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68124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6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53279.3

申请日:

2014.11.17

公开号:

CN104765112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44申请日:20141117|||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44

主分类号:

G02B6/44

申请人:

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天一

地址:

31540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凤仪路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代理人:

李涛; 袁红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包括底座、盒体、储纤盘,其中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本发明提供的光缆接头盒,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包括底座、盒体、储纤盘,所述储纤盘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盒体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储纤盘和第一固定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盒体形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三角棱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中空支架,所述三角棱柱的一个上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所述储纤盘,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中空支架相对应 并通过螺母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基板与所述底座的相固定,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容置光缆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线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左抱箍、右抱箍和密封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绕线机构、绑线机构,所述储纤盘的盘底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孔相对应的孔洞,以保证光缆的进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盒还包括卡扣在所述储纤盘上的容纤盘组,所述容纤盘组包括多个相互卡扣的容纤盘。

说明书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一种光缆安装中为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或称光缆接续盒,其主要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光缆接头盒的底座设有进出线孔,进出线孔为圆柱形套筒孔,光缆进出光缆接头盒的底座时需要通过热缩套管实现进出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从而需要借助大量热熔设备,这种密封方法会导致密封后效果较差,并且,密封施工操作和密封完成后的后期维护都较为不便。同时,采用上述传统的密封方式,还会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受密封化学材料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在高温时热缩套管熔化流出从而使接头盒漏气进水;二、受到天气的因素,特别是北方极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无法达到热熔温度进行热缩密封;三、热缩密封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目前这类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四、在现在人工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单个光缆接头盒操作时间过长。五、现有的光缆接头盒对工具的依赖度比较高,紧急施工时问题还需要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 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包括底座、盒体、储纤盘,所述储纤盘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盒体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储纤盘和第一固定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盒体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三角棱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三角棱柱的一个上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所述储纤盘,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中空支架相对应并通过螺母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基板与所述底座的相固定,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容置光缆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线夹。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左抱箍、右抱箍和密封圈。
所述储纤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绕线机构、绑线机构,所述储纤盘的盘底设置 有进线孔,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孔相对应的孔洞,以保证光缆的进出。
所述接头盒还包括卡扣在所述储纤盘上的容纤盘组,所述容纤盘组包括多个相互卡扣的容纤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第一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第二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储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a-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储纤盘13、容纤盘组16以及第一固定机构14安装于所述盒体12内时的接头盒结构示意图;此外,为了更清晰地描述位于盒体12内的各部件的结构,现给出图1b,图1b是在省略盒体12及第二固定机构15的情况下的接头盒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1b可见,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10,包括底座11、盒体12、储纤盘13,所述储纤盘13通过第一固定机构14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盒体12通过第二固定机构15固定在所述底座上11,所述储纤盘13和第一固定机构14位于所述底座11和盒体12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接头盒还包括卡扣在所述储纤盘13上的容纤盘组16,所述容纤盘组16包括多个相互卡扣的容纤盘161。
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1包括座体111、贯穿座体111并延伸至座体1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1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113和内侧密封机构114,在所述座体1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1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11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1131、以及与位于座体11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11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1132、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垫片1134以及套设在进出光缆管112上的外侧护套1135;所述内侧密封机构11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1141、以及与位于座体11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112的螺纹相配合的内侧紧固件1142、内侧压紧件1143、内侧垫片1144。
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131、外侧压紧件1133和外侧垫片1134顺次推入进出光缆管11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131、外侧压紧件1133和外侧垫片1134,再一起推入进出光缆管112内。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1141、内侧压紧件1143和内侧垫片1144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131、外侧压紧件 1133和外侧垫片1134的类似。
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11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131及内侧密封堵头1141的内径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11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1141的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11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1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12的内径即可。
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11的外侧紧固件1132和内侧紧固件11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1132和内侧紧固件11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11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11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112的管体内。所述外侧压紧件1133和外侧垫片1134在外侧紧固件113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外侧密封堵头1131进行压紧的作用。同样的,所述内侧压紧件1143和内侧垫片1144在内侧紧固件114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内侧密封堵头1141进行压紧的作用。所述压紧件和垫片的外径应大于相配合的端盖孔洞的直径。
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可以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进出光缆管112,每个进出光缆管112和与其搭配使用的外侧密封堵头1131、外侧紧固件1132、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垫片1134、内侧密封堵头1141、内侧紧固件1142、内侧压紧件1143和内侧垫片1144均应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通常,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所述进出光缆管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在施工完毕后,通过检查外侧护套1135和外侧紧固件1132之间是否存有间隙来判断外侧紧固件1132是否拧紧。
位于座体1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12的内径口均设置有定位凹槽1121,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131的外径口设置有与位于座体111外侧的定位凹槽1121扣合的定位凸起11311;所述内侧密封堵头1141的外径口设置有与位于座体111内侧的定位凹槽1121扣合的定位凸起11411。
以本实施例为例,在将光缆接入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时,先将外侧紧固件1132、内侧紧固件1142从进出光缆管112上旋转取下,然后依次取出进出光缆管112内的外侧垫片1134、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密封堵头1131;并依次取出内侧垫片1144、内侧压紧件1143、内侧密封堵头1141,将进线光缆依次穿过外侧紧固件1132的端盖孔洞、外侧垫片1134、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密封堵头1131后,再从进出光缆管112的外端口穿入,从内端口穿出,然后将内端口穿出的进线光缆依次穿过内侧密封堵头1141、内侧压紧件1143、内侧垫片1144以及内侧紧固件1142的端盖孔洞,最后通过按压、旋拧外侧紧固件1132以及内侧紧固件1142,将密封堵头、压紧件、垫片压入进出光缆管112内,直至外侧护套1135和外侧紧固件1132之间不再存有间隙。
在将光缆从自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内接出时,先将外侧紧固件1132和内侧紧固件1142从进出光缆管112上旋转取下,然后依次取出进出光缆管112 内的外侧垫片1134、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密封堵头1131,并依次取出内侧垫片1144、内侧压紧件1143、内侧密封堵头1141;将出线光缆依次穿过内侧紧固件1142的端盖孔洞、内侧垫片1144、内侧压紧件1143、内侧密封堵头1141后,从进出光缆管112的内端口穿进,从外端口穿出,接着依次穿过外侧密封堵头1131、外侧压紧件1133、外侧垫片1134、外侧紧固件1132的端盖孔洞,最后通过按压、旋拧外侧紧固件1132、内侧紧固件1142,将密封堵头、压紧件、垫片压入进出光缆管112内,直至外侧护套1135和外侧紧固件1132之间不再存有间隙。
在按压、旋拧紧固件之前,需要先将密封堵头的定位凸起扣合到所述进出光缆管112内径口上的定位凹槽1121中。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机构14包括卡板141,设置在所述卡板141上的三角棱柱14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的中空支架144,所述三角棱柱142的一个上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台143,所述固定台143用于固定所述储纤盘13,所述卡板141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411,所述固定孔1411与所述中空支架144相对应并通过螺母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卡板141与所述底座11的相固定,所述卡板141上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光缆管112的卡槽1412,所述卡槽1412内设置有线夹1413。
如图4a-4b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机构15包括左抱箍151、右抱箍152和密封圈153。使用时,取下密封圈153,打开左抱箍151、右抱箍152,即可取出盒体12上的底座11。
如图5所示,所述储纤盘13的盘面上设置有绕线机构131、绑线机构132,所述储纤盘13的盘底设置有进线孔133,所述固定台143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孔133相对应的孔洞,以保证光缆的进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密封光缆接头盒.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包括底座、盒体、储纤盘,其中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本发明提供的光缆接头盒,通过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