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用门的锁定装
置,其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能够以很小的操作力可靠地强制解除门
的锁定状态,且很容易施工。
本发明中作为用来解决上述课题的装置,具备了包含有用来将锁
定切换构件朝向预定方向弹压的弹簧构件、及会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
抵抗该弹簧构件的弹压力且朝向与该弹压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的电磁
线圈的锁定驱动装置;在该锁定驱动装置的电磁线圈没有通电的状态
下,会通过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来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被切换到将
车辆用门保持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位置,而在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
电磁线圈通电的状态下,会通过其电磁驱动力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
压力来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被切换到允许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的非锁
定位置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构造是:其具备有可转动地设置在
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的切换柄、以及设置在比该切换柄的转动端
部更接近其转动中心轴的位置,且会与该切换柄一体地转动的锁定解
除操作部;伴随着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会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释
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强
制使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朝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移动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
移动。
在这种构造中,在锁定解除操作部是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中,锁
定切换构件并不受到该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限制,所以该锁定切换构件
会根据该驱动装置的通电线圈的通电状态来进行位置切换。也就是
说,锁定切换构件,通过让通电线圈通电,则以其电磁驱动力来将其
切换到非锁定位置,另一方面,在切断通电线圈的通电时,则会通过
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将其切换到锁定位置。
例如,在由于停电而不能让通电线圈通电的情况,上述锁定切换
构件会通过上述弹压力被保持在锁定位置,而不能通过驱动装置来进
行车辆用门的锁定解除,可是在这种情况,只要以手动方式旋转操作
切换柄来使锁定解除操作部从上述释放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即
可。通过这种操作方式,锁定解除操作部就会抵抗上述弹簧的弹压力
而强制性地使锁定切换构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由于解除了上述锁
定,在这种状态下就能够以手动方式开启车辆用门而脱出到车辆外。
并且,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是与上述切换柄一体地旋转,所以不
像现有装置需要缆索等的力量传达媒介体,通过上述切换柄的操作就
能够可靠地解除锁定。
并且,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位于比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接近其
转动中心轴的位置,由于其转动半径比该转动端部更小,只要握住上
述切换柄的转动端部将其转动操作,即使用较小的操作力,也能够以
很大的力量使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移动,通过其移动就能够抵抗弹簧
构件的弹压力而可靠地将锁定切换构件切换操作到非锁定位置。
该切换柄与锁定解除操作部设置在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并不像
现有的构造需要缆索的引绕作业,也让车辆内的作业简单化。特别是,
其具备有用来固定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框架,且在该框架中是可转动
地支承着上述切换柄,如此一来,在对车辆进行组装时,就能够与上
述驱动装置一体地处理上述切换柄及锁定解除操作部,让施工作业更
加简化。
上述切换柄,优选是在与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
相交的方向的轴周围转动。通过这种构造,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机构,
就可以将上述切换柄的转动动作变换成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锁定解除动
作(朝向与锁定切换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动作)。
并且,在这种构造中,如果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设置在上述切
换柄的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即使是些许的柄操作力,也可以将很
大的锁定解除操作力施加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于是,就可以更减小切
换柄所需要的操作力。
对于可通过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来进行锁定切换构件的操作方
面,例如,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设置相对于其移动方向是朝略垂直相
交的方向突出的被操作部,该被操作部通过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被
按压操作到非锁定位置侧。通过这种构造,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隔着
上述被操作部而位于与非锁定位置相反的侧边,所以在用驱动装置的
电磁驱动力来将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时,上述锁定解
除操作部就不会造成妨碍。
特别是,如果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释放位置设定在该锁定解
