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736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5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8401.4

申请日:

2004.03.11

公开号:

CN1531187A

公开日:

2004.09.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2.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P7/63; B65H67/048

主分类号:

H02P7/63; B65H67/048

申请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堀哲也; 上田淳也; 桥本欣三

地址:

日本京都

优先权:

2003.03.14 JP 06950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兴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机中的电机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纺织机中使用的电机的效率。对纺织机的装置111、112、127进行驱动的电机M1、M2、M3的控制装置1包括变相器DR1、DR3、DR3,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到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此外,控制装置1还包括一个用于确定装置111、112、127的操作状态的确定装置2a,和一个用于根据确定装置2a的确定结果改变变相器DR1、DR2、DR3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的改变装置2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驱动纺织机中装置的电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变相器,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 一个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控制装置的操作状态;及 一个改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改变该变相 器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需要大扭矩的操作状态是不稳定操作状态,其它操作状态是稳 定操作状态,稳定操作状态比不稳定操作状态持续更长的时间,当 操作状态是不稳定操作状态时,改变装置选择产生大扭矩的输出电 压-输出频率图形,当操作状态是稳定操作状态时,改变装置选择 产生小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不稳定操作状态是起动时的加速阶段和停止时的减速阶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纺织机是一个用于卷绕合成长丝纱线的纱线络纱机,设置于该 纱线络纱机中的装置是一个摩擦辊,该摩擦辊与一个卷绕卷装接触 而旋转该卷绕卷装,稳定操作状态是在摩擦辊旋转的同时保持一个 规定的转速,不稳定操作状态是用于起动摩擦辊的旋转的加速阶 段,用于停止摩擦辊的旋转的减速阶段,以及用于将与摩擦辊接触 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的线轴切换阶段。

说明书


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纺织机特别是用于卷绕合成长丝纱线的纱线络纱机是合成纤维机械类型。本发明更特别地涉及这样的控制装置,它包括一个变相器,用于将三相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

    背景技术

    在下面的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常规的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该纱线卷绕系统包括多个辊,这些辊在合成长丝纱线沿合成长丝纱线的运行路径穿线或倾斜的这样一个状态下被驱动。每个辊由一个变相器驱动,该变相器将三相电源转换成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每个辊的变相器分别与一个主控单元联接。将这些辊控制成同步起动和停止。

    专利文件1:未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7-207518(参见图3)。

    下面作为一个例子对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进行说明。对该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和变相器(驱动器)进行选择,从而根据最大载荷输出扭矩。

    从操作的观点出发,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起动和停止地需求。近来,为了提高生产率,由电机驱动的纺锤的辊的长度和转速有提高的趋势。此外,在起动和停止时,必须对辊或具有大惯性的纺锤进行快速加速和减速。因此使用能够输出大扭矩的电机。

    但在稳定操作过程中,例如在卷绕过程中,稳定操作状态比加速和减速过程持续更长的时间。由于稳定操作不需要像加速和减速阶段中那样的扭矩,电机的效率在稳定操作过程中较低。缺点在于,电机过度加热或者消耗了不必要的功率。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装置,能够提高例如纺织机中使用的电机的效率,能够在卷绕过程中高效地操作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的辊或纺锤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驱动纺织机中装置的电机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的变相器。电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确定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确定装置;和一个用于根据该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改变该变相器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的改变装置。

