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8303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9359.6

申请日:

2015.01.21

公开号:

CN10481157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N 1/04申请公布日:20150729|||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04; H04N1/028; H04N1/40; H04N1/56

主分类号:

H04N1/04

申请人: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上曾山慎一; 森田好美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大东市

优先权:

2014-011486 2014.01.24 JP; 2014-040865 2014.03.03 JP; 2014-246947 2014.12.05 JP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代理人:

朴海今; 向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图像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扫描方法,其能够良好地除去透印,能够提高再现性。具备:作为图案部件的盖板(20)或背衬材(141);传感器部(13),在使图案部件从与扫描原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抵接的状态下,对原稿进行扫描;以及图像处理部(40),利用由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第一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阈值,对扫描的结果之中的、具有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处理对象区域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图像扫描器装置,具备:用于载放原稿的原稿台;描绘有观测图案的图案部件;扫描部,在从与扫描所述原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使所述图案部件与该原稿抵接的状态下,对所述原稿进行扫描;以及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观测图案对应的透射图案的亮度来设定阈值,对所述扫描的结果之中的、具有所述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处理对象区域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将所述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为所述阈值。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在所述图案部件描绘有第一观测图案以及第二观测图案,以作为所述观测图案,所述第二观测图案的浓度比所述第一观测图案低,所述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二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对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进行校正。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将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变换为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一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对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进行校正。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在所述图案部件被配置在与用于将所述原稿的角部对齐的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观测图案被描绘在与所述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扫描部,在所述图案部件被配置在与所述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所述扫描。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扫描器装置还具备:参考数据存储部,预先存储示出所述观测图案的参考数据;以及检测部,利用所述参考数据,从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扫描图像检测包含所述透射图案的特定区域,所述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特定区域的亮度设定所述阈值。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将所述特定区域的亮度比规定值低的部分,作为超出部分从所述特定区域中除去,所述图像处理部,从所述扫描图像中删除所述超出部分。9.  一种图像扫描方法,执行以下的步骤:在从与扫描原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使描绘有第一观测图案的图案部件与该原稿抵接的状态下,对所述原稿进行扫描的步骤;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与所述第一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来设定阈值的步骤;以及对所述扫描的结果之中的、具有所述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处理对象区域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扫描方法,其中,在所述图案部件还描绘有第二观测图案,所述第二观测图案的浓度比所述第一观测图案低,所述图像扫描方法还包括: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与所述第二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步骤;以及判断所述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的步骤,在所述第一透射图案和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执行进行除去所述透印的处理的步骤。

说明书

说明书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尤其涉及具备除去透印的功能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扫描器、或具备多个这些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等,具备扫描原稿的图像扫描器装置。
图像扫描器装置有,例如平台式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一般而言,平台式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具备:包括用于载放原稿的原稿台、和扫描原稿的扫描部的主体部;以及扫描时覆盖原稿台及原稿的盖板(盖)。一般而言,扫描部具备:从框体的内侧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接受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传感器部;以及使传感器部移动的传感器驱动部。在盖板设置有,作为按压原稿的缓冲材料的按压部件。在平台式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中,针对固定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由传感器驱动部一边使摄像元件移动,一边进行扫描。
