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38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CN102843847A*CN102843847A*(21)申请号 201110176805.8(22)申请日 2011.06.23H05B 41/298(2006.01)(71)申请人硕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72)发明人刘增群(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代理人汤保平(54) 发明名称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57) 摘要一种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器、振荡单元、换流器、调整单元、切换单元以及稳压单元。第一电压转换器与第二电压转换器将交流。
2、电压转换成第一直流电压与第二直流电压。振荡单元利用第一直流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充电电压与触发信号。调整单元利用充电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供电信号。切换单元依据供电信号而传送第二直流电压。稳压单元用以稳定来自切换单元的电压。振荡单元与调整单元皆是以一延迟速度进行充电,以致使工作电压与触发信号同步传送至换流器中的控制器。(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1/3页21.一种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包括:一萤光灯管;一第一电压转换器,接收一交流电压,并将该交流电压转换为一第一直流电。
3、压;一第二电压转换器,接收该交流电压,并将该交流电压转换为一第二直流电压;一振荡单元,利用该第一直流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一充电电压与一触发信号;一换流器,耦接该萤光灯管并用以点亮该萤光灯管,其包括一控制器,其中该控制器操作在一工作电压下,并依据该触发信号而被致能;一调整单元,利用该充电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一供电信号;一切换单元,接收该第二直流电压,并依据该供电信号而传送该第二直流电压;以及一稳压单元,将该第二直流电压稳定至该工作电压,其中,该振荡单元与该调整单元皆是以一延迟速度进行充电,以致使该工作电压与该触发信号同步传送至该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振荡单元通过。
4、一控制端电性连接至该换流器,且当该控制器开始运作后,该换流器将该控制端的电平下拉至接地电压,以使该振荡单元停止产生该充电电压与该触发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调整单元还利用该工作电压进行充电,以在该振荡单元停止产生该充电电压时,持续地产生该供电信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振荡单元包括: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一直流电压,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以提供该充电电压;一第一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一接地端,其中该振荡单元的该延迟速度取决于该第一电阻与该第一电容所形成的延迟时间;一第一二极管,其阳极电性。
5、连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该控制端;一双向二极管,其第一阳极电性连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双向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以提供该触发信号;一第三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以及一第一齐纳二极管,其阴极电性连接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一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调整单元包括:一第二二极管,其阳极接收该充电电压;一第三二极管,其阳极接收该工作电压,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一第四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二。
6、二极管的阴极,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用以提供该供电信号;一第二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3847 A2/3页3至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五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其中,该调整单元的该延迟速度取决于该第四电阻与该第二电容所形成的延迟时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三电容,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二直流电压,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一接地端;一第六电阻,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二直流电压,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一P型晶体管,其源极接收。
7、该第二直流电压,该P型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该稳压单元;一第七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P型晶体管的源极,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该P型晶体管的栅极;以及一N型晶体管,其漏极电性连接该P型晶体管的栅极,该N型晶体管的栅极接收该供电信号,该N型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其中该N型晶体管依据该供电信号而导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稳压单元包括:一第四电容,其第一端用以接收来自该切换单元的该第二直流电压,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齐纳二极管,其阴极电性连接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该第二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
