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的生理和心理评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的筛检。
背景技术:
据研究驾驶员的人群中存在6%~8%的事故倾向性驾驶员,他们所引发的车祸占交通事故的36%~38%。现有技术只能完成驾驶员生理条件的单项检测,即国家公安部和交通部公布的身高、视力、听力、色盲、血压等指标的单项检测,尚不能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检测。本所在先申请的驾驶员适应性流动检测车、色盲检测仪、操纵机能检测仪(专利号分别为:ZL95239939.3、ZL98208529.x)实用新型专利和深视力检测仪、动态视力检测仪、复杂反应判断仪、ZL96318276.5、ZL96318280.3、ZL96320437.8、ZL96320472.6)等四项外观设计专利也只能完成驾驶员生理条件的单项检测。为对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要素进行综合评测和筛选,本所于1993年先后申请了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配置(CN1102972A)和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计算机心理综合测评系统(公开号为:CN1104082A)两项发明专利,这两项发明专利文件中只披露了一种设想,没有公开完整的技术方案,无法完成其发明目的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人在1994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15卷增刊第2期公开的百分位数法确定速度估计、复杂反应、操纵机能、夜视力、深视力、动视力六项特征性指标的方法,该方法只能确定单项指标,不能作综合判断和筛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的心理素质的综合判断和筛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地技术方案是:
一种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包括速度估计测试仪、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操纵机能测试仪、深视力测试仪、夜视力测试仪、动态视力测试仪和一台PC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度估计测试仪、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操纵机能测试仪、深视力测试仪、夜视力测试仪、动态视力测试仪分别通过232数据总线与PC机串行接口联接。
一种使用上述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速度估计测试仪、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操纵机能测试仪、深视力测试仪、夜视力测试仪、动态视力测试仪测出被测者的速度估计、复杂反应、操纵机能、夜视力、深视力、动视力心理指标。由于所述的心理指标不完全呈正态分布,根据统计学原理,采用百分位数法,依据各检测指标的实际意义,确定适用单侧或双侧95%位数作为正常值,同时综合考虑灵敏度、特异度,最终制定标准界值(参见表1)。
接着根据速度估计、复杂反应、操纵机能、夜视力、深视力、动视力六项特征性指标与事故发生的联系强度(OR)强弱,取OR值等于10为界限(参见表2)。速度估计、复杂反应、操纵机能关联度很强,夜视力、深视力、动视力关联度次之。前者中有二项不正常或前者中一项不正常,再加后者中一项不正常,或前者中三项合格但后者中三项不合格均判为不合格,而后者中有两项不正常则可判为合格。由于本发明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将现有的六台测试仪与计算机串行接口联接,并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判断,因此具有一体化程度高,计算、分析、判断速度快,而且准确的突出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硬件系统联接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软件程序框图。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系统将现有的速度估计测试仪、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操纵机能测试仪、深视力测试仪、夜视力测试仪、动态视力测试仪分别通过232数据总线与PC机串行接口联接即可。所述的六台仪器也可通过232接口服务器与计算机联接。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以便公众充分理解本发明所述的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筛检方法。
每次测试前首先要进行登录,输入编号或记录号,以便保存测试结果。每一项测试开始前,首先由测评技术人员对被试者作指导性说明或提供一段语音提示,引导被试者掌握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测试结束后,测试结果数据立即通过RS232数据通信线传输到PC机,经本系统对各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判断后,给出事故倾向性诊断报告。
1)速度估计测试
检查驾驶员在运行中对速度估计的能力以及过早或过缓的反应倾向。
检查方法:被试者坐姿端正,使其眼睛位置与仪器的刺激光点明区高度相一致,且距离不小于1m。被试者观察在横槽中(明区)匀速运动的光点,当光点进入挡板(盲区)后,被试者假设灯光仍以同样的速度运动,推测其通过固定挡板盲区所须的时间,并迅速按下应答键,读取时间。共测5次,取平均值。
2)复杂反应判断测试
检查被试者对外界刺激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正确应答的判断能力。
检查方法:被试者坐姿端正,距离测试屏1m。测试时被试者按下手和脚的三个反应键,当被指定的颜色显示灯亮时,松开相对应的手(或脚)键。如果两者动作不符即为错误。记录规定时间内误反应总次数。预测试进行8次,正式测试进行16次。
3)操纵机能测试
检测被试者在运动中的注意力分配、注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检查方法:被试者站在指定的位置,测试前不做任何预备练习,测试时被试者操作方向盘,使左、右针只能从标识线箭头后方通过,且不能触及周围红线。若指针不从标识线箭头后方通过和触及标识线周边部,蜂鸣器便鸣叫,表示误操作,测试时间为3.5min,记录误操作总次数。
4)深视力测试
检查被试者对物体深度运动的相对距离和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
检查方法:被试者距主机2.5m坐下,眼睛位置与主机观察孔中心高度相一致,练习2次,即可正式测试。当被测试者通过观察到移动杆刚好与固定杆排列成一条线时按下遥控器按键,读取判断。共测3次,取平均值。
5)动态视力测试
检查人与视觉对象存在相对运动时,人眼辨别物体的能力。
检查方法:被试者坐姿端正,通过观察孔观察视标从相当50m的位置由远而近移动,当被试者看到视标缺口方向时按下应答开关,根据被试者能够正确应答视标的缺口方向,读取动视力值。共测3次,取其平均值。
6)夜视力测试
检测人眼在明亮环境下突然进入黑暗环境中逐渐恢复辨别物体的能力。
检查方法:被试者坐姿端正,双眼贴近观察孔。测试时被试者双眼接受30s光刺激,光刺激灯熄后,当被试者能正确分辨出视标缺口方向时,并迅速按下应答键。根据被试者正确回答视标缺口方向,读取暗适应时间。
表1
指标 P2.5 P5 P50 P95 P97.5 正常值范围
速度估计(毫秒) 803.0 935.0 1491.0 2220.0 2413.0 800-2500
复杂反应判断
误反应次数(次数) 0.0 0.0 3.0 5.0 6.0 ≤5
操纵机能
误操作次数(次 12.0 15.0 93.0 111.0 121.0 ≤110
数)
夜视力(秒) 4.0 6.0 30.0 36.0 45.0 ≤35
动视力 0.10 0.14 0.40 1.0 1.10 ≥0.2
深视力(毫米) 3.0 4.0 12.0 22.0 30.0 ±22
表2
事故组 安全组 特异
指 标 灵敏度 Kappa OR
+ - 总计 + - 总计 度
速度估计(毫
98 54 152 11 141 152 92.8 64.5 0.2829 17.1
秒)
复杂反应判断
误反应次数(次
数) 84 68 152 4 148 152 97.4 55.2 0.5263 40.4
操纵机能
误操作次数(次
数) 126 26 152 25 127 152 83.6 82.9 0.6645 27.5
夜视力(秒) 43 109 152 7 145 152 95.4 28.3 0.2368 7.0
动视力 41 111 152 16 136 152 89.5 27.0 0.1645 2.6
深视力(毫米) 45 107 152 7 145 152 95.4 29.6 0.2500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