图像扫描器装置,需要图像的再现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2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116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34931号公报
然而,图像扫描器装置,在对双面描述了图像的原稿进行扫描的情况下,根据原稿的光的透射度,会有不仅描述在扫描对象的面(以下,适当地称为“表面”)的图像,也描述在扫描对象的背侧的面(以下,适当地称为“背面”)的图像出现的透印发生的情况。原稿的光的透射度,例如,取决于稿纸的素材。若发生透印,则存在图像的再现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良好地除去透印、且能够提高再现性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具备:用于载放原稿的原稿台;描绘有观测图案的图案部件;扫描部,在从与扫描所述原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使所述图案部件与该原稿抵接的状态下,对所述原稿进行扫描;以及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观测图案对应的透射图案的亮度来设定阈值,对所述扫描的结果之中的、具有所述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处理对象区域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
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对于原稿的光的透射度(包含透射率)大且透印的程度大的原稿,将阈值自动设定为小,校正范围变大。据此,根据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能够将不除去透印的区域变小。并且,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对于原稿的光的透射度小且透印的程度小的原稿,将阈值自动设定为大,校正范围变小。据此,根据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能够防止图像的再现性降低必要以上。
也就是说,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能够实现能够良好地进行透印的除去的效果、和能够防止图像的再现性降低必要以上的效果的双方。并且,根据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不需要计算透射率那样复杂的运算,能够以简单的处理来实现。因此,能够减轻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处理负荷。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图像处理部,将所述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为所述阈值。
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将观测图案的亮度设定为阈值,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该阈值。特别是,在观测图案为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透射图案的亮度,与产生了最浓的透印的区域的亮度对应。因此,在观测图案为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特别是,将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为阈值,从而能够除去所有的透印。
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图案部件描绘有第一观测图案以及第二观测图案,以作为所述观测图案,所述第二观测图案的浓度比所述第一观测图案低,所述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二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对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进行校正。
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利用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处理的范围 (处理对象区域),从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产生透印的透印区域的变换后的亮度。据此,根据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能够适当地校正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图像处理部,将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变换为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
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利用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因此,能够适当地变换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特别是,在第二观测图案为白色的图案的情况下,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与原稿的底色的亮度对应。也就是说,在第二观测图案为白色的图案的情况下,能够将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变换为与原稿的底色对应的亮度。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所述第一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和所述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对所述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进行校正。
在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与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差(以下,称为“亮度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是几乎不发生透印的原稿。在此情况下,通过构成为不校正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防止图像的再现性被损坏。并且,不进行不必要的校正,由此能够减轻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处理负荷。
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图案部件被配置在与用于将所述原稿的角部对齐的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观测图案被描绘在与所述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扫描部,在所述图案部件被配置在与所述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所述扫描。