除操作部离开上述被操作部的位置,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位于该释放位
置的状态下,就可以可靠地避免该锁定解除操作部对锁定切换构件的
平常的位置切换动作(用驱动装置的电磁驱动力所进行的位置切换动
作)所造成的不好的影响。
如上所述,在让从锁定切换构件朝向与其移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
的方向突出的被操作部接受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的情况,其操作力
会产生将距离锁定切换构件的中心轴的距离作为半径的力矩,而在锁
定切换构件容易产生所谓的拗弯的现象,可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上在
相对于其移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设置朝向与上述被操作部的突
出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被导引部,并且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
近,设置与上述被导引部卡合且将该被导引部及锁定切换构件导引向
正常的作动方向的导引部,通过其导引作用就可以保证锁定切换构件
的顺利的动作(位置切换动作)。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还具备有可卡止脱离地将上述切换柄卡止在
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及将上述锁
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的柄定位装置。
通过这种构造,通过在上述各位置来卡止切换柄,则可以正确地
进行对上述解除位置及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定位,而可
以防止切换柄的操作不良的情形(例如转动操作量的不足)。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具备有用来检测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已经被
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解除操作检测装置。通过这种解除操作检
测,就可以防止虽然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将锁定切换构件强制切换到非
锁定位置,却延误再开始进行车辆的运转这样的不好的情形。
作为该解除操作检测装置,最好是包含有:设置在上述切换柄的
转动中心轴的附近的检测用开关、以及设置成会与上述切换柄及锁定
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转动,在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
除位置时具有用来切换操作上述检测用开关的形状的开关操作构件。
通过这种构造,仅以设置与切换柄一体转动的开关操作构件的简单构
造,就能够可靠地与其切换柄的操作位置连动来进行上述检测用开关
的导通切断操作。
而除了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之外,还具备有不论上述锁定解除
操作部的位置如何,都可直接检测出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切换位置的
锁定检测装置,如果让该锁定检测装置与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一并
存在,在通过上述锁定检测装置来检测出锁定切换构件位于非锁定位
置时,就能够可靠地判别出是采用切换柄的手动操作或是采用驱动装
置的电磁驱动力。
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也可以直接作用在车辆用门来限制其开闭动
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限制。例如,具备有:会追随上述车辆用门的
开闭动作而运动,且在上述车辆用门到达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会到达
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连动构件,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锁定位置也可以
是该锁定切换构件被设定在将上述连动构件保持在上述完全关闭对应
位置的位置。
上述切换柄,也可以从车辆外部来操作,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内部。
在后者的情况,该切换柄,是在立起于车内侧的位置与倒下于车内侧
的位置之间转动操作,优选在其立起位置是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
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在倒下位置是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
上述释放位置。
通过这种构造,在平常状态,也就是将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释
放位置的状态下,切换柄是位于倒下位置所以在车内不会造成影响。
而当把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来强制解除锁定时,上述
切换柄是位于立起位置,所以一眼就可以从柄的所在位置确认出该强
制解除状态。
一般来说,虽然上述锁定装置通常是与用来开闭驱动车辆用门的
开闭驱动装置一起设置在车辆用门的更上侧的位置,而在这种情况,
通过将切换柄的倒下位置设定在该切换柄向下倒置的位置,这样即使
是身高较矮的人也可以毫无障碍地操作切换柄。
本发明除了在车内操作的切换柄之外,也可以从车外附加上用来
手动操作锁定切换构件的装置。例如,其具备有:与上述锁定解除操
作部分开设置,会在释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
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将该锁定切换构件强制性地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锁
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副锁定解除操作部、以及接受在车辆外部的操
作而使上述副锁定解除操作部在上述释放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
动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以弹簧的力量来将锁定切换构件保持在锁定位
置,且通过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将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
之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在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设置了切换柄、以及
