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7160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0542.X

申请日:

2004.04.01

公开号:

CN1557161A

公开日:

2004.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3/06

主分类号:

A01N53/06

申请人:

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才宏; 刘新兆; 岑红梅; 李宏伟; 朱卫锋; 孔建

地址:

518126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林果研究所大院九栋二层

优先权:

2004.01.14 CN 200410002170.X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该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由丁醚脲与下列两种成分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1、甲氰菊酯;2、高效氯氰菊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及害螨。尤其适合用于防治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成分产生抗性的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及小菜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农药组合物,由丁醚脲与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组成,丁醚脲与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比 例在500∶1-1∶50之间。
2: 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
3: 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组合物,丁醚脲与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二者累积的含量在1%-99%之间。

说明书


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丁醚脲与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为有效成分,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及害螨。

    技术背景

    丁醚脲,是一种硫脲类杀虫杀螨剂,用于防治农业上重要的害螨如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等,防治重要的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等。实践证明,该成分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友好。

    甲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广泛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茶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如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危害棉花的棉铃虫等。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广泛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茶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如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危害棉花的棉铃虫等。高效氯氰菊酯,是氯氰菊酯的两对外消旋体的混合物,即(S)-a-氰基-3-苯氧基苄基(1R,3R)-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和(R)-a-氰基-3-苯氧基苄基(1S,3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与(S)-a-氰基-3-苯氧基苄基(1R,3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和(R)-a-氰基-3-苯氧基苄基(1S,3R)-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业上重要的害螨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移动性小,自交程度高,特别容易产生抗性。

    小菜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常造成毁灭性灾害。尤其在南方区域,小菜蛾全年发生。在有些严重的区域,常规农药成分如拟除虫菊酯中的氰戊菊酯、有机磷中的辛硫磷、氨基甲酸酯类的灭多威等,单独防治已经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了。

    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地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或害螨很常见的办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现在,在农药的复配研究中,还无法对复配后增效、加和还是拮抗进行预测,也不能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发明内容】

    为了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小菜蛾,我们以丁醚脲、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成分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田间的小菜蛾为测试对象,并与室内饲养的敏感品系作对照,具体方法为:

    1)小菜蛾  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由诺普信公司研究部配制成需要的制剂。试虫为采自田间的小菜蛾蛹,室内饲养一代,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三龄幼虫,接入置放白菜叶片(黑叶白菜,最外层叶片)的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接30头,每处理接三个皿,用POTT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7个浓度梯度。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对照的敏感试虫为实验室室内常年饲养,未经任何药剂处理,龄期与上述试虫一致。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用的共毒系数(CTC值),CTC值大于100的为增效作用,等于100为加和作用,小于100为拮抗作用。

    2)二斑叶螨  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由诺普信公司研究部配制成需要的制剂。试虫为采自田间 的二斑叶螨雌成螨,经过室内饲养,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成螨,接入置放苹果叶片(红富士苹果,当年新发的成型叶片)的直径9匣米的培养皿,每皿接30头,每处理接三个皿,用POTT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对照的敏感试虫为实验室室内常年饲养,未经任何药剂处理,龄期与上述试虫一致。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7个浓度梯度。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统计方法同上。

    3)朱砂叶螨  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由诺普信公司研究部配制成需要的制剂。试虫为采自田间的朱砂叶螨雌成螨,经过室内饲养,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成螨,接入置放棉花叶片的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接30头,每处理接三个皿,用POTT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对照的敏感试虫为实验室室内常年饲养,未经任何药剂处理,龄期与上述试虫一致。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7个浓度梯度。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统计方法同上。

    4)对小菜蛾、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的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3。R表示抗性试虫,S表示敏感试虫。

                   表1不同处理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处理   LC50(PPM)    抗性指数    共毒系数丁醚脲12+甲氰菊酯3(S)   10.29    182.3丁醚脲6+甲氰菊酯6(S)   10.31    127.5丁醚脲6+甲氰菊酯3(S)   9.83    164.9丁醚脲9+甲氰菊酯3(S)   10.62    172.8丁醚脲6+甲氰菊酯4(S)   10.09    147.0丁醚脲12+甲氰菊酯3(R)   11.60    279.9丁醚脲6+甲氰菊酯6(R)   11.25    447.3丁醚脲6+甲氰菊酯3(R)   9.83    392.2丁醚脲9+甲氰菊酯3(R)   10.73    321.8丁醚脲6+甲氰菊酯4(R)   10.21    416.7甲氰菊酯(S)   8.40丁醚脲(S)   30.33    --甲氰菊酯(R)   597.15    71.1丁醚脲(R)   26.27    --高效氯氰菊酯(R)   373.22    88.9高效氯氰菊酯(S)   4.20丁醚脲9+高氯4.5(R)   11.63    327.3丁醚脲4.5+高氯9(R)   12.66    545.8丁醚脲4.5+高氯4.5(R)   12.66    399.4丁醚脲9+高氯3(R)   8.95    382.3丁醚脲3+高氯9(R)   9.18    944.9丁醚脲9+高氯4.5(S)   10.34    95.4丁醚脲4.5+高氯9(s)   8.44    69.8丁醚脲4.5+高氯4.5(S)   7.37    100.0丁醚脲9+高氯3(S)   9.19    129.1丁醚脲3+高氯9(S)   7.35    72.9