扫描基准位置是,原稿上没有形成图像的可能性高的区域。所述结构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在与扫描基准位置对应的位置描绘有观测图案,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透射图案。
并且,也可以是,还具备:参考数据存储部,预先存储示出所述观测图案的参考数据;以及检测部,利用所述参考数据,从由所述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扫描图像检测包含所述透射图案的特定区域,所述图像处理部,利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特定区域的亮度设定所述阈值。
根据本实施方案,在与所述背衬材重叠的状态下扫描所述对象原稿,从 而能够将用于除去透印的参考图案重叠于扫描图像,因此,能够按照对象原稿中描述的图像变更参考图案。
其结果为,与所述图像扫描器装置的设计性以及产品展开的灵活性有关的限制被缓和,能够得到适于除去透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检测部,将所述特定区域的亮度比规定值低的部分,作为超出部分从所述特定区域中除去,所述图像处理部,从所述扫描图像中删除所述超出部分。
根据本实施方案,在所述背衬材比所述对象原稿大时的透印除去处理中,能够适当地处理所述背衬材超出所述对象原稿的超出部分。
而且,本发明,除了能够作为具备这样的特征性的处理部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来实现以外,还能够作为将图像扫描器装置中包含的特征性的处理部执行的处理作为步骤的图像扫描方法来实现。并且,也能够作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图像扫描器装置中包含的特征性的处理部来发挥功能的程序、或者使计算机执行图像扫描器方法中包含的特征性的步骤的程序来实现而且,当然,也能够将这样的程序,通过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的记录介质、或者互联网等的通信网络来分发。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扫描方法,其能够提高再现性,并且,能够良好地除去透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构成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图像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第一观测图案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的描述在原稿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不发生透印的原稿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以往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以往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2是示出被扫描的对象原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背衬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功能性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2中获得的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2中除去了透印的校正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实施例3中获得的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3中除去了透印及超出部分的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阈值和亮度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阈值和亮度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A、1B  多功能一体机
10  主体部
11  玻璃台
12  引导部
13  传感器部
20  盖板
21  按压部件
24a、24b、24c  图案
25  观测图案
25b  第一观测图案
25w  第二观测图案
26a、26c、26d、27a、27c、28a  图像
26b、27b、28b  第一透射图案
26w、27w、28w  第二透射图案
30  铰链
40  图像处理部
41  扫描结果获得部
42  预览图像生成部
43  亮度获得部
44  阈值设定部
45  变换值设定部
46  图像校正部
47  再现图像输出部
110  图像扫描器装置
111  图像获得部
112  参考数据存储部
113  控制部
231  图案检测部
232  透印除去部
233  图案登记部
234  背衬材制作部
120  打印机
121  图像形成部
130  框体
131  原稿台
132  盖
133  操作面板
140  对象原稿
141  背衬材
150  纸张
160、170  扫描图像
161、171  特定区域
162、172  最暗的部分
173  超出部分
174  暗的部分
163、175  校正扫描图像
G01、G02  图像
G11、G12、G21、G22、G31  预览图像
P10、P11、P12、P13、P20、P21、P22、P23  顶点
具体实施方式
(问题的详情)
对于减少透印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将设置在盖板的按压部件的颜色,设定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颜色的方法(比较例1)。根据该方法,使描述在原稿的背面的图像,混入到描述在按压部件的黑色的图像。据此,透印区域不明显,能够提高图像的再现性。
但是,若将按压部件的颜色变更为不是一般的白色的颜色,则难以保证再现图像的质量。
作为除去透印的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在原稿的扫描后,对扫描结果,进行用于除去透印的透印除去处理的方法(比较例2)。
根据该方法,利用一般透印发生的透印区域的亮度高(接近白色)这情况,将亮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区域判定为透印区域。而且,本来透印区域为白色,因此,将判定为透印区域的区域的亮度,变换为白色的亮度。利用该方法,能够除去某种程度的透印。并且,不变更按压部件的颜色,因此,能够保证质量。
然而,在比较例2中,与原稿的光的透射度无关,而用于进行透印除去处理的阈值是固定的。原稿的光的透射度不一定,因此,在光的透射度大的原稿的情况下,存在透印区域整体的颜色变浓(整体的亮度变低),不能充分地除去透印的问题。反而,在光的透射度小的原稿的情况下,会有非透印区域的区域的亮度也变换为白色的亮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存在亮度高的区域的再现性被损坏的问题。
对此,对于提高透印除去处理的再现性的方法,提出了扫描双面,利用背面的扫描结果,除去表面的透印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由于利用背面的扫描结果,因此,能够良好地求出透印区域及其亮度,能够提高再现性。
然而,专利文献1的图像扫描器装置,需要扫描双面,因此,存在不具备扫描双面的功能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不能自动对应的问题。为了对不具备扫描双面的功能的图像扫描器装置适用该结构,而存在的问题是,例如,用户需要将原稿翻过来等的劳力和时间,并且,会有因原稿的位置偏离而不能适当地确定透印区域的情况。
