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片与面板的表面弹性抵接。 (4) 支柱
支柱从弹性片向安装孔延伸。
(5) 夹持片
夹持片从支柱的前端部伸出, 具有能够通过安装孔的外形, 在通过安装孔后在向 一方向滑动时, 例如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与面板的背面抵接。
(6) 操作片
操作片设置在弹性片的一部分上。
第 2, 夹持片设定成, 从滑动方向的前方的前端部到位于该滑动方向的前方的安装 孔的边缘部为止的距离比滑动量长。
本发明还可具备如下特征点。
即, 使夹持片的前端部形成为与支柱的前面为同一平面。
这样一来, 通过使夹持片的前端部形成为与支柱的前面为同一平面, 从而能够提 高夹持片的刚性。
本发明还可具备如下特征点。 在夹持片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朝向滑动方向的后方斜地倾斜的引导斜面。
这样一来, 通过在夹持片的前端部上形成朝向滑动方向的后方斜地倾斜的引导斜 面, 从而能够减少夹持片插入时与安装孔之间的干涉。
本发明还可具备如下特征点。
在保持部上形成向面板的表面延伸并与该表面抵接的支撑片。
这样一来, 通过在保持部上形成与面板的表面抵接的支撑片, 从而能够无晃动地 保持部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由于如上所述结构, 通过将夹持片设定成, 从其在滑动方向的前方的前端 部到位于该滑动方向的前方的安装孔的边缘部为止的距离比滑动量长, 从而防止夹持片与 安装孔之间的干涉, 并能够顺利且容易地进行夹具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 1 是插入到面板的安装孔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2 是夹具的侧视图。 图 3 是夹具的主视图。 图 4 是对应于图 2 的将臂部关闭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5 是面板的安装孔的俯视图。 图 6 是在将夹具安装在面板上时的侧视图。 图 7 是将夹具安装到面板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8 是沿图 7 的 A-A 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 夹具 10)图中, 10 表示夹具, 用于借助于该夹具 10 便会将部件 ( 未图示 ) 固定安装在面板20 上。 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在面板 20 上形成有贯穿于表背面的安装孔 21。安装孔 21 例 如平面形成为大致 T 字形, 并具有宽幅部 22 和窄幅部 23, 窄幅部 23 位于宽幅部 22 的滑动 方向的 X 的前方, 与宽幅部 22 连接并且横向幅度比宽幅部 22 小。
而且, 作为安装孔 21 的形状例示了大致 T 字形, 但不限于此, 只要为宽幅部 22 和 窄幅部 23 的组合即可。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夹具 10 若大致区分, 具备下述各部分, 并由具有适当弹性和刚 性的热塑性树脂一体形成。
并且, 对于下面的 (1) 和 (2), 将在后面描述。
(1) 固定部 30
(2) 保持部 40
并且, 夹具 10 的各部分不限于上述的 (1) 和 (2)。
( 固定部 30)
如图 1 ~ 3 所示, 固定部 30 被固定在贯通于面板 20 的表背面的安装孔 21 内。
具体而言,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固定部 30 具备下面各部分。
并且, 对于下面的 (1) ~ (5), 将在后面描述。
(1) 弹性片 50, 51
(2) 支柱 60
(3) 夹持片 70
(4) 操作片 80
(5) 抵接片 90
并且, 固定部 30 的各部分不限于上述的 (1) ~ (5)。
( 保持部 40)
如图 1 ~ 3 所示, 保持部 40 与固定部 30 一体设置, 并从面板 20 的表面突出, 能够 保持部件 ( 未图示 )。
具体而言,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保持部 40 具备下面的各部分。
(1) 本体部 41
如图 2 所示, 本体部 41 形成为上面敞开的框形, 能够从敞开上面接受部件。
(2) 铰接部 42
如图 2 所示, 铰接部 42 形成为薄部, 用于将本体部 41 的一端部与后述的臂部 43 连结。
(3) 臂部 43
如图 2 和图 4 所示, 臂部 43 经由铰接部 42 与本体部 41 的一个端部的上部连结, 用于开闭本体部 41 的敞开上面。
(4) 锁片 44
如图 2 和图 4 所示, 锁片 44 形成在臂部 43 的自由端部上, 并用于在已关闭本体部 41 的敞开上面的状态下将臂部 43 相对于本体部 41 进行锁定。
具体而言, 锁片 44 从臂部 43 的自由端部呈大致 V 字形地折弯。
(5) 锁定部 45
如图 2 和图 4 所示, 锁定部 45 与锁片 44 卡合, 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锁定臂部 43。
具体而言, 锁定部 45 形成在本体部 41 的另一端部的上部上, 形成为大致 V 字形的 锁片嵌入的孔状。
锁片 44 在嵌入到孔状的锁定部 45 内的状态下被锁住, 并通过将锁片 44 向接近的 方向弯曲, 便能够解除锁住状态。
(6) 支撑片 46
如图 1 ~ 3 所示, 支撑片 46 从本体部 41 的具有铰接部 42 的一个端部的下部朝向 面板 20 的表面向下方延伸, 并且其前端部与面板 20 的表面抵接。
由于支撑片 46 位于铰接部 42 的正下方, 因此在通过铰接部 42 来开闭臂部 43 时, 能够防止本体部 41 向下方弯曲。
( 弹性片 50, 51)
如图 1 ~ 3 所示, 弹性片 50, 51 弹性地抵接在面板 20 的表面上。