比该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靠近转动中心轴的锁定解除操作部,且让两
者一体地转动,伴随着上述切换柄的转动操作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抵抗上述弹簧的弹压力而强制性地使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移动到非锁定
位置,所以会有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能够以很小的操作力可靠地强
制解除门的锁定状态的效果。而在使用上述切换柄的机构中,不需要
进行车辆内的缆索等的引绕作业,施工也会变得较容易。
【发明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面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这里所示的实施方
式,是用来锁定拉门式的车辆用门的构造,而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也
可以有效地适用于其他形式的门,例如推门式或摺叠门式的门的锁
定。
图1是显示单一的拉门10是在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该拉门10
是以可朝开闭方向(图的左右方向)滑动地悬挂于车辆侧的状态被支承
着。
具体来说,在上述车辆侧的拉门10的上端,固定有朝上方突出的
多个托架12,在各托架12上安装有可在水平轴周围旋转的门滑轮14。
另一方面,在构造物侧(例如铁路车辆的侧壁),把延伸于拉门的开闭
方向的导轨16固定在各拉门10的上方的位置,在该导轨16上载置着
可转动的上述各门滑轮14。通过该门滑轮14的运行,让拉门10全体
可朝开闭方向滑动。
突片13从上述拉门10的上端朝上方突出,而对应在构造物侧的
预定位置上设置有由限位开关所构成的关门开关15,通过让上述突片
13来按压操作该关门开关15将其切换成导通状态,则可检测出拉门
10已经关闭。
在上述导轨16的更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来使拉门10开闭的开
闭驱动装置20。
该开闭驱动装置20具备有驱动源也就是马达22,在其输出轴上固
定有主动滑轮23,并且在从该主动滑轮2 3朝向导轨16的长轴方向偏
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可旋转的从动滑轮24,在两滑轮23、24之间套有循
环式的皮带26。而且如图2所示,在上述皮带26的下侧部分上通过连
结构件28而连结着拉门10的托架12。
于是,伴随着通过上述马达22的输出来旋转驱动主动滑轮23,从
而来回驱动套在两滑轮23、24之间的皮带26,让连结于该皮带26的
拉门10被驱动向开闭方向。
在本发明中,无论开闭驱动装置20或门支承装置的具体构造如
何,都可以适用于例如将左右拉门朝向互相相反的方向同时滑动驱动
的构造。
该拉门10的锁定装置30,是设置在门端(在图1中是拉门10的右
端)附近位置的正上方。该锁定装置30可切换到将上述拉门10锁定在
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状态与释放拉门10的非锁定状态。
如图3~图5所示,上述锁定装置30具备有垂直方向的安装板32,
是以省略图示的螺栓等将该安装板32固定在构造物侧。
在上述安装板32的预定部位(在图3中左侧下部),是固定着由其
前侧面(在图5中是右侧面)朝前方(车内内侧)突出的支轴34,在该支
轴34上是支承有可在该支轴34周围转动的转动构件36。详细来说,
在转动构件36的中间部分是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是以嵌合着该贯穿
孔与上述支轴34的状态来让固定轮35被安装在支轴34的前端部。
在上述转动构件36的下端部,成两股状地形成左右一对的叉部
36a、36b,在这些叉部36a、36b之间形成有卡合沟36c。该卡合沟36c
成为朝下开放的大致逆U字型。
相对的,在拉门10的门端附近部分的上端,固定有朝上方突出的
托架17(图5),且卡合销轴18是从该托架17朝前方(在图5中是右方)
突出。
该卡合销轴18,如图3所示,具有可从上述两叉部36a、36b的
前端部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地伸入上述卡合沟36c内的直径,当上述拉
门10位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位于图3的实线位置,伴随着拉门10从该
完全关闭位置朝向开启方向移动而朝图3的左方移动(同图的两点虚
线)。而且当上述拉门10位于上述完全关闭位置的附近区域时(当卡合
销轴18位于图3的实线位置与两点虚线位置之间的区域时),该卡合
销轴18实际上会伸入上述卡合沟36c内(也就是可以卡合)。
并且,把上述卡合沟36c及两叉部36a、36b的形状设定成,在该
卡合状态下,伴随着拉门10的开闲移动(也就是卡合销轴18水平移
动),让转动构件36在支轴34周围转动。于是,转动构件36,在拉门
10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位于图3的实线所示的转动角度位置(直立位
置),会从该位置伴随着拉门10的开启而朝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到
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转动角度位置(卡合销轴18从卡合沟36c脱离
的倾斜位置)。
在上述安装板32上的偏离于上述支轴34的部位(在图3的右侧上
部),固定有不同于上述支轴34的其他支轴(支承构件)38。该支轴38
也是从安装板32的前面部朝前方(车内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分安装有
锁定臂40。
详细来说,在锁定臂40的其中一方的端部(基端部)形成有具有圆
形的贯穿孔的筒部40a,在将该筒部40a嵌合在上述支轴38的外侧的
状态下,在该支轴38上安装着固定轮42,通过该构造让锁定臂40的
基端部(筒部40a)可在支轴38周围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支轴38。
在上述筒部40a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线圈弹簧44。该螺旋线圈弹簧
44的其中一端被固定在突出设置于上述锁定臂40的背面的销轴40b
上,另一端被固定在突出设置于安装板32的前面部的销轴32b上,通
过该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而让上述锁定臂40被弹压向从前方看来
是逆时针转动(图3的逆时针转动)的方向。
在锁定臂40的另一方的端部(前端部)上,可在前后方向的轴周围
可旋转地安装有卡合用滚子48。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轴部46是从
锁定臂40的背面(后侧面)朝后方(在图4中是上方)突出,在该轴部46
上可旋转地嵌装着上述卡合用滚子48。
相对的,在上述转动构件36的上半部成两股状地形成了左右一对
的叉部36d、36e,上述卡合用滚子48可伸入到两叉部36d、36e
之间。
其中一方的叉部36 d的内侧面是作为上述卡合用滚子48的导引
面36f。另一方的叉部36e,其前端部是弯曲成钩状,该钩状部分的
前端面是可与上述卡合用滚子48抵接的抵接面36g。
具体来说,在转动构件36位于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的
状态下,卡合用滚子48抵接(同图两点虚线)在导引面36f的内侧(叉