    根据该第一方面,可确定操作状态,并可用根据所确定操作状态需要的扭矩由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来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需要大扭矩的操作状态是不稳定操作状态,其它操作状态是稳定操作状态。稳定操作状态比不稳定操作状态持续更长的时间。当操作状态是不稳定操作状态时,改变装置选择产生大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当操作状态是稳定操作状态时,改变装置选择产生小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根据该第二方面,在需要大扭矩的不稳定操作状态下,选择产生大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因此在不稳定操作状态下可产生大扭矩,并可完成所需工作。在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需要大扭矩的稳定操作状态下,选择产生小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因此在持续时间较长的稳定操作状态下可由小扭矩高效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中,不稳定操作状态是起动时的加速阶段和停止时的减速阶段。根据该第三方面,可在加速阶段或减速阶段快速起动或停止装置,即使装置具有大惯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中,纺织机是一个用于卷绕合成长丝纱线的纱线络纱机。设置于该纱线络纱机中的装置是一个摩擦辊,该摩擦辊与一个卷绕卷装接触而旋转该卷绕卷装。稳定操作状态是在摩擦辊旋转的同时保持一个规定的转速,不稳定操作状态是用于起动摩擦辊的旋转的加速阶段,用于停止摩擦辊的旋转的减速阶段,以及用于将与摩擦辊接触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的线轴切换阶段。根据该第四方面,当驱动摩擦辊的电机中需要大扭矩时的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电机可以尽可能快地起动和停止。此外,在产生载荷波动时的线轴切换阶段,可产生承受载荷波动的扭矩。在转速保持在一个规定速度的阶段,扭矩对于驱动摩擦辊是不需要的,电机和变相器可以小扭矩高效驱动。

    附图简介

    图1是一个方块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2是一个图表,表示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

    图3是一个图表,表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的操作状态。

    图4是一个方块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的结构。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纺织机中电机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1中所示的纺织机是一个用于卷绕合成长丝纱线的摩擦型纱线络纱机,和一个设置于该纱线络纱机上游侧的导丝辊装置。该摩擦型纱线络纱机通过强制驱动一个后面描述的摩擦辊127而驱动和旋转一个位于线轴保持器123、124上的线轴组。参照图1,对具有摩擦型纱线络纱机和导丝辊装置的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进行说明。

    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是导丝辊装置101和纱线络纱机102的结合。导丝辊装置101包括一个由同步电机M1驱动的第一导丝辊111,和一个由同步电机M2驱动的第二导丝辊112。第一导丝辊111和第二导丝辊112沿一人纱线输送方向顺序设置。从一个纺丝机(未图示)熔体纺丝出多个合成长丝纱线(图1中仅示出一个纱线)。这些纱线形成一组从左至右排列的纱线Y,并进入第一导丝辊111中。这些纱线Y环绕第一导丝辊111卷绕若干次,将驱动力传送到纱线Y。离开第一导丝辊111的该组纱线Y进入第二导丝辊112中。纱线Y环绕第二导丝辊112卷绕若干次,将驱动力传送到纱线Y。离开第二导丝辊112的该组纱线Y在导丝辊的轴线方向扩展,并由纱线络纱机102卷绕在每个卷装上。

    纱线络纱机102包括一个转塔圆盘122,两个线轴保持器123、124,一个排线装置126,一个摩擦辊127,一个上部纱线传送装置128和一个底部纱线纱线传送装置129。转塔圆盘122可旋转地安装到一个主体框架(未图示)的一侧。线轴保持器123、124从转塔圆盘122伸出,并分别由感应电机M4、M5驱动。排线装置126(图1中仅示出一个排线装置126)设置在一个可垂直于主体框架升降的升降框架(未图示)上。摩擦辊127同样设置在升降框架(未图示),并由同步电机M3驱动。上部纱线传送装置118同样设置在升降框架(未图示)上。底部纱线传送装置129可在线轴保持器123、124之间前进和后退。

    在线轴保持器123、124上分别设有四到六个线轴B(图1中为便于图示,仅示出一个线轴B)。线轴保持器123、124中的一个设置在一个卷绕位置(a),线轴保持器123、124中的另一个设置在一个待机位置(b)。纱线卷绕在位于卷绕位置(a)的线轴B上。每次当线轴B变成满线轴时,转塔圆盘122旋转180度,纱线开始卷绕在一个新定位在卷绕位置(a)上的空线轴B上。

    下面对在上述纱线络纱机102中从满线轴B向一个空线轴B传送纱线时纱线的运动作简要说明。当传送纱线时,将与摩擦辊127接触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

