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7243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6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2771.4

申请日:

2009.12.01

公开号:

CN104630926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F 6/60申请日:20091201|||公开

IPC分类号:

D01F6/60; D01F1/09; G03G15/02; G03G21/00

主分类号:

D01F6/60

申请人:

东丽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永秀敏; 松村由隆; 石川繁治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307125 2008.12.02 JP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卢曼; 万雪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以提供即使不剪毛,也可抑制刷表面凸凹的导电性毛束为课题。所述导电性毛束为具有导电性的化学纤维,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纤维长度为0.1~5mm,且纤维长度的偏差率为5%以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导电性毛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毛束为具有导电性的 化学纤维,所述化学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纤维长度为 0.5~5mm,且纤维长度的偏差率为5%以下。

2.  权利要求1的导电性毛束,其中,所述化学纤维中含有导电 性微粒。

3.  权利要求2的导电性毛束,其中,所述导电性微粒为碳黑, 在化学纤维中以5~40%质量含有。

4.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导电性毛束,其中,化学纤维为含 有热塑性树脂的纤维。

5.  权利要求4的导电性毛束,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酰 胺。

6.  导电刷,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导电性毛束通过 静电植绒加工而制备的。

7.  导电性毛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权利要求1~5中任 一项的导电性毛束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具有导电性的化学纤维集 束成细度50~500万分特而获得的纤维束固定,使其不在纤维轴的垂 直方向移动,将切割获得的短纤维进行电沉积处理制得导电性毛 束。