部36d的根部)端部,伴随着转动构件36从该位置朝向同图中逆时针
旋转的方向(拉门10朝向完全关闭位置移动的方向)的转动,上述卡合
用滚子48会在上述导引面36f上向朝向叉部36d的前端侧的方向转
动(也就是说会随着锁定臂40的转动让卡合用滚子48上升),最后在
拉门10到达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转动构件36到达图3的实线所示
的直立位置的状态),上述卡合用滚子48会被导引至抵接到图3的实
线所示的叉部36e的前端的抵接面36g的位置(完全关闭对应位
置),以此设定转动构件36的形状。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动构件36及锁定臂40是可
追随拉门10的开闭动作而运动的连动构件。
在图例中,上述的抵接面36g具有稍微大于卡合用滚子48的半径
的曲率半径的圆弧面。各构件的配置设定成,上述支轴38位于卡合用
滚子48抵接于其抵接面36g的部位(抵接点)P的转动构件36的转动
切线方向(在图例中是水平方向)的延长线L(图3的一点虚线)上,在
该状态下的锁定臂40的位置(图3实线所示的位置)相当于对应于拉门
10的完全关闭位置的“完全关闭对应位置”。在该位置中,锁定臂40
位于转动构件36的抵接面36g与支轴38之间而阻止转动构件36朝向
开启拉门的方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虽然上述锁定臂40会由于本身的重量及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
而被弹压向图3的逆时针旋转方向(卡合用滚子48下降的方向),而如
果转动构件36到达到图3所示的两点虚线的倾斜位置,卡合用滚子48
会被夹在该转动构件36的两叉部36d、36f之间,而让卡合用滚子
48不能再继续下降(锁定臂40不能朝图3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该倾斜位置会成为转动构件36的转动极限位置。而且,
在该倾斜位置,转动构件36的卡合沟36c是朝斜下方开放,该卡合沟
36c可让上述拉门10侧的卡合销轴18进入,以此设定了转动构件36
的形状。
该锁定装置具备有锁定切换机构50,该锁定切换机构50包含有锁
定切换销轴(锁定切换构件)56,该锁定切换构件56通过在其轴方向
(前后方向)上移动,而可切换到:将上述锁定臂40保持在上述完全关
闭对应位置(也就是将拉门10锁定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位置、以及
释放锁定臂10(也就是允许拉门10的开闭动作)的非锁定位置。
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 6的锁定位置,如图3~图5所示,是上述销
轴56突出于位于上述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锁定臂40的正下方的位
置,通过让锁定切换销轴56存在于该锁定位置,而会阻止锁定臂40
从上述锁定位置朝下转动。相对的,非锁定位置,是上述锁定切换销
轴56从上述锁定位置后退到不会影响到上述锁定臂40的程度的位
置,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该非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则允许上述锁定
臂40朝下转动。
锁定切换机构50具备有以电磁驱动力来切换上述锁定切换销轴
56的位置的螺线管装置(锁定驱动装置)58,该螺线管装置58是被固
定在框架上。如图6~图8所示,该框架具有顶板52、侧板53、及支
承框54。
顶板52朝略水平方向延伸,在其下面部固定有上述螺线管装置58
的主体。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支承板部32a从上述安装板32的上
端朝向车内侧突出,上述顶板52的端部以接合该支承板部32a的状态
而固定住。藉此,让锁定切换机构50全体被悬挂支承在安装板32侧,
成为被配置在比安装板32更靠近车内侧的状态。
侧板53被设置在朝向上述锁定臂40等的位置,并被固定在上述
顶板52的下面部。在该侧板53的略中央部设置有销轴插通孔53a,且
在同孔部53a内是以可朝轴方向移动的状态穿过上述锁定切换销轴
56。支承框54,是与上述侧板53并排配置,是以围绕着上述螺线管装
置56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上述顶板52上。
如图9所示,上述螺线管装置58具备有会朝前后方向伸缩动作的
插棒式铁心60,在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前端部以与其同轴配置方式连
结着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
锁定切换销轴56,在其后部是具有大直径的凸缘部56b,在该凸
缘部56b的表面背面分别固定有环状的缓冲材料56c、56d。并且,
连接板部56a从该凸缘部56b起朝后方突出。
相对的,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前端部形成用来夹入上述连接板部
56a的两股状,在该夹入状态,销轴64朝直径方向贯穿该插棒式铁心
60及连接板部56a。通过该构造,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以销轴64作
为中心且可摆动的状态被连结在插棒式铁心60。
在螺线管装置58的前部设置有用来包围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根
部部分的套筒66,在其内侧装填有压缩线圈弹簧62。这种压缩线圈弹
簧62,在压缩状态下位于上述凸缘部56b与螺线管装置58的主体前面
部之间,通过该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力让插棒式铁心60及锁定切换
销轴56被弹压向突出于锁定位置侧(在图9中是左侧)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螺线管装置58的主体中内藏有省略图示的电磁线
圈。该电磁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使电磁驱动力作用在上述插棒式铁心
60上,抵抗上述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使插棒式铁心60及锁定
切换销轴56缩回非锁定位置侧(在图9中是右侧)。
于是,在这种锁定切换机构50,在上述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的状
态下,通过上述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上述凸缘部56b的表面侧
缓冲材料56c会抵接在侧板53,并且销轴主体会从侧板53被保持在突
出于锁定臂40侧的位置也就是锁定位置(图9的实线位置),另一方
面,当上述电磁线圈通电时,通过其电磁力,会让上述凸缘部56b的
内侧缓冲材料56d抵接到套筒66的前端,并且销轴主体会后退到缩回
侧板53的插通孔53a内的位置也就是非锁定位置(图9的两点虚线位
置)。
接下来,针对该锁定切换机构50的锁定检测装置来加以说明。
在上述支承框54的底壁部上,是通过小螺钉67固定托架68。该
托架68形成音叉状,让左右一对的支承壁68a、68b从上述小螺钉67
的固定部分朝上方延伸(图7),各支承壁68a、68b位于上述螺线管装
置58的左右两侧边。而且,在其中一方的支承壁68a上固定有锁定检
测开关70,并且在另一方的支承壁68b上固定有解除操作检测开关
72(详细情形后面会叙述)。
上述锁定检测开关70,是用来检测锁定切换销轴56是否被切换到