    在位于卷绕位置(a)的线轴B变成满线轴时,转塔圆盘122旋转180度,并切换线轴保持器123、124的位置,使满线轴B位于待机位置(b)而空线轴B位于卷绕位置(a)。但在每个线轴B分别位于一个新位置时,所供应的纱线仍与位于待机位置(b)的满线轴B联接。纱线被空线轴B的狭缝117捕捉。结束从满线轴B向空线轴B传送纱线。换句话说,在纱线由于上部纱线传送装置118和底部纱线传送装置129的协同操作而被狭缝117捕捉时,与满线轴B联接的纱线被由于空线轴B的旋转而产生的纱线张力断开,纱线新卷绕到空线轴B上。图1示出一个在纱线从满线轴传送到空线轴之前即刻的一个状态。

    在上述纱线传送操作过程中,由于满线轴B从满线轴B接触摩擦辊127的状态离开,摩擦辊127没有载荷地旋转。同时,当空线轴B接触摩擦辊127时,在摩擦辊127上施加一个载荷。如上所述,由于在纱线传送操作过程(线轴切换阶段)中有载荷波动,大扭矩变成必须。因此与摩擦辊127开始旋转的加速阶段和摩擦辊127停止旋转的减速阶段相似,线轴切换阶段,也就是将与摩擦辊127接触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的时间段,同样认为是不稳定的操作阶段。

    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中的电机控制装置1包括导丝辊(装置)111,导丝辊(装置)112和卷绕或穿线纱线的摩擦辊(装置)127,用于这些辊(装置)111、112、127的同步电机M1、M2、M3,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仅在下面所述线轴切换阶段被驱动的辊(线轴保持器)123、124,用于这些辊123、124的感应电机M4、M5,以及用于这些感应电机M4、M5的驱动器(变相器)DR4、DR5。

    同步电机M1、M2、M3分别驱动卷绕和穿线纱线的辊111、112、127。

    在下面所述的线轴切换阶段或者当纱线络纱机开始操作时,感应电机M4、M5分别驱动线轴保持器123、124一段短时间。

    每个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转换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每个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包括一个控制单元(V-F图形改变装置)21,该控制单元输出,使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变成符合规定图形的规定值。根据来自控制单元21的输出,输出电压转换成一个规定电压,而输出频率被控制成一个规定频率。

    控制单元21包括一个与输出电压(V)和输出频率(F)相关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的存储单元21a。如图2中所示,存储单元21a至少存储V-F图形1,其中V-F线性急剧升高,以及V-F图形2,其中V-F图形2线性缓慢升高。当选择V-F图形1时,产生大扭矩。当选择V-F图形2时,产生小扭矩。存储在存储单元21a中的V-F图形1、2对应于下面所述的操作状态。换句话说,V-F图形1用于不稳定操作,V-F图形2用于稳定操作。

    根据来自主控单元2的图形选择指令f2,控制单元21选择存储在存储单元21a中的V-F图形1、2中的一个。然后根据来自主控单元2的速度指令f1,在所选择的V-F图形基础上根据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形成一个信号。然后从驱动器(变相器)输出一个规定的输出频率和一个规定的输出电压。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1用作改变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输出电压与输出频率的关系表达)的改变装置。V-F图形改变装置21没有设置在驱动器(变相器)DR4、DR5中,而是在驱动器DR4、DR5中设置一个固定的V-F图形。

    主控单元2将用于同步电机M1、M2、M3和感应电机M4、M5的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DR4、DR5集成在一起,并控制整个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的驱动。对于集成控制,为了以规定的圆周速度和扭矩旋转辊111、112、127,主控单元2在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的基础上将速度指令f1和图形选择指令f2输出到具有V-F图形改变装置21的每个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输出到每个驱动器DR1、DR2、DR3的速度指令f1和图形选择指令f2对于每个驱动器是单独的指令。主控单元2还向不具有V-F图形改变装置的驱动器DR4、DR5输出单独的速度指令f1。

    由于主控单元2控制整个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纱线络纱机和导丝辊装置的操作状态是稳定操作阶段或者不稳定操作阶段。具体地,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根据来自各开关或各传感器的信号来确定。当需要大扭矩时的操作状态是不稳定操作阶段,其它操作状态是稳定操作阶段。由于用于起动纱线络纱机和导丝辊的操作的加速阶段和用于停止纱线络纱机和导丝辊的操作的减速阶段都需要大扭矩,它是不稳定操作阶段。在纱线络纱机中稳定地进行卷绕时的操作阶段以及由导丝辊装置稳定地输送纱线的操作阶段是稳定操作阶段。稳定操作阶段是比不稳定操作阶段大几百倍的较长的时间段。

