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8993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88173.4

申请日:

2014.12.17

公开号:

CN104576132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3/12申请日:20141217|||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12; H01H13/64; H04M1/23

主分类号:

H01H13/12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左州全; 许海平; 陈佳; 冉可; 陈堃; 范奇; 蒋杨洋; 龚关; 肖博; 关诗乐; 李惠晨

地址:

523860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熊永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按键结构只需一个按键即可同时实现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和控制该电子装置的开/关机操作,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节约材料成本,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按键结构,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一本体及若干凸棱,所述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若干凸棱设置于该本体外表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二弹性件,每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另一端预压在所述按键的本体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按键按压之后恢复至初始位置。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微动开关,包括一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按键的本体的正下方,并在受到按压时该第一开关产生所述触发信号。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一从所述本体的裙边延伸而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开关为滑动开关,包括一滑动部,该滑动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臂上的卡槽的位置对应,该滑动部容纳于该卡槽内,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固定臂带着该滑动部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一第一触发位及一第二触发位,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一触发位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 量增加,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二触发位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减小,所述第二开关的中间位置时保持当前音量大小不变。7.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以及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的一第一开关和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一导引槽,所述按键包括一本体及若干凸棱,所述本体容置于所述导引槽内,并在该导引槽内滑动以操作所述第二开关或在垂直于该导引槽的方向在该导引槽内移动,所述若干凸棱设置于该本体外表面。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二弹性件,每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另一端预压在所述按键的本体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按键按压之后恢复至初始位置。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第一开关包括一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按键的本体的正下方,并在受到按压时该第一开关产生所述触发信号。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一从所述本体的裙边延伸而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开关为滑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该第二开关包括一滑动部,该滑动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臂上的卡槽的位置对应,该滑动部容纳于该卡槽内,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固定臂带着该滑动部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一第一触发位及一第二触发位,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一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产生所述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增加,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二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产生所述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减小,所述第二开关的中间位置时保持当前音量大小不变。