锁定位置的机构,在图例中是由限位开关所构成,具有从其主体朝下
方垂下的接触头。详细来说,可升降的滚子支承体77是从开关主体垂
下,在该滚子支承体77的下端部可旋转地安装有接触滚子78。
相对的,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凸缘部56b的左右两侧部被切成
平面状,在该平面部分上分别如图10所示固定有托架74、76。
其中托架74具有:从上述凸缘部56b的侧部朝下方延伸,且在其
下端位置朝外侧延伸且伸入到上述锁定检测开关70的下方的开关操作
部74a,而在该开关操作部74a的外侧端部形成有朝向斜下方的倾斜面
74b。
而如图6的实线所示,在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到锁定位置的状
态,通过一体地让上述开关操作部74a前进,让接触滚子78滚到该开
关操作部74a上,藉此让滚子支承体77上升来让锁定检测开关70切
换到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如图6的两点虚线所示,当锁定切换销轴
56后退到非锁定位置时,则通过一体地让开关操作部74b后退且让接
触滚子78滚落到其端部倾斜面74b上,则滚子支承体77会下降让锁
定检测开关70切换到切断状态。
接下来对用来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导引至其正规的作动方向的
机构来加以说明。
上述托架76从凸缘部56b的侧部向下方延伸,且伸入到凸缘部56b
的下方从正面来看基本上为L字型,销轴状的被导引部76a是从其下
部朝向下方突出。相对的,在上述支承框54与托架68的底壁部设置
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孔80。该导引孔80具有与上述被导引部76a
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宽度,是从上方让上述被导引部76a嵌入到该被导
引孔80内。
通过该构造,被导引部76a的移动方向会被限制在沿着导引孔80
的前后方向,藉此把上述被导引部78及锁定切换销轴56导引到正规
的作动方向(轴方向)。
并且,在该锁定切换机构50,作为其特征,设置有在停电等的紧
急时期,通过在车内的手动操作来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切换到
非锁定位置的装置。针对该装置合并参照图11~图14来加以说明。
概略来说,被操作片76b是从固定在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
76朝向切换柄86侧朝向侧边突出,另一方面,在其附近处,将与上述
锁定切换销轴56的作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的支轴84当作中
心,让可转动的切换柄86被支承在上述框架的支承框54上,且设置
有与该切换柄86一体地转动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而且,通过在车
内的区域将上述支轴84作为中心来转动操作上述切换柄86,让锁定解
除操作滚子94会在图11及图13的实线所示的释放位置与同图两点虚
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在该锁定解除位置按压操作上
述被操作片76b,则可强制性地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
位置(也就是解除锁定)。
下面来说明其具体的构造,套筒90是朝向与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
的作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在图11是上下方向)贯穿上述支承框
54,而上述支轴84则是可在其本身轴周围可转动地被插穿在该套筒90
内。
在该支轴84的外侧端部(距离螺线管装置58较远的端部),形成
有直径比轴主体部分更小的螺栓轴部84a,在该螺栓轴部84a与上述轴
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段部84b。另一方面,在切换柄86的基端部设置
有贯穿于板厚方向的贯穿孔,在将上述螺栓轴部84a插穿在该贯穿孔
的状态下通过将螺母89锁在该螺栓轴部84a上,将切换柄86夹在该
螺母89与上述段部84b之间,让该切换柄86与支轴84能一体转动地
被缔结在一起。
在支轴84的内侧端部(接近螺线管装置58的端部),固定有开关
操作盘型凸轮92,并且让滚子支轴93从该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朝向
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在该滚子支轴93上可旋转地支承有上述锁定
解除操作滚子94。
该滚子支轴93的位置,是在偏离于上述支轴84的中心轴(转动中
心轴)的位置,且在其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且被设定在满足下面的
条件的位置。
(a)如图11及图12的实线所示,通过把切换柄86操作到倒下在
下侧的位置(倒下位置),则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会如图11及图13实
线所示被切换到释放位置。该释放位置,是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锁
定位置(图11及图13的实线所示的突出位置)的状态下,锁定解除操
作滚子94从固定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6b向室外
侧(在图11及图13中是偏向右侧)离开的位置。
(b)如图11及图12的两点虚线所示,通过将切换柄86操作到立
起于车内侧的位置(立起位置),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图11及
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该锁定解除位置上的上述锁定
解除操作滚子94将上述被操作部76b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按压来使锁定
切换销轴56强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图11及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
缩回位置)。
并且,在该装置中,如图11及图14所示,是通过让固定于上述
支轴84的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也就是与上述切换柄84及锁定解除
操作滚子94一体地转动的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在上述锁定解除位置
来操作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检测头,来检测出切换到该锁定解除位
置。
具体来说,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周面,形成如图14所
示具有从侧边来看大略90度的圆弧状,且在该圆弧的其中一端上形成
比该圆弧的面部更朝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突起92a。
另一方面,在上述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上,作为上述检测头,设