    如图3中所示,用于起动的加速阶段是随着起动纱线络纱机的操作而开始,随着旋转数量到达一个规定数量之后经过一个规定的时间段t1而结束。初始穿线操作是在加速阶段进行的,直到经过规定的时间段t1。穿线操作是这样一个操作,将合成长丝纱线穿到每个辊111、112、127上,同时用一个吸气枪吸引被输送的合成长丝纱线。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在加速阶段确定处于不稳定操作阶段。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驱动器DR1至DR3中的每一个的控制单元2 1输出用于选择大扭矩V-F图形1的指令f2。

    当穿线操作对于每个辊111、112、127结束时,操作前进到卷绕操作阶段,确定是在稳定操作阶段。当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稳定操作阶段时,向每个驱动器DR1至DR3中的每一个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小扭矩V-F图形2的指令f2。

    主控单元2抓取停止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的时刻。减速阶段随着减速起动而开始,随着停止而结束,并包括在减速起动之前的一个规定的时间段t2。对每个辊111、112、127进行控制而在减速阶段减速。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在减速阶段确定处在不稳定操作阶段。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每个驱动器DR1至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大扭矩V-F图形1的指令f2。

    图3中所示的线轴切换是将与摩擦辊123接触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的时间段,在该阶段(线轴切换阶段),在摩擦辊123中产生载荷波动。因此在摩擦驱动型纱线络纱机的情况下,除了起动时的加速阶段和停止时的减速阶段之外,当线轴被自动切换时的时间段同样是不稳定操作阶段。主控单元2抓取线轴切换阶段(用于传送纱线的纱线传送阶段)。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在纱线传送阶段确定对于摩擦辊123的电机M3处于不稳定操作阶段。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用于摩擦辊123的电机M3的驱动器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大扭矩V-F图形1的指令f2。在纱线传送阶段,由于在导丝辊111、112中不产生大的载荷波动,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不确定对于导丝辊111的电机M1和导丝辊112的电机M2是处于不稳定操作阶段。因此不向用于导丝辊111、112的电机M1、M2的驱动器DR1、DR2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V-F图形1的指令。

    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电机控制装置1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纱线络纱机的操作起动时,导丝辊111、112和摩擦辊127加速到一个满足合成长丝纱线运行速度的圆周速度。此时,主控单元2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它是加速阶段的不稳定操作状态。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分别向每个驱动器DR1、DR2、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图2中V-F图形1的指令f2。因此,每个同步电机M1、M2、M3分别以高扭矩加速每个辊111、112、127,具有大惯性的辊111、112、127可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起动。在每个辊111、112、127到达一个规定转速之后,直到由计时器设定等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段t1,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不稳定操作状态,并选择图2中的V-F图形1。

    在加速阶段完成初始穿线操作。此外,在短的加速阶段,为了减小当位于卷绕位置(a)的线轴保持器与摩擦辊接触时的震动,驱动位于卷绕位置(a)的线轴保持器的电机,并在位于卷绕位置(a)的线轴保持器接触摩擦辊之后停止。

    在穿线操作结束后,过程前进到卷绕操作,其中穿线在每个辊111、112、127上的合成长丝纱线以一个规定的恒定速度沿每个辊运行。然后,主控单元2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卷绕阶段的稳定操作状态。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每个驱动器DR1、DR2、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图2中V-F图形2的指令f2。因此,每个同步电机M1、M2、M3以小扭矩驱动每个辊111、112、127,以一个规定的圆周速度驱动辊111、112、127。在卷绕过程中,由于选择了具有小扭矩的V-F图形,同步电机M1、M2、M3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结果,可降低功率消耗,可抑制电机发热,并可延长轴承的使用时间。由于每个驱动器(变相器)DR1、DR2、DR3的输出电流降低,还可延长驱动器的持续时间。由于卷绕阶段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可大大节省功率,并可大大延长轴承和驱动器的持续时间。

