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7196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1519.9

申请日:

2003.12.04

公开号:

CN1546106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48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30052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变更后:430052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48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30052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变更后权利人:430052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登记生效日:201111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P1/0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P1/02

申请人:

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熊富良; 黄志军; 张惠明; 徐绍新; 曹智华; 王玉巧; 王永平; 梁前荣

地址:

430052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由女贞子、金银花、甘草三味中药材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药材提取、药液浓缩或干燥、制颗粒、压片成型几个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其特征在于它是 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女贞子30-80份  金银花1-5份  甘草30-8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其 中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例配比是: 女贞子60份  金银花2份    甘草60份
3: 一种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制 备方法的步骤为: ①按组分配比称取女贞子、金银花、甘草,一起或者分开采用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液 浓缩成稠膏或者继续将稠膏干燥成干膏。 ②将稠膏和/或干膏与辅料混合均匀,先制成颗粒,然后压制成片,即得本发明的药物 口含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加入药物赋形剂或药物矫味剂。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对三种药材的提取物采用水提醇沉、 醇提水沉或水提酸沉或有机溶剂萃取进行精制,以进一步提高有效成份的含量,增强药效。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最佳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①女贞子加水煎煮一次,滤过,滤液用乙醇回流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 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浸膏用80℃水洗膏2-4次。滤过,滤渣用1%活性炭和乙醇回流提取2 次,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 ②金银花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 ③甘草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 浓缩成稠膏,加入酸性溶液调节PH值为3,静置,滤过,沉淀加水洗至PH为4,滤过,沉淀 干燥,加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溶剂,干燥,粉碎。 ④上述稠膏、干膏粉与赋形剂、矫味剂、粘合剂一起混匀,制成颗粒,再加入润滑剂, 压制成片,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口含片。

说明书


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具有养阴清肺、解毒杀虫功能,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龋齿是口腔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仅次为心血管和癌症的第三号疾病。我国龋齿发生率约占总人口的50%,儿童高达80%以上,且逐年还呈上升趋势,龋齿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继发牙周炎和根尖周围炎等病,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使之排列不整齐,并会影响面容、咀嚼和发育。因此,防治龋齿的药品和保健品的研究和生产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许多国家对龋齿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尤其是我国,卫生部成立了全国牙病防治办公室,各省相继成立了牙病防治研究中心,把每年九月二十日定为全国性的爱牙活动日。防龋保健产品相继产生。现在市场上大多含氟、化学药品或中西药混合制剂,其中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等虽能有效地防治龋齿发生和发展,但会引起口腔及肠道菌群发生比例失调,从而继发其它疾病;洗必泰虽能通过抑制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变形链球菌,使细胞凝集,达到杀菌控制牙菌斑形成的目的,但长期使用则可引起各种诸如口腔粘膜脱皮、溃烂,舌部、牙齿及齿科硅酸盐填料变色等副作用。也有人曾作过用疫苗、防腐剂、葡聚糖转移酶预防龋齿的研究,但至今仍不能应用于临床。

    目前国内外纯天然药物配制的预防龋齿的药物或保健品还不多见,现有的产品大多是含氟或洗必泰等西药或中药混合制品。我们从中医药宝库寻找依据,从中草药等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抗龋物质,组成配方,发明了纯天然成分的抗龋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具有养阴清肺、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我国古代医著“外科十法”中收载有“银花甘草汤”,用于风热喉痹、虚火喉痹(即急慢性咽炎)、风热乳蛾(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舌扁桃体炎、扁桃体脓肿(也是慢急性扁桃体炎的一种)等的外治疗法中。金银花、甘草单味药或与其它中药配伍也常见于口腔及齿科疾患中。未见该方用于防龋的记载。

    中医理论认为,牙齿属肾,为骨之余,肾之标。脾肾有热。湿热困结牙体而成龋齿;肾阴亏损,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会导致齿病。方中女贞子味甘、苦,性凉,人肝,肾经。具有养阴清热功效;金银花、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三药合用共成养阴清热之剂,能防治龋齿,保护牙齿,未见文献古籍有这方面的论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地特点是:它是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

    女贞子30-80份,金银花1-5份,甘草30-80份

    构成上述药剂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例配比是:

    女贞子60份,金银花2份,甘草60份

    为了更好的提取方中各味药材的有效成份,更充分的发挥药效,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案是将各味药材分开提取,但是不应以此为限制,只要采用了上述三种药材,无论是分开或者一起提取,或者其它提取方式,用于防治龋齿,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

    1、女贞子加水煎煮一次,滤过,滤液用乙醇回流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浸膏用80℃水洗膏2-4次。滤过,滤渣用1%活性炭和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