                   表2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处理  LC50(PPM)    抗性指数    共毒系数丁醚脲12+甲氰菊酯3(S)  2.69    165.0丁醚脲6+甲氰菊酯6(S)  2.41    82.6丁醚脲6+甲氰菊酯3(S)  2.53    113.4丁醚脲9+甲氰菊酯3(S)    2.87    128.4丁醚脲6+甲氰菊酯4(S)    2.11    115.4丁醚脲12+甲氰菊酯3(R)    14.84    222.6丁醚脲6+甲氰菊酯6(R)    10.89    357.0丁醚脲6+甲氰菊酯3(R)    11.86    298.5丁醚脲9+甲氰菊酯3(R)    12.85    263.7丁醚脲6+甲氰菊酯4(R)    12.20    301.0甲氰菊酯(S)    1.04丁醚脲(S)    24.98    --甲氰菊酯(R)    55.11    53.0丁醚脲(R)    30.02    --高效氯氰菊酯(R)    152.8高效氯氰菊酯(S)    4.4丁醚脲9+高氯4.5(R)    12.19    297.6丁醚脲4.5+高氯9(R)    17.86    328.3丁醚脲4.5+高氯4.5(R)    14.24    314.8丁醚脲9+高氯3(R)    9.53    347.6丁醚脲3+高氯9(R)    14.05    493.5丁醚脲9+高氯4.5(S)    7.68    126.5 丁醚脲4.5+高氯9(S)    5.16    116.9丁醚脲4.5+高氯4.5(S)    7.10    104.8丁醚脲9+高氯3(S)    8.89    129.0丁醚脲3+高氯9(S)    5.20    105.8

                   表3不同处理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处理   LC50(PPM)    抗性指数    共毒系数丁醚脲12+甲氰菊酯3(S)   12.63    127.6丁醚脲6+甲氰菊酯6(S)   10.25    114.7丁醚脲6+甲氰菊酯3(S)   11.96    115.7丁醚脲9+甲氰菊酯3(S)   11.29    134.5丁醚脲6+甲氰菊酯4(S)   10.55    122.4丁醚脲12+甲氰菊酯3(R)   9.56    308.3丁醚脲6+甲氰菊酯6(R)   8.88    419.5丁醚脲6+甲氰菊酯3(R)   8.86    366.5丁醚脲9+甲氰菊酯3(R)   8.42    362.8丁醚脲6+甲氰菊酯4(R)   9.18    372.8甲氰菊酯(S)   8.10丁醚脲(S)   21.43    --甲氰菊酯(R)   66.43    8.2丁醚脲(R)   25.87    --高效氯氰菊酯(R)   112.36高效氯氰菊酯(S)   4.55丁醚脲9+高氯4.5(R)   10.51    331.1丁醚脲4.5+高氯9(R)    15.32    346.8丁醚脲4.5+高氯4.5(R)    12.59    334.0丁醚脲9+高氯3(R)    9.47    338.4丁醚脲3+高氯9(R)    11.28    542.6丁醚脲9+高氯4.5(S)    8.54    112.2丁醚脲4.5+高氯9(S)    7.21    85.6丁醚脲4.5+高氯4.5(S)    7.08    106.1丁醚脲9+高氯3(S)    9.28    119.9丁醚脲3+高氯9(s)    4.88    116.2

    从表1中看出,丁醚脲与甲氰菊酯复配,对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小菜蛾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丁醚脲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的小菜蛾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两种复配方式对敏感的试虫都没有明显增效作用。

    从表2中看出,丁醚脲与甲氰菊酯复配,对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二斑叶螨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丁醚脲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二斑叶螨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两种复配方式对敏感的试虫都没有明显增效作用。

    从表3中看出,丁醚脲与甲氰菊酯复配,对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朱砂叶螨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丁醚脲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的朱砂叶螨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两种复配方式对敏感的试虫都没有明显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小菜蛾

    A.按丁醚脲5%,甲氰菊酯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95.7%,10%丁醚脲乳油和15%甲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65.2%和7.2%。

    B.按丁醚脲5%,高效氯氰菊酯4.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92.3%,10%丁醚脲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65.2%和8.4%。

    实施例二:二斑叶螨

    A.按丁醚脲5%,甲氰菊酯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85.7%,10%丁醚脲乳油和15%甲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75.3%和37.2%。

    B.按丁醚脲5%,高效氯氰菊酯4.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82.5%,10%丁醚脲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65.2%和11.4%。

    实施例三:朱砂叶螨

    A.按丁醚脲5%,甲氰菊酯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96.3%,10%丁醚脲乳油和15%甲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68.1%和27.1%。

    B.按丁醚脲5%,高效氯氰菊酯4.5%,乳化剂1601 8%,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该配方按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93.1%,10%丁醚脲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58.2%和14.6%。

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丁醚脲和甲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杀螨的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该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由丁醚脲与下列两种成分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1、甲氰菊酯;2、高效氯氰菊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及害螨。尤其适合用于防治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成分产生抗性的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及小菜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