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68556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0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16792.3

申请日:

2013.10.28

公开号:

CN104578222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7/00申请日:20131028|||公开

IPC分类号:

H02J7/00; H02J17/00

主分类号:

H02J7/00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富超; 张玉超; 丁杰

地址:

51812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代理人:

申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案,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设计厚重,发射端仅能对应单一接收端的问题,提高了设备无线充电的实用性。其方法为:通过无线充电适配器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电容极板与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电容极板正确对位,构成完整接收电容并与第一电感线圈、整流电路组成接收器,与无线充电发射源磁谐振耦合,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发送的电能;再经整流电路整流后为待充电设备负载提供供电。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无线充电发射源;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第一电感线圈、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二电容极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三电容极板与第四电容极板,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源包括:高频电源、发射电容与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构成具有预设谐振频率的发射谐振网络,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所述电能通过所述整流电路,由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输出,为待充电负载进行充电供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数量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数量相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 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之间;或者,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之间,又或,所述补偿电容并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4.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第一电感线圈、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二电容极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用于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第三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第四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还包括: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之间。6.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三电容极板与第四电容极板,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用于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一电容极板在 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二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一电感线圈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电能由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输出,为待充电负载进行充电供电。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还包括: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之间,又或,所述补偿电容并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8.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源包括:高频电源、发射电容与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用于构成具有预设谐振频率的发射谐振网络,以便于与一个或多个由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构成的接收谐振网络进行磁谐振耦合传输电能。9.  一种无线充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适配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适配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源。11.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整流电路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12.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适配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源,以及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或者,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适配器和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多采用电容耦合技术实现能量传输,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组合形成的电容器将能量传递到接收侧。然而此方案大多需要将接收侧电路中的线圈集成在待充电设备中,同时目前的紧耦合方案还要加入屏蔽磁片,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厚度,还增加了设备的重量,而一些无线充电配件,如手机的无线充电外壳保护套,必须在保护套上加入电源接口与手机进行物理连接,才能实现充电,也导致了保护套体积的增大;此外现有技术进行无线充电时发射端与接收端必须一一对应,这些问题都降低了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设计厚重,且一个发射端只能对应单一接收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无线充电发射源;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第一电感线圈、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二电容极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电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三电容极板与第四电容极板,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的 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源包括:高频电源、发射电容与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发射电容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构成具有预设谐振频率的发射谐振网络,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所述电能通过所述整流电路,由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输出,为待充电负载进行充电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数量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数量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
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
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之间;或者,
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之间,又或,所述补偿电容并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
第一电感线圈、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二电容极板,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用于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第三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第四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
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还包括:
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
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之间。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第三电容极板与第四电容极板,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极板用于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一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极板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二电容极板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
所述对位正确包括: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一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与所述第二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所述第一预设阈 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
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第一电感线圈构成接收谐振网络,若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满足磁谐振条件,所述接收谐振网络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接收电能,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电能由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输出,为待充电负载进行充电供电。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还包括:
补偿电容,用于调整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
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极板之间,或,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容极板之间,又或,所述补偿电容并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源,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源包括:
高频电源、发射电容与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频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发射电容与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用于构成具有预设谐振频率的发射谐振网络,以便于与一个或多个由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及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构成的接收谐振网络进行磁谐振耦合传输电能。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适配器,所述无线充电适配器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适配器还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源。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负载;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的整流电路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适配器、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源,以及一个或多个如第六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或者,
