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特别涉及一种有选择地改变平面显示器 用基板的搬入或搬出方向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背景技术 通常, 液晶显示装置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LCD)、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plasma display panel device : PDP) 等平面显示装置共同具有平板显示面板作为必要结 构, 所述平板显示面板是将中间夹设有固有荧光层或偏光层的一对透明基板对向粘合的结 构。这种面板经过多次反复执行一系列工序后构成, 所述一系列工序是形成预定物质薄膜 的沉积 (deposition) 工序、 照相平版印刷 (photo lithography) 工序、 蚀刻 (etching) 工 序, 除此之外还包括清洗、 粘合、 切割等各种不同的工序。
此外, 为了进行上述各道工序, 需要将基板搬送及供给到用于执行相关工序的工 艺设备处, 而为了缩短此过程中的基板搬送及保管时间并减少劳力, 采用收藏多个基板的 装载盒 (cassette)。 目前的装载盒在平板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中构成用于保管及搬送基板 的最小单位。
图 1 是一般基板收藏用装载盒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 基板收藏用装载盒 ( 下称 “装载盒” )C 划分为分别用作顶棚及地板且分 别构成上下水平面的上垫板 14 及下垫板 16 ; 将所述上垫板 14 及下垫板 16 的对应边缘相 连接并构成开口状的入口面 12 ; 以前方入口面 12 为准相互对向, 以在内部构成基板收藏空 间的两个侧面 18、 20 ; 与所述入口面 12 相对且位于后方的背面 22。
其中, 两个侧面 18、 20 与背面 22 由按预定间距排列的多个框架条 (32a, 32b, 32c, 34a, 34b, 34c) 与支承用框架条 36 构成。所述框架条 (32a, 32b, 32c, 34a, 34b, 34c) 的内表 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向且以一定间隔水平延伸的多个侧缝销 42。构成所述装载盒 10 中所述 背面 22 的支承用框架条 36 上朝所述入口面 12 水平延伸有多个支承条 46, 所述多个支承条 46 之间具有与所述侧缝销 42 相同的间隔。此时, 所述支承条 46 的一端具有顶点 44, 用来 与基板进行点接触, 以防止所述支承条与基板的直接接触。
因此, 通过设置在装载盒两个侧面且彼此对应的侧缝销 42 支持基板 ( 未图示 ) 的 两个边缘的同时, 通过横穿所述基板并支承所述基板的支承条 46 将基板收藏在每个层上。
收藏在如上装载盒 C 中的基板的搬入及搬出过程如下。首先, 如图 2 中 (a) 图所 示, 从前道工序的传送线 L1 传送过来的基板 G 通过中转机器人 R 收藏到装载盒 C 内。此时 如图所示, 当基板 G 被收藏时, 其指向传送线 L1 前方的端部朝向装载盒 C 的前方开口部, 并 通过装载盒输送装置 ( 未图示 ) 传送到后续工序。
接着如图 2 中 (b) 图所示, 收藏在装载盒 C 中的基板 G 通过中转机器人 R 搬出于 装载盒 C 的前方开口部, 并被传递到后续工序的传送线 L2。而在通过中转机器人 R 直接从 装载盒 C 转移到后续工序的传送线 L1 时, 由于指向装载盒 C 中前方开口部方向的基板 G 端 部朝向后续工序的传送线 L2 的后方, 因此会使基板 G 的前后方向颠倒。
因此, 如图所示, 在装载盒 C 与后续工序的传送线 L2 之间设置用于使基板 G 的朝 向旋转 180 度的旋转台 T, 并采用中转机器人 R 将从装载盒 C 搬出的基板 G 安置在所述旋转 台 T 上后, 将旋转台 T 旋转 180 度, 再通过中转机器人 R 从所述旋转台 T 传送到下一工序的 传送线 L2 上, 因此增加了工序数量。
而且, 可由工艺线上的操作人员用手动方式操作基板 G 使之旋转 180 度, 但此时会 导致基板排列状态的不良情形, 同时易于损伤基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其在装载盒主 体的前方或后方有选择地设置有用于支持基板一侧端部中央的中心支架, 从而有选择地改 变基板的搬入或搬出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该装载盒中用于支承基板 一端中央的中心支架的支承条可在与基板隔离的状态下拆卸, 从而可以防止基板的损伤。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该装载盒中中心支架的支 承条可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旋转, 从而由装载盒主体脱离到装载盒主体的外部区域, 以防 止基板在所述中心支架的拆卸过程中受到损伤。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本发明可以防止中心支架 与杆在处于固定方向上定位的状态下, 其固定状态任意被解除。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手段实现。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包括 : 装载盒主 体, 由上下隔开设置的上支架与下支架、 内侧具有支承基板的多个支杆且垂直配置在所述 上支架与下支架两侧的侧支架构成一矩形箱体结构, 用于在其内收藏所述基板 ; 中心支架, 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的后方, 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基板的多个支承条 ; 及 连接件, 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与装载盒主体之间, 将所述中心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到装载盒 主体上。
其中, 所述连接件由固定在所述装载盒主体上的第一固定件与固定在所述中心支 架上并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固定件构成,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最好分别 配置在所述装载盒主体的前方与后方。