说明书

说明书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装置的技术不断发展,电子装置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其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例如,一部移动电话大多具备拍照、摄像、录音、播放等功能。当前的电子装置中通常至少具有两个按键:一个开/关机按键及一个音量调节按键。然而,随着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不断变大,而体积却越来越小,因此使用较多的按键不但会占用较多的设计空间、增加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该按键结构不但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节约材料成本,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
其中,所述按键包括一本体及若干凸棱,所述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若干凸棱设置于该本体外表面。
其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二弹性件,每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子 装置的壳体内,另一端预压在所述按键的本体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按键按压之后恢复至初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微动开关,包括一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按键的本体的正下方,并在受到按压时该第一开关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按键包括一从所述本体的裙边延伸而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开关为滑动开关,包括一滑动部,该滑动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臂上的卡槽的位置对应,该滑动部容纳于该卡槽内,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固定臂带着该滑动部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一第一触发位及一第二触发位,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一触发位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增加,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二触发位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减小,所述第二开关的中间位置时保持当前音量大小不变。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以及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的一第一开关和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
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一导引槽,所述按键包括一本体及若干凸棱,所述本体容置于所述导引槽内,并在该导引槽内滑动以操作所述第二开关或在垂直于该导引槽的方向在该导引槽内移动,所述若干凸棱设置于该本体外表面。
其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二弹性件,每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另一端预压在所述按键的本体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按键按压之后恢复至初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第一开关包括一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按键的本体的正下方,并在受到按压时该第一开关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按键包括一从所述本体的裙边延伸而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 上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开关为滑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该第二开关包括一滑动部,该滑动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臂上的卡槽的位置对应,该滑动部容纳于该卡槽内,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固定臂带着该滑动部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一第一触发位及一第二触发位,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一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产生所述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增加,所述滑动部移动至该第二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产生所述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减小,所述第二开关的中间位置时保持当前音量大小不变。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所述按键结构的按键在垂直的方向按压抵持所述第一开关时,该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关机;所述按键驱动所述第二开关上下滑动时,该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大小。因此,所述按键结构只需一个按键即可同时实现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音量大小和控制该电子装置的开/关机操作,其不但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装置中IV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线路板和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可为移动电话、数码相框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以移动电话为例加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线路板30及按键结构50,所述线路板30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按键结构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并部分露出该壳体10,并与所述线路板30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10可为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外壳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壳体10为所述电子装置100的边框。该壳体10可由铝、铝合金、不锈钢、镁合金、或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一贯穿该壳体10的导引槽12,所述导引槽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按键结构50安装于该壳体10内,并部分露出该导引槽12,该按键结构50可沿着该导引槽12上下滑动,或在垂直于该导引槽12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
所述线路板30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其可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并可为电子元器件或集成功能电路(如,处理器、放大电路、电源电路、音量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提供电气连接。该线路板30可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或其他多层线路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30与所述按键结构50电性连接,其可接收该按键结构50产生的触控信号,并可为该电子装置100提供控制信号。
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装置中IV的放大示意图。图5 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线路板和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50包括按键51、二弹性件52、第一开关53及第二开关55。所述按键51可沿着所述导引槽12滑动以操作所述第二开关55,或者沿着垂直于所述导引槽12的方向进行按压以操作所述第一开关53。所述按键51包括本体511及设置于该本体511外表面的若干凸棱512,该本体511容置于所述导引槽12内,并可在该导引槽12内上下滑动或在垂直于该导引槽12的方向在该导引槽12内移动。所述若干凸棱512凸设于该本体511的外表面,并露出所述导引槽12,用户在滑动所述按键结构50时,该若干凸棱512可增加用户与所述按键5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用于更容易地移动所述按键51。
所述按键51还包括从所述本体511的裙边延伸而出的固定臂514,该固定臂514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第二开关55连接,以带动该第二开关55在所述导引槽12内上下移动。所述固定臂514上开设有卡槽515,该按键51通过该卡槽515与所述第二开关55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2可为弹片,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如壳体10的骨位上),另一端预压在所述按键51的本体511的裙边上。在所述按键51被按压时,该弹性件52可以给所述按键51提供一定的弹性回复力,并可保证该按键51在无按压作用力时能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由于该按键51的本体511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接触抵持,该按键51具有一定预压力。
所述第一开关53位于所述壳体10内,其具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30上,并与该线路板30电性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53可为微动开关(micro switch),其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该第一开关53位于所述按键51的本体511的正下方,并与该本体511之间具有预置的间隙,因此,当该按键51在所述导引槽12内上下滑动时,由于该按键51与该第一开关53之间具有预置的间隙以及所述弹性件52的弹性回复力的存在,因此所述按键51在下压时不会误触发该第一开关53。
所述第一开关53包括一触点532,该触点532位于所述按键51的本体511的正下方,并与该本体511之间具有预置的间隙,而且可在受到按压时该第一开关53产生一触发信号。当按压所述按键51时,该按键51的本体511抵持所 述触点532,即可触发该第一开关53,从而实现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开机和关机功能。具体地,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开机状态时,垂直按压所述按键51超过一阈值时间(例如,0.5秒、0.8秒、1秒等,该阈值时间可以理解为关机时间)时,该按键51的本体511抵持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该第一开关53受到触发而产生一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开机。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关机状态时,垂直按压所述按键51超过一阈值时间(例如,0.5秒、0.8秒、1秒等,该阈值时间可以理解为开机时间)时,该按键51的本体511抵持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该第一开关53受到触发而产生一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关机。
可以理解,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开机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53还可用于控制并切换该电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开机状态时,垂直按压所述按键51,该按键51的本体511触碰并抵压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可触发给第一开关53产生一触控指令,该触控指令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进入待机模式。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模式时,垂直按压所述按键51,该按键51的本体511触碰并抵压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可触发给第一开关53产生一触控指令,该触控指令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进入工作模式。可以理解,当通过该第一开关53实现控制并切换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时,按压所述按键51的时间小于所述阈值时间。
所述第二开关55位于所述壳体10内,其具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30上,并与该线路板30电性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55可为滑动开关(slide switch),其通过推动装有动触点的扭柄滑动,使得动触点片从一组静触点片接到另一组静触片上以实现电路换接,用于调节所述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大小。所述第二开关55包括滑动部552,该滑动部552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臂514上的卡槽515的位置对应,该滑动部552可容纳于该卡槽515内,当所述按键51沿着所述导引槽12上下滑动时,该按键51通过所述固定臂514带着该滑动部552上下移动,进而控制调节所述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大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55具有上下两个触发位,中间位置是断开的,所述上下两个触发位可定义为第一触发位及第二触发位,并设定该第 一触发位用于增加音量,该第二触发位用于减小音量,其中,中间位置时保持当前音量大小不变。具体为,当所述按键51通过所述固定臂514带着该滑动部552移动至第一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55导通,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增加一个档次;如果保持在该第一触发位超过一预定之间(此预定时间可由软件设定),则音量会持续上升直至最大即停止增加。当所述按键51通过所述固定臂514带着该滑动部552移动至第二触发位时,所述第二开关55导通,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减小一个档次;如果保持在该第二触发位超过一预定之间(此预定时间可由软件设定),则音量会持续减小直至最小即停止。当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调节至合适的大小时,松开施加至该按键51上的推力,则该按键51会自动回复至中间位置(即该按键51的初始位置),此时所述第二开关55断开,则所述电子装置100保持当前的音量大小不变。
请参阅图1至图5,使用时,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开机状态时,且按压所述按键51超过一阈值时间(例如,0.5秒、0.8秒、1秒等)时,该按键51的本体511抵持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该第一开关53受到触发而产生一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开机。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关机状态时,按压所述按键51超过一阈值时间(例如,0.5秒、0.8秒、1秒等)时,该按键51的本体511抵持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该第一开关53受到触发而产生一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关机,如此即可实现通过所述按键结构50实现该电子装置100的开机和关机操作。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开机状态时,按压所述按键51,该按键51的本体511触碰并抵压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可触发给第一开关53产生一触控指令,该触控指令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进入待机模式。当所述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模式时,按压所述按键51,该按键51的本体511触碰并抵压所述第一开关53的触点532,即可触发给第一开关53产生一触控指令,该触控指令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进入工作模式,如此即可实现通过所述按键结构50实现该电子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切换。当所述按键51通过所述固定臂514带着该滑动 部552向上滑动至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二开关55导通,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增加,如果保持在该位置超过一预定时间,则音量会持续上升直至最大即停止增加。当所述按键51通过所述固定臂514带着该滑动部552向下滑动至另一个位置时,所述第二开关55导通,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线路板30上的相关功能电路,从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减小,如果保持在该位置超过一预定时间,则音量会持续减小直至最小。当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调节至合适的大小时,松开施加至该按键51上的推力,则该按键51会自动回复至中间位置(即该按键51的初始位置),此时所述第二开关55断开,则所述电子装置100保持当前的音量大小不变,如此即可实现通过所述按键结构50实现控制调节该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大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中,所述按键结构50的按键51在垂直的方向按压抵持所述第一开关53时,该第一开关51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100开/关机;所述按键51驱动所述第二开关55上下滑动时,该第二开关55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大小。因此,所述按键结构50只需一个按键51即可同时实现调节所述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大小和控制该电子装置100的开/关机操作,其不但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所述按键结构包括一按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所述按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位于所述按键的下方,按压所述按键以触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产生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并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第二开关移动,所述第二开关导通并产生脉冲信号以调节所述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