如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无线充电适配器和一个或多个如第六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通过无线充电适配器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电容极板与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电容极板正确对位,构成完整接收电容并与第一电感线圈、整流电路组成接收器,与无线充电发射源磁谐振耦合,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发送的电能;再经整流电路整流后为待充电设备负载提供供电。这样,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设计厚重,且一个发射端只能对应单一接收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组合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源的电路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无线充电发射源组合的电路示意图一;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无线充电发射源组合的电路示意图二;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无线充电发射源组合的电路示意图三;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无线充电发射源组合的电路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00,如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组件0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无线充电发射源03。
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包括:第一电感线圈Ls、第一电容极板Cs1p和第二电容极板Cs2p;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包括:整流电路021、第三电容极板Cs1s和第四电容极板Cs2s;无线充电发射源03包括:高频电源031、发射电容Cp与第二电感线圈Lp。
具体的,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感线圈Ls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极板Cs1p电连接,第一电感线圈Ls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极板Cs2p电连接;
在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如图3所示,整流电路02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电容极板Cs1s电连接,整流电路021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四电 容极板Cs2s电连接。
第一电容极板Cs1p与第三电容极板Cs1s用于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一电容Cs1,所述第二电容极板Cs2p与第四电容极板Cs2s在对位正确时组成第二电容Cs2;第一电容Cs1与第二电容Cs2用于并联组合作为接收电容Cs;
其中,对位正确包括: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三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第二电容极板与第四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在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内且极板间距在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
第一电感线圈Ls用于与接收电容Cs、整流电路021构成接收器04,如图4所示,接收器04包括由第一电感线圈Ls与接收电容Cs构成的接收谐振网络,用于从无线充电发射源03接收电能。
具体的,在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如图5所示,第二电感线圈Lp的第一端与发射电容Cp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感线圈Lp的第二端与高频电源031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发射电容Cp的第二端与高频电源031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高频电源031的输入端接外部供电;
发射电容Cp与第二电感线圈Lp用于构成具有预设谐振频率的发射谐振网络,向接收器04发送电能。
值得一提的,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的发射谐振网络可以向一个具有接收谐振网络的接收器04发送电能,也可以同时向多个具有接收谐振网络的接收器04发送电能。
可选的,无线充电组件00还可以包括:补偿电容Cs3,用于根据设计需求配合第一电容Cs1、第二电容Cs2调节接收电容Cs,示例性的,补偿电容Cs3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中,也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无线充电发射源03的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
在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高频电源031由外部输入供电,输出提供高频交流电流,经过由第二电感线圈Lp与发射电容Cp组成的发射谐振网络,以预设谐振频率f0进行电磁振荡并向外辐射电磁波。其中,谐振频 率为:
f0=12πLpCp,]]>
相应的角频率,即电路参数为:
w0=2π×f0=1LpCp.]]>
在由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中第一电感线圈Ls与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接收电容Cs所组成的接收器04中,第一电感线圈Ls与接收电容Cs构成接收谐振网络,当接收电容Cs与接收线圈Ls满足:
1LsCs=1LsCs1Cs2Cs1+Cs2=w0=1LpCp,]]>
表明此时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发射谐振网络与接收器04中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相等,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与接收器04满足磁谐振耦合条件,即接收器04可通过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03发送的电磁波获取电能。且进一步将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的整流电路021进行整流,将交流电流转换得到直流电流为负载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供电,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
可选的,如图6B所示,根据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或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在设计及制造时对元器件选择的要求,如产品外观、体积与制造成本等因素,在通过改变电容极板正对面积或极板间距调整第一电容Cs1与第二电容Cs2电容值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加入补偿电容Cs3,使接收电容Cs与第一电感线圈Ls满足:
1LsCs=1LsCs1Cs2Cs3Cs1Cs2+Cs1Cs3+Cs2Cs3=w0=1LpCp,]]>
表明此时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发射谐振网络与接收器04中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相等,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与接收器04满足磁谐振耦合条件,应用方式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6C所示,根据设计要求还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中加入补偿电容Cs3,使接收电容Cs与第一电感线圈Ls满足:
1LsCs=1LsCs1Cs2Cs3Cs1Cs2+Cs1Cs3+Cs2Cs3=w0=1LpCp,]]>
表明此时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发射谐振网络与接收器04中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相等,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与接收器04满足磁谐振耦合条件,应用方式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6D所示,根据设计要求还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加入补偿电容Cs3,使接收电容Cs与第一电感线圈Ls满足:
1LsCs=1LsCs1Cs2Cs3Cs1Cs2+Cs1Cs3+Cs2Cs3=w0=1LpCp,]]>
表明此时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中发射谐振网络与接收器04中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相等,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与接收器04满足磁谐振耦合条件,应用方式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适配器05,如图7所示,该无线充电适配器05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与对应电子设备共同组成接收器04。
可选的,该无线充电适配器05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源0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06,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06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与待充电负载,且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中的整流电路021输出端与待充电负载电连接,输出为待充电负载供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07,该无线充电系统07包括:无线充电适配器05、无线充电发射源03、电子设备06。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适配器05可以为无线充电桌或无线充电托盘,如图9所示,在该无线充电桌或托盘中集成相互独立的发射源03、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当集成了相应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的电子设备06放置在桌面或托盘表面相应位置,使第一电容极板Cs1p与第三电容 极板Cs1s对位正确、第二电容极板Cs2p与第四电容极板Cs2s对位正确,无线充电桌或托盘与电子设备06构成完整接收器04,在无线充电发射源03正常工作提供电能的情况下,接收器04无线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03发送的电能,实现对电子设备06进行无线充电的目的。且无线充电发射源03可同时向多个接收器04提供电能,实现对多个电子设备06的无线充电。
可选的,无线充电发射源03可集成在无线充电桌或托盘中,还可以设置在无线充电桌或托盘之外,同样可实现上述对电子设备06进行无线充电的目的,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方案。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适配器05还可以为电子设备06的外壳保护套,如图10所示,在该外壳保护套中集成了一个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当电子设备06安装了该外壳保护套后,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01的第一电容极板Cs1p、第二电容极板Cs2p与电子设备05中无线充电接收电路02的第三电容极板Cs1s、第四电容极板Cs2s分别对位正确,构成完整接收器04,当无线充电发射源03正常工作提供电能,且接收器04位于以无线充电发射源03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即可对电子设备06进行无线充电,从而解决了无线充电时要求待充电设备与发射端接近距离近,设备可移动范围小的问题。
上述无线充电适配器05的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包括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通过无线充电适配器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电容极板与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电容极板正确对位,构成完整接收电容并与第一电感线圈、整流电路组成接收器,与无线充电发射源磁谐振耦合,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发送的电能;再经整流电路整流后为待充电设备负载提供供电。这样,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设计厚重,且一个发射端只能对应单一接收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案,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设计厚重,发射端仅能对应单一接收端的问题,提高了设备无线充电的实用性。其方法为:通过无线充电适配器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电容极板与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的电容极板正确对位,构成完整接收电容并与第一电感线圈、整流电路组成接收器,与无线充电发射源磁谐振耦合,接收无线充电发射源发送的电能;再经整流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