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根据附在原稿传送带上的基准记号求出原稿介质的光透射率,从原稿的图像数据中减去该基准记号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原稿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底子程度。
并且,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利用配置在压盘按压板的、图像可读取区域且图像不可再现区域的抵接片,求出原稿的光透射率,对扫描图像进行与求出的光透射率对应的图像处理。
然而,专利文献2及3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从扫描图像除去基准记号以及透印,而需要准确求出原稿介质的光透射率。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而且,各个图,并不一是严密示出各个尺寸或各个尺寸比等的图。
并且,以下说明的实施例,都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例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由专利权利要求书确定。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为了实现本发明的问题而并不一定需要,但是,作为构成更优选的形态的要素说明。
(实施例)
对于实施例1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根据图1至图8进行说明。
以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是,设置在多功能一体机的平台式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多功能一体机,除了由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实现的扫描功能以外,还具备打印机功能及FAX功能等。而且, 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说明打印机功能及FAX功能等。
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被构成为,在除去透印的透印除去处理中,按照原稿的光的透射度的观测结果,适应性地设定用于规定进行透印除去处理的范围的阈值。光的透射度的观测是,在使描绘了观测图案的图案部件抵接于背面的状态下,扫描原稿来进行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图案部件是盖板20(盖部)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而且,原稿是指,扫描的对象物,并且是在关闭盖板的状态下能够扫描的物体。原稿包含,例如纸、胶片、册子或书(但,在关闭盖板的状态下能够扫描的物体)等。
[1-1.图像扫描器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A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如图1示出,多功能一体机1A具备,主体部10、盖板20、以及铰链30。主体部10和盖板20,由铰链30连接。
主体部10具备,玻璃台11、图像扫描器机构(包含传感器部13的机构)、以及控制部。
玻璃台11是,用于载放原稿的原稿台的一个例子,构成为覆盖设置在主体部10的框体的上面的矩形状的开口。并且,在框体的上面,设置有与玻璃台11的上边(深处的边)、以及左边(纸面左侧的边)相邻的、示出设置原稿的位置的引导部12。引导部12为,例如,在框体正面的上面记载的图形,该图形,包含示出位置的线以及“A4”或“B5”等的文字。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原稿的设置示出,在玻璃台11上载放原稿、且在用于进行扫描的位置对原稿进行定位的状态。并且,以下的说明中,将玻璃台11的左上,设为示出设置原稿时的标准位置的扫描基准位置。在此,扫描基准位置的坐标(x,y)是,(0,0)。
图像扫描器机构是,进行原稿的扫描的扫描部的一个例子,具备:从框体的内侧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不图示);包含接受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摄像元件的传感器部13;以及使传感器部13向Y轴方向移动的传感器驱动部(不图示)。图像扫描器机构,在扫描时,利用光源向固定在玻璃台11上的原稿照射光,一边使传感器部13从设定在左端的待机位置向右侧移动, 一边使传感器部13的摄像元件接受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传感器部13,输出与接受的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信号。
盖板20是,盖部的一个例子。盖板20具备,在关闭状态时,与原稿的背面接触且将原稿压到玻璃台11上的按压部件21。
按压部件21是,例如,平板状的缓冲部件。按压部件21的面积被设定为,与玻璃台11的面积相同,或者,比玻璃台11的面积大某种程度。并且,按压部件21,在以关闭状态与原稿的背面接触的部分描绘了观测图案25。观测图案25是,用于观测透印的程度的图案。对于观测图案25,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控制部,进行图像扫描器机构等、构成图像扫描器装置的各个部的工作的控制。控制部具备,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的图像处理部(图1中不图示,参照图2)。
图2是示出图像处理部4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如图2示出,图像处理部40具备,扫描结果获得部41、预览图像生成部42、亮度获得部43、阈值设定部44、变换值设定部45、图像校正部46、以及再现图像输出部47。对于各个部,在工作的栏中详细记载。
而且,对于控制部,在本实施例中,以利用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执行本实施例的透印除去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软件),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执行来实现。
铰链30是,如上所述,连接主体部10和盖板20的部件,被构成为能够保持盖板20与主体部10之间的角度为规定的角度的姿势,保持例如46度、60度等的姿势。
[1-2.观测图案的结构]
对于观测图案25,根据图3进行说明。观测图案25是,如上所述,用于观测透印的程度的图案。根据由扫描观测图案25的结果而获得的透射图案的浓度(亮度),能够求出透印的程度。
图3是示出观测图案25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示出,在盖板20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从框体的内侧看时的观测图案25。而且,在图3中,将图纸右上的P10的坐标设为(0,0)。坐标(0,0)是,如上所述,在图 1中,用户将A4或B5等的规定尺寸的原稿设置在玻璃台11上时,用于将原稿的角部对齐的扫描基准位置。在图1中,与玻璃台11的左上的角对应。
观测图案25,由两个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构成。而且,在图3中,为了说明而在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与玻璃台11之间设置间隙,但优选的是,实际上没有间隙。
第一观测图案25b是,构成第一观测图案25b的所有的区域具有相同的颜色及亮度的图案。第一观测图案25b是,浓度比较高的图案。第一观测图案25b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求出用于设定处理对象区域的阈值而描绘的图案,因此,是黑色的图案。而且,第一观测图案25b,不仅限于黑色的图案,而是比第二观测图案25w浓度高的图案即可。