    当从满线轴向空线轴自动传送纱线时,主控单元2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是纱线传送阶段的不稳定操作状态。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摩擦辊127的驱动器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图2中V-F图形1的指令f2。因此,同步电机M3以高扭矩驱动摩擦辊127,同步电机M3被驱动时保持同步状态,同时将与摩擦辊127接触的线轴从一个线轴切换到另一个线轴。在纱线传送阶段t3结束后,主控单元2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卷绕阶段的稳定操作状态。然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向驱动器DR3的控制单元21输出用于选择图2中V-F图形2的指令f2。因此再次高效驱动同步电机M3。

    另外,在上述纱线传送操作过程中,在纱线张力中产生波动,该波动被传送到位于上游侧的导丝辊111、112。但当合成长丝纱线是用于服装的普通纱线时,纱线张力的波动较小。因此对于导丝辊111、112,即使在上述纱线传送阶段也确定处于稳定操作状态。

    在紧急停止或者正常停止纱线络纱机的操作时,主控单元2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不稳定操作状态,并向每个驱动器DR1、DR2、DR3的控制单元2 1输出用于选择图2中V-F图形2的指令f2。因此,每个同步电机M1、M2、M3以高扭矩加速每个辊111、112、127,并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内停止辊111、112、127的旋转。

    上述实施例的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中的电机控制装置具有下面的效果:

    (1)对于导丝辊111、112和摩擦辊127,操作状态由确定装置2a确定。通过从确定装置2a接收V-F图形选择指令f2,驱动器DR1、DR2、DR3通过用V-F图形改变装置21根据操作状态改变成V-F图形而控制电机M1、M2、M3。因此可通过根据操作状态的扭矩驱动辊111、112、127的电机M1、M2、M3。

    (2)对于导丝辊111、112和摩擦辊127,当由确定装置2a确定的操作状态是需要大扭矩的不稳定操作状态时,选择在驱动器DR1、DR2、DR3中产生大扭矩的V-F图形1。当由确定装置2a确定的操作状态是持续较长时间的稳定操作状态时,选择在驱动器DR1、DR2、DR3中产生小扭矩的V-F图形2。因此在需要高扭矩的不稳定操作状态下以高扭矩驱动对导丝辊111、112和摩擦辊127进行驱动的电机M1、M2、M3。在持续较短时间的稳定操作状态下以低扭矩驱动电机M1、M2、M3。结果,提高了能量效率。

    (3)对于导丝辊111、112和摩擦辊127,在起动时的加速阶段和停止时的减速阶段需要大扭矩。因此在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不稳定操作阶段,选择产生大扭矩的V-F图形1。结果,可很快完成起动和停止。

    (4)对于导丝辊111、112,由于只有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是需要大扭矩的阶段,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除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之外的较长时间的稳定操作状态,选择产生小扭矩的V-F图形2。结果,可高效驱动电机,可抑制电机和变相器的发热,并可降低功率消耗。

    (5)对于摩擦辊127,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对于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和线轴切换阶段的不稳定操作状态,并选择用于产生大扭矩的V-F图形1。对于除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和线轴切换阶段之外的较长时间段,确定装置2a确定处于稳定操作状态,并选择用于产生小扭矩的V-F图形2。因此在起动、停止和纱线传送时,不会发生不同步(在同步电机情况下)或过多打滑(在感应电机情况下),并可平稳地完成起动、停止和纱线传送操作。对于其它时间段,电机可高效驱动,可抑制电机和变相器的发热,并可降低功率消耗。

    可以下述方式改变电机控制装置的上述实施例:

    (1)在上述合成长丝纱线卷绕系统中,在将被熔体纺丝的合成树脂长丝纱线是用于工业材料的情况下,在纱线传送阶段(线轴切换阶段)位于导丝辊111、112上的载荷有较大波动。因此同样对于导丝辊111、112,可确定在纱线传送阶段(线轴切换阶段)处于不稳定操作状态,并可选择如起动和停止时产生大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