置有:可朝前后方向(与锁定切换销轴56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改变位
置的滚子支承片95、以及可旋转地被支承在该滚子支承片95的端部的
接触滚子96;在上述滚子支承片95上弹压力附加在用来维持上述接触
滚子96与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周面的接触的方向。
而且,当上述切换柄86位于倒下位置时,也就是说,锁定解除操
作滚子94位于解除位置时,如图11及图14的实线所示,解除操作检
测开关72的接触滚子96会接触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圆弧面,另
一方面,当把上述切换柄86操作到立起位置以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
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时,如图11及图14的两点虚线所示,让上述开
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操作突起92a按压操作上述接触滚子96,藉此来
将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并且,在该装置中,利用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附加了能将
切换柄86可卡合脱离地卡止在上述倒下位置(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
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及立起位置(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锁
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的柄定位装置。
具体来说,在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侧面的外周部(朝向
支承框54侧的侧面),如图14所示,在圆周方向隔着90度的间隔形
成有卡合凹部92b、92c。另一方面,在上述支承框54上,在上述套
筒90的侧边的位置固定有球保持器97,在该球保持器97的端部也就
是在朝向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侧边的端部,可朝向与支轴84
平行的方向改变位置且转动地保持着卡合球98,并且通过内藏于球保
持器97的线圈弹簧的弹力被按压到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侧
面。各卡合凹部92b、92c的位置被设定成:当上述切换柄86位于倒
下位置时,上述卡合球98嵌入上述卡合凹部92b,当切换柄86位于立
起位置时,上述卡合球98嵌入到上述卡合凹部92c。
而在该锁定切换机构50上,除了包含有上述切换柄86的锁定解
除机构之外,设置有即使是在车外侧的操作也可以强制性地将上述锁
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装置。然后参照图6及图15来说
明这种装置。
其概略构造是,固定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4的上端环绕在
同销轴56的上侧,被操作片74c从其上端朝上方突出,另一方面,在
顶板52的上侧以支轴100为中心设置有可旋转的滑轮102,在该滑轮
102上固定有缆索104的其中一端,并且同缆索104的另一端是被连
接在设置于车辆外部的省略图示的操作柄。而且,通过该操作柄的操
作拉上述缆索104来让上述滑轮102旋转,让设置于该滑轮102的下
面部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副锁定解除操作部)108按压操作上述被操
作片74c来强制性地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
接下来说明其具体构造,上述支轴100是从上述顶板52的上面部
起朝上方突出,在该支轴100的周围可旋转地安装有滑轮102。在该滑
轮102上固定着缆索104的其中一端,且以适当地卷绕着同缆索104
的状态将另一端拉出到车辆外部,并连接于设置于该车辆外部的紧急
操作柄。利用以上的构造构成了用来进行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
的位置切换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
滚子支轴106从上述滑轮102的下面部起朝下方延伸。另一方面,
在上述顶壁52上设置有将上述支轴100作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贯穿长孔
52a,在该贯穿长孔52a上插穿有上述滚子支轴106且同支轴106的下
端部面对顶壁52的内侧,在该下端部上可旋转地安装有锁定解除操作
滚子108。
在上述支轴100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线圈弹簧110,其中一端抵接在
上述滚子支轴106上,另一端抵接在形成于顶壁52的突起52b上,通
过该螺线圈弹簧110的弹力让滑轮102被弹压向图15的顺时针方向。
上述滚子支轴106的位置,是在偏离于上述支轴100的中心轴的
位置,且在其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且被设定在满足下面的条件的
位置。
(a)在外部操作力没有施加在上述缆索104的状态,会通过螺旋线
圈弹簧110的弹压力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切换到图6的实线及图
15所示的释放位置。该释放位置,是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锁定位置
(图6的实线所示的突出位置)的状态中,是使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
从固定于该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4c离开到靠近车
外侧(在图6中是靠近左边)的位置,也就是通过上述螺旋线圈弹簧110
的弹压力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抵压在侧板53的背面(在图6中是
右侧面)的位置。
(b)通过车辆外部的操作,来拉上述缆索104,通过让滚子支轴106
及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在贯穿长孔52a的圆弧长度部份抵抗螺旋线
圈弹簧110的弹压力而朝图1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让锁定解除操作滚
子108位于图6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该锁定解除位置,
是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将上述被操作部76b从车外侧朝向车
内侧按压来使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图1及图13的
两点虚线所示的缩回位置)的位置。
以上所说明的锁定装置30及上述开闭驱动装置20的作动,如图
16所示是用控制装置120控制的。该控制装置120具备有同图所示的