说明书

说明书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80149056.0、申请日为2009年12月1 日、发明名称为“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 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记录方式的干式复印机或传真机、打 印机等的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通过静电植绒 加工制备的导电刷的导电性毛束和使用该毛束的导电刷。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复印机等中,对于静电潜影形式中重要要素的带电 部和除去残留于感光体的残留色粉或电荷的清除部、赋予色粉电荷 的供给部多使用导电性辊。但是,随着近年来高画质化和彩色用途 的增加,色粉粒子逐渐微粒化。若使用这种微粒化的色粉,则在由 硅酮或聚氨酯构成的导电性辊中存在色粉混入辊表面的气泡中,导 致辊表面变硬,或因色粉融化而形成的色粉镀膜导致刷表面的电阻 值升高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提出在辊表面将 导电性纤维静电植绒而成的导电性刷。另外,在非专利文献中提出 用于静电植绒的纤维的加工方法。此时,若毛束的纤维长度达到 0.5mm以上,则在将纤维切割成短纤维状时,纤维束因刃具的压力 而破损,纤维的位置移动而被切割,所以易产生纤维的长度偏差。 特别是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导电刷,为了对感光体和色粉供给均 一的电荷,需要极力抑制表面的凸凹,因此在使用纤维长度为 0.5mm以上的毛束的刷的情况下,在制备工序中进行切割整理刷表 面纤维的所谓剪毛工序。但是,通过剪毛切割刷表面纤维存在损耗 纤维以及在剪毛工序中生产效率变差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23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7000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静电学会志”1992年,第16卷,第5期,第389- 395页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提供即使不剪毛也可抑制刷表面的凸凹 的导电性毛束为课题。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具有以下(1)的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导 电性毛束达成。
(1)导电性毛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毛束为具有导电性的化学 纤维,所述化学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纤维长度为0.5~5mm,且 纤维长度的偏差率(ばらつき率variation)为5%以下。
(2)(1)的导电性毛束,其中,化学纤维中含有导电性微粒。
(3)(2)的导电性毛束,其中,所述导电性微粒为碳黑,在化学纤维中 以5~40%质量含有。
(4)(1)~(3)中任一项的导电性毛束,其中,化学纤维为含有热塑性树 脂的纤维。
(5)(4)的导电性毛束,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酰胺。
(6)导电刷,其是使用(1)~(5)中任一项的导电性毛束通过静电植绒加 工制备的。
(7)(1)~(5)中任一项的导电性毛束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具有导电性 的化学纤维集束成细度50~500万分特而获得的纤维束固定,使其不 在纤维轴的垂直方向移动,将切割获得的短纤维进行电沉积处理(電 着処理electrode position treatment)来制得导电性毛束。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下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可制得纤维的长度偏差小的导电 性毛束。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中所谓 的毛束是指用于静电植绒的部件,是对短纤维实施电沉积处理而获 得的纤维。本发明中所谓的化学纤维是指所谓的再生纤维、半合成 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包括人造丝或铜氨纤维(キユプラcupra), 半合成纤维包括醋酸酯或三醋酸酯,合成纤维可列举出丙烯酸、聚 酰胺、聚酯、尼龙、维尼纶等。在化学纤维中,特别是合成纤维因 在制备纤维时容易变更直径,导电性微粒的分散容易,因此优选, 进一步,聚酰胺或聚酯等所谓的热塑性树脂因制备容易而优选。这 里所使用的聚酰胺是指所谓的烃基经由酰胺键键合于主链而成的高 分子体,主要含有聚己酰胺或聚亚己基己二酰二胺的聚酰胺。这里 所说的主要是指在聚己酰胺中构成聚己酰胺的ε-己内酰胺单元、在 聚亚己基己二酰二胺中构成聚亚己基己二酰二胺的己二酸己二胺盐 单元在8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90%摩尔以上。含有聚己酰胺、 聚亚己基己二酰二胺的聚酰胺特别优选。
本发明中所谓的导电性是指通电的性质,使用比电阻作为导电 性的指标。这里所使用的导电性毛束由于在制成导电刷时需要赋予 或除去电荷,所以优选比电阻为100~1010Ωcm。
构成本发明的化学纤维需要具有导电性。若化学纤维无导电 性,则作为刷使用时,无法赋予感光体或色粉电荷。作为赋予化学 纤维导电性的方法,包括使导电性微粒分散于纤维中的方法或将聚 吡咯等导电性高分子涂布于纤维表面的方法,由于大型电子照相记 录仪要求即使增加印刷张数,纤维表面的电阻值也难以发生变化, 所以特别优选使导电性微粒分散于纤维中的方法。