8、驱动装置,其中该控制器产生一第一脉宽调变信号与一第二脉宽调变信号,且该换流器还包括:一高压侧驱动器,调整该第一脉宽调变信号的电平;一开关单元,接收该第一直流电压,并受控于该第二脉宽调变信号与调整后的该第一脉宽调变信号;以及一谐振槽,电性连接该开关单元,并用以产生一驱动电压,以点亮该萤光灯管。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开关单元包括:一第八电阻,其第一端接收调整后的该第一脉宽调变信号;一第九电阻,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二脉宽调变信号;一第一开关,其第一端接收该第一直流电压,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该谐振槽;以及一第二开关,其第一端电性。
9、连接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一接地端。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谐振槽包括:一第五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开关单元;以及一变压器,具有一一次侧与一二次侧,其中该一次侧电性连接在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一接地端之间,且该二次侧与该萤光灯管相互并联。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换流器还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3847 A3/3页4一第十电阻,接收该第一直流电压,并电性连接在该开关单元与该接地端之间。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一辅助电压产生器,响应。
10、于该换流器中的一谐振槽而产生一辅助电压,其中该切换单元更接收该辅助电压,并依据该供电信号而传送该辅助电压。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辅助电压产生器包括:一电感,感应该谐振槽中的电流,并据以产生一感应电流;一第四二极管,其阳极接收该感应电流;以及一第十一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该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产生该辅助电压。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检测器,用以检测该萤光灯管,并依据检测结果产生一回馈信号,其中,该控制器依据该回馈信号调整一第一脉宽调变信号与一第二脉宽调变信号。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检测器包。
11、括:一第六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萤光灯管,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用以提供该回馈信号;以及一第三齐纳二极管,其阴极电性连接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该第三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一接地端。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一电压转换器包括:一桥式整流器,接收该交流电压,并对该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提供该第一直流电压;以及一滤波电容,电性连接该桥式整流器,并对该桥式整流器所提供的该第一直流电压进行滤波。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该萤光灯管是冷阴极萤光灯管或热极萤光灯管。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3847 A1/6页5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
12、是有关于一种驱动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背景技术0002 萤光灯管具有工作温度低、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可具有多种颜色等优点,因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今的照明设备中。换流器(inverter)是驱动萤光灯管的核心电路,且常见的电路架构包括推挽式换流器、全桥式换流器、半桥式换流器等。其中,半桥式换流器具有架构简单且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大多采用以半桥式换流器为主的电路架构。0003 半桥式换流器是利用谐振方式来达到点灯时所需的高压及稳流的效果,并且包括控制器、开关单元以及谐振槽。在操作上,控制器会依据萤光灯管是否点亮,来产生相应的脉宽调变信号,以控制开关单元的导。
13、通状态。此外,开关单元会接收一直流电压,且随着开关单元的导通状态的切换,将得以控制由直流电压传到谐振槽的电力。由此,谐振槽将产生相应的驱动电压,进而驱动萤光灯管。0004 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当系统第一次供电给控制器时,控制器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就无法点亮萤光灯管,进而引发装置中的电子元件产生发烫与燃烧的情况。因此,如何确保控制器能在第一时间就能点亮萤光灯管,已是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在设计上所欲解决的一项课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利用同步传送工作电压与触发信号至换流器中的控制器的方式,致使换流器能在第一时间就点亮萤光灯管,进而避免点灯不成功时所引发的元件发烫甚或发生燃。
