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742001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3004.2

申请日:

2015.04.17

公开号:

CN104841945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F 9/24申请日:20150417|||公开

IPC分类号:

B22F9/24; B82Y40/00(2011.01)I

主分类号:

B22F9/24

申请人:

济南大学

发明人:

杨萍; 贾长超

地址: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大尺寸银薄片形貌为二维的微纳米片,大小为0.35~4μm,厚度为25~40nm,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水与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克服了现有工艺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制备过程未使用电化学置换法,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的试剂种类少,制备工艺简便,调节反应参数可以改变银薄片的尺寸。并且制得的银薄片产品尺寸较大、厚度较薄,在生物传感检测、催化、光催化以及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其特征在于:形貌为二维的微纳米片,大小为0.35~4μm,厚度为25~40nm;以硝酸银作为银源,水与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银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3.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AgNO3与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加热反应;
(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大尺寸银薄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或2-吡咯烷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AgNO3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2~1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gNO3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2~7。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AgNO3与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混合溶液的总摩尔浓度为:0.27~0.7mol/L。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9。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80℃~220℃,时间为 4~20 h。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银(Ag)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延展性、导电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因此,许多研究者对银材料的研究一直具有较高的兴趣。又由于形貌决定性能,在近十几年来,银的各种形貌也不断被人们进行研究。例如,零维的纳米球,一维的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二维的纳米片(微米片),三维的立方块等形貌不断被人们进行可控的合成。最近几年,像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因此,二维材料的研究成为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在先前的报道中,尺寸小于100 nm的纳米银片经常被人们研究,但是尺寸大于微米的银薄片研究较少,并且制备方法较为复杂。经常采用的是电化学置换牺牲模板法,如n-型的GaAs (Yugang Sun, Chem. Mater. 2007, 19, 5845–5847),Sn片(Jixiang Fang, Bingjun Ding, and Xiaoping Song,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8, 8, 3616–3622),Cu箔等作为电极,此方法制备成本高,且操作复杂。Liu等人使用静电纺丝技术(Guangqiang Liu, Weiping Cai, and Changhao Liang,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8, 8, 2748–2752)在涂有Au的基底上合成微米尺寸的纳米片,制备工艺繁琐,且生成片的边缘不规整。为此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的方法制备较大尺寸银薄片的新方法,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较大尺寸银薄片研究较少,制备方法中工艺复杂、成本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同时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尺寸可调的大尺寸银薄片,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实用性强。由于Ag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表面增强拉曼效应、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因此在生物传感检测、催化、光催化以及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其特征在于:形貌为二维的微纳米片,大小为0.35~4μm,厚度为25~40nm;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水与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
所述的大尺寸银薄片包括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上述大尺寸银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AgNO3与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加热反应;
(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大尺寸银薄片。
    上述步骤(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N-甲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或2-吡咯烷酮。
     上述步骤(1)所述的AgNO3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2~12,优选1:2~
7。
     上述步骤(1)所述的AgNO3与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混合溶液的总摩尔浓度为:0.27~0.7mol/L。
上述步骤(1)所述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9。
    上述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80℃~220℃,时间为 4 ~20 h。
    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制备得到的银薄片的尺寸为:350 nm~4 μm。
本发明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为: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克服了现有工艺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制备过程未使用电化学置换法,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的试剂种类少,制备工艺简便,调节反应参数可以改变银薄片的尺寸。并且制得的银薄片产品尺寸较大、厚度较薄,在生物传感检测、催化、光催化以及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银薄片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表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1.1    称取0.1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     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1.2  将1.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5 h。
1.3  将1.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如图1所示)
大小为0.35~4μm,厚度约25 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2
2.1 称取0.1 g N-甲基吡咯烷酮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2.2   将2.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180 ℃,反应4 h。
2.3 将2.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 大小为0.35 ~3.5 μm,厚度约25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3
3.1   称取0.1 g 乙烯基吡咯烷酮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3.2   将3.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20 ℃,反应10 h。
3.3   将3.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5~3.2 μm,厚度约25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4
4.1   称取0.1 g 2-吡咯烷酮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4.2   将4.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15 h。
4.3  将4.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5 ~3.5 μm,厚度约25 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5
5.1  称取0.044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1.2   将5.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5 h。
5.3  将5.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35 ~1.2 μm,厚度约40 nm,形状包括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6
6.1   称取0.067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6.2   将6.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5 h。
6.3   将6.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35 ~1.8 μm,厚度约35nm,形状包括三角形和六边形。
实施例7
7.1   称取0.13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7.2   将7.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20 h。
7.3   将1.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4 ~2 μm,厚度约30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8
8.1   称取0.15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17 mL水与3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8.2   将8.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00 ℃,反应5 h。
8.3   将8.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4 ~1.2 μm,厚度约35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和六边形。
实施例9
9.1 称取0.1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27 mL水与3 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9.2   将9.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180 ℃,反应8 h
9.3   将9.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35 ~3.5 μm,厚度约30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实施例10
10.1 称取0.1 g PVP与0.034 g AgNO3,溶解于32 mL水与8 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将溶液混合均匀。
10.2将10.1所述溶液转移至50 mL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220 ℃,反应5 h。
10.3将10.2反应完成后的料液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水洗,得到银薄片样品。大小为0.5 ~3 μm,厚度约30nm,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和椭圆形。
对比例1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7, 91, 083108  Self-assembly mechanism of platelike silver mesocrystal)
1.1 将HCl处理的Sn片(99.9%)放置在去离子水中洗涤,同时制备AgNO3溶液,
1.2 将AgNO3溶液浸渍在Sn片中,使用电化学置换法制备Ag薄片,将获得的产物在水和乙醇中交替的洗涤制得。大小为:5~20 μm,厚度 约70 nm,形状为不规则的片状。
对比例2
(J.Phys. Chem. C 2009, 113, 867–873, New Method to Single-Crystal Micrometer-Sized Ultra-Thin Silver Nanosheet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2.1 将17 mg AgNO3溶于2 mL的油胺中,超声得到均匀的溶液
2.2 将9.9 mgCuCl溶于2 mL的油胺中,将烧瓶温度控制在80 ℃搅拌30 min,得到均匀的蓝色溶液后冷却至室温,
2.3将上述2.1与2.2 制备的两种溶液加入至4 mL的正己烷中搅拌3 min,制得混合溶液,
2.4将2.3所述混合溶液在水浴80 ℃条件下反应24 h,所得产物离心洗涤后,得到Ag薄片。大小为:3~8 μm,厚度25±15 nm,形状为不规则圆片、三角片。
    通过上述采用现有技术的对比例可见,本发明制备方法采取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克服了现有工艺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水相合成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实用性强,且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样品具有较薄的厚度,以及较高的透明度。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银薄片及其制备方法,大尺寸银薄片形貌为二维的微纳米片,大小为0.354m,厚度为2540nm,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水与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克服了现有工艺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制备过程未使用电化学置换法,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的试剂种类少,制备工艺简便,调节反应参数可以改变银薄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