    (2)纱线络纱机可以是纺锤型纱线络纱机,其中即使在卷绕过程中也主动驱动线轴保持器123、124,并由位于卷绕位置的线轴保持器作为接触辊旋转对应于摩擦辊的一个辊。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切换线轴时,线轴保持器123、124重复起动和停止。位于卷绕位置的线轴保持器变成处于稳定操作状态下,其中速度根据卷绕过程中的卷绕直径而改变。因此在上述纺锤型纱线络纱机中,在起动和停止时的不稳定操作状态下,对于线轴保持器123、124的电机M4、M5选择用于产生大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在其它情况下的稳定操作状态下,选择用于产生小扭矩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形。另外,用感应电机作为线轴保持器123、124的电机M4、M5。

    (3)在上述实施例中,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设置在主控单元2中。但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也可设置在每个驱动器DR1、DR2、DR3中。由于在每个同步电机M1、M2、M3中分别设有一个速度计,可通过速度的改变来确定起动和停止。此外,由于每个驱动器DR1、DR2、DR3从主控单元2接收速度指令f1,每个驱动器DR1、DR2、DR3可根据速度指令f1确定起动或停止。

    (4)在上述实施例(图1)中,将对应于操作状态的V-F图形存储在变相器(驱动器)中。也就是说,V-F图形存储单元21a设置在变相器(驱动器)中。而对应于操作状态的V-F图形可设置在主控单元2中。也就是说,V-F图形存储单元21a可设置在主控单元2中。图4表示该实施例的一个例子,其中与操作状态相关的V-F图形设置在主控单元中。

    下面参照图4对该例子进行描述。图4是对应于图1的一个附图,仅图示了与图1中所示不同的部件。驱动器DR1’、DR2’、DR3’分别包括一个控制单元(V-F图形改变装置)221。驱动器的控制单元221改变V-F图形,换句话说,改变输出电压与输出频率之间的关系。控制单元21包括一个标准图形存储单元221b。该标准V-F图形存储单元221b与图1中的V-F图形存储单元21a有所不同。标准V-F图形存储单元221b不存储关于操作状态的V-F图形,而是存储将成为标准的输出电压与输出频率的关系表达式。关于操作状态的V-F图形存储在主控单元202的存储单元202b中。主控单元202包括一个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02a,以及用于有关操作状态的V-F图形的存储单元202b。该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02a与图1中的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a相同,并确定操作状态,换句话说,确定是处于稳定操作状态还是不稳定操作状态。作为确定结果,从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02a向用于有关操作状态的V-F图形的存储单元202b输出V-F图形选择指令f202。用于有关操作状态的V-F图形的存储单元202b存储有关操作状态的V-F图形。具体地,分别对于不稳定操作状态和稳定操作状态相对于存储于标准V-F图形存储单元221b中的标准V-F图形存储V/F比率(X%,Y%)。V/F比率(X%,Y%)的设定可以改变。通过接收操作状态确定装置202a的指令f202,用于涉及操作状态的V-F图形的存储单元202b选择一个涉及指令f202的V-F图形(V/F比率),并向驱动器的控制单元221输出一个V-F图形改变指令f203。然后,驱动器的控制单元221接收图形改变指令f203,并将标准V-F图形改变成满足指令f203的一个V-F图形。

    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它纺织机,如拉伸变形设备。

    本发明不考虑电机类型,但在同步电机的情况下,由于不同步问题较大,在使用同步电机时本发明的效果尤其明显。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在电机的全部操作状态下,电机可平稳驱动,提高了电机效率,并可降低功率消耗。此外,可抑制电机发热,并延长轴承使用时间。另外,由于可减小驱动器(变相器)的输出电流,可抑制驱动器(变相器)的发热,并延长驱动器(变相器)的使用时间。

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机中电机的控制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机中的电机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纺织机中使用的电机的效率。对纺织机的装置111、112、127进行驱动的电机M1、M2、M3的控制装置1包括变相器DR1、DR3、DR3,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到可变频率和可变电压。此外,控制装置1还包括一个用于确定装置111、112、127的操作状态的确定装置2a,和一个用于根据确定装置2a的确定结果改变变相器DR1、DR2、DR3的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