具体而言, 如图 1 ~ 3 所示, 弹性片 50, 51 从在滑动方向 X 的前后设置的后述支柱 60 的前面和后面, 向下方呈圆弧状弯曲并延长成一对。 弹性片 50, 51 从前述的保持部 40 的 本体部 41 的下表面离开地设置。 并且, 虽然弹性片 50, 51 形成一对,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制成一个或三个以上。
( 支柱 60)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支柱 60 从弹性片 50, 51 向安装孔 21 内延伸。
具体而言,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支柱 60 与前述的保持部 40 的本体部 41 的下面连 接, 并具有面板 20 的板厚以上的高度。
( 夹持片 70)
如图 1 ~ 3 所示, 夹持片 70 从支柱 60 的前端部伸出, 具有能够通过安装孔 21 的外 形, 并在通过安装孔 21 后, 在向一方滑动后时,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与面板 20 的背面抵接。
具体而言, 夹持片 70 分别从与滑动方向 X 正交的支柱 60 的左右侧面伸出。夹持 片 70 的左右横幅设定为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的横幅以下, 并且设定为比窄幅部 22 的横 幅大。
因而, 夹持片 70 通过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能够插入到面板 20 的背面侧。之后, 在使夹持片 70 沿滑动方向 X 滑动时, 则夹持片 70 向窄幅部 23 移动, 此时, 夹持片 70 的左 右端部位于面板 20 的背面, 从而在与弹性片 50, 51 之间从表背面夹持面板 20。
另一方面, 如图 1 所示, 就夹持片 70 而言, 将从滑动方向 X 的前方的前端部到位于 该滑动方向 X 的前方的安装孔 21 的边缘部的距离 L 设定为比滑动量 M 长。
具体而言,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将夹持片 70 的前端部形成为与支柱 60 的前面为同 一平面。
并且,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在夹持片 70 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滑动方向 X 的后方斜 地倾斜的引导斜面 71。
而且,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在夹持片 70 的滑动方向 X 的后方的后端部上形成有朝 向上方并且弯曲成截面 L 字形的限制片 72。
如图 1 所示, 限制片 72 与安装孔 21 的滑动方向 X 的后方的后缘部抵接, 从而限制
夹持片 70 在安装孔 21 中的后退位置。
( 操作片 80)
如图 2 所示, 操作片 80 设置在弹性片 50, 51 的一部分上。
具体而言, 操作片 80 从前后设置的弹性片 50, 51 中的位于滑动方向 X 的后方的弹 性片 51 朝向滑动方向 X 的后方向斜上方延伸。在操作片 80 的下端部上形成朝向下方呈爪 状延伸的卡定爪 81。
如图 1 所示, 在将夹持片 70 插入到面板 20 的安装孔 21 内的状态下, 卡定爪 81 与 面板 20 的表面抵接。之后, 如图 7 所示, 在使夹持片 70 滑动后, 卡定爪 81 嵌入面板 20 的 安装孔 21 内, 并在此时与安装孔 21 的滑动方向 X 后方的后缘部抵接。
( 抵接片 90)
如图 7 所示, 抵接片 90 与面板 20 的安装孔 21 的内缘弹性抵接。
具体而言, 如图 2 所示, 抵接片 90 从支柱 60 的基端部朝向滑动方向 X 的前方向斜 下方延伸。
如图 7 所示, 在将夹持片 70 插入到面板 20 的安装孔 21 内之后, 并在使夹持片 70 滑动后, 抵接片 90 与安装孔 21 的滑动方向 X 的前方的前缘部弹性抵接。因而, 利用抵接片 90 的反作用力, 前述操作片 80 的卡定爪 81 也弹性地抵接在安装孔 21 的后缘部上。
( 夹具 10 的安装方法 ) 下面, 对将具备上述结构的夹具 10 安装在面板 20 的安装孔 21 内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 如图 6 所示, 使夹具 10 的夹持片 70 位于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的上方。
然后, 如图 1 所示, 将夹具 10 的夹持片 70 对准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插入。
之后, 把持在面板 20 的表面侧露出的保持部 40 等, 使夹具 10 沿滑动方向 X 滑动。
在使夹具 10 滑动时, 则如图 8 所示, 夹持片 70 从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向窄幅部 23 移动, 并通过夹持片 70 的左右两端部位于面板 20 的背面, 从而在与弹性片 50, 51 之间从 表背面夹持面板 20 夹持。
此时, 操作片 80 的卡定爪 81 落入安装孔 21 内, 并与安装孔 21 的后缘部抵接。同 时, 抵接片 90 与安装孔 21 的前缘部弹性抵接。卡定爪 81 利用抵接片 90 的反作用力, 弹性 抵接在安装孔 21 的后缘部上, 从而夹持片 70 在安装孔 21 中不能滑动地被锁定。
( 夹具 10 的卸下方法 )
接着, 对夹具 10 的卸下方法进行说明。
将操作片 80 向离开面板 20 的表面的方向、 也就是向上方推上去。
在将操作片 80 上推时, 则利用抵接片 90 的反作用力, 卡定爪 81 会向滑动方向 X 的后方移动, 并从安装孔 21 中浮起。由此, 锁定状态被解除, 并且夹持片 70 能够滑动。
之后, 使夹持片 70 向滑动方向 X 的后方滑动, 使其位于安装孔 21 的宽幅部 22、 并 通过宽幅部 22 来取出, 从而能够将夹具 10 从面板 20 卸下。
在此引用 2009 年 4 月 24 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9-106086 号的说明书、 权 利要求书、 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