这里所使用的导电性微粒虽无特殊限定,包括碳黑或具有导电 性的金属化合物、向无机化合物上镀或涂布导电性金属而成的材料 等,特别是碳黑因粒径小,在化学纤维中的分散性良好而优选。这 里所使用的导电性碳黑若是例如乙炔黑、槽法碳黑、炉黑等具有导 电性的碳黑,则无特殊限制,但由于粉末粒子的尺寸小,比较均一 的原因而优选炉黑。若粒子大,则纺丝时的过滤压升高受到抑制或 纺丝时产生断丝,所以若考虑纤维强度的提高,则优选使用2μm以 下的粒子。
当在导电性微粒中使用导电性碳黑时,相对于导电性毛束,导 电性碳黑的含量优选为5~40%质量。若导电性碳黑含量不足5%质 量,则化学纤维的比电阻升高,在用作导电刷时有无法赋予感光体 或色粉电荷、无法形成图像之虞。另外,若导电性碳黑的含量超过 40%质量,则化学纤维的比电阻过低,所以在用作导电刷时有无法赋 予感光体或色粉电荷、无法形成图像之虞。进一步优选为15~35%质 量。
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需要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若纤维的直 径不足10μm,则在制成刷时,易倒毛,无法为感光体或色粉提供充 足的接触压,无法赋予感光体或色粉电荷,无法形成图像。若纤维 的直径超过100μm,则由于植绒密度变粗糙,所以电荷密度变粗 糙,画质变粗糙。
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需要纤维长度为0.5~5mm。若纤维长度不 足0.5mm,则在作为刷使用时,色粉混入刷表面导致刷表面变硬, 或因色粉融化而形成的色粉镀膜导致刷表面的电阻值升高,印刷耐 久性降低。若纤维长度超过5mm,则在进行静电植绒时,毛束相互 缠绕,不能使毛束1根1根分散,导致无法植绒。
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需要纤维长度的偏差率为5%以下。若纤维 长度的偏差率超过5%,则在制成刷时,刷表面出现凹凸,导致赋予 感光体或色粉的电荷不均一,画质降低。虽然纤维长度的偏差率优 选小的数值,但作为工业上可利用的数值,1%左右为下限。
就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的制备方法而言,将纤维束(连续长丝的 集束)状纤维在80~98℃的热水中进行30~60分钟热处理。这具有以 下效果:除去赋予纤维的油剂,以及在含有导电性微粒的化学纤维 的情况下,不仅使纤维收缩,降低比电阻的偏差,而且在制成导电 性毛束和导电刷后降低电阻值经时变化。经热水处理的纤维束的切 割通过闸刀式剪切机等的切割机进行。虽然切割面由切割机结构或 刃具与纤维的关系决定,但优选纤维与刃具呈直角接触,相对于纤 维轴呈直角地切割。此时,若在通常的纤维束状态下切割,则纤维 束因刃具的压力而破损,纤维的位置移动而被切割,导致纤维长度 发生偏差,因此,为了不使纤维移动,可通过将纤维束卷到纸或膜 等上,直接在卷曲的状态下切割的方法,或将纤维束填充于树脂制 容器,连同容器一同切割等,在纤维束不破损的状态下进行切割, 所以纤维难以移动,可抑制纤维长度的偏差。需要说明的是,经切 割的纸或膜、树脂制容器等可用筛子除去。此外,就集束制成纤维 束的纤维的量而言,若减少集束量,则切割时纤维的移动减少,所 以纤维长度的偏差降低,但操作增加,所以优选使集束成纤维束的 细度为50~500万分特那样地来进行集束。另外,从毛束的飞翔性(飛 翔性jumping capability)观点出发,优选作为导电性毛束的短纤维不 存在扭曲或弯曲。当在集束纤维束时使用纸的情况下,由于纸难以 破损,且需要可集束纤维束的柔软性,所以优选为信封等所使用的 牛皮纸,进一步优选抗张强度为0.3N以上。
将粘着剂涂布于底材上,利用静电将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植 绒。当在高压电场中存在微小物体时,静电植绒受电影响。这种电 影响是指该微小物体带电,从一侧电极被吸引到另一侧电极。即, 对金属施加直流高压时,其间产生电场(E)。该电场的大小与电压(V) 及其距离(d)之间具有E=V/d的关系,该电场内存在的小物体的电荷 (q)受到由引力(F)=Eq所赋予的力而被牵拉。毛束指上述小物体。在 静电植绒中,正极被称为高压极,负极被称为接地极(接地极),电场 的大小通过高压发生器提供规定的电压V。静电植绒是将底材平行 置于电极极间·电极表面,在两极间飞翔过程中毛束相对于底材呈 直角地扎入涂布有粘着剂的底材中。因此,飞翔性取决于毛束的电 荷(q)。
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通过赋予上述纤维电沉积处理剂而成。若 以导电性毛束的灰分量为指标,则电沉积处理剂的赋予量优选为 1~7%质量。所谓灰分量通过JIS制定的化学纤维原料试验法的灰分 法(JIS L 1015(1999))计算得出。
所谓电沉积处理剂是为进行静电植绒,用于赋予电荷的处理 剂,具体而言是为使短纤维在电场内具有良好的飞翔效果,而发挥 电学作用的处理剂。构成导电性毛束的电沉积处理剂例如可列举出 单宁酸,或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镁、硫酸镁、硝酸钠、碳酸锆等 无机盐类,阴离子活性剂、非离子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或胶态二 氧化硅等硅化合物,氧化铝溶胶,聚吡咯等。
本发明的导电性毛束的电沉积处理无特殊限定,例如将切割成 短纤维状的纤维浸渍于用粘合剂稀释的电沉积处理剂的水溶液进行 电沉积处理。另外,从水溶液的粘度和电沉积的效率出发,优选将 电沉积处理剂的水溶液制成30~100g/L。
电沉积处理剂优选含有硅化合物,其中优选胶态二氧化硅。胶 态二氧化硅由于向水中的分散性特别优异,所以对短纤维的均一电 沉积处理容易。另外,由于胶态二氧化硅与聚酰胺的羟基特异性结 合,所以因摩擦造成的脱落少。