    2、金银花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

    3、甘草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酸性溶液调节PH值为3,静置,滤过,沉淀加水洗至PH为4,滤过,沉淀干燥,加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溶剂,干燥,粉碎。

    4、上述稠膏、干膏粉与赋形剂、矫味剂、粘合剂一起混匀,制成颗粒,再加入润滑剂,压制成片,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口含片。

    在该步骤中,其中步骤1中先用水煮一次,是为除去药材中无效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多糖、蛋白质、鞣质等,醇提以后再用水洗膏是为进一步加强上述作用。所采有的乙醇指的是50-95%浓度的乙醇,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极性比较大的溶剂如丙醇、正丁醇等。

    在步骤3中,酸性溶液指的是盐酸、硫酸、磷酸等加水稀释配成的溶液,最好采用强酸溶液如硫酸,最佳浓度为1mol/L。步骤3中所用的有机溶剂指的是丙酮、乙醚、环己烷、石油醚等。

    药物赋形指的是淀粉、糊精、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乳糖、微晶纤维素等,除了蔗糖粉,其它任何不与有效成份发生反应,不影响其稳定,并适合在下一步工序中压片成型的辅料均可使用。药物矫味剂可以是甜菊糖甙、低聚麦芽糖、乳糖、鲜橙粉、薄荷脑、奶精、食用香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以使所制备的药剂具有很好的香甜感,便于在口中含服。粘合剂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在使用前将其溶解在水或酒精内制成一定粘度的溶液后再加入,也可以将蔗糖或淀粉熬制成胶浆作为粘合计。药物润滑剂指的是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等,可增加颗粒的流动性,便于压片。药物的包衣可以是薄膜衣、糖衣等,以达到防潮、美观的效果。

    本发明所选择的药材中,女贞子味甘性凉,归肝,胃经,功能养阴清热,可治龋齿、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是本方之主药;金银花味甘性塞,归肺、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杀虫,可治龋齿,疗疮,肿毒,口舌生疮,喉痹等症;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生用能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可治痈疮肿毒、龋齿等症。故金银花、甘草为本方中辅药,三药合用,共成养阴清热,解毒杀虫之剂,以防治龋齿为主,兼治上述诸症。

    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含片具有抑制致龋细菌——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的生长;抑制变形链球菌胞外葡糖基转移酶活性,阻断其利用蔗糖合成非水溶性葡聚糖,控制牙菌斑的形成,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等多重抗龋作用。

    毒理学研究证明,给小鼠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相当临床日剂量的2260倍(相当于药材量288g/kg),未见动物有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此药毒性很低。以临床日剂量的46.7和4.67倍给大白鼠灌胃16周,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从动物的血象、生化检查及各主要脏器病理镜检结果看,可认为本品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口含片分别在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332例临床抗龋试验和安全性观察,选择对象11-12岁学龄儿童,未用过防龋药物,用药前一周未使用过抗菌素,按班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男女均衡。实验前进行牙菌斑染色检查,经统计学检验,两组菌斑指数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给药组的PT值就非常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表明在所用的剂量下,本发明连续用药2周就能显著地控制牙菌斑形成,能明显降低口腔变链菌数及牙菌斑指数,产生显著的抗龋作用。用药期间,未见有任何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取女贞子80kg,加入95%乙醇在密闭装置中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取金银花5kg,甘草30kg一起加水煎煮2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成稠膏,备用;将上述两种稠膏一起加入到适量甘露醇粉中,混匀,制粒,干燥后向颗粒中加入1%的橙粉、0.2%的薄荷脑、0.5%的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使每片0.4g,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口含片。

    本发明之具有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功能,可用于龋齿防治的中药口含片,由于其提取的成分未进行精制,因此服用剂量相对较大,其用法用量为:含服,一次2-4片,一日2-3次。

    实例2:

    取女贞子60kg,加水煎煮一次,滤过,滤液用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浸膏用80℃水洗膏4次。滤过,滤渣用1%活性炭和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取金银花2K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取甘草60Kg,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酸性溶液调节PH值为3,静置,滤过,沉淀加水洗至PH为4,滤过,沉淀干燥,加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溶剂,干燥,粉碎。上述稠膏、干膏粉与适量甘露醇混匀、制粒,干燥后向颗粒中加入1%的橙粉、0.2%的薄荷脑、0.5%的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使每片0.4g,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口含片。

    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药物口含片,其功能主治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用法用量为:含服,一次1片,一日2-3次。

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龋齿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阴清热,解毒杀虫,可用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的中药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由女贞子、金银花、甘草三味中药材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药材提取、药液浓缩或干燥、制颗粒、压片成型几个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