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及锁定控制装置124。
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是根据关门开关15的检测讯号或内藏于
上述马达22的编码器的输出讯号(也就是拉门开闭驱动量检测讯号),
来进行该马达22的驱动控制也就是拉门10的开闭驱动控制。
锁定控制装置124内藏有计时器,并且会接收车速开关126或上
述锁定装置30的锁定检测开关70及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输出讯
号,是以预定的时序来将控制讯号(激磁电流)输出到上述锁定装置30
的螺线管装置58来进行该螺线管装置58的电磁线圈的通电的导通或
切断的切换也就是进行锁定切换。上述车速开关126,是用来检测设置
有拉门10的铁路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在一定速度以上的机构,在该行
驶速度在一定值(例如5km/h)以上的时间点则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
状态。
接下来合并参照图17的流程图及图18与图19的时序图来说明该
控制装置120所进行的具体的控制动作及随着该控制所产生的锁定装
置30的作用。图18的时序图是显示根据后述的计时器的时序来进行
锁定控制,图19的时序图则是显示根据后述的车速讯号的切换时序来
进行锁定控制,在都不行时用手动方式来进行强制锁定解除的情况,
也就是说,是显示切换柄86倒下到倒下位置且锁定切换机构50的锁
定解除操作滚子94、108一起位于释放位置的情况。
首先,在拉门10开启的状态中,锁定切换机构50的螺线管装置
58被切换到导通状态,由于其电磁驱动力锁定切换销轴56会后退到图
4等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于是,该锁定切换销轴56与锁定
臂40不会产生干涉。
从该状态输入用来关闭拉门10的指令讯号时(图17的步骤S1),
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将控制讯号输出到开闭驱动装置20的马达22,
以预先设定的关闭驱动力F1来进行拉门10的关门驱动(步骤S2)。具
体来说,如图1所示是使主动滑轮23朝同图顺时针方向旋转来使拉门
10朝同图右方滑动。
此时,拉门10的卡合销轴18会与拉门10一体地水平移动,在完
全关闭位置附近的区域,会进入到如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位于倾斜
位置的转动构件36的卡合沟36c内。而且,从卡合销轴18伸入到该
卡合沟36c内的时间点开始,伴随着该卡合销轴18的关门方向的移动
(在图3中是向右移动)而转动构件36会开始进行朝向同图实线的直立
位置的方向(同图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于是,与该转动构件36卡合在
一起的锁定臂40,会抵抗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弹压力)而开始朝同
图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上所示进行关闭驱动,关门开关15被切换到导通状态(步骤S3
中“是”),并且,在检测出内藏于马达22的编码器的位置检测讯号
停止而拉门10停止的时间点(步骤S4中“是”),开闭驱动控制装置
122如果判断出拉门10到达终端位置(暂时关闭位置),会提升马达22
的电压而将其关闭驱动力切换到比前面的驱动力F1更大的驱动力F
1′(步骤S5)。藉此,拉门10伴随着设置在门端的弹性材料的压缩变
形而强力地被按压至终端,到达完全关闭位置。
此时,在锁定装置30中,转动构件36到达图3的实线所示的完
全直立的位置,锁定臂40会自动地被定位到其叉部36e的抵接面36
g与锁定臂40的卡合用滚子48在同图的点P抵接的完全关闭对应位
置。
如此一来,在使拉门10到达完全关闭位置之后,这次则将马达22
的电压降低来使其关闭驱动力降低到比平常的驱动力F1更低的F2,
同时,锁定控制装置74使内藏的计时器开始动作(步骤S6)。
由于在其完全关闭之后的时间点,锁定臂40维持完全关闭对应位
置,而锁定切换销轴56还在非锁定位置,所以在例如上述完全关闭位
置有衣服等的异物夹在拉门10之间的情况,如果以手动方式将开启方
向的力施加在拉门10的话,则受到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压力的支持
可以一边使转动构件36及锁定臂40朝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一
边使拉门10开启,藉此就可以使上述异物脱出。如此一来,在让关门
开关15切换到切断状态的时间点(步骤S7中“是”),则开闭驱动控
制装置20会判断为紧急开启操作而将拉门10朝向预定时间开启方向
驱动(步骤S8)。
另一方面,在关门驱动力下降到F2之后,则不进行开门操作,在
关门开关15在导通状态而如图18的时序图所示计时器时间到的时候
(也就是从驱动力降低的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时;在图17的步骤S9中
“是”),或者,如图19的时序图所示,当在计时器时间到之前车辆
启动而车速开关126的输出讯号被切换到导通状态时(也就是当车辆的
行驶速度到达一定速度以上时;在图17的步骤S10中“是”),会将
关门驱动力再从其驱动力F2上升到上述驱动力F1′(步骤S11),而
再将拉门10推压到完全关闭位置。
这样如图3所示,在分别将转动构件36定位于直立位置、且将锁
定臂40定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锁定控制装置124将锁定切换机构
50的螺线管装置58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步骤S12)。藉此,
让驱动锁定切换销轴56的电磁力消失,同销轴56会通过如图9所示
的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突出到同图及图4、图5的实线所示的
锁定位置。
而伴随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到锁定位置,被固定在该锁定切
换销轴56的托架74、76也会一体地移动到上述锁定位置侧,可是由
于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94的解除位置设定在从上述托架74、76
的被操作片74c、76b更偏向上述锁定位置侧的位置,所以两滚子108、
94不会对锁定切换销轴56的锁定动作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上述突出到锁定位置的锁定切换销轴56,是用来阻止锁定臂40
脱离上述的完全关闭对应位置,其结果是,会将经由转动构件36而连
结在上述锁定臂40的拉门10锁定在上述完全关闭位置。在通过锁定
检测开关70检测出该锁定动作之后(在步骤S13中“是”),开闭驱动
控制装置20会切断马达22的通电而将其关闭驱动力调整到0(步骤S
14)。也就是说,解除驱动力。
接下来说明在该锁定状态下产生停电等的意外事故的情况。
在上述锁定状态中,会通过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让锁定切
换销轴56被保持在锁定位置,由于停电等而让螺线管装置58不能通
电,锁定切换销轴56也会被保持在锁定位置。于是,这样就不能打开
拉门10到车辆外面。
在这种紧急时期,可以握住在图1及图12的实线所示的倒下位置
(如图11所示让卡合球98卡合在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卡合凹部92b