优选地, 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转动轴, 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 轴插进的插孔, 由此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可相对旋转。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用于使所述中心支 架垂直升降的升降件。
优选地, 所述升降件包括 : 支撑架, 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 ; 操 作机构, 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用于控制所述中心支架的升降驱动。
优选地, 所述升降件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中心支架之间设置有导引机构, 所述导 引机构导引所述中心支架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垂直移动。
优选地, 所述操作机构由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杆、 通过所述杆的转动 垂直升降的作用轴、 连接所述作用轴与所述中心支架的连接托架构成。
优选地, 所述杆由铰接夹构成。
优选地, 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挡块, 所述第一挡块将所述杆的锁定位置固定在支
撑架上。 优选地, 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装载盒主体上的支撑架上设置有第 二挡块, 所述第二挡块通过固定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装载盒主体来防止所述支撑架的任意转 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其提供的用于装 载基板的装载盒中, 用于支承基板的一侧中央的中心支架有选择地设置在装载盒主体的前 方或后方位置上, 从而可以有选择地改变基板的搬入或搬出方向。
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可在支承基板的一侧端部中央的中心支架的支 承条从基板脱离的状态下拆卸所述支承条, 由此可以防止基板受到损伤。
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可将所述中心支架的支承条在保持水平的状态 下旋转至所述装载盒主体的外部区域, 从而使所述支承条离开所述装载盒主体, 以防止基 板在所述中心支架的拆卸过程中受到损伤。
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 可以防止中心支架与杆在处于固定方向的状态 下, 其固定状态任意被解除。
附图说明 图 1 是常见的现有基板收藏用装载盒的立体图。
图 2 是表示现有基板收藏用装载盒设置在工艺线上状态的结构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立体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侧剖视图。
图 6 是图 5 中 “A” 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主视图。
图 8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俯视剖面图。
图 9 至图 13 是从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装载盒主体拆卸中心支架的 过程示意图。
图 14 是表示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设置在工艺线上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说明之前需要注意的是, 在以下几个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结构的结构要素使 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重点对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对于其他实施例, 则仅对和第一 实施例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 3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立体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 的装载盒的分解立体图。
在上述图中表示的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包括 : 装载盒主体 110、 中心 支架 120、 连接件 130、 升降件 140。
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在其内部收藏及装载多个基板 G, 由彼此对向及隔开的上支 架 111 与下支架 112、 垂直配置在所述上支架 111 与下支架 112 之间两个侧面的侧支架 113构成, 从而其前后两侧分别构成开口状。在所述侧支架 113 的内侧面上, 按一定间隔设置有 用于支撑基板 G 的多个支杆 113a。所述多个支杆 113a 用于支撑基板 G 的两侧, 以便所述基 板 G 的装载操作。
所述中心支架 120 在其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基板 G 的多个支承条 121, 所述多 个支承条 121 在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开口处或后方开口处中某一处的垂直方向上配 置。所述支承条 121 是在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内侧面上朝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的搬入或搬 出方向水平延伸的结构, 在收藏大型基板 G 时, 为了防止基板 G 的弯曲或下垂, 必须配备该 结构。
