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78065A43申请公布日20150114CN104278065A21申请号201410472711922申请日20140916C12P19/14200601C12P19/0220060171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地址210037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72发明人勇强储秋露余世袁李鑫徐勇欧阳嘉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邱兴天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包括植物纤维原料碱性预处理和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水解碱性预处。
2、理后的植物纤维原料时,额外添加105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突出的优点是通过在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体系中过量添加葡萄糖苷酶,降低酶水解初期水解液中的纤维二糖浓度,缓解酶水解初期纤维二糖对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酶反应速率和酶水解得率,降低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质糖的生产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78065ACN104278065A1/1页21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
3、解得率的方法,包括植物纤维原料碱性预处理和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水解碱性预处理后的植物纤维原料时,额外添加105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底物W/V浓度5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底物W/V浓度1520,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添加底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纤维素酶用量不高于25FPU/。
4、G纤维素,木聚糖酶用量不高于120U/G纤维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绿液对风干植物纤维原料进行碱处理,碱用量28,处理温度100140,保温时间1H,硫化度3040,经绿液预处理的植物纤维原料用水洗涤、磨浆、过滤;(2)将绿液预处理的植物纤维原料与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加入水,PH缓冲液,混合至底物W/V浓度520,控制PH值在4060,反应体系中按1050U/G纤维素的量添加葡萄糖苷酶,于4555条件下酶解反应48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酶解底物W/V浓度为1。
5、520时,酶解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6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酶是以里氏木霉产生的一种或多种酶的复合物。权利要求书CN104278065A1/8页3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人类社会对以石油资源为代表的化石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过度开采,使石油资源不可避免地面临枯竭的命运;同时大量化石资源的使用引发的温室效应有可能演变成为人类的一场生态灾难。人类如何应对未来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走。
6、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国际共识。利用可再生的植物纤维资源生产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包括农林废弃物、木竹材加工废弃物、富含纤维的粮食加工废弃物、城市纤维垃圾等。利用这些廉价的植物纤维资源生产生物质糖葡萄糖、木糖,并以此为原料生产人类所需的能源、化学品和材料,能够很好地解决未来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基材料生产的原料问题。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基材料的技术体系中,高酶水解得率、低成本的生物质糖生产技术是决定植物纤维原料生物炼制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和关键。0003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质糖的方法主要包括。
7、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两种,其中酶水解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抑制物质生成、对设备要求低等特点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素是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成葡萄糖的,纤维素酶是一个复合酶系,主要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纤维素完全水解是在纤维素酶系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纤维素酶协同水解纤维素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普遍公认的观点是内切葡聚糖酶首先随机切断纤维素链的1,4糖苷键,产生新的短链纤维素和纤维低聚糖;随后外切葡聚糖酶从短链纤维素和纤维低聚糖的还原或非还原末端以纤维二糖为单位依次水解;最后葡萄糖苷酶将生成的纤维二糖和纤维低聚糖彻底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是在纤。
8、维素酶系中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葡萄糖苷酶的协同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的,纤维素酶系中某一种组分的含量不足均将影响纤维素的酶水解效率。木霉属中的里氏木霉是公认的纤维素酶优良生产菌株,但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中的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比例不协调,葡萄糖苷酶含量相对较低,因此,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降解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素时水解产物中纤维二糖含量较高,而在目前发现的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微生物发酵菌株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利用纤维二糖,因此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要求纤维二糖的含量尽可能低。围绕植物纤维原料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系中葡萄糖苷酶含量不足导致的水解产。
9、物中纤维二糖含量高的问题,以提高纤维素水解产物中可发酵性单糖比例为目标,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添加葡萄糖苷酶以降低纤维素水解产物中纤维二糖的含量,研究表明,在里氏木霉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纤维原料的水解体系中一般添加15U/G纤维素用量的葡萄糖苷酶即可实现水解糖液中说明书CN104278065A2/8页4纤维二糖含量低于1G/L,通常添加低于3U/G纤维素用量的葡萄糖苷酶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在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添加葡萄糖苷酶的目的均为降低水解糖液中纤维二糖的浓度,从而提高水解产物中可发酵性糖的比例。0004纤维素酶属于反馈抑制的水解酶类,在纤维素酶系水解纤。