在第一观测图案25b为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由于是浓度最浓的图案,因此,与该第一观测图案25b对应的透射图案的浓度,成为透印中的最浓的浓度。因此,若将第一观测图案25b设为黑色的图案,则能够将与该第一观测图案25b对应的透射图案的亮度照原样作为阈值来利用。
第二观测图案25w是,构成第二观测图案25w的所有的区域具有相同的颜色及亮度的图案。第二观测图案25w是,比第一观测图案25b浓度低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观测图案25w是,为了获得处理对象区域的变换后的亮度而描绘的图案,换而言之,是为了获得原稿的底色的亮度而描绘的图案,因此,是白色的图案。而且,第二观测图案25w,不仅限于白色的图案,而是比第一观测图案25b浓度低的图案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形状为,正方形。
对于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大小(一边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预览图像(扫描的结果的一个例子)进行透印除去处理,而设定为将一个像素的大小,与图像扫描器机构的误差相加的大小。图像扫描器机构的误差,由装置整体的结构等而决定。
第一观测图案25b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观测图案25b的顶点P10,重叠于作为扫描基准位置的坐标(0,0)。也就是说,第一观测图案25b,被配置在包含扫描基准位置的区域。而且,第一观测图案25b的顶点P11、P12、P13的坐标,分别是(xb,0)、(xb,yb)、(0,yb)。
第二观测图案25w的位置被设定为,与第一观测图案25b相邻。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为,顶点P20重叠于第一观测图案25b的顶点P11(坐标(xb,0)),顶点P23重叠于第一观测图案25b的顶点P12(坐标(xb,yb))。而且,第二观测图案25w的顶点P21、P22的坐标,分别是(xw,0)、(xw,yw)。
并且,一般而言,在原稿的上下左右,存在没有描述图像的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一般而言,相当窄,位于比表示页等的页眉及页脚等的区域更外侧。一般而言,在包含扫描基准位置的空白区域,没有任何描述的可能性高,也就是说,仍然底色的可能性高。在该空白区域配置观测图案25,从而能够得到对于观测图案25的良好的观测结果。
[1-3.透印除去的顺序]
对于透印除去处理的处理顺序,利用图4至图8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以亮度的范围在0至255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并且,原稿具有底色,因此,对于白色的区域的扫描结果,以亮度不是255而是250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透印除去处理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像处理部40,若设置原稿,接受扫描的开始请求,则控制图像扫描器机构,使传感器部13进行原稿的扫描。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描述在原稿中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的(a),示出原稿的表面(扫描对象的图像),图5的(b),示出原稿的背面。在图5的(a)示出的原稿的表面,描述有包含图案24a的图像G01。并且,在图5的(b)示出的原稿的背面,描述有包含接近黑色的图案24b、和比图案24b浓度低(亮度值高)的图案24c的图像G02。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原稿的表面设置在扫描基准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该原稿的扫描的情况。
扫描结果获得部41,接受从传感器部13输出的信号,以作为扫描结果。预览图像生成部42,根据扫描结果获得部41接受的信号,生成预览图像(S11)。
图6是示出透印的程度比较大的原稿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的(a)示出透印除去处理前的预览图像G11,图6的(b)示出透印除去处理后的预览图像G12。
图7是示出透印的程度比较小的原稿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 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的(a)示出透印除去处理前的预览图像G21,图7的(b)示出透印除去处理后的预览图像G22。
图8是示出不发生透印的原稿的预览图像G31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示出的预览图像G31,与图5的(a)示出的图像G01大致相同。
而且,在图6至图8中,为了说明,所记载的第一透射图案及第二透射图案的大小大,但是,实际上是容纳在空白部分的程度的大小。
在图6中,图像26a是描述在原稿的表面的扫描对象图像,图像26c以及26d是描述在背面的透印图像。在图7中,图像27a是描述在原稿的表面的扫描对象图像,图像27c是描述在背面的透印图像。在图7中,由于是光的透射度低的原稿,因此,与图6的图像26d对应的图像不产生透印,没有再现。在图8中,图像28a是描述在原稿的表面的扫描对象图像。图8是,不产生透印的原稿,因此,没有再现与图6的图像26c以及26d对应的图像。在图6至图8中,附在图像近旁的数值示出,该图像的亮度。而且,在图6至图8中,以0至255示出亮度,0是示出所谓黑的值,255是示出所谓白的值。
亮度获得部43,根据由预览图像生成部42生成的预览图像,测量第一观测图案25b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和第二观测图案25w的第二透射图案亮度(S12)。
亮度获得部43,首先,获得预先存储的观测图案25的参考数据。而且,参考数据是,例如,示出构成观测图案的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位置及形状、大小、亮度值等的数据。可以认为透射图案中也维持,参考数据中包含的第一观测图案及第二观测图案的形状及大小、第一观测图案的亮度值与第二观测图案的亮度值的关系。并且,本实施例中观测图案被形成在盖板20,因此,容易能够推定第一透射图案及第二透射图案出现的位置。
亮度获得部43,比较参考数据和预览图像,从而从预览图像提取第一透射图案和第二透射图案。
进而,亮度获得部43,获得提取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及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及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设为平均值。而且,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及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也可以是,最频 值或中央值等其他的值。
在图6的情况下,第一透射图案26b的亮度为200,第二透射图案26w的亮度为250。在图7的情况下,第一透射图案27b的亮度为220,第二透射图案27w的亮度为250。在图8的情况下,第一透射图案28b以及第二透射图案28w的亮度为250。
图像处理部40,求出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和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的亮度差,判定该亮度差是否为规定值以上(S13)。
在图6的情况下,亮度差为50,在图7的情况下,亮度差为30,在图8的情况下,亮度差为0。
图像处理部40,在亮度差不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S13的“否”),可以认为是不产生透印的原稿,因此,结束透印除去处理。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值,例如,被设定为20。而且,规定值的设定是,按照多功能一体机1A的结构或成为扫描的对象的对象物的种类等而适当地设定的。在图8的情况下,亮度差为0,比规定值小,因此,不进行校正,而结束透印除去处理。