所述连接件 130 设置在所述中心支架 120 与装载盒主体 110 之间, 用于可拆卸地 将所述中心支架 120 连接到装载盒主体 110 上, 由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支架 111 与下支架 112 的前方及后方的第一固定件 131、 固定在中心支架 120 上并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第一固定 件 131 的第二固定件 132 构成。此外, 所述第一固定件 131 上朝上设置有垂直方向的转动 轴 131a, 第二固定件 132 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 131a 插入的插孔 132a。
所述升降件 140 配置在所述中心支架 120 与连接件 130 之间, 由支撑架 141、 操作 机构 142、 导引机构 143 构成。所述支撑架 141 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支架 111 与下支架 112 之 间, 其上端与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所述操作机构 142 设置在所述支撑架 141 上用来控制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升降, 所述导引机构 143 配置在所述支撑架 141 与中心支 架 120 之间用来导引在所述操作机构 142 控制下升降的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移动。 所述操作机构 142 由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 141 的杆 142a、 与所述杆 142a 相 连并通过杆 142a 的转动在垂直方向上升降的作用轴 142b、 固定在所述作用轴 142b 上的固 定块 142c、 连接所述固定块 142c 与中心支架 120 的连接托架 142d 构成。 而且, 所述杆 142a 通过其锁定方向上的操作提升所述作用轴 142b, 并通过其锁定解除方向上的操作降低所述 作用轴 142b, 而为了防止所述杆 142a 锁定状态的任意解除, 最好将所述杆 142a 构成为推挽 式铰接夹 (push-pull type toggle clamp) 结构。
而且, 所述支撑架 141 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架 141 与装载盒主体 110, 以防止所 述支撑架 141 的任意转动的第一挡块 144、 用于将所述杆 142a 的锁定位置固定在支撑架 141 上的第二挡块 145。在本实施例中, 举以下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 所述第一挡块 144 由锁 定螺栓构成, 所述锁定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架 141 有选择地固定在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上 ; 所 述第二挡块 145 在所述杆 142a 往上转动的状态下支持所述杆 142a 的端部, 以固定所述杆 142a 的位置。
而且, 所述导引机构 143 由导轨 143a 与同所述导轨 143a 结合在一起并在所述导 轨 143a 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的滑块 143b 构成。在本实施例中, 以所述导轨 143a 固定在支撑 架 141 上, 所述滑块 143b 固定在中心支架 120 上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 本实施例为了收藏大面积的基板 G, 采用了条状支杆 113a 和支承条 121, 但 在收藏小面积的基板 G 时, 也可以让基板 G 的端部插入及支撑在分别设置在侧支架 113 和 中心支架 120 上的插槽中。
下面对上述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进行说明。
图 5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侧剖视图, 图 6 是图 5 中 “A” 部分的剖 面放大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的主视图, 图 8 是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
的装载盒剖面俯视图。
如上列图中所示, 在装载盒主体 110 中上下对向配置的上支架 111 与下支架 112 的两侧由垂直配置的多个侧支架 113 连接, 构成前方和后方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收藏到 装载盒主体 110 内部的基板 G 的两侧中央分别支撑在所述侧支架 113 内侧上突出形成的多 个支杆 113a 上。
而且, 设置在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后方中央的中心支架 120 的支承条 121 支撑收 藏在装载盒主体 110 中基板 G 的后端中央, 以防止所述基板 G 的弯曲。
这种中心支架 120 通过设置在中心支架 120 与装载盒主体 110 之间的连接件 130 可分离地组装在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上, 并可有选择地设置在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和后 方中某一个位置上。
即, 通过固定在所述中心支架 120 上的第二固定件 132 结合到固定在所述装载盒 主体 110 的第一固定件 131 上, 可拆卸地把所述中心支架 120 组装到装载盒主体 110 上, 而 这种第一固定件 131 分别配置在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和后方, 所以可以把中心支架 120 有选择地设置在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或后方。
