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8412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4507.8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104821254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H 37/02申请公布日:201508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37/02申请日:20150508|||公开

IPC分类号:

H01H37/02; H01H37/04; H01H37/60

主分类号:

H01H37/02

申请人:

佛山市天朋温控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金平

地址: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工业大道伏水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代理人:

刘新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壳体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顶部的内部设有一个横跨壳体内径且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导向部,导向部中心竖直设有导向孔,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端子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水平安装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的左右两端;簧片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端子上且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簧片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动触点;定触点固定于第一端子之上且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底盖封装于壳体的底部;碟片设于壳体的顶部,陶瓷杆穿过导向孔抵设于簧片与碟片之间;封盖通过壳体的封装部封装于壳体的顶部,盖设于碟片之上。本发明实现导向架在中壳体一体设置,减小累积误差,提高温控精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碟片、壳体、陶瓷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簧片、定触点、动触点和底盖;壳体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顶部的外壁设有径向外凸的封装部,壳体顶部的内部设有一个横跨壳体内径且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导向部,导向部中心竖直设有导向孔,壳体的底部位于导向部正下方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端子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水平安装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的左右两端;簧片呈C形折弯,设有一个固定端和活动端,簧片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端子上且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簧片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动触点;定触点固定于第一端子之上且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底盖封装于壳体的底部;碟片设于壳体的顶部,陶瓷杆穿过导向孔抵设于簧片与碟片之间;封盖通过壳体的封装部封装于壳体的顶部,盖设于碟片之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导向部与端子安装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互不干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设于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爪,固定爪向外倾斜;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上设有与固定爪配合的固定斜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固定爪钩设于固定斜面固定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与第一端子一体设置的触点基台,定触点设于触点基台之上且紧贴于触点基台。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具有高温断电保护的作用,是电气领域非常重要的安全产品。
温控器产品讲求高稳定性,对温度的反应准确而灵敏,由此方可对电路进行可靠的高温断电保护。
现有技术中的温控器产品,部件结构较为复杂,造成组装不便、体积较大的问题。而且每个部件在生产、组装的环节无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公差,部件数量增多会导致累积误差较大,严重影响温控器产品的温控精度。同时,部件之间较多地采用了铆接结构,铆接的质量较难控制,容易出现铆接松动,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实现导向架在中壳体一体设置,减小累积误差,提高温控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包括封盖、碟片、壳体、陶瓷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簧片、定触点、动触点和底盖;壳体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顶部的外壁设有径向外凸的封装部,壳体顶部的内部设有一个横跨壳体内径且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导向部,导向部中心竖直设有导向孔,壳体的底部位于导向部正下方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端子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水平安装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 装槽的左右两端;簧片呈C形折弯,设有一个固定端和活动端,簧片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端子上且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簧片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动触点;定触点固定于第一端子之上且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底盖封装于壳体的底部;碟片设于壳体的顶部,陶瓷杆穿过导向孔抵设于簧片与碟片之间;封盖通过壳体的封装部封装于壳体的顶部,盖设于碟片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导向部与端子安装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互不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设于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爪,固定爪向外倾斜;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上设有与固定爪配合的固定斜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固定爪钩设于固定斜面固定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设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与第一端子一体设置的触点基台,定触点设于触点基台之上且紧贴于触点基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具有以下优点:
实现了导向架在中壳体一体设置,因而无需额外加工和安装导向架,减小了部件生产装配时的累积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了温控精度,且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一体成型的壳体加工极其简单,可采用模具一次成型,制作成本低,精度高;
端子采用了固定爪结构,减少了铆钉固定结构,提高安装精度,防止端子松动,简化端子的安装;
采用由端子一体拉升的触点基台,减少定触点的耗材,节省材料成本,符合环保的原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封盖                     2、碟片
3、陶瓷杆                   4、壳体
5、第一端子                 6、第二端子
7、簧片                     8、定触点
9、动触点                   10、底盖
11、导向部                  12、导向孔
13、封装部                  14、端子安装槽
15、固定斜面                16、固定爪
17、触点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 器,包括封盖1、碟片2、壳体4、陶瓷杆3、第一端子5、第二端子6、簧片7、定触点8、动触点9和底盖10;壳体4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4顶部的外壁设有径向外凸的封装部13,壳体4顶部的内部设有一个横跨壳体4内径且与壳体4内壁相连接的导向部11,导向部11中心竖直设有导向孔12,壳体4的底部位于导向部11正下方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端子安装槽14;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分别水平安装于壳体4底部的端子安装槽14的左右两端;簧片7呈C形折弯,设有一个固定端和活动端,簧片7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端子6上且与第二端子6电连接;簧片7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动触点9;定触点8固定于第一端子5之上且与第一端子5电连接;底盖10封装于壳体4的底部;碟片2设于壳体4的顶部,陶瓷杆3穿过导向孔12抵设于簧片7与碟片2之间;封盖1通过壳体4的封装部13封装于壳体4的顶部,盖设于碟片2之上。
壳体4的设计是本发明的精髓所在,其采用了导向部11与壳体4一体成型的设计。现有技术中的壳体4不具有导向部11,而是额外制作一个具有导向孔12的导向架,再将壳体4与导向架组装连接。传统的分体式设计是为了便于加工,但每个部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公差,也就是说部件的实际尺寸跟理论值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多个部件组装在一起的时候,每个部件的尺寸公差会相互累积,到最后影响到产品整体的组合尺寸,导致产品整体的精度较难控制。而对于温控器产品而言,部件的精度有可能影响热量传递至温控部件的灵敏性,继而直接影响到温控器产品的温控精度。有可能同一批次的产品当中,因为某些部件存在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公差,导致温控器产品的温控时间相差了几秒至十几秒,或反应温度产生了相应的误差。
而本发明的壳体4是一体设有导向部11的,精度直接由加工模具来保证,不会产生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累积误差,更好地把控了产品整 体的精度,大大提高了温控器产品的温控精度。
为了便于壳体4的生产制作,作为优选,所述壳体4的导向部11与端子安装槽14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互不干涉。由此,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壳体4的导向部11不会妨碍模具的抽芯,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难度。
请参阅图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的设于壳体4内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爪16,固定爪16向外倾斜;壳体4底部的端子安装槽14上设有与固定爪16配合的固定斜面15;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通过固定爪16钩设于固定斜面15固定于壳体4底部的端子安装槽14内。
固定爪16与固定斜面15的配合稳定地固定了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现有技术的连接固定方式是将第一端子5及第二端子6通过铆钉铆合在壳体4上。一方面,采用铆钉将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铆合在壳体4上增加了一道铆合的组装工序,加大了组装生产的难度,增加了制造成本,又降低了组装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铆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质量欠佳或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影响产品的质量。固定爪16的设计则杜绝了这些问题的发生,具有组装容易、稳定性强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子5设于壳体4内部的一端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与第一端子5一体设置的触点基台17,定触点8设于触点基台17之上且紧贴于触点基台17。由第一端子5一体拉升设置出触点基台17,能够有效保障与定触点8的固定和电连接,而同时触点基台17自身具有一定厚度,从而可相应减小定触点8所需要的耗材,节省材料成本。减少耗材不但减少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省了金属材料资源,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原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实现了导向架在中壳体4一体设置,因而无需额外加工和安装导向架,减小了部件生 产装配时的累积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了温控精度,且减小了产品的体积。一体成型的壳体4加工极其简单,可采用模具一次成型,制作成本低,精度高。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均采用了固定爪16结构,通过固定爪16与壳体4固定连接,可减少铆钉固定结构,有利于提高安装精度,防止端子松动,简化端子的安装。同时,第一端子5上一体拉升出触点基台17,减少定触点8的耗材,节省材料成本,符合环保的原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身高稳定性一体式温控器,壳体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顶部的内部设有一个横跨壳体内径且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导向部,导向部中心竖直设有导向孔,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端子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水平安装于壳体底部的端子安装槽的左右两端;簧片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端子上且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簧片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动触点;定触点固定于第一端子之上且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底盖封装于壳体的底部;碟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