的位置)的切换柄86,将同柄86以支轴84为中心转动操作到图12的
两点虚线所示的立起位置(上述卡合球98卡合在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
的卡合凹部92c的位置)。伴随着该切换柄86的转动,经由开关操作
盘型凸轮92而连结在上述支轴84的滚子支轴93及锁定解除操作滚子
94也会一体地转动,同滚子94会从之前的解除位置被切换到图11及
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
也就是说,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从侧板53侧按压操作被固
定在锁定切换销轴56上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6b,强制性地让同销轴
56抵抗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使其缩回到非锁定位置。藉此来解除
锁定臂40的限制,解除拉门10的锁定,乘客就能够以手动方式来将
拉门10打开而到车辆外面。
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比切换柄86的转动端部更接近转
动中心轴也就是支轴84的位置,转动半径很小,所以例如通过握住切
换柄86的端部,以较小的柄操作力就可以将很大的移动力施加到锁定
解除操作滚子94上。于是,即使在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很大的
情况,也能够以足够的力量来强制性地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
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转动到锁定解除位置的时
间点,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操作突起92a会按压操作解除操作检测
开关72的接触滚子96,藉此让同开关72从切断状态被切换成导通状
态。藉此,检测出切换柄86被操作到立起位置。
控制装置120,在停电回复时确认上述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检
测讯号,在同开关72在导通状态的时候,也就是在切换柄86被操作
到立起位置的时候,则等到同一柄86回到倒下位置(也就是解除操作
检测开关72成为切断状态)再开始进行门驱动。藉此,切换柄86会被
切换到立起位置(也就是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被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
而能预先防止再开始进行平常的门驱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拉门10仍然开着就将切换柄86回到倒下
位置的话,虽然锁定切换销轴56会回到原来的锁定位置,可是由于此
时转动构件36位于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所以上述锁定切
换销轴56就不能回复到抵接在转动构件36的背面的锁定位置。于是
尽管拉门10不在正规的完全关闭位置还是可成为锁定状态,防止了所
谓的空振现象。并且,之后如果通过手动方式或是马达驱动而使拉门
10回复到完全关闭位置的话,则转动构件36会回到图3的实线位置(直
立位置)而让锁定切换销轴56朝锁定位置突出,所以拉门10会再次自
动锁定。
在该实施方式的装置,通过操作车辆外部的操作柄来拉缆索104,
以其拉力也可以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来将锁
定切换销轴56强制性地缩回到非锁定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的装置中,通过把从托架76延长的被操作部76a嵌
合到延伸于前后方向的导引孔80,让该被操作部76a及锁定切换销轴
56被导引到其正规作动方向,所以同销轴56在偏离其中心轴的位置
(被操作片76b的位置)接受按压操作,也不会产生拗弯的现象而可以
保证稳定的锁定切换销轴56的动作(位置切换动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下面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来按压从锁定切
换销轴56突出设置于其直径方向的被操作片76b来进行强制锁定解
除,可是也可以作成:例如使突出部从作为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切换柄
86突出,通过将其嵌入到设置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凹沟,来使上述切
换柄86与锁定切换销轴56连动。可是,在这种情况,平常伴随着锁
定切换销轴56的驱动会让切换柄86转动,而有可能妨碍到锁定切换
销轴56的滑顺地驱动,可是如果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操作方式的
话,就能够防止妨碍到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滑顺的作动。
在本发明中,并不一定需要解除操作检测装置。在设置有解除操
作检测装置的情况,也不限于如图示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使用光学开
关或电磁式的开关。可是,如果通过用与如图示的切换柄86一体地转
动的开关操作构件(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来操作检测用开关也就是解
除操作检测开关72来把同开关切换到导通或切断状态的话,则以简单
的构造就可以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检测。
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锁定切换构件的具体的形状或构造,例如
也可以让锁定切换构件直接卡合到设置于车辆用门的卡合部来将其锁
定,除此之外,也并不妨采用现有的锁定装置的构造。
上述切换柄86的转动位置或操作角度可以适当设定,而转动方向
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切换柄86也可以在水平面上转动操作。可是,如
果设定如图示的切换柄86的转动位置的话,在平常时期,也就是当锁
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释放位置时,切换柄86位于侧下位置所以在
车内不会造成妨碍,而当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
来强制解除锁定时,上述切换柄86会位于立起状态,所以一眼就可以
从柄位置确认出其强制解除位置。特别是,如果将上述倒下位置形成
倒下在下侧的位置,则如图示在切换柄86是与锁定装置30及开闭驱
动装置20一起被设置在车辆用门的上侧的情况,即使是身高较矮的人
也可没有障碍地操作切换柄86,而可以提供更有用的构造。
上述切换柄86也可以不安装在框架侧而安装在车辆侧。可是,如
果构成如上述实施方式将切换柄86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侧(在图例中
是支承框54),就可以将切换柄86与螺线管装置58一体地就这样组装
到车辆上,就可以更减少在车辆侧的施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