14、烧的情况。0006 本发明提出一种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器、振荡单元、换流器、调整单元、切换单元以及稳压单元。第一电压转换器接收交流电压,并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第二电压转换器接收交流电压,并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振荡单元利用第一直流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充电电压与触发信号。换流器用以点亮萤光灯管,并包括一控制器。其中,控制器操作在工作电压下,并依据触发信号而被致能。调整单元利用充电电压进行充电,以产生供电信号。切换单元接收第二直流电压,并依据供电信号而传送第二直流电压。稳压单元将第二直流电压稳定至工作电压。其中,振荡单元与调整单元皆是以一延迟速度进。
15、行充电,以致使工作电压与触发信号同步传送至控制器。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振荡单元通过一控制端电性连接至换流器,且当控制器开始运作后,换流器将振荡单元的控制端的电平下拉至接地电压,以使振荡单元停止产生充电电压与触发信号。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单元更利用工作电压进行充电,以在振荡单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2/6页6元停止产生充电电压时,持续地产生供电信号。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辅助电压产生器。其中,辅助电压产生器响应于换流器中的谐振槽而产生辅助电压,且切换单元更接收辅助电压,并依据供电信号而传送辅助电压。0010 。
1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振荡单元与调整单元是以相同的延迟速度来进行充电,以致使换流器中的控制器可以同步地接收到工作电压与触发信号。由此,换流器将能在第一时间就点亮萤光灯管,进而避免点灯不成功时所引发的元件发烫甚或发生燃烧的情况。附图说明0011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0012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示意图。0013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局部电路图。0014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另丨局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请参考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并配合对应附。
17、图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另外,凡具有相同功能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均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0016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1,驱动装置100用以驱动一萤光灯管(fluorescent tube)180,并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101、第二电压转换器102、换流器110、振荡单元120、调整单元130、切换单元140、稳压单元150、辅助电压产生器160以及检测器170。其中,萤光灯管180可例如是冷阴极萤光灯管或是T3、T5等其它规格的热阴极(hot-cathode)萤光灯管。0017 第一电压转换器101与第二电压转换器102接。
18、收交流电压AC,并将交流电压AC转换成第一直流电压DC_H与第二直流电压DC_L,其中第一直流电压DC_H大于第二直流电压DC_L。更进一步来看,第一电压转换器101包括桥式整流器BR与滤波电容CF。在此,桥式整流器BR用以接收交流电压AC,并对交流电压AC进行整流,以提供第一直流电压DC_H。此外,滤波电容CF电性连接桥式整流器BR,并对桥式整流器BR所提供的第一直流电压DC_H进行滤波,以降低第一直流电压DC_H的涟波因素(ripple factor)。0018 换流器110会接收第一直流电压DC_H,并将第一直流电压DC_H转换成交流的驱动电压,以点亮萤光灯管180。就换流器110的细部。
19、结构来看,换流器110包括控制器111、高压侧驱动器112、开关单元113以及谐振槽114。其中,控制器111操作在一工作电压VIC下,并依据一触发信号STR而被致能。此外,当控制器111运作时,控制器111会产生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PWM1与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再者,高压侧驱动器112用以调整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的电平,以符合高压开关所需的操作电平。0019 另一方面,开关单元113接收第一直流电压DC_H,并受控于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与调整后的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此外,随着开关单元113的导通状态的切换,将得以控。
20、制由第一直流电压DC_H传送到谐振槽114的电力。由此,谐振槽114将产生相应的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3/6页7交流驱动电压,进而点亮萤光灯管180。此外,为了提升萤光灯管180的照明品质,检测器160用以检测萤光灯管180,并依据检测结果产生回馈信号FB。由此,控制器111将可依据回馈信号FB调整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与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的工作周期或是频率。0020 值得一提的是,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100会将工作电压VIC与触发信号STR同步传送至换流器110中的控制器111,以确保换流器110能在第一时间就点亮萤光灯管180。如此一来,将能避免点灯不成功时所引发的元。
21、件发烫与燃烧的情况,进而增加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其中,驱动装置100将工作电压VIC与触发信号STR同步传送至控制器111的详细作动如下所述。0021 请继续参照图1,振荡单元120会利用第一直流电压DC_H进行充电,以产生充电电压VCP与触发信号STR。此外,调整单元130会利用充电电压VCP进行充电,以产生供电信号SPL。再者,切换单元140接收第二直流电压DC_L,并依据供电信号SPL而传送第二直流电压DC_L至稳压单元150。由此,稳压单元150将把第二直流电压150稳定至控制器111所需的工作电压VIC。002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振荡单元120与调整单元130皆是以。