另外,电沉积处理剂也可以为仅含硅化合物的水溶液,此外更 优选赋予胶态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溶胶的混合水溶液。这是由于胶态 二氧化硅与氧化铝的混合性好,在施加高电压时,易获得高的电 荷,且可制得毛束的分离性优异的导电性毛束的缘故。另外,当使 用含有比电阻不足106Ωcm的导电性微粒的化学纤维时,即使施加高 电压,通电后也得不到电荷,飞翔性降低,但通过赋予胶态二氧化 硅和氧化铝溶胶的混合水溶液,毛束表面的电阻值达到 106~108Ωcm,飞翔性提高。从抑制粘度升高得到均一的分散出发, 混合胶态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溶胶的方法优选在分别将胶态二氧化硅 和氧化铝溶胶制成水溶液的状态下混合。另外,从可得到均一的分 散,且使毛束表面的电阻值达到目标电阻值出发,混合的比例优选 胶态二氧化硅与氧化铝溶胶为6∶1~3∶1。
实施电沉积处理的导电性毛束在使用旋转式脱水机脱水后,于 100~130℃干燥30~60分钟,然后进行筛选,将纤维长度整理为一定 长度。
所谓本发明的导电刷为对上述导电性毛束进行静电植绒加工所 制备的导电刷,用于除静电或赋予电荷、除去废物等的用途。
本发明的导电刷通过对上述导电性毛束进行静电植绒加工而制 备,因此导电刷周长上的电阻值均一,作为电子照相记录方式的干 式复印机用刷发挥特别良好的性能。所谓电子照相记录方式的干式 复印机用刷为替代非接触电晕放电而使感光体接触带电的带电刷, 或除去残存于感光体上的电荷和色粉的清洁刷,为促进色粉向感光 体的吸附而在色粉盒(トナ一カ一トリツジtoner cartridge)内赋予色粉 电荷的色粉供给刷,为将供给感光体的色粉转印到印刷用纸而赋予 印刷用纸相反电荷的复印刷。不论哪个都以如下方式制做刷:在作 为圆柱形金属棒的芯材上涂布粘结材料,施加10kV~50kV的电压, 通过静电植绒植入导电性毛束,进行干燥、除毛。作为金属棒的芯 材只要具有导电性,就无特殊限定,但优选使用不锈钢。粘结剂无 特殊限定,例如以丙烯酸树脂、聚醋酸乙烯酯、聚氨酯、合成橡胶 和天然橡胶等为主要成分,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另外,粘结剂优 选含有导电性碳等具有导电性的物质而具有导电性的粘结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测定 方法采用以下方法。
A.纤维的直径
随机抽取10根导电性毛束,用SEM放大到800倍,测定纤维 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B.纤维长度
随机抽取50根导电性毛束,用放大投影仪放大到50倍,测定 纤维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C.纤维长度的偏差率
随机抽取50根导电性毛束,用放大投影仪放大到50倍,测定 纤维的直径,根据下列(1)式计算得出。
CV=S/R×100(1)
CV:偏差率(%)
S:导电性毛束的纤维长度的标准差(mm)
R:导电性毛束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mm)。
D.飞翔性
使用Erich Schenk制的Flock Motion Tester SPG(上行式(アツプ メソツド方式up-method):飞翔距离15cm),在施加20KV电压时测 定5g导电性毛束全部飞翔的时间,飞翔的时间越快,飞翔性越好, 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10~不足20秒
○:20~不足30秒
△:30~不足40秒
×:40秒以上。
E.纤维的比电阻
使用超绝缘电阻计(川口电气制TERAOHMMETER R-503),在 试样长度10cm的聚酰胺纤维间施加100(V)的电压,测定温度为20 ℃、湿度为30%RH条件下的电阻值(Ω/cm),根据下式(1)计算得出。
RS=R×D/(10×L×SG)×10-5(2)
RS:比电阻(Ωcm)
R:电阻值(Ω)
D:每10000m的丝质量
L:试样长度(cm)
SG:丝密度(g/cm3)。
F.印刷初期图像
复印电子照相学会发行的测试表,比较印制10张后的印刷状态 (模糊、斑纹),根据以下标准由10人进行评价。
10分:无差异(无模糊或斑纹)
5分:稍稍可见差异(虽然不显著,但有模糊、斑纹。)
1分:可见差异(明确观察到模糊、斑纹。)
根据10人评分合计的分数按照以下标准对其进行分类。
◎:75分以上
○:50分以上、不足75分
△:25分以上、不足50分
×:不足25分。
H.印刷耐久性
复印电子照相学会发行的测试表,比较印制20000张后的印刷 状态(模糊、斑纹),根据以下标准由10人进行评价。
10分:无差异(无模糊或斑纹)
5分:稍稍可见差异(虽然不显著,但有模糊、斑纹。)
1分:可见差异(明确观察到模糊、斑纹。)
根据10人评分合计的分数按照以下标准对其进行分类。
◎:75分以上
○:50分以上、不足75分
△:25分以上、不足50分
×:不足25分。
实施例1
在1%质量的树脂的98%浓硫酸溶液中,向使用奥斯特瓦尔德粘 度计于25℃测定的相对粘度为2.73的尼龙6中捏合平均粒径为 0.035μm的导电性炉黑,使其添加量达到25%质量,制备导电性尼龙 6粒料。将制得的粒料于280℃的熔融温度下熔融,从孔径为0.3mm 的圆孔嘴排出,使之冷却,然后将纺丝油剂用水稀释进行给油,使 纱线附着量达到0.7%,在800m/分钟的卷绕速度下卷取未拉伸丝。 接着,在温度为25℃、绝对湿度为16.6g/m3的环境下将未拉伸丝老 化48小时,然后在拉伸机的供给辊速度为300m/分钟、热板温度为 170℃、拉伸辊速度为500m/分钟下进行拉伸,接着使用下行捻线 机,施加15t/m的捻回(ヨリ),制得170分特、20长丝(filament)的导 电性尼龙6长纤维。制得的尼龙6长纤维的比电阻为106Ωcm。
将制得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1周3m的绞丝络筒机进行1万 次缠绕,待制成约170万分特的纤维束形态后,在98℃的热水中进 行30分钟热处理,用抗张强度为0.5N的牛皮纸缠绕纤维束,用闸 刀式剪切机切割成纤维长度为1.5mm的短纤维状,制得的导电性尼 龙6短纤维。