图像处理部40,在亮度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S13的“是”),可以认为是会产生透印的原稿,因此,继续进行透印除去处理。在此,在图6及图7的情况下,由于亮度差为规定值以上,因此,继续进行透印除去处理。
阈值设定部44,利用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求出阈值(S14)。该阈值是,用于判定是否为透印区域的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第一观测图案25b是黑色的图案,因此,将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的最小值照原样设定为阈值。在第一观测图案25b是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第一透射图案的最浓的区域的亮度,成为透印区域的浓度的最大值(亮度的最小值)。换而言之,可以认为即使在扫描图像的哪个位置产生透印,该透印区域的浓度,都不会比第一透射图案的浓度的最大值大。因此,在第一观测图案是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的最小值(浓度的最大值)照原样设定为阈值。而且,即使在第一观测图案不是黑色的图案的情况下,考虑浓度最浓的透印区域的亮度、即透印区域的亮度的最小值来设定阈值的值即可。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观测图案的亮度,推定透印区域的亮度的最小值。透印区域的亮度的最小值是,根据原稿的光 的透射度而不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一观测图案25b,由于是黑色的图案,因此成为透印图像中颜色最浓的图案。也就是说,第一观测图案25b产生透印的图案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成为浓度最浓的透印区域的亮度。因此,将观测图案25的透印图案的亮度设定为阈值。
例如,在图6中,将第一透射图案26b的亮度200设定为阈值,在图7中,将第一透射图案27b的亮度220设定为阈值。
图21及图2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阈值的变化和除去的图像的亮度值的关系的图。图21示出,在图6所示的、透印的程度比较大的原稿的情况下设定的阈值。图22示出,在图7所示的、透印的程度比较小的原稿的情况下设定的阈值。
变换值设定部45,设定作为透印区域的变换后的亮度的变换值(S15)。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变换值设定部45,将与白色对应的亮度设定为变换值。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变换值设定部45,将作为白色的图案的第二观测图案25w的扫描结果即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为变换值。在图6中,将第二透射图案26w的亮度250设定为阈值,在图7中,将第二透射图案27w的亮度250设定为阈值。
图像校正部46,将具有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区域的亮度,置换为变换值(S16)。
在图6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阈值为200,变换值为250。因此,如图21的(b)示出,亮度值200以上的图像,被置换为变换值250。更详细而言,在图6中,作为透印图像的图像26c的亮度为200,图像26d的亮度为240。图像26c以及26d的亮度为,阈值200以上,因此,被置换为变换值250。图6的(b)示出,置换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之后的预览图像G12。在图6的(b)中,除去了图像26c以及26d。
在图7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阈值为220,变换值为250。因此,如图22的(b)示出,亮度值220以上的图像,被置换为变换值250。而且,在图7的情况下,与图6的情况相比,如从图21的(b)以及图22的(b)得知,针对亮度值200至220不进行变换。更详细而言,在图7中,作为透印图像的图像27c的亮度为220,图像27c的亮度为阈值220以上,因此,被 置换为变换值250。图7的(b)示出,置换处理对象区域的亮度之后的预览图像G22。在图7的(b)中,除去了图像27c。
再现图像输出部47,将从图像校正部46输出的透印除去处理后的预览图像,变换为JPG或位图等的图像来输出。
[1-4.效果等]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中,如从图6的(b)以及图7的(b)得知,即使在原稿的光的透射度不同的情况下,也适当地除去透印图像。进而,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不需要准确求出光透射率,能够抑制处理负荷的增大。
在此,图9以及图10是示出利用以往的方法时的透印除去处理的前后的预览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示出,利用与图6示出的原稿相同的原稿的情况。图10示出,利用与图7示出的原稿相同的原稿的情况。并且,图9及图10示出,阈值被固定为220的情况。
在图9的(b)的预览图像G12中,阈值被固定为220,因此,除去具有阈值220以上的亮度240的图像26d,但是,不除去比阈值220小的亮度220的图像26c。对此,在本实施例的图6的(b)的预览图像G12中,除去图像26c。
并且,在图10的(b)的预览图像G22中,能够除去图像27c,但是,若比较图10的(b)的图像27a和图7的(b)的图像27a,则本实施例的图7的(b)的图像27a,反白部分更小,图像的再现性提高了。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自动地适应原稿的光的透射度,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透印,并且,能够减少针对不需要校正的区域的校正来抑制图像的再现性降低。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以图案部件不是盖部而是背衬材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以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是,与实施例1同样,被设置在多功能一体机的图像扫描器装置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该多功能一体机,与实施例1的多功能一体机同样,除了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以外,还具备打印机功能等。
该多功能一体机具有,扫描载放在原稿台的原稿来获得扫描图像的功 能、对获得的所述扫描图像进行印刷(即,复制所述原稿)的功能。
[2-1.图像扫描器装置的结构]
图11是示出这样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1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1B,在一个框体130内具备图像扫描器装置110和打印机120。多功能一体机1B还具备,用于载放原稿的原稿台131、用于覆盖原稿台131的自由开闭的盖132、以及配置了开关及显示器的操作面板133。
在原稿台131,能够将对象原稿140和背衬材141重叠载放。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以与背衬材141重叠的状态,扫描对象原稿140来获得扫描图像。并且,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也能够,仅扫描对象原稿140及背衬材141的任一方来获得图像。
由打印机120进行了印刷的纸张150,从框体130排出。