尤其是采用了第一固定件 131 的转动轴 131a 插入所述第二固定件 132 的插孔 132a 中的结构, 因此所述中心支架 120 成为可转动地配置在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上的状态。 由于上述连接件 130 分别配置在装载盒主体 110 和中心支架 120 的上端和下端, 因此所述中心支架 120 可以稳定地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 在所述连接件 130 与中心支架 120 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垂直运动的升降件 140, 在中心支架 120 的拆卸过程中, 在所述支承条 121 从基板 G 的底面隔离的状态下拆卸所述支承条 121, 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基板 G 在中心支架 120 的转动 而受到损伤。
即, 所述连接件 130 的第二固定件 132 分别固定在垂直设置的支撑架 141 的上端 与下端, 所述中心支架 120 设置在所述支撑架 141 的内侧面上, 所述导引机构 143 设置在所 述支撑架 141 与中心支架 120 之间, 从而导引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升降。
而且在所述支撑架 141 的外侧设置有垂直移动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操作机构 142。
构成所述操作机构 142 的杆 142a 以预定轴为中心转动的同时, 使设置在所述杆 142a 下方的作用轴 142b 进行升降, 而固定在所述作用轴 142b 下端的固定块 142c 通过连接 托架 142d 连接到中心支架 120 上, 因此随所述杆 142a 的转动方向, 所述中心支架 120 进行 升降。
下面说明如此组装的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方式。
图 9 至图 13 是从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中装载盒主体上分离中心支架 的过程示意图。
首先对从装载盒主体 110 后方的中心支架 120 的分离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 9 所示, 若解除穿过支撑架 141 固定在装载盒主体 110 上的第一挡块 144 的 固定状态, 所述支撑架 141 的固定状态即被解除, 成为以所述连接件 130 的转动轴 131a 为 中心可转动的状态。
而且, 如图 10 所示, 若移动所述第二挡块 145, 使之解除处于往上转动状态并被第 二挡块 145 定位的杆 142a 的固定状态, 则解除所述杆 142a 的锁定状态, 使之处于可以往下
转动的状态。
如此在解除所述杆 142a 锁定状态的情况下, 若如图 11 所示那样往下转动所述杆 142a, 同所述杆 142a 连接的作用轴 142b 与固定在作用轴 142b 上的固定块 142c 即垂直下 降。而且, 同所述固定块 142c 相连的中心支架 120 联动于所述作用轴 142 的下降而下降, 而在此作用下, 中心支架 120 的支承条 121 与基板 G 的底面相隔一定距离。此时, 通过所述 中心支架 120 与所述支撑架 141 之间的导引机构 143, 导引所述中心支架 120 在垂直方向上 的移动。
如此在所述支承条 121 从基板 G 的底面隔开的状态下, 若如图 12 所示那样顺时针 方向旋转通过连接件 130 处于从装载盒主体 110 可转动状态下的支撑架 141, 中心支架 120 的支承条 121 即脱离到装载盒主体 110 的外方。 此时, 由于所述连接件 130 分别设置在支撑 架 141 的上端与下端, 所述支撑架 141 就能进行稳定的转动。而且, 由于所述中心支架 120 的支承条 121 是从基板 G 脱离的状态下水平转动的, 因此可以防止支承条 121 在其脱离过 程中接触到基板 G。
接着, 若如图 13 所示那样往上提升所述支撑架 141, 固定在支撑架 141 上的第二固 定件 132 的插孔 132a 从固定在装载盒主体 110 上的第一固定件 131 的转动轴 131a 离开, 以使所述支撑架 141 离开所述装载盒主体 110。 如此从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或后方分离中心支架 120 后, 可以重新把所述中心 支架 120 结合到装载盒主体 110 相对侧端部的连接件 130 的第一固定件 131 上。
图 14 是表示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基板的装载盒设置在工艺线上状态的结构图。如 图 14 中 (a) 图所示, 通过中转机器人 R 将从前道工序的传送线 L1 传来的基板 G 通过装载 盒主体 110 的前方开口收藏到装载盒主体 110 的内侧。
然后在完成基板 G 收藏的状态下, 如图 14 中 (b) 图所示那样, 通过前述过程拆卸 安装在装载盒主体 110 的后方开口 110b 处连接件 130 上的中心支架 120 后, 按照拆卸的相 反顺序, 重新把所述中心支架组装到前方开口 110a 处的连接件 130 上。然后, 通过配置在 下一道工序传送线 L2 与装载盒主体 110 之间的中转机器人 R, 由装载盒主体 110 的后方开 口 110b 搬出装载盒主体 110 内的基板 G, 并将其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的传送线 L2。
如此从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开口 110a 插入基板 G 后, 从装载盒主体 110 的后方 开口 110b 搬出基板 G, 就不会像以往技术那样基板 G 的前后颠倒, 因此可以简化工艺流程。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举了用于显示器的玻璃基板 G 收藏在装载盒主体 110 内的情 况, 但本发明也可以收藏半导体工程中的晶圆等。 而且, 本实施例虽然例举说明了通过连接 件 130 拆卸中心支架 120 的过程是用手动方式实现的, 但也可以在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 和后方分别设置中心支架 120, 并通过额外的驱动装置旋转及升降所述中心支架 120, 以开 放装载盒主体 110 的前方或后方, 从而实现自动化工程。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本专利申请所请范围内可以实现多 种实施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做的各种变形方式均应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