10、维素成葡萄糖的过程中,终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对葡萄糖苷酶的活力产生抑制作用,葡萄糖苷酶活力受到抑制后导致水解过程中纤维二糖的累积,纤维二糖的累积对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纤维素酶水解反应速度和水解得率不高。0005申请人在研究里氏木霉纤维素酶水解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过程中的酶反应速率时发现,尽管在植物纤维原料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辅助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可以保证水解产物中纤维二糖浓度在1G/L以下,但水解初期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较高是导致纤维素酶反应速率下降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以降低植物纤维原料纤维素酶水解初期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过。
11、高的问题,缓解水解初期纤维二糖对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酶反应速率和水解得率的目的,同时,随着纤维素水解得率的提高,也提高了木聚糖的水解得率。发明内容0006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通过在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过程中过量添加葡萄糖苷酶,降低酶水解初期水解液中的纤维二糖浓度,缓解酶水解初期纤维二糖对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酶反应速率和酶水解得率,降低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质糖的生产成本。0007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8一种提高植物纤。
12、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包括植物纤维原料碱性预处理和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步骤,在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水解碱性预处理后的植物纤维原料时,额外添加105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0009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底物W/V浓度520。0010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底物W/V浓度1520,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添加底物。0011所述的纤维素、木聚糖酶水解制备单糖,纤维素酶用量不高于25FPU/G纤维素,木聚糖酶用量不高于120U/G纤维素。0012所述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31用绿液对风干植物纤维原料进行碱处理,碱用量28,处理温度10。
13、0140,保温时间1H,硫化度3040,经绿液预处理的植物纤维原料用水洗涤、磨浆、过滤;00142将绿液预处理的植物纤维原料与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加入水,PH缓冲液,混合至底物W/V浓度520,控制PH值在4060,反应体系中按1050U/G纤维素的量添加葡萄糖苷酶,于4555条件下酶解反应48H。0015步骤2中,当酶解底物W/V浓度为1520时,酶解优选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0016所述的纤维素酶是以里氏木霉产生的一种或多种酶的复合物。00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提高植物纤维原料酶水解得率的方法,突出说明书CN104278065A3/8页5的优点是通过在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
14、酶水解体系中过量添加葡萄糖苷酶,降低酶水解初期水解液中的纤维二糖浓度,缓解酶水解初期纤维二糖对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酶反应速率和酶水解得率,降低碱性预处理植物纤维原料生产生物质糖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18图1是添加低葡萄糖苷酶和添加过量葡萄糖苷酶对酶反应过程中纤维二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图;0019图2是添加低葡萄糖苷酶和添加过量葡萄糖苷酶对平均酶反应速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的影响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21以下实施例中,葡萄糖浓度、木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条件如下色谱仪AGILLENT11。
15、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BIORADAMINEXHPX87H;流动相0005MOL/L硫酸、流速06ML/MIN;柱温55;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样量10L。外标法测定。0022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D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一个葡萄糖苷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标准反应条件下,每分钟水解生成1MOL对硝基苯酚所需要的酶量。0023测定方法如下01ML适当稀释的酶液与09ML5MMOL/L、PH480的PNPG溶液混合后,于50下保温10MIN。立即加入2ML1MOL/LNA2CO3溶液终止反应,加入10ML的蒸馏水,摇匀。在400NM下测定吸光度,以蒸馏水代替酶液作空白对照。按。
16、下式计算葡萄糖苷酶活力00240025实施例1玉米秸秆的预处理0026玉米秸秆粉碎至25CM,用碱量8W/W,硫化度40,固液比为16W/V,在60下空转05H后,将温度升高至140,保温1H。绿液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用水洗去残余化学药品,磨浆、挤干物料,作为酶水解的底物。分析底物的水分、纤维素、木聚糖含量,并计算纤维素和木聚糖回收率。0027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绿液预处理、磨浆、洗涤、挤干后水分含量7690,纤维素含量5539干基,木聚糖含量2543干基,绿液预处理物料总回收率为6331,纤维素回收率为9195,木聚糖回收率为6342。0028实施例2辅助添加少量和过量葡萄糖苷酶对酶水解得率的影。
17、响0029分别称取实施例1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1082G绝干重为250G于12个250ML三角瓶中酶解底物浓度5W/V,在每个三角瓶中加入1MOL/L柠檬酸缓冲液25ML,分别按25FP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纤维素酶,分别按120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木聚糖说明书CN104278065A4/8页6酶,分别按0、1、2、3、4、5、10、15、20、25、375、50U/G纤维素的用量加入葡萄糖苷酶,在每个三角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酶解体系中水分总体积为50ML,用玻棒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盖上盖子,于150转/分、50的恒温摇床中酶解48H。水解结束后,分别将水解物用离心机于4000转/分条。
