通场效应管 Q1, 从而使场效应管 Q2 的栅极下拉接地, 即此时场效应管 Q2 的栅极所接收的电压为低电平, 则场效应管 Q2 导通, 从而使得该 +12V 电压通过场效应管 Q2 输入该控制电路 80, 此时风扇电路 20 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
     假设三个风扇电路 20 的电阻 R1 和电容 C 的乘积值分别为 F1、 F2 和 F3 (其中乘积 值 F1 最小, 乘积值 F3 最大) , 对应地, 三个风扇电路 20 从该连接器 70 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 时刻至该开关电路 60 导通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 T1、 T2 和 T3, 则根据 RC 回路的延 时参数可知, 时间间隔 T1 最小, 时间间隔 T3 最大, 也就是说, 电阻 R1 和电容 C 的乘积值为 F1 的风扇电路 20 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阻 R1 和电容 C 的乘积值为 F1 的 风扇电路 20 才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 最后开始工作的是电阻 R1 和电容 C 的乘积值为 F3 的风扇电路 20。
     由上述可知, 将若干风扇电路 20 中的电阻 R1 和电容 C 的乘积设置为不同值即可 使得每一风扇电路 20 中的电容 C 被充电至大于场效应管 Q1 的开启电压的时间不同, 进而 使得若干风扇电路 20 的控制电路 80 接收到 +12V 电压的时间亦不相同, 即可使得对应的风扇不会同时开始工作。
     当然, 亦可将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风扇电路 20 中的电阻 R1 及电容 C 的乘积 设置为一第一值, 其他风扇电路 20 中的电阻 R1 及电容 C 的乘积则设置为不同于第一值的 第二值或互不相同, 此时, 对应于第一值的风扇电路 20 中的控制电路 80 将同时接收到 +12V 电压, 其他风扇电路 20 中的控制电路 80 将在另一时刻同时接收到 +12V 或在互不相同的时 刻接收到 +12V, 如此同样可避免全部的风扇在同一时刻启动。
     上述风扇系统 100 通过该延时电路 50 和该开关电路 60 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 20, 从而避免了若干风扇电路 20 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 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

风扇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风扇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风扇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扇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扇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740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CN102777403A*CN102777403A*(21)申请号 201110123428.1(22)申请日 2011.05.13F04D 27/0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吴亢(54) 发明名称风扇系统(57) 摘要一种风扇系统包括若干风扇电路,每一风扇电路包括一连接器、一延时电路、一开关电路和一控制电路。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路相连,电。

2、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相连。该延时电路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还连接该开关电路。上述发明风扇系统通过该启动电路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从而避免了若干风扇电路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风扇系统,包括若干风扇电路,每一风扇电路包括:一连接器;一连接一风扇的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来自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连接器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工作状态;一延时电路,与该连接器的。

3、电源引脚相连,所述延时电路用于控制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输出一导通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至少两个风扇电路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不相同;一开关电路,与该延时电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接收延时电路的导通信号,并用于在接收到该导通信号后将来自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该控制电路以启动对应的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一电容,该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电容接地,另一端连接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开关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一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电阻和该电容之间的节点相连,源极接地。

4、,漏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还直接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相连,源极连接该控制电路的电压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场效应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通信号为一高电平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风扇电路中至少一风扇电路的第一电阻和电容的值的乘积与其他风扇电路的不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77403 A1/3页3风扇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风扇系统。背景技术0002 一般服务器的风扇系统包括4或5个。

5、风扇,每个风扇在转速为全速时所消耗的电流大于1A。在服务器系统开启的瞬间,所有风扇均全速工作,此时至少得消耗12V系统电源的4A以上的电流,导致系统电源供电不稳定。发明内容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使得若干风扇不在同一时间开始全速工作的风扇系统。0004 一种风扇系统,包括若干风扇电路,每一风扇电路包括一连接器、一延时电路、一开关电路和一控制电路;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路相连,电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相连;该控制电路,连接一风扇,用于通过来自该连接器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连接器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工作状态;该延时电路与该连接器的电源。