作为电沉积处理剂,在将50g/L的胶态二氧化硅(日产化学工业 株式会社制Snowtex-O(スノ一テツクス-O))水溶液与50g/L的氧化 铝溶胶(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lumina Sol-100(アルミナゾル- 100))水溶液按混合比6∶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40℃水溶液中浸渍30分 钟,对制得的导电性尼龙6短纤维进行电沉积加工。接着,于120℃ 干燥5分钟,然后用40目的金属网进行筛选,制得纤维直径为 30μm的导电性毛束。制得的导电性毛束的纤维长度偏差为2.5%。另 外,飞翔性为15秒,属于◎。
接着,在圆柱形不锈钢制金属棒芯材上涂布含有导电性碳的丙 烯酸树脂粘结剂,施加2万V的电压,通过下行法(ドウンメソツド down method)进行静电植绒,通过干燥、除毛、剪毛工序制成刷。制 得的导电刷的电阻值为108Ω。将制得的刷编入电子照相记录方式的 干式复印机用色粉供给刷,进行复印,复印2万张测试表的结果: 初期图像为◎,印刷耐久性为◎。
实施例2
除将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1周3m的绞丝络筒机进行3000次 缠绕,制成约51万分特的纤维束形态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除在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的制备中从孔径为0.2mm的圆孔嘴排 出,制成170分特、40长丝,使导电性毛束的直径为15μm外,采 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 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除在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的制备中从孔径为0.4mm的圆孔嘴排 出,制成170分特、8长丝,使导电性毛束的直径为80μm外,采用 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结 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除将实施例2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闸刀式剪切机切割成 0.5mm的短纤维状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导电性毛 束、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除将实施例2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闸刀式剪切机切割成 3mm的短纤维状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导电性毛束、 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在作为纤维素浓度为8%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6%质量的纺丝 原液的粘胶中,调整导电性碳,以使相对于纤维素的碳黑粒子添加 率达到15%质量,将高速搅拌混合得到的物质真空脱泡,制得纺丝 原液。将制得的粘胶用Nelson型连续纺丝机从纺丝喷嘴以每分钟 11cc/分钟的排出条件纺出到130g/l的H2SO4、16g/l的ZnSO4、250g/l 的NaSO4、温度为51℃的纺丝浴中,然后设定为浴中距离200mm、 拉伸率16%,接着进行80℃的热水处理和100℃的辊干燥处理,在 100m/分钟条件下制得170分特、20长丝的导电性人造丝长纤维。采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制得的导电性人造丝长纤维制成导电性 毛束、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通过将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甲代烯丙基磺酸钠为 94.2/5.5/0.3%摩尔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聚合制备丙烯腈类聚合 物A1。接着,将由25%质量的聚乙二酸乙二酯和75%质量的聚乙二 醇混合而成的嵌段聚醚酯与AN按70/30重量%进行调整,在DMSO 中进行接枝聚合,制得B2。接着,向B2中添加混合35%质量的炉 黑#40(三菱化成(株)制),将B2与A1混合,使纤维中的炉黑添加量 达到7.2%质量,通过湿式纺丝制得导电性丙烯酸长纤维。采用与实 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制得的导电性丙烯酸长纤维制成导电性毛束、 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向聚酯中捏合平均粒径为0.035μm的导电性炉黑,使添加量达 到20%质量,制备导电性聚酯粒料。于290℃的熔融温度下将制得的 粒料熔融,从孔径为0.3mm的圆孔嘴排出,使之冷却,然后将纺丝 油剂用水稀释,进行给油,以使纱线附着量达到0.7%质量,在 800m/分钟的卷绕速度下卷取未拉伸丝。接着,在拉伸机的供给辊速 度为300m/分钟、供给辊温度为80℃、拉伸辊速度为500m/分钟、拉 伸辊温度为150℃下进行拉伸,接着使用下行捻线机,施加15t/m的 捻回,制得170分特、20长丝的导电性聚酯长纤维。制得的聚酯长 纤维的比电阻为106Ωcm。