18、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葡萄糖、木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并计算酶水解得率和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其中纤维素酶解得率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G/L09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G/L095005底物绝干重G05539100;木聚糖酶解得率水解液中木糖浓度G/L088005底物绝干重G02543100;可发酵葡萄糖基比例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G/L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G/L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G/L100。式中09为葡萄糖与纤维素的转换系数;095为纤维二糖与纤维素的转换系数;088为木糖和木聚糖的转换系数;005为水解糖液体积,L;05539为原料中纤维素含量,;02543为原料中木聚糖含量,。辅助。
19、添加葡萄糖苷酶对酶水解得率的影响作用如表1所示。0030表1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对酶水解的影响00310032结果表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水解碱性预处理玉米秸秆,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较高,达437G/L,水解液中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仅为8041,说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系中葡萄糖苷酶含量不足,导致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偏高、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低。在上述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可将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的纤维二糖浓度从437G/L降低到071G/L,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从8041提高到9696,但纤维素水解得率变化不大。说明在里氏木霉纤维素说明书CN104278。
20、065A5/8页7酶水解体系中,辅助添加少量15U/G纤维素葡萄糖苷酶,目的是满足纤维素酶系中葡萄糖苷酶与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比例的协调,保证纤维素酶水解液中的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而对纤维素酶水解得率的提高作用不大。但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添加量10U/G纤维素后,可大幅度提高纤维素水解得率,而且在提高纤维素水解得率的同时,也促进木聚糖酶水解得率的提高。当里氏木霉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添加1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后,纤维素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分别比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时的水解得率提高668和261个百分点;当添加2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后,纤维素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达到最高,。
21、分别为8459和7719,分别比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时的水解得率提高852和581个百分点,继续提高葡萄糖苷酶的添加量,对纤维素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的继续提高作用不大。0033实施例3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对不同底物浓度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0034分别称取实施例1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541、1082、1623、2165、2706、3247、4328G绝干重分别为125、250、375、500、625、750、1000G于7个250ML三角瓶中相对应于酶解底物浓度25、50、75、100、125、15、20W/V,在每个三角瓶中加入1MOL/L柠檬酸缓冲液25ML,分别按25FPU。
22、/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纤维素酶,分别按120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木聚糖酶,分别按20U/G纤维素的用量加入葡萄糖苷酶,在每个三角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酶解体系中水分总体积为50ML,用玻棒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盖上盖子,于150转/分、50的恒温摇床中酶解48H。水解结束后,分别将水解物用离心机于4000转/分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并计算酶水解得率。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对不同底物浓度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如表2。0035表2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对不同底物浓度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0036说明书CN104278065A6/8页80037结。
23、果表明,在过量辅助添加葡萄糖苷酶的水解体系中,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在底物浓度在2515的条件下,纤维素和木聚糖均获得较高的水解得率。纤维素和木聚糖水解得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是因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增加导致终产物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增加以及底物浓度增加引起酶水解体系传质困难所造成。当底物浓度为20时,水解体系中几乎无游离水分,酶反应传质十分困难,因此酶水解得率低,需借助分批补料技术实现高底物浓度的酶水解。0038当酶水解底物浓度从25上升至15,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从9226下降至7993,木聚糖酶水解得率从8149下降至6753。但葡萄糖苷酶用量。
