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李箱饰件制作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 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行李箱饰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采用木粉板 + 无纺布作为 原材料, 其通过裁切成型后粘接形成成品, 这种产品的优点为平面结构, 结构简单, 成本低, 缺点是材料性能差, 不能满足整车基本使用要求 ( 如强度、 硬度, 耐水性, 抗压性等 ) ; 气味 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 甲醛等超标 ) ; 零件表面质量差, 不美观。另一种是采用酚醛树脂毡 + 无纺布作为原材料, 其通过热压成型、 装配形成成品, 这种产品的优点为平面结构, 结构简 单, 成本低, 缺点是气味性较难满足使用要求 ( 甲醛等超标 ) ; 零件表面质量差, 不美观 ; 材 料性能差, 不能满足整车基本使用要求 ( 如强度, 抗压性等 )综上所述, 由于此零件位于行李箱中, 置于备用轮胎之上, 正常使用过程中会承载 较重的物品, 使用条件也较差, 所以对其各种物性、 气味、 表面质量等指标要求相对较高, 对 于此零件上述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 材料性能差, 不能满足整车基本使用要求 ( 如强度、 硬度, 耐水性, 抗压性等 ) ; 2、 零件表面质量差, 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成型方法, 克服了现有技术 材料性能差, 不能满足整车基本使用要求及零件表面质量差, 不美观的缺点 ; 能够综合提高 产品的整体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成型方法, 将第一层木粉板经过烘箱加热至高弹 态后, 保持温度不变,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孔, 然后在第一层木粉板上铺设加热至高弹态后 的第二层木粉板, 在第一层木粉板和第二层木粉板相对的模具的下模、 上模上分别铺设无 纺布, 合模压合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 再采用高压气体在第一层木粉 板和第二层木粉板之间高压吹气,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和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粘接形 成蜂窝结构, 再经保压冷却成型。
其流程为 :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定位、 真空吸附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 粉板自动输送、 通过网架将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送入烘箱、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 木粉板在烘箱内加热、 通过网架将第一层木粉板送出并固定在模具中、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打孔、 通过网带输送第二层木粉板、 将第二层木粉板铺放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合模、 高压吹 气、 保压冷却成型。
所述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加热时, 在模具的下模、 上模上分别铺 设无纺布, 并在模具下模上的无纺布上打孔。
优选地, 所述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加热后到保压冷却成型前温 度保持在 160 ~ 180℃。
所述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成型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
步骤一 : 将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分别固定在上料托盘上, 并通过定位尺定 位, 第一层木粉板位置与上料托盘上的定位线误差为 -10 ~ +10mm ;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 木粉板间隔 0 ~ 10mm ;
步骤二 : 将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分别真空吸附在网带上, 通过网带带动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自动送料 ;
步骤三 : 网带带动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进入烘箱内 ;
步骤四 : 启动烘箱,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均匀加热 75 ~ 85S, 加 热温度为 160 ~ 180℃,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保持在 160 ~ 180℃; 同时在 模具的下模、 上模上分别铺设无纺布, 并在模具的下模上的无纺布通过压孔机自动打孔 ;
步骤五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 ~ 180℃, 通过网架带动第一层木粉板送出 烘箱并送至模具中, 将第一层木粉板及下模上铺设的无纺布固定在模具中 ;
步骤六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 ~ 180℃, 通过压孔机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 孔;
步骤七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 ~ 180 ℃, 通过网架输送温度在 160 ~ 180℃的第二层木粉板, 并将第二层木粉板铺置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且第二层木粉板与模具 上模中铺设的无纺布相对 ;
步骤八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 ~ 180℃, 将模具的上模压 置在下模上进行合模,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夹置在上模和下模 之间, 合模的压力控制在 120 ~ 150Ton ;
步骤九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 ~ 180℃, 保持合模压力为 120 ~ 150Ton, 在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高压吹气, 吹气压力为 5 ~ 7bar, 吹气时 间 30 ~ 35S,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的孔的作用下,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粘接形成 蜂窝结构 ;
步骤十 : 保持合模压力为 120 ~ 150Ton, 吹气压力为 5 ~ 7bar, 对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进行保压冷却, 冷却时间为 40 ~ 50S, 冷却到常温后即可。
优选地, 所述网架吸附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时, 网架内的真空度小 于 -0.7Bar。
优选地, 所述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孔时, 打孔气缸的气压为 6 ~ 7Bar。
优选地, 所述网带的行程为 290 ~ 300mm ; 网带的转速为 32±1HZ ; 网带的进退速 度为 46±1HZ, 采用网带边滚动送料边直线送料的方式。
优选地, 所述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表面无重叠褶皱、 拉裂。
优选地, 所述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通过网带定位块定位在网带上。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行李箱饰件的热压吹气成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 由于采用高压 气体吹气定型, 产品内部可以形成蜂窝结构, 此工艺采用四层蜂窝结构, 可以最大限度的提 升木粉板的整体强度, 综合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 ; 同时, 采用高压气体吹气定型的方法, 使 得产品上下两面可以合理的增加表层装饰物, 进而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由于采用新材料, 避免有害气体挥发, 满足试验要求 ; 表层采用无纺布 (350g/m2 针刺 ) 面料, 零件表面更柔软, 更富质感 ; 单件循环节拍为 120S, 采用此方式, 相比原工艺, 更加节省制造成本 ; 所有参数稳定的情况下, 运用此工艺, 废品率可控制 2%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1 :
步骤一 : 将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分别固定在上料托盘上, 并通过定位尺定 位, 第一层木粉板位置与上料托盘上的定位线误差为 8mm ;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 间隔 8mm ;
步骤二 : 将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分别真空吸附在网带上, 通过网带带动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自动送料, 所述网带吸附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时网 带内的真空度为 -0.8Bar ;