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制得的导电 性聚酯长纤维制成导电性毛束、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将残存醋酸基量为0.15%摩尔的聚乙烯醇溶于热水以使浓度达 到17%质量,将硼酸溶于热水以使相对于聚乙烯醇的浓度达到1.3% 质量,配制原液,在将该原液输送到喷嘴的管道中间设置管路混合 器,在注入导电性碳黑浓度为15.1%质量的水分散液的同时,与原液 混合,制成最终的纺丝原液。然后,从喷嘴纺出到凝固浴中,经中 和、湿热、水洗、干燥、热拉伸等各工序,卷取,制得维尼纶导电 丝170分特、20长丝的导电性维尼纶长纤维。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 的方法将制得的导电性维尼纶长纤维制成导电性毛束、刷。其结果 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不含导电性碳黑的尼龙6粒料进 行纺丝、拉伸,制得170分特、20长丝的尼龙长纤维。采用与实施 例1相同的方法将制得的尼龙长纤维切割成短纤维状,浸渍于50g/L 的吡咯单体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催化剂,搅拌。接着,于120℃ 干燥5分钟,然后用40目的金属网进行筛选,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 的方法制备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除将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1周3m的绞丝络筒机进行3万次缠 绕,制成约510万分特的纤维束形状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除在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的制备中从孔径为0.15mm的圆孔嘴排 出,制成170分特、120长丝,使导电性毛束的直径为5μm外,采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 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2
除在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的制备中从孔径为0.5mm的圆孔嘴排 出,制成170分特、4长丝,使导电性毛束的直径为150μm外,采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长纤维、导电性毛束、刷。其 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3
除将实施例1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闸刀式剪切机切割成 0.1mm的短纤维状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导电性毛 束、刷。其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4
除将实施例1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用闸刀式剪切机切割成 8mm的短纤维状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导电性毛束、 刷。其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5
除不卷纸而将由实施例1的导电性尼龙6长纤维构成的纤维束 用用闸刀式剪切机进行切割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导 电性毛束、刷。其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1、表2所示,可知实施例1~8的纤维直径为10~100μm的 导电性毛束由于在制成导电刷时不存在倒毛,植绒密度变密,所以 初期画质和印刷耐久性优异。另外,可知实施例1~8的纤维长度为 0.1~5mm的导电性毛束在制成导电刷时不存在因色粉的混入而引起 的刷表面硬化和色粉镀膜,印刷耐久性优异。另外,可知实施例1~8 的纤维长度偏差为5%以下的导电性毛束在制成导电刷时刷表面不存 在凸凹,初期画质优异。与之相对的是,纤维直径为5μm的导电性 毛束(比较例1)在制成刷时易倒毛,对感光体或色粉无法获得充足的 接触压,无法赋予感光体或色粉电荷,无法形成图像。可知纤维直 径为150μm的导电性毛束(比较例2)在制成刷时由于植绒密度变粗 糙,导致电荷密度变粗糙,初期画质变差。
另外,可知纤维长度为0.05mm的导电性毛束(比较例3)在制成 刷时色粉混入刷表面,导致刷表面变硬,或因色粉融化而形成的色 粉镀膜导致刷表面的电阻值升高,印刷耐久性降低。在纤维长度为 8mm的导电性毛束(比较例4)中,在进行静电植绒时毛束相互缠绕, 导致无法将1根1根的毛束分散,导致无法植绒。另外,可知纤维 长度偏差为6.1%的导电性毛束(比较例5)在制成刷时刷表面出现凹 凸,导致赋予感光体和色粉的电荷不均一,初期画质变差。
[表1-1]

[表1-2]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记录方式的干式复印机或传真机、打 印机等的导电性毛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通过静电植绒制备的导 电刷的导电性毛束。

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以提供即使不剪毛,也可抑制刷表面凸凹的导电性毛束为课题。所述导电性毛束为具有导电性的化学纤维,纤维的直径为10100m,纤维长度为0.15mm,且纤维长度的偏差率为5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