22、相同的延迟速度进行充电,因此工作电压VIC与触发信号STR将可同步地传送至控制器111。此时,控制器111将依据工作电压VIC与触发信号STR而开始运作,进而致使换流器110点亮萤光灯管180。此外,振荡单元120更通过一控制端TR1电性连接至换流器110中的开关单元113。由此,当控制器111开始运作后,换流器110除了点亮萤光灯管180,其更将振荡单元120的控制端TR1的电平下拉至接地电压,以使振荡单元120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与触发信号STR。0023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电压VIC更被传送至调整单元130,因此当振荡单元120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时,调整单元130更可利用工作电压V。
23、IC进行充电,以持续地产生供电信号SPL给切换单元140。如此一来,稳压单元150才可持续地接收到来自切换单元140的电压,进而持续地产生控制器111所需的工作电压VIC。换言之,当萤光灯管180于第一时间被点亮后,振荡单元120将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与触发信号STR。当停止产生触发信号STR的时候,即改由回馈信号FB接续产生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以及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以控制稳压单元150可使持续地产生控制器111所需的工作电压VIC。0024 为了提升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100的操作性能,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100可通过辅助电压产生器160来产生一辅助电压DC_aux,并将辅助电压D。
24、C_aux传送至切换单元140。藉此,稳压单元150更可利用辅助电压DC_aux来产生控制器111所需的工作电压VIC。其中,辅助电压产生器160是响应于换流器110中的谐振槽114,而据以产生辅助电压DC_aux。0025 为了致使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更加了解本发明,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局部电路图,以下请参照图2来看振荡单元120、调整单元130、切换单元140以及稳压单元150的电路架构。0026 请参照图2,振荡单元120包括电阻R1-R3、电容C1、二极管D1、双向二极管(bilateral diode)DBI以及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DZ1。
25、。其中,电阻R1的第一端接收第一直流电压DC_H,且电阻R1的第二端用以提供充电电压VCP。电容C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且电容C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0027 再者,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且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4/6页8振荡单元120的控制端TR1。双向二极管DBI的第一阳极电性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双向二极管DBI的第二阳极,且电阻R2的第二端用以提供触发信号STR。电阻R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且电阻R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齐纳二极管DZ1的阴极电性连接电阻R2的第二。
26、端,且齐纳二极管DZ1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0028 在操作上,一开始换流器110尚未开始运作,因此二极管D1是处在不导通的状态。此时,第一直流电压DC_H会通过电阻R1对电容C1进行充电,进而产生充电电压VCP。其中,振荡单元120的延迟速度取决于电阻R1与电容C1所形成的延迟时间。此外,当充电电压VCP大于双向二极管DBI的临界电压时,双向二极管DBI将导通。此时,电阻R2、R3与齐纳二极管DZ1所形成的电压调整电路将产生触发信号STR。另一方面,当换流器110因应控制器111的启动而开始运作时,振荡单元120的控制端TR1的电平将被下拉至接地电压。此时,二极管D1将处在导通的状态,进而。
27、导致节点A的电平也趋近于接地电压。如此一来,振荡单元120将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与触发信号STR。0029 调整单元130包括二极管D2-D3、电阻R4-R5以及电容C2。其中,二极管D2的阳极用以接收充电电压VCP。二极管D3的阳极用以接收工作电压VIC,且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且电阻R4的第二端用以供应供电信号SPL。电容C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且电容C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电阻R5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且电阻R5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0030 在操作上,一开始工作电压VIC尚未产生,因此调。
28、整单元130仅接收到来自振荡单元120的充电电压VCP。此时,二极管D2会依据充电电压VCP而导通其两端,并致使充电电压VCP可通过电阻R4对电容C2进行充电。如此一来,调整单元130将可据以产生供电信号SPL。其中,调整单元130的延迟速度是取决于电阻R4与电容C2所形成的延迟时间。再者,当工作电压VIC被产生时,工作电压VIC会回传至二极管D3。因此,当振荡单元120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时,回传的工作电压VIC将导通二极管D3的两端,进而通过电阻R4对电容C2进行充电。如此一来,即使振荡单元120停止产生充电电压VCP,调整单元130依旧可以持续地产生供电信号SPL。0031 切换单元1。