6、引脚相连,还连接该开关电路,该延时电路用于控制从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输出一导通信号至该开关电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该导通信号后将来自该连接器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该控制电路。0005 上述风扇系统通过该延时电路和该开关电路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从而避免了若干风扇电路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附图说明0006 图1为本发明风扇系统与主板上的接口相连的方框图。0007 图2为图1的风扇系统中的风扇电路的电路图。000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风扇系统100接口40风扇电路20连接器70控制电路80延时电路50开关电路60场效应管Q1、。

7、Q2电阻R1、R2电容C说 明 书CN 102777403 A2/3页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0009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本发明风扇系统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若干风扇电路20,每一风扇电路20均对应与主板(图未示)上的一接口40相连。每一风扇电路20包括一连接器70、一延时电路50、一开关电路60和一控制电路80。该连接器70的控制引脚和侦测引脚与该控制电路80相连,电源引脚通过该开关电路60与该控制电路80相连。该延时电路50与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相连,还连接该开关电路60。该控制电路80连接一风扇(图未。

8、示)。0010 该连接器70用于连接主板的接口40。该延时电路50用于控制从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延时电路50输出一导通信号至该开关电路60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开关电路60用于在其导通状态下将来自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的电压提供给该控制电路80。该控制电路80用于根据来自该连接器70的控制引脚的转速控制信号和该连接器70的侦测引脚的转速侦测信号控制该风扇的转速。0011 请参考图2,该延时电路50包括电阻R1和电容C,电阻R1的一端通过电容C接地,另一端连接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该开关电路60包括电阻R2、场效应管Q1和Q2,其中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场效应管,场效应管Q2。

9、为P沟道场效应管。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和电容C之间的节点相连,源极接地,漏极通过电阻R2连接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还直接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相连,源极连接该控制电路80的电压输入端。该控制电路80的电路连接关系与现有的主板风扇的电路连接关系一样,由于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0012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假设该风扇系统100包括三个风扇电路20。0013 当服务器系统开机时,主板通过每一接口40输出一+12V电压至每一风扇电路20的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使得该+12V电压通过电阻R1给电容C充电,经过一时间段后,电容C的电。

10、压被充电至等于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此时,该延时电路50输出一高电平电压的导通信号至场效应管Q1的栅极以导通场效应管Q1,从而使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下拉接地,即此时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接收的电压为低电平,则场效应管Q2导通,从而使得该+12V电压通过场效应管Q2输入该控制电路80,此时风扇电路20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0014 假设三个风扇电路20的电阻R1和电容C的乘积值分别为F1、F2和F3(其中乘积值F1最小,乘积值F3最大),对应地,三个风扇电路20从该连接器70的电源引脚刚上电的时刻至该开关电路60导通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1、T2和T3,则根据RC回路的延时参数可知,时间间。

11、隔T1最小,时间间隔T3最大,也就是说,电阻R1和电容C的乘积值为F1的风扇电路20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一段时间后,电阻R1和电容C的乘积值为F1的风扇电路20才开始控制该风扇全速工作,最后开始工作的是电阻R1和电容C的乘积值为F3的风扇电路20。0015 由上述可知,将若干风扇电路20中的电阻R1和电容C的乘积设置为不同值即可使得每一风扇电路20中的电容C被充电至大于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的时间不同,进而使得若干风扇电路20的控制电路80接收到+12V电压的时间亦不相同,即可使得对应的风说 明 书CN 102777403 A3/3页5扇不会同时开始工作。0016 当然,亦可将其中两个或者两。

12、个以上的风扇电路20中的电阻R1及电容C的乘积设置为一第一值,其他风扇电路20中的电阻R1及电容C的乘积则设置为不同于第一值的第二值或互不相同,此时,对应于第一值的风扇电路20中的控制电路80将同时接收到+12V电压,其他风扇电路20中的控制电路80将在另一时刻同时接收到+12V或在互不相同的时刻接收到+12V,如此同样可避免全部的风扇在同一时刻启动。0017 上述风扇系统100通过该延时电路50和该开关电路60先后导通若干风扇电路20,从而避免了若干风扇电路20同时全速工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使得系统电源更稳定。说 明 书CN 102777403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7403 A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740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