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386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2234.3

申请日:

2003.07.30

公开号:

CN1579337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8/02

主分类号:

A61B18/02

申请人:

亚诺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骆俊光

地址:

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平通里庆平路573号17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先将一超传导探针的一针尖部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并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的针尖部需插入的深度,最后导入一工作流体接触该超传导探针,使针尖部的温度迅速下降,间接使该针尖部所发出的冷度冻死不良组织,以获致疗效;该装置包含一界定出一容置槽的探针筒,及容装在该容置槽内的一工作流体及一超传导探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急冻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一超传导探针的一针尖部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 步骤二: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的针尖部需插入的深度;及 步骤三:导入一工作流体接触该超传导探针,使针尖部的温度迅速下降, 间接使该针尖部所发出的冷度冻死不良组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冻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是提供一超音波装置去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的针尖部需插 入的深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冻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的工作流体为液态氮。
4: 一种急冻医疗装置,包含一探针筒、一工作流体与一超传导探针,其特 征在于: 该探针筒,界定出一容置槽; 该工作流体,是容装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及 该超传导探针,装设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界定出一真空密 闭容室的中空壳体,及灌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内的超传导传热介质,该超传 导传热介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热介质层,且该中空壳 体具有一位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并与该工作流体接触的集冷部,及一露出 在该容置槽外的发冷部,该工作流体的冷度可经由该集冷部传递到该发冷部, 使该发冷部形成一冷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冻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工作流体为液态氮。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冻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超传导探针的发冷部具有一邻接该集冷部的隔温段,及一远离该隔温 段的发冷段。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冻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覆设在该超传导探针的隔温段外的隔温体。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急冻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隔温段与隔温体相配合界定出一真空室。
9: 一种超传导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界定出一真空密闭容室的中空壳体,及灌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内的超 传导传热介质,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 热介质层。

说明书


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医疗方法及其所采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生物体内的不良组织冻死的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

    (2)背景技术

    一般人会把癌症与绝症联想在一起,然而,实际上早期发现、治疗,会大幅提高身体康复的机率。

    一现有冷冻外科手术的原理是利用极冷的温度将不良组织(例如:癌细胞)破坏,目前应用于肝癌与摄护腺癌的治疗上;当进行冷冻外科手术时,医生将一探针装置的探针插入肝及摄护线内的肿瘤组织中,该探针内因有液态氮不断流通,使探针温度可达摄氏零下180℃~200℃,其所接触到的肿瘤组织将被冷冻摧毁;值得一提的是,于手术过程中,还可借助超音波技术获得定位及引导作用,进而精准的破坏不良组织,避免体内的其他细胞受到伤害。

    但是,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下列缺失亟待解决:

    1.上述冷冻外科手术,是先将一容装有液态氮的探针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接着将液态氮注射入生物体内,使该探针的末端形成一冰球(Ice ball),让不良组织冷冻至摄氏零下约200℃,达到冻死不良组织细胞的目地;但是,该液态氮自该探针的顶端流经探针本体,抵达该探针的末端的路径中,会产生摄氏零下约200℃的冷度,间接冻伤生物体的皮肤表层与接触到该液态氮的体内组织,造成病者另一个伤痛。

    2.该现有冷冻外科手术,是利用液态氮注射入人体内,达到以强冷度冻死不良组织的目的,但人体内将会残留溶解后的氮气,恐会产生副作用,危害到健康。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液态氮的低温传导到人体内进行医疗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一超传导探针迅速将液态氮的冷度间接传导到人体内进行医疗,而不用将液态氮直接注射入人体内的急冻医疗装置。

    依据本发明急冻医疗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一超传导探针的一针尖部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

    步骤二: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的针尖部需插入的深度;

    步骤三:导入一工作流体接触该超传导探针,使针尖部的温度迅速下降,间接使该针尖部所发出的冷度冻死不良组织细胞,以获得疗效。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急冻医疗装置包含有一探针筒、一容装在该探针筒内的工作流体,及一装设在该探针筒内的超传导探针;该探针筒界定出一容置槽;该工作流体是容装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该超传导探针装设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界定出一真空密闭容室的中空壳体,及灌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内的超传导传热介质,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热介质层,且该中空壳体具有一位在该探针筒的容置槽内并与该工作流体接触的集冷部,及一露出在该容置槽外的发冷部,该工作流体的冷部可经由该集冷部传递至该发冷部,使该发冷部形成一冷源;当该发冷部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时,可借助其冷度冻死不良组织。

    此外,一种超传导探针,包含一界定出一真空密闭容室的中空壳体,及灌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内的超传导传热介质,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热介质层。

    (4)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急冻医疗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2是图1中沿线2-2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一隔温段与一隔温体相配合界定出一真空室。

    图4是本发明急冻医疗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标号来表示。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急冻医疗装置1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具有一容置槽21的探针筒2、一容装在该探针筒2内的工作流体(在本例中是液态氮3)、一装设在该探针筒2内的超传导探针4、一连通该探针筒2以输送该液态氮3进入该探针筒2内的传输管5,及一装设在该探针筒2上以控制该液态氮3流入该容置槽21内的控制阀6。

    该探针筒2界定出一容置槽21。

    该液态氮3是容装在该探针筒2的容置槽21内。

    该超传导探针4是装设在该探针筒2的容置槽21内,并具有一界定出一真空密闭容室41的中空壳体40,及灌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41内的超传导传热介质,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在该真空密闭容室41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热介质层42,且该中空壳体40具有一位在该探针筒2的容置槽21内并与该液态氮3接触的集冷部43,及一露出在该容置槽21外的发冷部44;该发冷部44具有一邻接该集冷部43的隔温段441,及一远离该集冷部43的发冷段442。