29、40包括电容C3、P型晶体管MP1、电阻R6、电阻R7以及N型晶体管MN1。其中,电容C3的第一端接收第二直流电压DC_L与辅助电压DC_aux,且电容C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电阻R6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以接收第二直流电压DC_L与辅助电压DC_aux,且电阻R6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其中,电阻R6用以防止流经电容C3的电压可能会产生的过大的电压漂移。P型晶体管MP1的源极接收第二直流电压DC_L,且P型晶体管MP1的漏极电性连接稳压单元150。电阻R7的第一端电性连接P型晶体管MP1的源极,且电阻R7的第二端电性连接P型晶体管MP1的栅极。N型晶体管MN1的漏极电性连。
30、接P型晶体管MP1的栅极,N型晶体管MN1的栅极接收供电信号SPL,且N型晶体管MN1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0032 在操作上,N型晶体管MN1会依据供电信号SPL而导通,进而将P型晶体管MP1的栅极的电平下拉至接地电压。此时,P型晶体管MP1也将被导通,进而致使第二直流电压DC_L或/与辅助电压DC_aux传送至稳压单元150。其中,电容C3与电阻R7将可用以调整P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5/6页9型晶体管MP1的导通速度。0033 稳压单元150包括电容C4与齐纳二极管DZ2。其中,电容C4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来自切换单元140的电压,且电容C4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齐纳二。
31、极管DZ2的阴极电性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且齐纳二极管DZ2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在操作上,来自切换单元140的电压会对电容C4进行充电,且压降在电容C4上的电压将会通过齐纳二极管DZ2稳定至工作电压VIC。0034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另一局部电路图,以下请参照图3来看开关单元113、谐振槽114、辅助电压产生器160以及检测器170的电路架构。请参照图3,开关单元113包括电阻R8-R9以及开关SW1-SW2,谐振槽114包括电容C5与变压器T1,且换流器110还包括电阻R10。0035 在整体架构上,电阻R8的第一端接收调整后的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且电。
32、阻R9的第一端接收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开关SW1的第一端接收第一直流电压DC_H,开关SW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且开关SW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谐振槽114。电阻R10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开关单元113,并接收第一直流电压DC_H,且电阻R1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当电源关闭(OFF)或系统因为无法正常启动而重新启动(Restart)时,第一直流电压DC_H即会通过电阻R10对地进行放电,以避免系统中工作电压VIC以及触发信号STR无法同步的情形发生。开关SW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开关SW1的第二端,开关SW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且开关SW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
33、。再者,电容C5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开关单元113。变压器T1具有一次侧T11与二次侧T12,且一次侧T11电性连接在电容C5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二次侧T12则与萤光灯管180相互并联。此外,萤光灯管180更通过电容C7电性连接至接地端。0036 在操作上,开关SW1通过电阻R8接收调整后的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而开关SW2则通过电阻R9接收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此外,开关SW1与开关SW2会依据调整后的第一脉宽调变信号PWM1与第二脉宽调变信号PWM2调整其导通状态,以控制由第一直流电压DC_H传送至谐振槽114的电力。此外,谐振槽114会通过电容C5与变压器T1进行升压与滤波的操作,。
34、进而产生交流的驱动电压来点亮萤光灯管180。0037 请继续参照图3,辅助电压产生器160包括电感L1、二极管D4与电阻R11。其中,电感L1会感应变压器T1的一次侧T11的电流,并据以产生感应电流。此外,二极管D4的阳极会接收感应电流,并传送至电阻R11的第一端。藉此,辅助电压产生器160将可通过电阻R11的第二端产生相应的辅助电压DC_aux。再者,检测器170包括电容C6与齐纳二极管DZ3。其中,电容C6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萤光灯管180。齐纳二极管DZ3的阴极电性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且齐纳二极管DZ3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在操作上,齐纳二极管DZ3用以限制电容C6的第二端的电压电平。此。
35、外,电容C6会接收来自萤光灯管180的电压,进而产生相应的回馈信号FB。0038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振荡单元与调整单元以相同的延迟速度来进行充电的方式,致使换流器中的控制器可以同步地接收到工作电压与触发信号。由此,换流器将能在第一时间就点亮萤光灯管,进而避免点灯不成功时所引发的元件发烫与燃烧的情况,并增加萤光灯管的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0039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6/6页10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说 明 书CN 10284384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