图12是示出对象原稿140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所示的对象原稿140是,描述有表图像和背图像的薄板状的双面原稿,且是产生所述的问题的透印的原稿。
图13是示出背衬材141的一个例子的图。背衬材141是,纸或树脂制的薄板,描述有参考图案。对于该参考图案,为了以重叠于扫描图像的状态容易能够检测,可以是对象原稿中不包含的图案,并且,也可以是具有自相关性的图案。在图13所示的背衬材141,作为一个例子,在全面描述有波状的参考图案。
背衬材141,不固定于多功能一体机1B以及对象原稿140的任一方,从多功能一体机1B以及对象原稿140的任一方能够自由分离。据此,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与背景技术的栏中说明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不同,不需要设置扫描了原稿时重叠于扫描图像的图案。例如,盖132的背侧的压住原稿的面也可以是完全素色。
图14是示出多功能一体机1B的功能性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如图14示出,在多功能一体机1B中,图像扫描器装置110具有,图像获得部111、参考数据存储部112、控制部113,打印机120具有图像形成部121。
图像获得部111是,在控制部113的控制下,扫描原稿来获得扫描图像 的硬件。
图像形成部121是,在控制部113的控制下,将图像印刷到印刷介质的硬件。
参考数据存储部112是,存储示出描述在背衬材141的参考图案的参考数据的存储部。参考数据存储部112也可以,例如,由闪存或硬盘装置构成。而且,参考数据,可以是参考图案的图像,也可以是参考图案的形状及大小、参考图案出现的位置(推定位置)等。在本实施例中,图案部件是背衬材141,不是像实施例1那样固定,但是,将背衬材141的角部,与原稿的角部一起,对齐到扫描基准位置,因此,能够以相当的精度推定参考图案出现的位置。
并且,参考数据存储部112也可以,存储多个参考图案。通过选择与扫描对象的图像符合的参考图案,从而能够提高图像的再现性。或者,也优选的结构是,利用多个参考图案生成多个预览图像,使用户选择再现性高的图像。
控制部113是,控制图像获得部111及图像形成部121,并且,处理由图像获得部111获得的扫描图像的功能部。
控制部113,还具有作为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的图像处理部的功能。控制部113,作为有关透印的除去的结构,具有图案检测部231、透印除去部232、图案登记部233、以及背衬材制作部234。控制部113也可以是,例如,由处理器构成,所述处理器执行规定的程序来发挥功能的软件功能。
图案检测部231,从参考数据存储部112参考所述参考数据,检测作为包含所述参考数据所示的所述参考图案的所述扫描图像的部分的特定区域。
透印除去部232,根据利用了所述特定区域的最暗的部分的明度(亮度值的最小值)的阈值比较,除去所述扫描图像中包含的透印,输出示出除去了透印的校正扫描图像的扫描图像数据。
图案登记部233,将示出由图像获得部111,扫描背衬材141而获得的参考图像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登记到参考数据存储部112。
背衬材制作部234,由打印机120印刷参考数据存储部112所存储的参考数据所示的参考图案。
[2-2.透印除去的顺序]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的工作。
图15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像获得部111,在背衬材141的描述有所述参考图案的面与对象原稿140的背面重叠的状态下,扫描对象原稿140来获得扫描图像(S21)。
图16是示出获得的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6所示的扫描图像160是,对象原稿140的表面的图像,与作为对象原稿140的背面的图像的透印、以及背衬材141的所述参考图案重叠的图像。
图案检测部231,从参考数据存储部112参考所述参考数据(S22),检测作为包含所述参考数据所示的所述参考图案的所述扫描图像的部分的特定区域(S23)。在图16的例子中,从扫描图像160,检测特定区域161。
在检测出特定区域的情况下(S24的“是”),透印除去部232,根据利用了所述特定区域的最暗的部分的明度的阈值比较,除去所述扫描图像中包含的透印(S29)。透印除去部232也可以,例如,与实施例1同样,将所述扫描图像中的、与所述特定区域的最暗的部分相同或更明亮的部分的明度(亮度值),提高到一样的明度,从而除去所述透印和所述参考图案的双方。
在步骤S29中,将所述特定区域的最暗的部分的明度利用于阈值比较,因此,即使不准确地求出对象原稿140的光透射率,也能够适当地除去透印。并且,所述特定区域的明亮的部分与对象原稿140的底色对应,因此,在透印的除去处理中,也能够同时且自动地进行对象原稿140的底色的除去处理。
图17是示出除去了透印的校正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7所示的校正扫描图像163中,提高与扫描图像160的特定区域161的最暗的部分162相同或更明亮的部分的明度,从而除去所述透印和所述参考图案的双方。
而且,在对象原稿是厚度厚的原稿的情况下,会有背衬材的参考图案不透过对象原稿,没有检测到特定区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也没有产生透印。
于是,在没有检测到特定区域的情况下(S24的“否”),不进行步骤S29的图像处理,而将步骤S21中获得的扫描图像作为扫描结果来利用。
并且,在对象原稿是厚度薄的单面原稿的情况下,不重叠背衬材,也能够仅扫描对象原稿来获得扫描图像。在此情况下,也没有检测到特定区域,因此,不进行步骤S29的图像处理,而将步骤S21中获得的扫描图像作为扫 描结果来利用。
[2-3.效果等]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中,背衬材141能够从图像扫描器装置110及对象原稿140的哪一方自由分离。于是,在对象原稿140是单面原稿的情况下,不重叠背衬材141而仅扫描对象原稿140,从而能够得到没有由图像处理而引起的向画质的影响的扫描结果。
如上所说,根据实施例2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在与背衬材141重叠的状态下扫描对象原稿140,从而能够将用于除去透印的参考图案与扫描图像重叠,因此,不需要在图像扫描器装置110的主体,固定设置该参考图案。
其结果为,与图像扫描器装置110的设计性以及产品展开的灵活性有关的限制被缓和,因此,能够得到适于除去透印的图像扫描器装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说明适于背衬材141超出对象原稿140时的工作。
图18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的工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8的流程图中,与图15流程图相比,追加作为与超出部分有关的处理的步骤S25至S28。
超出部分是指,背衬材141超出对象原稿140的部分,在扫描图像的该超出部分,以没有透过对象原稿140的原来的明度来描述,背衬材141的参考图案。
在实施例3涉及的工作中,在步骤S21中,获得具有这样的超出部分的扫描图像。
图19是示出获得的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9所示的扫描图像170中,在超出部分173中,描述没有透过对象原稿140的参考图案。
图案检测部231,检测作为包含参考图案的所述扫描图像的部分的特定区域(S23)。在扫描图像170的例子中,将合并特定区域171和超出部分173的部分,作为初始的特定区域来检测。
在检测出初始的特定区域的情况下(S24的“是”),图案检测部231,从该初始的特定区域中检测超出部分(S25)。图案检测部231也可以,例如,将该初始的特定区域中暗的部分的明度比规定的阈值低的参考图案被描 述的部分,作为超出部分来检测。并且,图案检测部231也可以,将在检测出的部分外插的矩形区域,作为超出部分来检测。在扫描图像170的例子中,将暗的部分174的明度比规定的阈值低的参考图案被描述的部分,作为超出部分173来检测。