    该传输管5可拔移或穿结地装设在该探针筒2的一侧,且输送该液态氮3进入该探针筒2内。

    该控制阀6是装设在该探针筒2上,可控制位于该探针筒2内的液态氮3流入该容置槽21中。

    如图2所示,此外,本装置急冻医疗装置1还包含直接覆设在该超传导探针4的隔温段441之外面的隔温体7,且如图3所示,该隔温段441与隔温体7还可相配合界定出一真空室8;该隔温体7是选自一强化玻璃或其它适当硬质材料制成。

    上述该超传导探针4的中空壳体40,在本例中是选用铝、铜金属或合金金属或其他导温佳的材料成型,且该中空壳体40的真空密闭容室41是由中空壳体40经填充超传导传热介质后,真空抽吸封口后而形成的。

    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该超传导传热介质是选自于由过氧化钠、氧化钠、氧化铍、倍半氧化锰、重铬酸铝、重铬酸钙、氧化硼、重铬酸根及其各种组合所构成的化合物;或选自于由氧化钴、倍半氧化锰、氧化铍、铬酸锶、碳酸锶、氧化铑、氧化铜、β-钛、重铬酸钾、氧化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锰、重铬酸铝、重铬酸根,及其各种组合所构成的化合物;或选自于由变性氧化铑、重铬酸钾、变性氧化镭、重铬酸钠、重铬酸银、单晶硅、氧化铍、铬酸锶、氧化硼、过氧化钠、β-钛、一种金属重铬酸盐,及其各种组合所构成的化合物。

    实际使用时,在注入超传导传热介质前,是先将该真空密闭容室41内进行钝化处理并清洗烘干后,让该真空密闭容室41的表面形成毛细面状,接着将超传导传热介质填充入真空密闭容室41内与经真空抽吸封口而成,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受热汽化后形成毛细现象与固化附着在该真空密闭容室41的表面形成一超传导传热介质层42;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层42具有达奈米级的温度分子(即该分子经制成达细到奈米程度),当超传导传热介质在受温度激发后,该超传导传温介质层42的达奈米级的温度分子产生恒前进扩张式振动传递(该温度分子特性是呈恒前进扩散而不会往后或回头跑),可使该液态氮3接触到该超传导探针4的集冷部43上的能量迅速传导遍布该超传导探针4的外表面;且该超传导传热介质在本例中,完全采用无机元素配制,工质能够有效抑制氢、氧分子产生,不会有爆炸条件(无爆炸危险),且形成一无放射性(无毒、无污染、无腐蚀性)。

    如图1、3所示,使用时,当操作者欲进行冷冻外科手术时,需先将该超传导探针4的发冷部44插入需要进行冷冻治疗的具有不良组织(例如:癌细胞)的生物体内,搭配使用一可检测观视引导上述发冷部44需插入的深度的超音波装置,即可使该发冷部44的发冷段442定位于生物体内待医疗处,且该隔温段441的部份体积插设在生物体内,而剩余的体积则外露在体外,接着,利用该控制阀6输送该液态氮3到该探针筒2的容置槽21内,让该液态氮3的可达摄氏零下约200℃的温度接触到该超传导探针4的集冷部43,使该超传导探针4的超传导传热介质层42的达奈米级的温度分子,将产生恒前进扩张式振动传递冷能到超传导探针4的外表面,并借助该集冷部43集冷并传递至该发冷部44,使其形成一冷源,间接使该发冷部44的发冷段442形成一冰球(Ice ball),即可达到冻死不良组织(例癌细胞)的目的,前述冰球的大小是端视该发冷段442的长度而决定,例如:该发冷段442的长度为5mm,将形成直径为5mm的冰球。

    如图3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该隔温段441与隔温体7之间的真空室8设计可产生真空隔温效果,可使接触该隔温体7的生物体组织不被冻伤,相对没有现有冷冻外科手术的会使生物体的皮肤表层与体内组织冻伤的缺点。

    重要的是,本发明是借由该超传导探针4的集冷部43可迅速将该液态氮3的冷度,「间接传递」到该发冷部44,以进行冷冻医疗,因此,不同于现有冷冻外科手术是『直接』将液态氮注射入人体中的做法,相对本发明不会危害到人体健康,深具产业利用价值。

    如图3、4所示,依据上述急冻医疗装置1所进行的医疗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一超传导探针4的一针尖部(即发冷部44)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

    步骤二:利用一超音波装置,以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4的针尖部需插入的深度;及

    步骤三:导入一工作流体接触该超传导探针4,使针尖部的温度迅速下降,间接使该针尖部所发出的冷度冻死不良组织,以获致疗效;在本例中该工作流体为液态氮3。

    即该液态氮3的可达摄氏零下180℃~200℃的温度,接触冷冻该超传导探针4的集冷部43,可借助集冷部43迅速集冷并传递『冷度』至该发冷部44,间接使该发冷部44的发冷段442形成一冰球(Ice ball),即可达到冻死不良组织(例癌细胞)的目的。

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冻医疗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先将一超传导探针的一针尖部插入具有不良组织的生物体内,并检测观视引导该超传导探针的针尖部需插入的深度,最后导入一工作流体接触该超传导探针,使针尖部的温度迅速下降,间接使该针尖部所发出的冷度冻死不良组织,以获致疗效;该装置包含一界定出一容置槽的探针筒,及容装在该容置槽内的一工作流体及一超传导探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