24、的提高,使得纤维二糖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在酶水解底物浓度为15时,游离水很少,底物尽管长时间无法液化,但酶水解仍然得到了很高的水解得率。此外,在高底物浓度下进行高效酶水解,能减少后续蒸馏的能耗,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0039实施例420底物浓度下过量添加2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和分批补料的酶水解0040分别称取实施例1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4328G绝干重1000G,按表3添料方式添入反应体系。分别按表30H的预处理玉米秸秆添加量分别加入6个50ML三角瓶中,在每个三角瓶中加入1MOL/L柠檬酸缓冲液25ML,分别按25FP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纤维素酶,分别按120U/G纤维素的酶用。
25、量加入木聚糖酶,分别按20U/G纤维素的用量加入葡萄糖苷酶,在每个三角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酶解体系中水分总体积为50ML,用玻棒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盖上盖子,于150转/分、50的恒温摇床中酶解48H,酶反应过程中按表3添加剩余的底物。水解结束后,分别将水解物用离心机于4000转/分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并计算酶水解得率。20底物浓度下过量添加葡萄糖苷酶和分批补料对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如表4。0041表320底物浓度下酶水解分批添料方式0042A0H4328GB0H2164G6H1082G12H1082G/C0H2164G12H1082G24。
26、H1082G/D0H1623G6H1623G12H1082G/E0H1623G12H1623G24H1082G/F0H1082G4H1082G8H1082G12H1082G0043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在20W/V底物浓度下,在酶反应体系中辅助添加2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采用分批添加方法解决高底物浓度的传质困难问题后,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的纤维素水解得率和木聚糖水解得率。在适宜添料方式下,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浓度分别为9423G/L和3469G/L,纤维素和木聚糖水解得说明书CN104278065A7/8页9率分别为7697和6004,水解糖液中含高浓度可发酵性单糖十分有。
27、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可以降低后续发酵的发酵罐体积和产品提纯成本。0044表420底物浓度下分批补料酶水解结果00450046实施例5添加葡萄糖苷酶对水解过程中纤维二糖浓度和酶反应速率的影响0047分别称取实施例1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2164G绝干重分别为50G于2个250ML三角瓶中酶解底物浓度10W/V,在每个三角瓶中加入1MOL/L柠檬酸缓冲液25ML,按25FP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纤维素酶、120U/G纤维素的酶用量加入木聚糖酶,分别按3U/G和20U/G纤维素的用量加入葡萄糖苷酶,在每个三角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酶解体系中水分总体积为50ML,用玻棒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盖上盖子,于。
28、150转/分、50的恒温摇床中酶解48H。分别于20MIN、40MIN、1H、25H、6H、10H、24H、36H和48H取样于4000转/分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并计算平均酶反应速率。添加低葡萄糖苷酶用量3U/G纤维素和过量添加葡萄糖苷酶用量20U/G纤维素对酶反应过程中纤维二糖浓度和平均酶反应速率用糖生成速率表示的影响见图1和图2。0048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下,尽管在水解结束后水解糖液中纤维二糖浓度均较低,但在水解过程中纤维二糖浓度不同。在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为3U/G纤维素的水解体系中,纤维二糖浓度在15H达到最高值544G/L,之。
29、后保持一个较高浓度下的缓慢下降;而在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为20U/G纤维素的水解体系中,纤维二糖浓度也在15H达到最高值,但仅为添加3U/G纤维素的水解体系中纤维二糖浓度的一半左右,260G/L,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浓度下的缓慢下降。因此,在添加20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水解体系中,纤维素酶受到纤维二糖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水解初期低于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水解体系图1。从图2可知,由于在过量添加了20U/G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反应过程中尤其是水解反应初期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低于添加3U/G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的纤维二糖浓度,缓解了纤维二糖对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作用,导。
30、致添加过量葡萄糖苷酶的水解体系中纤维素酶水解速率和纤维素酶水解速率高于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水解体系。0049比较例120底物浓度下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和分批补料的酶水解说明书CN104278065A8/8页100050称取实施例1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4328G绝干重1000G,取其中2164G加入50ML三角瓶中,在三角瓶中加入1MOL/L柠檬酸缓冲液25ML、酶用量为25FPU/G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酶用量为120U/G纤维素的木聚糖酶、酶用量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酶解体系中水分总体积为50ML,用玻棒将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盖上盖子,于150转/分、5。
31、0的恒温摇床中酶解48H,分别在酶反应12H、24H添加预处理玉米秸秆1082G。水解结束后,分别将水解物用离心机于4000转/分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纤维二糖浓度,并计算酶水解得率。20底物浓度下添加3U/G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酶和分批补料的酶水解结果如表5。0051表520底物浓度下分批补料酶水解结果00520053结果表明,底物浓度20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在辅助添加3U/G的葡萄糖苷酶用量下,水解结束后水解液中纤维二糖浓度较低、可发酵性葡萄糖基比例较高,但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浓度较低,仅为5041G/L和2175G/L,与之相应的纤维素和木聚糖水解得率分别为4443和3764。而在相同条件下添加过量葡萄糖苷酶20U/G纤维素的酶水解,葡萄糖和木糖分别为9423G/L和3469G/L,与之相应的纤维素和木聚糖水解得率分别为7697和6004实施例4。说明书CN104278065A101/2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78065A112/2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78065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