在检测出超出部分的情况下(S26的“是”),图案检测部231,从初始的特定区域中除去超出部分173(S27),透印除去部232,从扫描图像中删除超出部分(S28)。透印除去部232,根据利用了除去超出部分之后的特定区域中最暗的部分的明度的阈值比较,除去所述扫描图像中包含的透印(S29)。在扫描图像170的例子中,除去超出部分173之后的特定区域171中最暗的部分172的明度用于阈值比较。
图20是示出除去了透印、且删除了超出部分的校正扫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20所示的校正扫描图像175中,提高与除去扫描图像170的超出部分173之后的特定区域171的最暗的部分172相同或更明亮的部分的明度,从而除去所述透印和所述参考图案的双方,还删除超出部分173。
如上所说,根据实施例3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例如,在背衬材141比对象原稿140大时的透印除去处理中,能够适当地处理背衬材141超出对象原稿140的超出部分173。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对于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中进行实施例2或3中利用的背衬材中描述的参考图案的登记、以及背衬材的印刷的工作,进行说明。
用户,准备描绘了任意的图像的薄板,以作为背衬材141。用户准备的背衬材141也可以是,例如,用户本身描绘了参考图案的纸。
在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中,图像获得部111,扫描由用户准备的背衬材141来获得参考图像,图案登记部233,将示出获得的该参考图像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登记到参考数据存储部112。
根据如此构成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能够将任意的图像作为参考图案来登记,因此,例如,能够随时利用描述有对象原稿中不包含的参考图案的背衬材141等,从而确实执行透印的除去处理。
并且,在图像扫描器装置110中,背衬材制作部234,由打印机120印刷参考数据存储部112所存储的参考数据所示的参考图案。
根据如此构成的图像扫描器装置110,能够随时印刷描述有参考图案的背衬材,因此,例如,在背衬材的损失、污损等的情况下,能够立即制作新的背衬材。
(其他的实施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该实施例。
(1)例如,在所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对预览图像进行透印除去处理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不是预览图像,而是对位图形式或JPEG形式等的输出图像执行透印除去处理。
在此情况下,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大小是,按照图像扫描器装置的扫描方式设定的。
例如,对于输出位图形式或GIF形式等的图像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也可以是1个像素。
并且,例如,不仅限于位图形式或GIF形式,对于输出JPG形式等,具有周围的像素的影响的压缩文件的图像扫描器装置,也可以是纵横分别为5个像素左右的大小。
(2)在所述实施例1中,观测图案25为,黑色的第一观测图案25b和白色的第二观测图案25w,但是,不仅限于此。第一观测图案25b以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亮度,也可以是其他的亮度。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按压部件21与第二观测图案25w相同的颜色的情况下,不设置第二观测图案25w。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件21及第二观测图案25w的双方均为白色,因此可以构成为,不设置第二观测图案25w。
(3)在所述实施例1中,将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照原样设定为阈值,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设定为使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具有余量的值等、其他的值。
并且,在所述实施例中,将第二透射图案的亮度照原样设定为变换值,但是,不仅限于此。可以预先将与白色对应的亮度设定为固定,也可以设定为具有余量的值。
(4)在所述实施例1至4中,以多功能一体机具备图像扫描器装置的 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仅限于此。可以单独构成图像扫描器装置,也可以图像扫描器装置搭载在复制机(复印机)等、其他的装置。
(5)而且,在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图像处理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存储有该程序的IC卡或单体的模块,能够与图像扫描器装置或搭载有图像扫描器装置的设备载卸。IC卡或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IC卡或模块,也可以包含所述的超多功能LSI。微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进行工作,从而IC卡或模块实现其功能。该IC卡或该模块,也可以具有防篡改性。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方法。并且,本发明,可以是由计算机实现这样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由所述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
进而,本发明,也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注册商标)Disc)、半导体存储器等。并且,也可以是这样的非暂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所述数字信号。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电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来传输。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工作。
并且,也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的记录介质来传输,或者,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所述网络等传输,从而也可以由独立的其他的计算机系统实施。
所述实施例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是,作为用于复印机、扫描器、或具备多个这些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等的图像扫描器装置有用的。

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扫描器装置及图像扫描方法.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图像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扫描方法,其能够良好地除去透印,能够提高再现性。具备:作为图案部件的盖板(20)或背衬材(141);传感器部(13),在使图案部件从与扫描原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抵接的状态下,对原稿进行扫描;以及图像处理部(40),利用由扫描的结果而获得的与第一观测图案对应的第一透射图案的亮度设定阈值,对扫描的结果之中的、具有阈值以上的亮度的处理对象区域进行除去透印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