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翅片.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66719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9770.2

申请日:

2015.02.16

公开号:

CN104677163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8F 1/30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F 1/30申请日:20150216|||公开

IPC分类号:

F28F1/30

主分类号:

F28F1/30

申请人:

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戴丁军; 卓宏强; 何昌宝; 孙旭光

地址:

315505浙江省奉化市外向科技园区西坞金水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列呈间隔分布的管孔,所述板体具有波浪形的边缘,所述板体迎向热流一侧的波浪形边缘的波谷处设置有U型槽,所述管孔位于U型槽的两侧。本发明通过U型槽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使热量被后面的换热管吸收,使热量分布更加均衡,避免了翅片的外缘的波谷处热聚积导致损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换热器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列呈间隔分布 的管孔,换热管插入管孔与板体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波浪 形的边缘,所述板体迎向热流一侧的波浪形的边缘的波谷处设置有U型 槽,波浪形的U型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滞流部;所述管孔位于U型槽的两 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滞流部为 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处与板体边缘波谷的连接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滞流部为 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处向内凸设,形成使U型槽开口变小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管孔设置有多排,且迎向热流一侧的首排管孔数目不少于后排的管孔数 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设置 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相邻两个管孔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的截 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的边 缘设置有翻边。

说明书

说明书换热器翅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翅片。
背景技术
翅片式换热器是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其主要 由换热管、翅片等构成。主要的热交换发生在翅片迎向热流的前部端面 附近,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翅片迎接热流的一侧前部端面都比较规则,翅 片的表面靠近热交换管处的热量被换热管吸收后温度较低,离热换管较 远的翅片部位容易热聚积导致损坏,具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热量分布更加均 衡的换热器翅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 体上设置有多列呈间隔分布的管孔,换热管插入管孔与板体贴合,所述 板体具有波浪形的边缘,所述板体迎向热流一侧的波浪形边缘的波谷处 设置有U型槽,所述管孔位于U型槽的两侧,所述板体迎向热流一侧的 波浪形的边缘的波谷处靠近U型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滞流部。
通过上述设置,热流流入板体,大量积聚在波谷处的热流能够沿U 型槽继续流入板体后续区域,由于板体后续区域距热流流入处较远,温 度较低,能够有效的吸收热流的剩余热量,从而避免了翅片热聚集导致 的损坏,同时滞流部能够起到滞缓热流、重新分配热流的作用,使热交 换更加彻底,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滞流部为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处与板体边缘波 谷的连接部。
通过上述设置,滞流部对热流产生一个局部阻力,使得热流在此降 低流动速度,与板体进行适度的热交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滞流部为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处向内凸设,形 成使U型槽开口变小的结构。
通过上述设置,滞流部对热流产生一个局部阻力,使得热流在此降 低流动速度,与板体进行适度的热交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孔设置有多排,且迎向热流一侧的首排管孔 数目不少于后排的管孔数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相邻两个管 孔之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孔的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孔的边缘设置有翻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切口一侧的波谷处设置U型槽,热 流沿着波谷处进入,然后沿着U型槽继续流入,通过U型槽的分流作用, 能够将热流导向U形槽两侧的换热管处,被后面的换热管吸收,避免了 离换热管较远的翅片部位热聚积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热器翅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器翅片的热流途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换热器翅片的热流途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板体;2-管孔;3-边缘;4-U型槽;5-凸起;6-翻边;7-滞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 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至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热流的流向方向。
本发明换热器翅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板体1,板体1上 设置有多列等距分布的管孔2,换热管通过插入管孔2与板体1连接, 管孔2的截面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设置在板体1上 的管2孔可为相同形状分布,也可以多种形状组合分布,管孔2可根据 实际需要设置排数,可以为单排或者多排,当管孔2设置有多排时,迎 向热流一侧的首排管孔2数目不少于后排的管孔2数目;管孔2的外缘 设置有翻边6,从而有效在增加了管孔2与换热管的套接面积,从而提 高了翅片与换热管的连接可靠性;板体1具有波浪形的边缘3,迎向热 流一侧的边缘3的波谷处设置有U型槽4,管孔2位于U型槽4的两侧, 迎向热流一侧的波谷处靠近U型槽4的开口处设置有滞流部7,U型槽 4的中心和波谷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在迎接热流时,热流流经滞流部7 时,滞流部7起到滞缓热流并重新分热流的作用配,然后热流沿着U型 槽4继续流下,被后面的U形槽两侧的翅片吸收后与管孔2中的换热管, 从而使热流的热量能够有效的分散并被换热管吸收,避免了远离换热管 的翅片部分热聚积导致损坏,提高了翅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热 交换效率。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滞流部7为设置在U型槽4的开口处与板 体1边缘3波谷的连接部,对热流产生一个局部阻力,使得热流在此降 低流动速度,与板体进行适度的热交换。
实施列二,如图3所示,滞流部7设置在U型槽4的开口处向内凸 设,形成使U型槽4开口变小的结构,对热流产生一个局部阻力,使得 热流在此降低流动速度,与板体进行适度的热交换。
进一步设置,板体1上设置有凸起5,凸起5位于相邻两列管孔2 之间(在管孔多排设置时也处于两排之间),优选凸起5的中心与U型 槽4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即凸起5的中心、U型槽4的中心、波谷的 中心三者共线,从而流经U型槽4的热流正中凸起5,沿着凸起5的圆 弧面分流,分成两股较小的热量,使得热能能够被分散交换利用,优选 凸起5为冲制而成的圆形孔的翻边结构,因此该凸起5还可以作为热量 调节孔使用,促进热流沿孔的方向流通,提高了换热效率;该凸起5也 可以通过冲压成单独的凸起或者点焊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的热量进行分散吸收,避免了翅 片的热量局部堆积导致热聚积损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 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换热器翅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换热器翅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换热器翅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热器翅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翅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列呈间隔分布的管孔,所述板体具有波浪形的边缘,所述板体迎向热流一侧的波浪形边缘的波谷处设置有U型槽,所述管孔位于U型槽的两侧。本发明通过U型槽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使热量被后面的换热管吸收,使热量分布更加均衡,避免了翅片的外缘的波谷处热聚积导致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