步骤三 : 网带带动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进入烘箱内 ;
步骤四 : 启动烘箱,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均匀加热 75S, 加热温 度为 170℃,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保持在 170℃; 加热时将上下两侧无纺布 预先固定于模具的上模、 下模上, 并在下模上的无纺布上通过压孔机自动打孔。 步骤五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70℃, 通过网架带动第一层木粉板送出烘箱 并送至模具中, 将第一层木粉板及无纺布固定在模具中 ;
步骤六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通过压孔机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 孔, 打孔气缸的打孔气压为 6Bar ;
步骤七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通过网架输送温度在 170℃的第二 层木粉板, 并将第二层木粉板铺置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且第二层木粉板与模具上模中铺设 的无纺布相对 ;
步骤八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将模具的上模压置 在下模上进行合模,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夹置在上模和下模之 间, 合模的压力控制在 120Ton ;
步骤九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温度在 160℃以上, 保持 合模压力为 120Ton, 在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高压吹气, 吹气压力为 6bar, 吹气 时间 35S,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的孔的作用下,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粘接形成蜂 窝结构 ;
步骤十 : 保持合模压力为 120Ton, 吹气压力为 6bar, 对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 板进行保压冷却, 冷却时间为 40S, 冷却到常温后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2 :
步骤一 : 将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分别固定在上料托盘上, 并通过定位尺定 位, 第一层木粉板位置与上料托盘上的定位线误差为 -8mm ;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 间隔 5mm ;
步骤二 : 将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分别真空吸附在网带上, 通过网带带动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自动送料, 所述网带吸附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时网
带内的真空度为 -0.8Bar ;
步骤三 : 网带带动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进入烘箱内 ;
步骤四 : 启动烘箱,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均匀加热 85S, 加热温 度为 180℃,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保持在 180℃; 加热时将上下两侧无纺布 预先固定于模具的上模、 下模上, 并在下模上的无纺布上通过压孔机自动打孔。
步骤五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80℃, 通过网架带动第一层木粉板送出烘箱 并送至模具中, 将第一层木粉板及无纺布固定在模具中 ;
步骤六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70℃以上, 通过压孔机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 孔, 打孔气缸的打孔气压为 7Bar ;
步骤七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70℃以上, 通过网架输送温度在 180℃的第二 层木粉板, 并将第二层木粉板铺置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且第二层木粉板与模具上模中铺设 的无纺布相对 ;
步骤八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在 170℃以上, 将模具的上模压置 在下模上进行合模,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夹置在上模和下模之 间, 合模的压力控制在 150Ton ; 步骤九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温度在 170℃以上, 保持 合模压力为 150Ton, 在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高压吹气, 吹气压力为 7bar, 吹气 时间 30S,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的孔的作用下,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粘接形成蜂 窝结构 ;
步骤十 : 保持合模压力为 150Ton, 吹气压力为 7bar, 对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 板进行保压冷却, 冷却时间为 50S, 冷却到常温后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3 :
步骤一 : 将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分别固定在上料托盘上, 并通过定位尺定 位, 第一层木粉板位置与上料托盘上的定位线误差为 3mm ;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 间隔 10mm ;
步骤二 : 将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分别真空吸附在网带上, 通过网带带动 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自动送料, 所述网带吸附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时网 带内的真空度为 -0.9Bar ;
步骤三 : 网带带动第一层木粉板与第二层木粉板进入烘箱内 ;
步骤四 : 启动烘箱,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在烘箱内均匀加热 80S, 加热温 度为 170℃,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保持在 170℃; 加热时将上下两侧无纺布 预先固定于模具的上模、 下模上, 并在下模上的无纺布上通过压孔机自动打孔。
步骤五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70℃, 通过网架带动第一层木粉板送出烘箱 并送至模具中, 将第一层木粉板及无纺布固定在模具中 ;
步骤六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通过压孔机在第一层木粉板上打 孔, 打孔气缸的打孔气压为 6.5Bar ;
步骤七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通过网架输送温度在 170℃的第二 层木粉板, 并将第二层木粉板铺置在第一层木粉板上, 且第二层木粉板与模具上模中铺设 的无纺布相对 ;
步骤八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温度在 160℃以上, 将模具的上模压置 在下模上进行合模, 使得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夹置在上模和下模之 间, 合模的压力控制在 135Ton ;
步骤九 : 保持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及两层无纺布温度在 160℃以上, 保持 合模压力为 135Ton, 在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高压吹气, 吹气压力为 6.5bar, 吹 气时间 33S, 在第一层木粉板上的孔的作用下, 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粉板之间粘接形成 蜂窝结构 ;
步骤十 : 保持合模压力为 135Ton, 吹气压力为 6.5bar, 对第一层木粉板、 第二层木 粉板进行保压冷却, 冷却时间为 45S, 冷却到常温后即可。
下表为本发明所述方法与传统工艺制作产品性能对照表 :
综上所述, 与传统工艺相比,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耐雾性试验、 气味性试验上产品 性能得到了提高 ; 同时其产品的甲醛释放量、 重金属含量、 抗压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符 合使用标准, 满足使用需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具体各项 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